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8997U -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8997U
CN205778997U CN201620503534.0U CN201620503534U CN205778997U CN 205778997 U CN205778997 U CN 205778997U CN 201620503534 U CN201620503534 U CN 201620503534U CN 205778997 U CN205778997 U CN 20577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vival capsule
capsule
rear door
hours
w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35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德海
王春梅
韩向阳
谢俊
杨光
王伟
李鸣冲
邵鹏程
彭佳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035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该快速救援系统包括后舱门、以及与该后舱门相对接的逃生管道,其中后舱门可内外拆卸地设置在救生舱舱体的后端,并在内部设有网格状筋板,同时在此后舱门上安装有用于对其执行位置定位的定位传感器;逃生管道基于定位传感器所反馈的位置信息,用于从隧道外部通入至隧道内部且与所述后舱门执行对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逃生及救援的效率,适于对舱门位置获得准确定位,因而适用于各类隧道施工应用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安全问题出现于软弱围岩等不良地层中。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差、地表覆土浅或隧道下穿(建)构筑物等不利因素,施工中极易发生变形和塌方等灾害。近年来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事故频发,造成设备、人员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极大。事后调查发现,超过70%的塌方发生在隧道掌子面后方一定距离,塌方发生后掌子面施工人员被“关门”,如果塌方范围波及至掌子面或不及时救援,极易导致被困人员遇难。因此,采用何种设备确保掌子面施工人员的安全是隧道施工、尤其是暗挖法修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隧道救生舱的研究方案,例如,CN 201510492065.7公开了一种移动隧道救生舱,其包括舱体和履带总成,该救生舱能安全、稳定、多方向地移动,适时监测灾后隧道并主动移动救生舱至安全区域;又如,CN 201510166924.3公开了一种隧道救生舱结构,其包括舱体,舱体上铰接有舱门与逃生门,舱体底部连接有履带,舱体内设有供风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生存保障系统,其在事故发生后可为幸存人员提供避难空间,减少人员伤害。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发生塌方后为了尽快及时开展施救工作,还必需对救生舱舱门的位置进行准确有效的定位。该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并 未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相应有必要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其中通过对其关键组件的结构组成以及设置方式等方面做出重新设计,相应能够以便于操控、高效率、高精度的方式快速获知救生舱舱门位置,并方便快捷地将避险人员予以施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该快速救援系统包括后舱门、以及与该后舱门相对接的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舱门可内外拆卸地设置在救生舱舱体的后端,并在内部设有网格状筋板,同时在此后舱门上安装有用于对其执行位置定位的定位传感器;所述逃生管道基于所述定位传感器所反馈的位置信息,用于从隧道外部插入至隧道内部且与所述后舱门执行对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舱门设计为外开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设置在救生舱舱体的后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后舱门包括舱门板主体、转轴和门闩,其中:所述舱门板主体通过铰链铰接在救生舱的侧壁上;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舱门板主体,并且该转轴位于救生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把手,该转轴位于救生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把手;所述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传动杆,该传动杆位于救生舱内并在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水平设置有销轴;所述门闩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舱门板主体上,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其中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门闩整体呈V形,所述第一杆部上还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连接支架上水平设置的所述销轴可滑动地伸入此长条孔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快速救援系统还包括由有线通讯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共同组成的视频通讯组件,其中所述有线通讯单元通过光缆与外 部信号端相连,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外部信号端相连,由此共同提供救生舱内、外之间的视频通讯;此外,所述有线通讯单元具有与所述光缆相连的多个线路接口,这些线路接口被设置为竖直向下,并采用快插接头连接,同时在该快插接头上方设置有防护罩。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频通讯组件还包括通讯切换单元,所述通讯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有线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信号相连,并用于在其中一个通讯单元发生故障时或无法使用时切换至另外一个通讯单元。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上述隧道施工救生舱包括小型舱、中型舱、大型舱和特大型舱四种类型,其中:所述小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2700mm×宽1700×高2200mm或者3000mm×宽1700×高2200mm,额定容纳人数≤7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中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3200mm×宽2000×高2500mm或者3500mm×宽20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8~10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大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4000mm×宽2000×高2500mm或者4400mm×宽20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11~15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特大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4000mm×宽2500×高2500mm或者4400mm×宽25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16~20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考虑增设定位传感器来准确获知后舱门位置,相应能够快速、直接将救援逃生管道打至后舱门,便于避险人员的顺利逃出;此外,通过对该后舱门的内外手轮换成单把手启闭方式,内外手柄同轴设置,内手柄直接启闭角度最大90度,便于快速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范性显示的快速救援系统中后舱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范性显示的快速救援系统中后舱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后舱门结构较为简单,其譬如由钢板制成,其内部优选设置有网格状筋板,以便保证足够强度;此外,还可设有螺纹连接孔,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救生舱的内部即可。
后舱门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在发生塌方后,外部救援人员可通过后舱门上的定位传感器,准确获知后舱门位置,外部救援人员可采用打入救援逃生管道的方法,将救援逃生管道直接打至后舱门处,此时,救生舱内避险人员可用舱内工具直接松开螺栓,或者舱外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即可将后舱门轻松拆下,进而避险人员可直接从救援逃生管道中逃出。
