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6637U -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6637U
CN205796637U CN201620709090.6U CN201620709090U CN205796637U CN 205796637 U CN205796637 U CN 205796637U CN 201620709090 U CN201620709090 U CN 201620709090U CN 205796637 U CN205796637 U CN 205796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ydraulic barrier
liquid separator
barb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90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亮
郝鹏
杨杰
孙孝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i Ande Energy Saving Evapo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i Ande Energy Saving Evapo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i Ande Energy Saving Evapo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i Ande Energy Saving Evapo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090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6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6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6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包括沿气液分离器的横截面布置的折流挡板组,折流挡板组包括多道依次排列的折流挡板,相邻折流挡板之间的间距均匀,各折流挡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向同一侧弯曲形成折弯段,各折弯段的凸面上分别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捕集倒钩。折流挡板组设有上下叠置的两层,各捕集倒钩分别与所在折流挡板连为一体。各捕集倒钩分别位于折弯段凸面的上部,各捕集倒钩的开口宽度小于相邻两折流挡板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上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下端进口分别与下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上端出口对齐,上下两层折流挡板组进气通道的上端出口和下端进口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气液分离器的轴线。该除沫装置的除沫性能好,阻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属于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可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及环保行业的蒸发浓缩分离。
背景技术
化工、石油、医药、食品及环保行业经常应用蒸发分离器提取物质,蒸发分离器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部分溶剂汽化并被移除,从而提高溶剂中溶质的浓度,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呈晶体析出。
气液两相分离则通过分离器实现,然而气液分离时,往往夹带着大量的雾沫,影响溶剂蒸汽的品质,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夹带在气相中的泡沫加以分离,才能使生产正常顺利地进行。一般而言,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的上半部实现分离,在分离器的上部横截面上布置除沫装置,除沫后的蒸汽从分离器顶部的排气口排出。
传统采用单层折流板式除沫器,气相物质在上行过程中,只经过一次折流,有一部分气体未与折流板有效碰撞形成液膜便从分离器顶部排气口排出,从而使得气液分离效率不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彻底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包括沿气液分离器的横截面布置的折流挡板组,所述折流挡板组包括多道依次排列的折流挡板,相邻折流挡板之间的间距均匀,各折流挡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向同一侧弯曲形成折弯段,各所述折弯段的凸面上分别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捕集倒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折流挡板组将分离器内腔的上部分隔为许多单股的通道,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折流挡板组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折流挡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折流挡板表面上形成液膜。折流挡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上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折流挡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在折弯段的凸面上设置捕集倒钩可以彻底杜绝液滴越过波形板转弯处向上移动,大大提高了除沫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各所述捕集倒钩分别位于所述折弯段凸面的上部。捕集倒钩设置在折弯段凸面的上部,可以将折弯段凸面竖直段的液滴全部截留,提高除沫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捕集倒钩分别与所在折流挡板连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捕集倒钩的开口宽度小于相邻两折流挡板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捕集倒钩既能阻止液滴上行,占据气流通道的宽度又比较小,有利于减小除沫装置的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流挡板组设有上下叠置的两层。两层折流挡板的除沫性能更好,未被下层除沫装置除去的液滴雾沫在上层除沫装置的转弯处会被彻底地清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下端进口分别与下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上端出口对齐。有利于气流通道的通畅,减小除沫装置的阻力,并且使截留的液滴顺利下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下两层折流挡板组进气通道的上端出口和下端进口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轴线。气流沿分离器轴线方向进入折流挡板组,经折流除沫后,仍然沿分离器轴线方向流出折流挡板组,有利于减小阻力,且便于液滴借助于重力向下流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折流挡板的放大图。
