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0089U -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0089U
CN205790089U CN201620517755.3U CN201620517755U CN205790089U CN 205790089 U CN205790089 U CN 205790089U CN 201620517755 U CN201620517755 U CN 201620517755U CN 205790089 U CN205790089 U CN 205790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sitive pole
cover plate
negative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77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璋勇
胡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77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0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0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0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采用反转片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形成短路回路的保护方案会进一步造成电池热失控,起不到保护电池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负极端子上设有一旁路连接片,旁路连接片上设有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下方位置处的盖板本体的上设有一反转片;正极端子包括正极内端子和正极外端子,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还设有断路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反转片首先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通过盖板本体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电池内部再无热源,电池温度不再进一步累积,电池从而处于安全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指电池上的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大量应用在汽车、储能装置、电子设备等上的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人关注。
现有的电池一般包括外壳、盖板组件和极芯,极芯封装在外壳和盖板组件形成的空间内,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及安装在盖板本体上的电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注液孔罩、防爆阀等;如果电池出现异常,其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会使防爆阀破裂放气,避免电池爆炸。在实际中,动力电池通常都是采用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池组来使用的,电池组中某个电池出现异常使防爆阀破裂后,该异常电池的内部依然会继续进行剧烈的电化学反应,电池组中其它正常的电池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继续和出问题的电池保持连接,会与异常电池形成剧烈的反复充放电恶性效应,很可能导致电池出现爆炸及起火现象或者出现更为严重的安全问题。
为此,现有采用在将正极端子和盖板本体直接电连接或者通过旁路电阻电连接,并采用在负极端子附近的盖板本体上设置气孔,气孔上安装反转片的方式,且在负极端子上设置负极端子板延伸至反转片上方,如此,当电池出现过充过放等异常时,电池内部发生剧烈反应时,其电池内部气压将使反转片反转,使反转片与负极端子板电连接,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形成短路,如此,将电流通过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的短路回路释放,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然而,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由于此时电池内部温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的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反而进一步增大了电池热失控的可能。且如果开启短路回路过晚,该短路回路也起不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采用反转片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形成短路回路的保护方案会进一步造成电池热失控,起不到保护电池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通过一负极绝缘件绝缘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上;
其中,所述负极端子上设有一旁路连接片,所述旁路连接片上设有一接触部,在所述接触部的下方位置处的盖板本体上开设有短路开孔;在所述短路开孔上设有一反转片,所述反转片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反转压力时与所述接触部分离,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反转压力时反转与接触部电连接;
所述正极端子包括正极内端子和正极外端子,所述正极外端子与所述盖板本体电连接;
所述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还设有断路装置;所述断路装置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其断路压力时保持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其断路压力时断开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转片的反转压力小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外端子与所述盖板本体通过一旁路电阻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旁路连接片与所述负极端子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旁路连接片焊接在所述负极端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焊接在所述旁路连接片上,或者与所述旁路连接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旁路连接片与盖板本体之间设置有一绝缘支撑块。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负极孔;所述负极端子通过所述负极绝缘件安装在所述负极孔内;
其中,所述负极绝缘件包括负极内绝缘罩和负极外绝缘罩,所述负极端子穿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和负极外绝缘罩。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端子的内端与一负极内引片电连接,所述负极内引片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内表面之间也通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正极孔;所述正极外端子和正极内端子之间还安装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或者正极外端子焊接在所述正极孔内,使所述正极内端子通过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盖板本体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断路装置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和下片均包括中心连接部和周缘连接部;所述上片上的中心连接部和下片上的中心连接部电连接,所述上片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外端子电连接,所述下片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内端子电连接;所述下片和上片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断路压力时保持电连接,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断路压力时断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片和/或下片上设有刻痕。
