CN205810940U -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 Google Patents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0940U
CN205810940U CN201620742330.2U CN201620742330U CN205810940U CN 205810940 U CN205810940 U CN 205810940U CN 201620742330 U CN201620742330 U CN 201620742330U CN 205810940 U CN205810940 U CN 205810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electrode connecting
electrode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23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汉源
吴筱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0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0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焊接且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的汇流连接件以及电池连接模块。汇流连接件包含两件式结合的一电极连接件及一与该电极连接件相连接的电路板连接件。该电极连接件包括一体结构的两电极连接部,该电路板连接件包括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的导接脚。

Description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单元,特别涉及一种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0/0124693A1揭露一种电池模块,其包含多个彼此并排的电池单元、一用于管理电池的电路板以及多个汇流条,多个所述汇流条分别电接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且各该汇流条包括一连接部。通过多个所述汇流条的连接部焊接于该电路板,使该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形成电连接。
类似的还有例如美国专利号第US8941386号(中国专利对应案CN201080048799.1)揭露一种用于蓄电池连接的汇流排,其是将与汇流排一体结构的电压检测端子容纳在树脂框架的槽中,然后再将电压检测端子的顶部从印刷基板的通孔中伸出,并且焊接于印刷基板的导体,使该印刷基板与该蓄电池形成电连接。
然而前述现有技术的汇流条都是一体的构造,由于电池的电极一般为铝材,且电路板上的线路一般为铜金属材料,因此若汇流条的材料为铝,则对电路板的线路焊接会出现困难或导电不佳的问题;反之,若汇流条的材料为铜,则对电池的电极焊接会出现困难或导电不佳的问题。再者,如美国专利号第US8941386号所示,如果汇流条为铝金属材料的话,会因为铝金属材料相对较软的关系,导致汇流条与电路板的焊接较不容易固定,且容易产生松动;另一方面,当汇流条在焊接于电池的电极时,由于并排的电池电极的位置差异很大或有高低落差,因此常常需要扳动汇流条以压合于电极上再进行焊接,如此容易连动而拉扯汇流条的固定构造,使汇流条松动或是使汇流条焊接于电路板的一端歪斜,进而影响其固定性与导电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焊接且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的汇流连接件。
于是,本实用新型汇流连接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含两件式的一电极连接件及一与该电极连接件相连接的电路板连接件,且该电极连接件包括一体结构的两电极连接部,该电路板连接件包括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的导接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一体结构的一分隔部、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及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于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且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由该固定部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不同的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相同的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及该电极连接件皆为铝基金属材料,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设置有一易焊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的易焊层为雾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还设置有一材质为镍的基底镀层,该基底镀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该易焊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压接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
于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并包含:一设置于多个所述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以及一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各该汇流连接件包括两件式的一电极连接件及一与该电极连接件相连接的电路板连接件,且该电极连接件具有一体结构的两个电极连接部,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的导接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还具有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一体结构的一分隔部、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及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于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相邻的多个所述电池的电极,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且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由该固定部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池连接模块还包含一感测器组件,该感测器组件包括一感测器及两导线转接件,该感测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之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且该感测器具有两分别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该