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7847U -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 Google Patents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67847U
CN205767847U CN201620486308.6U CN201620486308U CN205767847U CN 205767847 U CN205767847 U CN 205767847U CN 201620486308 U CN201620486308 U CN 201620486308U CN 205767847 U CN205767847 U CN 20576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loxane treated
fire
glass fiber
fiber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63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尚泽
夏朝阳
李越徽
杨勇勇
孙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NPA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NPA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NPA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NPA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63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6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6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67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层(1),玻璃纤维布层(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和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一阻燃PTFE层(41),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二阻燃PTFE层或不透光阻燃PTFE层(42)。经硅氧烷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层,玻璃纤维布层的孔中形成一层硅油薄膜,分散在孔壁上,抑制水因毛细管的作用迁移到材料的表面,使滤袋的寿命得以延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玻璃纤维布比表面积过大,导致玻璃纤维布自身不具备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高温烟气过滤的工业部门中,玻纤过滤材料仍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很多烟气过滤的温度都超过200℃,如水泥、炭黑、高炉煤气等的过滤温度达到250℃左右。直接用耐高温的滤袋可代替高温烟气的冷却过程,减少冷凝设备的投资,降低能耗。另一方面,玻璃纤维比耐高温的化学纤维如芳纶、聚苯硫醚等经济适用且防火。玻璃纤维虽具有自熄性、耐高温、吸湿小、伸长小等优良性能。但玻纤由于比表面积过大,纤维表面存在缺陷,导致玻纤自身不具备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它的曲挠性与其他化学纤维相差甚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包括玻璃纤维布层,玻璃纤维布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和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第一阻燃PTFE层,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第二阻燃PTFE层或不透光阻燃PTFE层。
经硅氧烷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层,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湿、防污性能,而且易清灰,具有相对高的耐磨性,不受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由于硅油表面张力低,经过处理后会在玻璃纤维布层的孔中形成一层硅油薄膜,分散在孔壁上,不会堵塞通道,可以抑制水因毛细管的作用迁移到材料的表面,使滤袋的寿命得以延长。并且,硅氧烷增加了纤维的润滑性,易于滤袋缝纫加工。另外,防水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放水效果,阻燃PTFE层、不透光阻燃PTFE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阻燃效果。以上技术特征解决了玻璃纤维布比表面积过大,导致玻璃纤维布自身不具备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作为优选,玻璃纤维布层厚度为1.2mm~1.8mm。
作为优选,防水层厚度为0.01mm~0.02mm。
作为优选,第一阻燃PTFE层厚度为0.01mm~0.02mm。
作为优选,防水层与第一阻燃PTFE层通过黏合剂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阻燃PTFE层厚度为0.01mm~0.02mm,防水层与第二阻燃PTFE层通过黏合剂连接。
作为优选,不透光阻燃PTFE层厚度为0.01mm~0.02mm,防水层与不透光阻燃PTFE层通过黏合剂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与防水层通过黏合剂连接,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与防水层通过黏合剂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传统防油水处理是通过轧-烘-焙化学拒水整理方法,该方法处理的过滤材料的防油水效果不好,而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持续效果也不好,从而减少了滤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有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利用其有机过氧化物在高温下分解形成自由基,引发自由能较低的含硅有机单体,达到稳定持续的拒水防油效果。
(2)传统的轧-烘-焙化学拒水整理工艺污染大,能耗大。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先进的电晕放电高新技术引发低氢硅油接枝膨体玻纤机织布,提高其表面的接枝率,改善拒水性能。由于接枝单体中叔氢原子含量较低,接枝反应完成后,接枝单元上残留的叔氢原子数少,产物结构稳定,使得低氢硅油接枝滤材具有长期优良的拒水性能。电晕放电引发接枝后,织物不仅与水的接触角增大,疏水性能大大提高,而且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软,改善了玻纤机织物的曲挠性、抗撕裂、耐磨及抗皱缩等力学性能,易于后期滤袋的加工,延长使用寿命。
(3)经硅氧烷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层,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湿、防污性能,而且易清灰,具有相对高的耐磨性,不受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由于硅油表面张力低,经过处理后会在玻璃纤维布层的孔中形成一层硅油薄膜,分散在孔壁上,不会堵塞通道,可以抑制水因毛细管的作用迁移到材料的表面,使滤袋的寿命得以延长。此外防水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放水效果;阻燃PTFE层、不透光阻燃PTFE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阻燃效果。以上技术特征解决了玻璃纤维布比表面积过大,导致玻璃纤维布自身不具备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如图1所示,包括玻璃纤维布层1,玻璃纤维布层1厚度为1.2mm~1.8mm。玻璃纤维布层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和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一阻燃PTFE层41,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二阻燃PTFE层42。