进一步地,所述上片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下凹的焊接部,所述下片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上凸的焊接凸台,所述下片的焊接凸台与所述上片的焊接部配合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外端子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正极内端子上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正极内绝缘罩上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正极内引片上设有第四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内端子与一正极内引片电连接,所述正极内引片和盖板本体之间通过一正极内绝缘罩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如此,其电池异常时,将第一时间使反转片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通过盖板本体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防爆阀开启,将电池内部气压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转片的反转压力为0.1-0.15Mpa,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为0.2-0.3Mpa,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为0.4-0.5Mpa。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上安装有注液孔罩。
进一步地,所述旁路电阻的阻值R的范围为:且Imax>Icha;其中,Imax为最大允许放电电流,Icha为充电器最大允许电流,V为过充分解电压。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旁路电阻的电阻值在上述范围内时,电池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反转片首先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通过盖板本体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电池内部再无热源,电池温度不再进一步累积,电池从而处于安全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外壳、极芯、电解液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和外壳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封装于所述封闭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由于其包括了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盖板组件,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反转片首先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通过盖板本体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电池内部再无热源,电池温度不再进一步累积,电池从而处于安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盖板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旁路电阻阻值与电池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剖视示意图。
其中,1、盖板本体;2、防爆阀;3、注液孔;4、负极组件;5、正极组件;6、旁路电阻;7、外壳;8、极芯;11、泄压孔;40、负极端子;41、负极外绝缘罩;42、绝缘支撑块;43、负极内引片;44、负极内绝缘罩;45、旁路连接片;46、接触部;47、反转片;51、正极外端子;52、上片;53、绝缘环;54、下片;55、正极内端子;56、焊接层;57、正极内绝缘罩;58、正极内引片;511、第一排气孔;521、焊接部;541、焊接凸台;551、第二排气孔;571、第三排气孔;581、第四排气孔;81、负极耳;82、正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40;所述负极端子40通过一负极绝缘件绝缘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
其中,所述负极端子40上设有一旁路连接片45,所述旁路连接片45上设有一接触部46,在所述接触部46的下方位置处的盖板本体1上开设有短路开孔(图中未标记);在所述短路开孔上设有一反转片47,所述反转片47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反转压力时与所述接触部46分离,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反转压力时反转与接触部46电连接;所谓的反转压力指使反转片47向上反转的压力。
为方便描述,本例中,将上述负极绝缘件、负极端子40、以及设置在负极端子40附近的其余后续描述的旁路连接片45、短路开孔及反转片47等统称为负极组件4;
该反转片47为在正常状态下向下凹,其截面为向下凹的圆弧形,此时,反转片47只与盖板本体1电连接。当电池内部气压大于该反转压力时,反转片47即向上反转。其截面为向上凸的圆弧形。反转片47向上凸后,其反转片47的周沿与盖板本体1电连接,同时,其上凸的中心部位即与上述接触部46电连接。该反转片47的材料并不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导电,且能在设定压力下形变即可。比如,本例中为铝片。
所述正极端子包括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所述正极外端子51与所述盖板本体1电连接;此处所谓的电连接包括直接电连接,或者,所述正极外端子51与所述盖板本体1通过一旁路电阻6电连接;如此,正极端子即与盖板本体1、以及反转片47实现电连接。本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正极外端子51和所述盖板本体1之间焊接有一旁路电阻6。
所谓的正极外端子51即指其在使用过程中与外接负载电连接的结构,其结构并不特别限制,正极内端子55指位于盖板本体1内部,用于与极芯内正极片直接或者间接电连接的部件。
其中,所述正极内端子55和所述正极外端子51之间还设有断路装置;所述断路装置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其断路压力时保持正极内端子55和所述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其断路压力时断开正极内端子55和所述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所谓的断路压力指使断路装置断开时的压力。
为方便描述,本例中,将正极端子、断路装置、绝缘环53等统称为正极组件5。
所述反转片47的反转压力小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
另外,如图1、图2所示,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泄压孔11,所述泄压孔11上安装有防爆阀2;所述防爆阀2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所谓开启压力指使防爆阀2开启泄压的压力。如此,其电池异常时,将第一时间使反转片47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40之间通过盖板本体1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防爆阀2开启,将电池内部气压排出。
具体的,本例中所述反转片47的反转压力为0.1-0.15Mpa,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为0.2-0.3Mpa,所述防爆阀2的开启压力为0.4-0.5Mpa。如此,当电池内部短路或其他异常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及气压上升时,当电池内部气压上升到0.1-0.15Mpa时,反转片47向上翻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40和盖板本体1之间形成短路回路,释放掉部分电量,当电池内压继续上升到0.2-0.3MPa时,断路装置上片52或者下片54上的刻痕拉断,实现电池断路;当内压继续上升时在0.4-0.5MPa时,保证电池不发生爆炸,防爆阀2开启,将电池内部可燃性气体排出。
同时,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注液孔3,所述注液孔3上安装有注液孔罩(图中未示出)。
所述旁路连接片45可以是一体成型在负极端子40上,也即旁路连接片45是负极端子40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焊接在负极端子40上。