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定位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不同的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相同的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及该电极连接件皆为铝基金属材料,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设置有一易焊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的易焊层为雾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还设置有一材质为镍的基底镀层,该基底镀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该易焊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压接脚;该电路板上设有导电的穿孔,各导接脚对应压接于该电路板之导电的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该电路板上设有穿孔,各导接脚对应焊接于该电路板之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框架包括多个容置槽及多个固定槽,各该固定槽供对应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容置于内,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分别可活动地容置于多个所述容置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该容置槽内的内侧壁还形成有用于限制该汇流连接件下压行程的挡止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容置槽内设有防尘杆且位于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的切缝中但不与多个所述切缝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池连接模块还包含两输出电极件,各该输出电极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输出电极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功效:通过汇流连接件为两件式结合的电极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件的构造,能够使电池的电极焊接及电路板的电连接更加容易,且还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
进一步的,电极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不同材料的金属组合,或者,电极连接件与电路板连接件具有相同材料的金属,使两者之间的焊接连接容易操作。且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设置有易焊层,能够使导接脚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及电连接更加容易。
进一步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通过切缝及第二缓冲段的结构而彼此分隔,能够大幅降低该分隔部及连接在分隔部上的电路板连接件或感测器因为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位移、变形所受到的影响。另外,该感测器是直接设置于该汇流连接件上,且该感测器的两导线分别连接到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两个所述导线转接件,使该感测器通过导线转接件能够与该汇流连接件一起连接于该电路板,如此有助于简化布线方式以及制造过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的一第一实施例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的一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与多个所述并排的电池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绝缘框架及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绝缘框架的结构;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各汇流连接件的细部元件;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结构;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另一方式;
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结构;
图9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组装于该绝缘框架;
图10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输出电极件的方式;
图11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输出电极件的结构;
图1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感测器组件的细部元件;
图1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感测器组件组装于该汇流连接件;
图1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及该感测器组件组装于该绝缘框架;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的一第二实施例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及一电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16是该第二实施例、多个所述并排的电池及该电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1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绝缘框架及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
图1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绝缘框架的结构;
图19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各汇流连接件的细部元件;
图20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结构;
图21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另一方式;
图22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的结构;
图23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组装于该绝缘框架;
图24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输出电极件的方式;
图25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输出电极件的结构;
图26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感测器组件的细部元件;