更具体地,在具体结构方面,该后舱门包括舱门板主体、转轴、外把手3、内把手3、传动杆2、连杆6和门闩4,其中,所述舱门板主体通过铰链铰接在救生舱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舱门板主体上设置有观察窗1,所述舱门板主体上设置有门围栏。另外,所述舱门板主体上设置有筋板5,以提高舱门板主体的强度;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舱门板主体,并且其位于救生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把手3,其位于救生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把手3;所述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并且所述传动杆2位于救生舱内;所述传动杆2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6,所述连杆6上水平设置有销轴;所述门闩4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舱门板主体上,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第二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门闩4整体呈V形,所述第一杆部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连杆6上 的销轴伸入所述第一杆部的长条孔内并能在所述长条孔内滑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上述快速救援系统还可以包括视频通讯组件,该视频通讯组件譬如可设于救生舱内,便于内部被困人员与外界指挥部取得联系,从而快速展开营救,其优选同时包括有有线通讯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其中有线通讯单元通过光缆与外部信号端相连,无线通讯单元通过各类适当的无线方式与外部信号端相连,由此共同提供救生舱内、外之间的视频通讯,这两个通信单元之间还可配备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有线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信号相连,并用于在其中一个通讯单元发生故障时或无法使用时切换至另外一个通讯单元。
此外,所述有线通讯单元具有与所述光缆相连的多个线路接口,这些线路接口被设置为竖直向下,并采用快插接头连接,同时在该快插接头上方设置有防护罩。以此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常规救生设备中仅仅有简单的通讯功能,尚无视频通讯功能的缺陷,相应可有利于救援人员及时了解舱内人员的身心状况,便于救援工作的组织开展;而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有线和无线的结合和切换,可以确保视频通讯功能的完善,譬如以有线通讯为主、无线通讯为辅,两者互为补充,为视频传输提供双保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该快速救援系统包括后舱门、以及与该后舱门相对接的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舱门可内外拆卸地设置在救生舱舱体的后端,并在内部设有网格状筋板,同时在此后舱门上安装有用于对其执行位置定位的定位传感器;所述逃生管道基于所述定位传感器所反馈的位置信息,用于从隧道外部插入至隧道内部且与所述后舱门执行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舱门设计为外开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设置在救生舱舱体的后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舱门包括舱门板主体、转轴和门闩,其中:所述舱门板主体通过铰链铰接在救生舱的侧壁上;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舱门板主体,并且该转轴位于救生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把手,该转轴位于救生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把手;所述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传动杆,该传动杆位于救生舱内并在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水平设置有销轴;所述门闩通过铰轴铰接在所述舱门板主体上,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其中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门闩整体呈V形,所述第一杆部上还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连接支架上水平设置的所述销轴可滑动地伸入此长条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隧道施工救生舱包括小型舱、中型舱、大型舱和特大型舱四种类型,其中:所述小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2700mm×宽1700×高2200mm或者3000mm×宽1700×高2200mm,额定容纳人数≤7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中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3200mm×宽2000 ×高2500mm或者3500mm×宽20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8~10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大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4000mm×宽2000×高2500mm或者4400mm×宽20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11~15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所述特大型舱的外形尺寸规格为长4000mm×宽2500×高2500mm或者4400mm×宽2500×高2500mm,额定容纳人数16~20人,额定保障时间为72小时或者120小时。
CN201620503534.0U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Active CN20577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3534.0U CN205778997U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3534.0U CN205778997U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8997U true CN20577899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997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3534.0U Active CN205778997U (zh) 2016-05-27 2016-05-27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7056B (zh) 一种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
CN106639286A (zh) 一种可扩展多用途的高空平台
CN109162721B (zh) 一种煤矿巷道无人掘进系统以及方法
US10767482B2 (en) Rescue capsule for shelter in tunnel construction
CN205778997U (zh)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快速救援系统
CN102140928A (zh) 隧道式井下事故逃生系统
CN201874610U (zh) 一种矿用掘进工作面防塌方救生通道装置
CN205078299U (zh) 一种可移动式应急救援专用井下基地补给站
CN213016441U (zh) 一种用于快速提供隧道施工人员避难的救生舱
CN202788926U (zh) 安全防护全站仪
CN212583752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逃生装置
CN211777294U (zh) 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
CN107443351A (zh) 一种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
CN109083683B (zh) 一种自移式灾害隔离闸墙
CN208308171U (zh) 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
CN204736942U (zh) 救援用传送装置
CN202866874U (zh) 紧急避险系统应急逃生门
WO2011160326A1 (zh) 安全保障装置
CN205778995U (zh) 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防护系统
CN202250208U (zh) 井下安全逃生通道
CN206327318U (zh) 一种逃生窗报警装置
CN101695596B (zh) 一种高空清障侦察救援灭火消防车
CN202417580U (zh) 新型分段式舱体结构
CN202417582U (zh) 一种移动式井下救生舱
CN205689238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轮胎移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