关于上述接触部46,其可以是与旁路连接片45上的一个部位,该部位与反转片47位置对应,能在反转片47翻转后与旁路连接片45电连接即可。也可以是额外设置在旁路连接片45上的结构,比如图1中所示,其在旁路连接片45的下表面上另外设置向下突出的部件作为接触部46,所述接触部46焊接在所述旁路连接片45上。当然,该接触部46也可以与所述旁路连接片45一体成型,比如将旁路连接片45向下弯折成L形,其向下弯折后的部位即接触部46。
本例中,上述旁路连接片45是焊接在负极端子40,并从负极端子40上水平延伸至负极端子40以外的盖板本体1上,根据其相对于盖板本体1的距离以及旁路连接片45形变的距离,考虑是否需要在旁路连接片45与盖板本体1之间设置绝缘支撑块42。因盖板本体1和旁路连接片45不能直接接触,如果直接接触,将在正常情况下也使负极端子40和正极端子之间短路。如果旁路连接片45刚性较好,能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接触盖板本体1,不设置绝缘支撑块42也是可以的。本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在所述旁路连接片45与盖板本体1之间设置有一绝缘支撑块42。该绝缘支撑块42一方面其支撑该旁路连接片45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将旁路连接片45和盖板本体1绝缘隔离的作用。
关于负极端子40的具体绝缘安装方式,并不特别限定,本例中其安装方式如下:所述盖板本体1上设有负极孔(图中未标记);所述负极端子40通过所述负极绝缘件安装在所述负极孔内;
其中,所述负极绝缘件包括负极内绝缘罩44和负极外绝缘罩41,所述负极端子40穿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44和负极外绝缘罩41。上述负极外绝缘罩41和负极内绝缘罩44可以为陶瓷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绝缘材料。
其中,所述负极端子40的内端与一负极内引片43电连接,所述负极内引片43与所述盖板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也通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44绝缘。该负极内引片43用来与电池内部的负极片电连接,将负极片上的电流引到负极端子40上。当然,其负极内引片43和盖板本体1的内表面之间,也可通过其他额外设置的绝缘部件实现两者之间的绝缘。
具体的,关于该正极端子的具体安装方式,并不特别限制,本例中,所述盖板本体1上设有正极孔(图中未标记);所述正极外端子51和正极内端子55之间还安装有绝缘环53;所述绝缘环53或者正极外端子51焊接在所述正极孔内,使所述正极内端子55通过所述绝缘环53与所述盖板本体1绝缘(即正极内端子55不能直接与盖板本体1电连接,而必须通过断路装置、正极外端子51才能与盖板本体1电连接)。
本例中,上述绝缘环53为陶瓷环,其焊接在正极外端子51和正极内端子55之间,使正极外端子51和正极内端子55通过断路装置连接外,其余部分均绝缘隔离。且通过绝缘环53焊接在盖板本体1上的正极孔内,如图3中所示,在绝缘环53和盖板之间通过该焊接层56电连接。因此,使得正极外端子51和正极内端子55均与盖板本体1绝缘隔离,本例中,为实现正极外端子51与盖板本体1之间的电连接,需额外在正极外端子51和盖板本体1之间增加旁路电阻6,该旁路电阻6也通过焊接层56与盖板本体1电连接。当然,也可以不通过绝缘环53焊接在盖板本体1上的正极孔内,而是直接将正极外端子51焊接在盖板本体1上的正极孔内,使正极外端子51和盖板本体1之间直接电连接。
所述正极内端子55与一正极内引片58电连接,所述正极内引片58和盖板本体1之间通过一正极内绝缘罩57绝缘。该正极内引片58用于与电池内部的正极片电连接,以将正极片上的电流引到正极内端子55上。
关于断路装置,并不特别其具体结构,只要其能在电池内部压力大于设定的断路压力时,能断开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即可。比如,其可以在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焊接一连接片,通过该连接片电连接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且该连接片在电池内部压力大于其断路压力时,断开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或者,如图1、图3所示,所述断路装置包括上片52和下片54,所述上片52和下片54均包括中心连接部和周缘连接部;所述上片52上的中心连接部和下片54上的中心连接部电连接,所述上片52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外端子51电连接,所述下片54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内端子55电连接;且上述上片52和下片54同时也置于上述绝缘环53之间;如此,可以防止上片52和下片54之间除中心连接部以外的其他地方电连接。保证从正极内端子55流程电流必须经过上片52和下片54才能到达正极外端子51。所述下片54和上片52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断路压力时保持电连接,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断路压力时断开电连接。
本例中,所述上片52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下凹的焊接部521,所述下片54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上凸的焊接凸台541,所述下片54的焊接凸台541与所述上片52的焊接部521配合焊接。
且,为使上片52和下片54之间按照设定的位置断开连接,在所述上片52和/或下片54上设有刻痕。该刻痕使得上片52和下片54之间的电连接在刻痕处断开,以实现断开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
同时,为了使电池内部的气压能作用在上述断路装置上,本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正极内端子55上设有第二排气孔551,所述正极内绝缘罩57上设有第三排气孔571,所述正极内引片58上设有第四排气孔581,如此,电池内部的气压可通过上述第二排气孔551、第三排气孔571和第四排气孔581作用到上片52和下片54上,使其在上片52和/或下片54之间的刻痕处断开,以断开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的电连接(也即断开了电池内部正极片和正极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所述正极外端子51上设有第一排气孔511,当断路装置因电池内部气压作用断开电连接时,电池内部气体还可通过该第一排气孔511排出电池外,其在断电的同时,也起到泄压的作用。
当在正极端子和盖板本体1之间焊接旁路电阻6时,申请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旁路电阻6的阻值与电池温度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横轴X表示阻值,纵轴Y表示电池温度,随着旁路电阻6的降低,短路电流越大,电池表面温度反而越高,图4中左侧阻值较低的范围内,电池甚至发生着火现象;该图表明,该旁路电阻6的阻值需在合适范围内时,才能起到释放一定电量,又不致进一步导致热失控的目的。经研究,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旁路电阻6的阻值R的范围为:且Imax>Icha;其中,Imax为最大允许放电电流,Icha为充电器最大允许电流,V为过充分解电压。旁路电阻6的电阻值在上述范围内时,电池的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组件,将正极端子与盖板本体1直接电连接或者通过旁路电阻6电连接,且在负极端子40是设置旁路连接片45,通过在旁路连接片45接触部46下方的盖板本体1上设置短路开孔,在短路开孔上设置反转片47;同时,将正极端子分为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并在正极内端子55和正极外端子51之间设置断路装置,且使所述反转片47的反转压力小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如此,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反转片47首先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40之间通过盖板本体1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电池内部再无热源,电池温度不再进一步累积,电池从而处于安全状态。
实施例2
本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如图5所示,包括外壳7、极芯8、电解液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和外壳7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极芯8和电解液封装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其中,盖板组件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盖板组件。