图中:1.气液分离器;2.出气口;3.折流挡板;3a.捕集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包括沿气液分离器1的横截面布置的折流挡板组,气液分离器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折流挡板组包括多道依次排列的折流挡板3,相邻折流挡板之间的间距均匀,各折流挡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向同一侧弯曲形成折弯段,各折弯段的凸面上分别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捕集倒钩3a。各捕集倒钩3a分别与所在折流挡板3连为一体。
折流挡板组将分离器内腔的上部分隔为许多单股的通道,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折流挡板组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折流挡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折流挡板表面上形成液膜。折流挡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上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折流挡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在折弯段的凸面上设置捕集倒钩可以彻底杜绝液滴越过波形板转弯处向上移动,大大提高了除沫效果。
各捕集倒钩3a分别位于折弯段凸面的上部。捕集倒钩3a设置在折弯段凸面的上部,可以将折弯段凸面竖直段的液滴全部截留,提高除沫效果。
各捕集倒钩3a的开口宽度小于相邻两折流挡板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捕集倒钩既能阻止液滴上行,占据气流通道的宽度又比较小,有利于减小除沫装置的阻力。
折流挡板组设有上下叠置的两层。两层折流挡板的除沫性能更好,未被下层除沫装置除去的液滴雾沫在上层除沫装置的转弯处会被彻底地清除。
上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下端进口分别与下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上端出口对齐。有利于气流通道的通畅,减小除沫装置的阻力,并且使截留的液滴顺利下行。
上下两层折流挡板组进气通道的上端出口和下端进口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气液分离器的轴线。气流沿分离器轴线方向进入折流挡板组,经折流除沫后,仍然沿分离器轴线方向流出折流挡板组,有利于减小阻力,且便于液滴借助于重力向下流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包括沿气液分离器的横截面布置的折流挡板组,所述折流挡板组包括多道依次排列的折流挡板,相邻折流挡板之间的间距均匀,各折流挡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向同一侧弯曲形成折弯段,其特征是:各所述折弯段的凸面上分别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捕集倒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捕集倒钩分别位于所述折弯段凸面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捕集倒钩分别与所在折流挡板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捕集倒钩的开口宽度小于相邻两折流挡板之间间距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挡板组设有上下叠置的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上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下端进口分别与下层折流挡板组气流通道的上端出口对齐。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其特征是,上下两层折流挡板组进气通道的上端出口和下端进口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轴线。
CN201620709090.6U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Active CN205796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9090.6U CN205796637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9090.6U CN205796637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6637U true CN205796637U (zh) 2016-12-14

Family

ID=5814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9090.6U Active CN205796637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66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5799A (zh) * 2019-04-26 2019-06-25 杭州力久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式除沫器
CN113637509A (zh) * 2021-08-26 2021-11-12 华东理工大学 天然气脱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17705A (zh) * 2021-02-03 2022-08-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循环氢脱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5799A (zh) * 2019-04-26 2019-06-25 杭州力久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式除沫器
CN114917705A (zh) * 2021-02-03 2022-08-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循环氢脱烃器
CN113637509A (zh) * 2021-08-26 2021-11-12 华东理工大学 天然气脱氯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6963B (zh) 一种直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CN205796637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CN101484236B (zh) 并流汽液接触装置
CN209438210U (zh) 一种高效双囊折流板除雾器
CA2516469C (en) Separation tray
CN204159076U (zh) 一种丝网除沫装置
CN209696478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107126820A (zh) 多次除沫的丝网除沫器
CN2936409Y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7147003U (zh) 闪发器及空调系统
CN104606961B (zh) 折流式除雾器
CN201988277U (zh) 滤水板及使用滤水板的过滤装置
CN104606962B (zh) 直筒形折流除雾器
CN205386396U (zh) 分离回收烟气中夹带有机胺盐的整体式吸收塔
CN205182373U (zh) 一种脱硫除尘塔
CN204159175U (zh) 一种浮动式丝网除沫器
CN208959566U (zh) 高效气液分离器系统及其高效丝网除沫器
CN106943850A (zh)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
CN206762467U (zh) 一种双旋风除雾除尘装置
CN206121382U (zh) 无泵迷宫式烟气水雾除尘装置
CN205796568U (zh) 一种浓缩蒸发分离器
CN204699553U (zh) 用于磺化生产的气液分离器
CN104606957B (zh) 锥筒形折流式除雾器
JP2004512158A (ja) 蒸気と液体とを向流的に接触させるカラム
CN109925799A (zh) 复合式除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