防水层3厚度为0.01mm~0.02mm,第一阻燃PTFE层41厚度为0.01mm~0.02mm。第二阻燃PTFE层42厚度为0.01mm~0.02mm。
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防水层3与第一阻燃PTFE层41通过黏合剂连接。防水层3与第二阻燃PTFE层42通过黏合剂连接。
实施例2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如图1所示,包括玻璃纤维布层1,玻璃纤维布层1厚度为1.2mm~1.8mm。玻璃纤维布层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和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一阻燃PTFE层41,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二阻燃PTFE层或不透光阻燃PTFE层42。防水层3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防水层3厚度为0.01mm~0.02mm,第一阻燃PTFE层41厚度为0.01mm~0.02mm。不透光阻燃PTFE层42厚度为0.01mm~0.02mm。
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防水层3与第一阻燃PTFE层41通过黏合剂连接。防水层3与不透光阻燃PTFE层42通过黏合剂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布层(1),玻璃纤维布层(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和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一阻燃PTFE层(41),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上侧依次设有防水层(3)、第二阻燃PTFE层或不透光阻燃PTFE层(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防水层(3)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层(1)厚度为1.2mm~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防水层(3)厚度为0.01mm~0.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第一阻燃PTFE层(41)厚度为0.01mm~0.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防水层(3)与第一阻燃PTFE层(41)通过黏合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第二阻燃PTFE层(42)厚度为0.01mm~0.02mm,防水层(3)与第二阻燃PTFE层(42)通过黏合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不透光阻燃PTFE层(42)厚度为0.01mm~0.02mm,防水层(3)与不透光阻燃PTFE层(42)通过黏合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第一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1)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第二经硅氧烷处理的表面层(22)与防水层(3)通过黏合剂连接。
CN201620486308.6U 2016-05-24 2016-05-24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Active CN20576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6308.6U CN205767847U (zh) 2016-05-24 2016-05-24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6308.6U CN205767847U (zh) 2016-05-24 2016-05-24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67847U true CN20576784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6308.6U Active CN205767847U (zh) 2016-05-24 2016-05-24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678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945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湖州贝斯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用的无碱纤维带
WO2019082582A1 (ja) * 2017-10-24 2019-05-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945A (zh) * 2017-06-23 2017-10-24 湖州贝斯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用的无碱纤维带
WO2019082582A1 (ja) * 2017-10-24 2019-05-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2019077175A (ja) * 2017-10-24 2019-05-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7847U (zh) 经硅氧烷处理的膨体玻璃纤维布
CN100448508C (zh) 玄武岩纤维高温复合过滤材料
CN109605853B (zh) 低扭矩防电弧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6538C (zh) 聚四氟乙烯双膜复合过滤材料
CN107604532B (zh) 滤袋的面层材料、滤袋、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JPS61149217A (ja) 耐薬品性濾材
CN104812578B (zh) 复合体
CN110558646A (zh) 基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防火服及制备方法
CN107010847B (zh) 一种玻纤表面处理剂及其应用
CN101929080A (zh) 一种抗静电防水透湿涂层织物
CN102228764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覆膜滤料
CN109285628A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计算机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1920A (zh) 防水遮光复合面料
CN105401445B (zh) 防水防油阻燃透气芳纶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JP2005232622A (ja) ニードルフェルトおよびバグフィルター
CN100339535C (zh) 一种降低硅橡胶涂层织物表面能的方法
CN110280046B (zh) 一种绝缘耐高温阻燃聚酰亚胺油棉
CN107059418A (zh) 防静电耐油污耐腐蚀的环保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9800884U (zh) 一种耐高温防火套管
CN208650438U (zh) 一种外墙用隔热保温铝板
CN106883442B (zh) 一种氟化物改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7474166U (zh) 一种加强型耐火绝缘套管
CN211025454U (zh) 一种拒油防水玻纤机织布
CN111549530A (zh) 一种防火型织物/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89234B (zh)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含玄武岩纤维防护服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