极芯8为公众所知,又称为发电组件等,其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其包括卷绕式极芯或者叠片式极芯两种类型;卷绕式极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后卷绕形成;正极片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正极耳82;负极片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负极耳81;叠片式极芯由若干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而成,每个正极片上均设有一个多个正极耳;每个负极片上均设有一个或多个负极耳。上述正极耳82焊接在上述实施例1中公开的正极内引片58上(有的直接电连接到正极端子上),上述负极耳81焊接在上述实施例1中公开的负极内引片43上(有的直接电连接到负极端子40上)。
正极片上涂敷有正极材料,负极片上涂敷有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为公众所知,上述电解液也为公众所知。
事实上,本例仅对盖板组件进行改进,而盖板组件已在实施例1中做出具体解释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由于其包括了上述实施例1中改进的盖板组件,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反转片47首先反转,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40之间通过盖板本体1短路,释放一定电量,然后断路装置启动,断开电池内部回路,电池内部再无热源,电池温度不再进一步累积,电池从而处于安全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通过一负极绝缘件绝缘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上设有一旁路连接片,所述旁路连接片上设有一接触部,在所述接触部的下方位置处的盖板本体上开设有短路开孔;在所述短路开孔上设有一反转片,所述反转片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反转压力时与所述接触部分离,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反转压力时反转与接触部电连接;
所述正极端子包括正极内端子和正极外端子,所述正极外端子与所述盖板本体电连接;
所述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还设有断路装置;所述断路装置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其断路压力时保持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其断路压力时断开正极内端子和所述正极外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片的反转压力小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外端子与所述盖板本体通过一旁路电阻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连接片与所述负极端子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旁路连接片焊接在所述负极端子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焊接在所述旁路连接片上,或者与所述旁路连接片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连接片与盖板本体之间设置有一绝缘支撑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负极孔;所述负极端子通过所述负极绝缘件安装在所述负极孔内;
其中,所述负极绝缘件包括负极内绝缘罩和负极外绝缘罩,所述负极端子穿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和负极外绝缘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的内端与一负极内引片电连接,所述负极内引片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内表面之间也通过所述负极内绝缘罩绝缘。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正极孔;所述正极外端子和正极内端子之间还安装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或正极外端子焊接在所述正极孔内,使所述正极内端子通过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盖板本体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装置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和下片均包括中心连接部和周缘连接部;所述上片上的中心连接部和下片上的中心连接部电连接,所述上片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外端子电连接,所述下片上的周缘连接部与正极内端子电连接;所述下片和上片在电池内部气压小于断路压力时保持电连接,在电池内部气压大于断路压力时断开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和/或下片上设有刻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下凹的焊接部,所述下片的中心连接部上设有上凸的焊接凸台,所述下片的焊接凸台与所述上片的焊接部配合焊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内端子与一正极内引片电连接,所述正极内引片和盖板本体之间通过一正极内绝缘罩绝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外端子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正极内端子上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正极内绝缘罩上设有第三排气孔,所述正极内引片上设有第四排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片的反转压力为0.1-0.15Mpa,所述断路装置的断路压力为0.2-0.3Mpa,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为0.4-0.5Mpa。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上安装有注液孔罩。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阻的阻值R的范围为:且Imax>Icha;其中,Imax为最大允许放电电流,Icha为充电器最大允许电流,V为过充分解电压。
19.一种电池,包括外壳、极芯、电解液和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和外壳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封装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为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CN201620517755.3U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Active CN205790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7755.3U CN205790089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7755.3U CN205790089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0089U true CN205790089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7755.3U Active CN205790089U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0089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03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盖板组件的电池
CN108120867A (zh) * 2018-01-30 2018-06-05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过充检测模拟装置及模拟检测方法
CN108428827A (zh) * 2018-03-08 2018-08-2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车辆
CN108666459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51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5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6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9216641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盖板组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WO2019120272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11032340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于其的断电保护装置、盖板组件