图2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感测器组件组装于该汇流连接件;
图2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汇流连接件及该感测器组件组装于该绝缘框架;及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的一第三实施例的各汇流连接件的细部结构的一立体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电池连接模块
1 绝缘框架
11 容置槽
111 挡止部
12 固定槽
13 卡勾
14 通孔
15 锁固套件
16 散热孔
17 防尘杆
18 凸柱
2 汇流连接件
21 电极连接件
211 电极连接部
212 分隔部
212a 容置孔
213 第一缓冲段
214 切缝
215 第二缓冲段
22 电路板连接件
220 固定片
221 固定部
221a 干涉凸块
222 导接脚
223 焊接部
23 桥接件
3 电路板
31 穿孔
32 贯孔
33 结合孔
4 感测器组件
41 感测器
411 导线
42 导线转接件
421 定位部
421a 干涉凸块
422 导接脚
423 延伸部
43 容置部件
431 容置孔
5 输出电极件
51 电极连接件
511 电极连接部
512 分隔部
514 切缝
515 缓冲段
516 引出部
517 焊垫
52 电路板连接件
521 固定部
521a 干涉凸块
522 导接脚
523 焊接部
20 电池
201 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10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20,其包含一绝缘框架1、多个汇流连接件2、两输出电极件5、一电路板3以及两感测器组件4。该绝缘框架1设置于多个所述电池20上,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2与两个输出电极件5组装于该绝缘框架1。该电路板3则设置于该绝缘框架1上并具有多个穿孔31及多个贯孔32;该电路板3的各穿孔31设置为一导电的穿孔,孔内壁披覆有导电金属并连接到电路板3上的导电线路,电路板3上可设有电子元件。
搭配参阅图3与图4,该绝缘框架1包括多个容置槽11、多个固定槽12、多个卡勾13以及多个相配合的通孔14与锁固套件15。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2与两个输出电极件5分别容置于多个所述容置槽11并藉多个所述固定槽12而固定于该绝缘框架1(其详细固定方式将于后说明),且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2与两输出电极件5分别焊接于多个所述电池20的电极201,而多个所述卡勾13则用以将该电池连接模块10固定于一电池外壳(未图示)。当该电路板3设置于该绝缘框架1上时,该电路板3的多个所述贯孔32分别对应该绝缘框架1的多个所述通孔14,而多个所述锁固套件15则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通孔14内,这些锁固套件15可以是具有内螺纹的金属套,且供螺栓(未图示)锁固,使该电路板3固定于该绝缘框架1上。各该容置槽11内的两侧的内侧壁还形成有挡止部111,挡止部111为突出容置槽11内侧壁的凸缘,多个所述挡止部111位于下方用于限制各该汇流连接件2与两个输出电极件5的下压行程以防止过压于对应的该电池20。
参阅图5与图6,每一汇流连接件2包括两件式相连接的一电极连接件21及一电路板连接件2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极连接件21具有一体结构的两电极连接部211、一分隔部212以及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213与一第二缓冲段215,且电极连接件21设有一切缝21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连接件21为板片成型,两个电极连接部211通过第一缓冲段213相连接而分别位于第一缓冲段213的两侧,分隔部212与其中一个电极连接部211通过第二缓冲段215相连接而两者分别位于第二缓冲段215的两侧,并且分隔部212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211通过切缝214而相间隔,第一缓冲段213与第二缓冲段215同样通过切缝214而相隔开。该电路板连接件22提供设置于电极连接件21与电路板3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件22具有一固定部221以及两导接脚22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固定部221呈一片状结构且在固定部221两个侧边形成有干涉凸块221a,两个导接脚222由该固定部221顶缘向上凸伸,且各该导接脚222为一压接脚(Press-Fit),在一实施例中各该导接脚222为一种针眼状构造,但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压接脚构造,不以此为限。该固定部221具有一焊接部223,焊接部223由该固定部221朝分隔部212延伸而用于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使该电路板连接件22与该电极连接件21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焊接部223焊接于该分隔部212的底侧,但该焊接部223也可焊接于该分隔部212的顶侧,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方式为限。图7、图8所示的汇流连接件2的结构与图5、图6所示的大致相同,然而,所示的分隔部212及切缝214的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电极连接件21中,分隔部212以及两电极连接部211分别通过第二缓冲段215与切缝214而彼此分隔,各自形成一相对独立的板片部,当该电路板连接件22安装于该分隔部212时,能够大幅降低因为两个电极连接部211在制程中位移、变形所对于电路板连接件22造成的影响。
搭配参阅图9,各该汇流连接件2组装于该绝缘框架1,该电路板连接件22的固定部221是容置于对应的固定槽12内且多个所述干涉凸块221a与该固定槽12相互干涉固定,通过该电路板连接件22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槽12,使该汇流连接件2定位于该绝缘框架1,而该电极连接件21是可活动地容置于对应的该容置槽11内,且两个电极连接部211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电池20的电极201(见图2)以形成电连接,达到串联或并联多个所述电池20的目的。参阅图2,同时该电路板连接件22的两个导接脚222能压接于该电路板3之对应的该穿孔31内,使该汇流连接件2与该电路板3形成电连接。由于两个导接脚222与对应的该穿孔31之配合及设计,该汇流连接件2即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来与该电路板3形成电连接,有助于简化制程。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连接件22可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21可为铝基金属材料,更进一步来说,该电路板连接件22的材质为磷青铜,该电极连接件21为一多层复合铝片。由于多个所述电池20的电极201之材质一般为铝,因此该电极连接件21与该电极201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容易施行焊接,不会有异种金属焊接熔点不同且难以施行焊接的问题,再者,由于多层复合铝片的结构与材质较软,容易在制程中使该电极连接件21压合于该电池20的电极201,以利于焊接,而该电极连接件21的第一缓冲段213能够使左右两边的电极连接部211在扳动过程中减少对彼此的影响或干扰。而该铜基金属的电路板连接件22的材质则较硬,有助于插入该固定槽12而将该汇流连接件2稳固地固定于该绝缘框架1,并且铜基金属的电路板连接件22与穿孔31内壁的导电金属为相同或类似的铜基金属,能够增加导电性及电流的传导效率。
