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9197U -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9197U
CN205779197U CN201620533068.0U CN201620533068U CN205779197U CN 205779197 U CN205779197 U CN 205779197U CN 201620533068 U CN201620533068 U CN 201620533068U CN 205779197 U CN205779197 U CN 205779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ler
fan housing
assembly
plate
charg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30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新华
周龙川
王永刚
徐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phyr Intelligent System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30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9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9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9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中:包括置于发动机后侧的发动机散热总成和置于中冷器后侧的中冷器散热总成,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并列设置并一体固定,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的外侧罩有风罩,风罩上设置有多个风口,每个风口内均安装有风扇,每个风扇均与各自的电动机连接,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和数量与风口数量相当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上,并与风口位置相对应,温度传感器和电动机均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控制电动机的运作。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电子控制冷却、风罩结构合理的优点。

Description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冷却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液在水室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室内进而循环不断,从而达到散热调温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的发动机散热,尤其是大客车的发动机散热,通常需要柴油机带动冷却风扇转动,噪声大,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电子控制冷却、风罩结构合理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中:包括置于发动机后侧的发动机散热总成和置于中冷器后侧的中冷器散热总成,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并列设置并一体固定,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的外侧罩有风罩,风罩上设置有多个风口,每个风口内均安装有风扇,每个风扇均与各自的电动机连接,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和数量与风口数量相当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上,并与风口位置相对应,温度传感器和电动机均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控制电动机的运作。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均包括水冷管,水冷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外接冷水源。
上述的风罩与发动机散热总成、中冷器散热总成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层。
上述的缓冲层为海绵条。
上述的风罩的两侧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风罩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板,风罩的下侧设置有下加强板,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共同围成风罩的外部框架。
上述的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通过止退加强螺栓相互固定。
上述的风罩中部还设置有竖向加强支柱,竖向加强支柱的上端与上加强板的中部固定连接,竖向加强支柱的下端与下加强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上述的风罩外侧固定一层隔离网。
上述的隔离网为金属网。
上述的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为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采用电子控制器控制风扇运作,采用温度传感器感应发动机散热总成和中冷器散热总成的温度,每个风扇有各自的电动机,因此,控制芯片可以单独控制某个风扇转动,而非所有风扇一起转动,能更高效、更节约地对发动机和中冷器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风罩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加装加强支柱,风罩外部设金属罩,有效保证风罩的结构稳固,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损坏,提高了装置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发动机散热总成1、中冷器散热总成2、风罩3、风口31、缓冲层32、左侧板33、右侧板34、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竖向加强支柱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中:包括置于发动机后侧的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置于中冷器后侧的中冷器散热总成2,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并列设置并一体固定,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的外侧罩有风罩3,风罩3上设置有多个风口31,每个风口31内均安装有风扇,每个风扇均与各自的电动机连接,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和数量与风口数量相当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上,并与风口31位置相对应,温度传感器和电动机均与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控制电动机的运作。
实施例中,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均包括水冷管,水冷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外接冷水源。
实施例中,风罩3与发动机散热总成1、中冷器散热总成2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层32。
实施例中,缓冲层32为海绵条。
实施例中,风罩3的两侧设置有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风罩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板35,风罩3的下侧设置有下加强板36,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共同围成风罩3的外部框架。
实施例中,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之间通过止退加强螺栓相互固定。
实施例中,风罩3中部还设置有竖向加强支柱37,竖向加强支柱37的上端与上加强板35的中部固定连接,竖向加强支柱37的下端与下加强板36的中部固定连接。
实施例中,风罩3外侧固定一层隔离网。
实施例中,隔离网为金属网。
实施例中,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均为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控制器控制风扇运作,采用温度传感器感应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的温度,每个风扇有各自的电动机,因此,控制芯片可以单独控制某个风扇转动,而非所有风扇一起转动,能更高效、更节约地对发动机和中冷器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风罩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加装竖向加强支柱37,风罩外部设金属罩,有效保证风罩的结构稳固,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损坏,提高了装置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置于发动机后侧的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置于中冷器后侧的中冷器散热总成(2),所述的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并列设置并一体固定,所述的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的外侧罩有风罩(3),所述的风罩(3)上设置有多个风口(31),每个风口(31)内均安装有风扇,每个风扇均与各自的电动机连接,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器,所述的电子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和数量与风口数量相当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上,并与风口(31)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动机均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控制电动机的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动机散热总成(1)和中冷器散热总成(2)均包括水冷管,所述的水冷管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的进水端外接冷水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罩(3)与发动机散热总成(1)、中冷器散热总成(2)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层(32)为海绵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罩(3)的两侧设置有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所述的风罩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板(35),所述的风罩(3)的下侧设置有下加强板(36),所述的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共同围成风罩(3)的外部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之间通过止退加强螺栓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罩(3)中部还设置有竖向加强支柱(37),所述的竖向加强支柱(37)的上端与上加强板(3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向加强支柱(37)的下端与下加强板(36)的中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罩(3)外侧固定一层隔离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网为金属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加强板(35)、下加强板(36)、左侧板(33)和右侧板(34)均为金属板。
CN201620533068.0U 2016-06-02 2016-06-02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Active CN205779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3068.0U CN205779197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3068.0U CN205779197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9197U true CN20577919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3068.0U Active CN205779197U (zh) 2016-06-02 2016-06-02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9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398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循环冷却系统
CN205378483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散热结构
CN208607576U (zh) 一种双冷却自降温式计算机主机箱
CN205779197U (zh) 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CN20397858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散热水箱风扇总成
CN211089059U (zh) 一种新型智能母线槽
CN104467284A (zh) 双层结构立式电机冷却装置
CN210272490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05638678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的汽车散热器
CN106965667A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散热通风装置
CN208300205U (zh) 一种led显示屏用散热装置
CN204795998U (zh) 具有热交换系统的机柜
CN204065990U (zh) 散热器
CN204231105U (zh) 双层结构立式电机冷却装置
CN205858470U (zh) 一种智能调温发动机电子冷却装置
CN206119846U (zh) 一种单水箱半导体控温水毯
CN2056612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及驱动器的冷却系统
CN21057979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无线变频柜
CN206690872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散热通风装置
CN208040510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06540347U (zh) 一种可移动式水冷风冷一体机
CN20605994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直流屏
CN205334352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CN205196199U (zh) 屏蔽柜通风装置
CN207519060U (zh) 一种数据机房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