WO2019205951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US20200343491A1 (en) * 2017-12-22 2020-10-29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cell,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3193625A (zh) * 2021-05-19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充电组件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035A (zh) * 2017-03-30 2017-07-14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和包括该电池盖板组件的电池
EP3605643A4 (en) * 2017-03-31 2020-04-29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ARRANGEMENT, SINGLE 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US11264663B2 (en) 2017-03-31 2022-03-01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assembly,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8666459B (zh) * 2017-03-31 2020-11-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59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51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58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61A (zh) * 2017-03-31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461B (zh) * 2017-03-31 2020-11-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8666518B (zh) * 2017-03-31 2020-1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109216641B (zh) * 2017-06-30 2020-10-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盖板组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09216641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盖板组件、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US20200343491A1 (en) * 2017-12-22 2020-10-29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cell,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19120272A1 (zh) * 2017-12-22 2019-06-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US11728505B2 (en) * 2017-12-22 2023-08-15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comprising a current interrupt apparatus
CN108120867A (zh) * 2018-01-30 2018-06-05 天津锦泰勤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过充检测模拟装置及模拟检测方法
CN108120867B (zh) * 2018-01-30 2023-08-25 浙江锦泰电子有限公司 过充检测模拟装置及模拟检测方法
CN108428827A (zh) * 2018-03-08 2018-08-2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车辆
CN108428827B (zh) * 2018-03-08 2021-04-3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电池盖板的电池、车辆
CN11032340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于其的断电保护装置、盖板组件
CN110323405B (zh) * 2018-03-30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用于其的断电保护装置、盖板组件
KR20200135875A (ko) * 2018-04-23 2020-12-03 비와이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베터리 커버 플레이트 어셈블리, 셀 및 파워 배터리
US11437689B2 (en) 2018-04-23 2022-09-06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automobile
KR102555097B1 (ko) 2018-04-23 2023-07-14 비와이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베터리 커버 플레이트 어셈블리, 셀 및 파워 배터리
WO2019205951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13193625A (zh) * 2021-05-19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充电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0089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JP5383759B2 (ja) 二次電池
KR101514827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279994B1 (ko) 전극리드에 안전부재가 위치한 구조의 캡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원통형 전지
JP4297892B2 (ja) 安全ベントを有す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100922474B1 (ko) 이차 전지
JP4672678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05509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869803B1 (ko) 전지 모듈
US909973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a bimetal element on a top surface of a cap plate
JP2005203371A (ja) 二次電池
CN115832548B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100914115B1 (ko) 이차전지
KR100739968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557630A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KR101549174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795681B1 (ko) 이차전지
KR20150041518A (ko) 이차 전지
KR100542683B1 (ko) 캔측면 안전변세트를 갖는 이차전지
KR20120065776A (ko) Ptc 특성을 갖는 용접부가 구비된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20039323A (ko) 캡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
KR100731465B1 (ko)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CN103843168B (zh)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KR20090030711A (ko) 베어 셀 및 이를 포함한 이차 전지
KR20060118299A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 전지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