参阅图2、图10与图11,两输出电极件5位于最外侧的两电池20上,每一输出电极件5包括一电极连接件51、一电路板连接件52以及一焊垫517。该电极连接件51具有一电极连接部511、一分隔部512、一切缝514、一隆起的缓冲段515以及一引出部516。该引出部516由该电极连接部511朝外延伸并用于外部导线或导体以传导电流,该分隔部512与该电极连接部511通过该缓冲段515相连接,且该分隔部512与该电极连接部511分别位于该缓冲段515的两侧,该分隔部512与该引出部516通过该切缝514而相间隔,使该分隔部512形成一相对独立的板片部,而该电路板连接件52具有一固定部521以及两导接脚522。该固定部521将该输出电极件5固定于该绝缘框架1且在两侧形成有干涉凸块521a,使该电路板连接件52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槽12,两个导接脚522凸伸于该固定部521且分别为一压接脚,并能压接于该电路板3的对应的该穿孔31内,该固定部521具有一焊接部523,该焊接部523将该电路板连接件52焊接于该分隔部512。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极连接件51与该电路板连接件52的材质为铜,而该焊垫517的材质为铝且形状呈圆形,因此该电极连接部511可通过该焊垫517焊接于最外侧的电池20的电极201,如此可克服异种金属焊接熔点不同且难以施行焊接的问题。由于最外侧的两个输出电极件5用于传导电流,因此其材质主要为铜,以提更良好的导电性,且最外侧的两个输出电极件5分别引出正极与负极。
参阅图2、图12与图13,各感测器组件4包括一感测器41及两导线转接件42。感测器41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2的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且感测器41可以通过焊接、导热胶等方式贴附在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上。该感测器41具有两分别电连接两个导线转接件42的导线411,各该导线转接件42具有一定位部421、一导接脚422及一延伸部423,该定位部421呈一片状结构并在二侧边形成有干涉凸块421a,该导接脚422由该定位部421顶缘向上凸伸,而该延伸部423则由该定位部421朝对应的该导线411的方向延伸,且该导线411焊接于该延伸部423,使该感测器41与该导线转接件42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该感测器41为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感测器。在实施例中,导线411以表面焊接的方式焊接于导线转接件42的延伸部423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导线转接件42的延伸部423上设置穿孔,导线411穿入延伸部423上的穿孔使用穿孔焊接式的结合。
搭配参阅图14,更进一步来说,该感测器41设置于该分隔部212,各导线转接件42的定位部421容置于对应的该固定槽12内,且该定位部421的干涉凸块421a与该固定槽12相互干涉固定,同时该导线转接件42的导接脚422为一压接脚,并能压接于该电路板3的对应的该导电的穿孔31内,使该感测器41与该电路板3形成电连接,由于该导接脚422与对应的该导电的穿孔31的配合及设计,该感测器41即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来与该电路板3形成电连接,有助于简化制程。该感测器41能搜集并感测该汇流连接件2的温度,且将此温度讯号通过两个导线转接件42而传送至该电路板3。由于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形成一相对独立的板片部,当该感测器41安装于该分隔部212时,能够大幅降低因为两个电极连接部211在制程中位移、变形所对于感测器41造成的影响。
参阅图15至图18,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10的一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然而,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该绝缘框架1还形成有多个散热孔16,并具有多个防尘杆17。多个所述散热孔16用于将多个所述电池20运作所散发的热能散出,而多个所述防尘杆17分别设置在用于容纳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2的容置槽11内,且位于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2的切缝214(见图19)中但不与多个所述切缝214干涉,以防止大部分的灰尘或异物通过多个所述切缝214落入下方的电池20中。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通孔14与锁固套件15之外,该绝缘框架1还设有凸柱18,该电路板3还具有结合孔33以结合该绝缘框架1的凸柱18,用以将该电路板3设置于该绝缘框架1上。再者,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10的电路板3上还可设置一电连接器(未图示),该电池连接模块10、多个所述电池20与该电连接器的组合即为一电池组,设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3能够作为一电池管理系统或电池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使该电池组可应用于电动车或油电混和车的车用电池。而多个电池组能够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于一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缩写:BMS),可达到电池管理的目的,以提高车辆安全,其详细管理内容可包括电压的检测、温度的检测以及电压回馈等。
另外,参阅图19至图23,各该汇流连接件2的电路板连接件22的焊接部223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的顶侧,但该焊接部223也可焊接于该分隔部212的底侧,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方式为限。参阅图24与图25,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电池20上方的两输出电极件5的实施方式中,该电极连接件51与该电路板连接件52的材质皆为铜,而该焊垫517的材质为铝且形状呈矩形,因此该电极连接部511通过该焊垫517焊接于最外侧的电池20之电极201,如此可克服异种金属焊接熔点不同且难以施行焊接的问题。再者,该电路板连接件52的焊接部523是直接焊接于该电极连接部511。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6至图28,该感测器组件4还包括一容置部件43,该容置部件43通过焊接等手段设置于该汇流连接件2的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容置部件43并形成有一容置该感测器41的容置孔431,感测器41能通过导热胶、粘着剂等手段固定在容置孔431内。当然该分隔部212也可直接卷曲而形成一供该感测器41容置于内的容置孔,而不需要该容置部件43的构造,如此亦可达到将该感测器组件4设置于该汇流连接件2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各该汇流连接件2的电路板连接件22的导接脚222、各该输出电极件5的电路板连接件52的导接脚522以及该感测器组件4的各该导线转接件42的导接脚422分别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因此多个所述导接脚222、422、522通过焊接的方式来与该电路板3进行电连接,如此可提供较稳固的电连接方式。
参阅图29,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10的一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然而,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各该汇流连接件2的电极连接件21及电路板连接件22皆为相同的铝基金属材料,如此可使电极连接件21与电路板连接件22之间的焊接连接容易操作。而该电路板连接件22的各导接脚222设置有一基底镀层及一易焊层。该基底镀层的材质为镍,该易焊层的材质为雾锡(Matte tin)且镀覆于该基底镀层的外表面,如此可使导接脚222与电路板之间的焊接及电连接更加容易,且还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模块10的汇流连接件2为两件式的电极连接件21与电路板连接件22的构造以及进一步地具有不同材料的金属组合,能够使对应的电池20的电极焊接及电路板3的电连接更加容易,且还能够增加固定作用与导电性。或者,电极连接件21与电路板连接件22具有相同材料的金属,使两者之间的焊接连接容易操作。且电路板连接件22的导接脚222设置有易焊层,能够使导接脚222与电路板3之间的焊接及电连接更加容易。再者,电极连接件21的分隔部212与两个电极连接部211通过切缝214及第二缓冲段215的隔开结构,能够大幅降低该分隔部212及连接在分隔部212上的电路板连接件22及感测器41因为两个电极连接部211在扳动过程中位移、变形所受到的影响;另外,该感测器41是直接设置于该汇流连接件2上,且该感测器41的两导线411分别连接到固定于该绝缘框架1的两个导线转接件42,使该感测器41能够通过两个导线转接件42与该汇流连接件2一起连接于该电路板3,如此有助于简化布线方式以及制造过程。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两件式的一电极连接件及一与该电极连接件相连接的电路板连接件,且该电极连接件包括一体结构的两个电极连接部,该电路板连接件包括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的导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一体结构的一分隔部、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及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于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且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具有一朝该分隔部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不同的金属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相同的金属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及该电极连接件皆为铝基金属材料,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设置有一易焊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的易焊层为雾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还设置有一材质为镍的基底镀层,该基底镀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该易焊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压接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汇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
14.一种电池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多个并排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连接模块包含一设置于多个所述电池上的绝缘框架、多个组装于该绝缘框架的汇流连接件以及一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的电路板,各所述汇流连接件包括两件式的一电极连接件及一与该电极连接件相连接的电路板连接件,且该电极连接件具有一体结构的两个电极连接部,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的导接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还具有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一体结构的一分隔部、隆起的一第一缓冲段及一第二缓冲段,且该电极连接件设有一切缝,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一缓冲段相连接而分别位于该第一缓冲段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相邻的多个所述电池的电极,该分隔部与其中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第二缓冲段相连接,且该分隔部与该其中一电极连接部分别位于该第二缓冲段的两侧,该分隔部与其中另一电极连接部通过该切缝而相间隔,且该切缝分隔该第一缓冲段及该第二缓冲段;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于该分隔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具有一朝该分隔部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焊接于该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感测器组件,该感测器组件包括一感测器及两导线转接件,该感测器设置于其中一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的分隔部,该感测器具有两分别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线转接件的导线,各所述导线转接件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定位部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定位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
18.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不同的金属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为铜基金属材料,该电极连接件为铝基金属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21.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件及该电路板连接件为相同的金属材料。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及该电极连接件皆为铝基金属材料,且该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设置有一易焊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的易焊层为雾锡。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还设置有一材质为镍的基底镀层,该基底镀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该易焊层。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为一多层复合铝片。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压接脚;该电路板上设有导电的穿孔,各导接脚对应压接于该电路板的导电的穿孔。
2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导接脚为一穿孔焊接式针脚;该电路板上设有穿孔,各导接脚对应焊接于该电路板的穿孔。
28.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框架包括多个容置槽及多个固定槽,各所述固定槽供对应的该汇流连接件的电路板连接件的固定部容置于内,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的电极连接件分别可活动地容置于多个所述容置槽。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容置槽内的内侧壁还形成有用于限制该汇流连接件下压行程的挡止部。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各容置槽内设有防尘杆且位于多个所述汇流连接件的切缝中但不与多个所述切缝干涉。
3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电池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输出电极件,各所述输出电极件包括一电极连接件及一电路板连接件,该电路板连接件具有一将该输出电极件固定于该绝缘框架的固定部以及至少一凸伸于该固定部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接脚。
CN201620742330.2U 2016-05-20 2016-07-14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Active CN2058109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79834 2016-05-20
CN201620467983 2016-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0940U true CN205810940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1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2330.2U Active CN205810940U (zh) 2016-05-20 2016-07-14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09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318A (zh) * 2017-01-17 2018-07-2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CN111971817A (zh) * 2018-12-05 2020-11-20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具有双向联接结构的连接器的电池模块
CN113193277A (zh) * 2020-01-14 2021-07-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支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318A (zh) * 2017-01-17 2018-07-24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CN108321318B (zh) * 2017-01-17 2021-03-09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CN111971817A (zh) * 2018-12-05 2020-11-20 株式会社Lg化学 包括具有双向联接结构的连接器的电池模块
EP3764421A4 (en) * 2018-12-05 2021-05-12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CONNECTOR WITH BIDIRECTIONAL FASTENING STRUCTURE
CN111971817B (zh) * 2018-12-05 2022-12-16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包括具有双向联接结构的连接器的电池模块
US11894576B2 (en) 2018-12-05 2024-02-06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connector having bidirectional coupling structure
CN113193277A (zh) * 2020-01-14 2021-07-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支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3193277B (zh) * 2020-01-14 2022-04-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支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1791U (zh)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CN107403889A (zh) 电池连接模块
CN107403899A (zh) 电池连接模块
CN101662035B (zh) 电源单元
CN102208783B (zh) 接线盒
CN101855783B (zh) 电池接柱连接器
US7369398B2 (en) Terminal box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it
CN107004825B (zh) 检测模块
CN205810940U (zh) 汇流连接件及电池连接模块
CN104871345A (zh) 配线用模块
JP2011018478A (ja)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CN108281600A (zh) 导体模块
CN107112459A (zh) 蓄电组件
CN109478629A (zh) 布线模块
CN102801008A (zh) 线缆连接器
CN213817411U (zh) 一种触点式安装的电机端盖结构
CN201319580Y (zh) 车辆电压调节器结构
CN201927619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JP5601221B2 (ja) 組電池用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CN214411439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07863480A (zh) 带有触点的导电片及电池组件
US20130196217A1 (en) Battery,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CN207542311U (zh) 带有触点的导电片及电池组件
TWM534899U (zh) 匯流連接件及電池連接模組
CN208589556U (zh) 一种连接器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