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7374U -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7374U
CN205747374U CN201620521760.1U CN201620521760U CN205747374U CN 205747374 U CN205747374 U CN 205747374U CN 201620521760 U CN201620521760 U CN 201620521760U CN 205747374 U CN205747374 U CN 205747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flow fan
angle
spiral case
snail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17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庆
夏光辉
韩鹏
王铭坤
孙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5217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7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7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7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贯流风叶、蜗壳和蜗舌;贯流风叶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单节风叶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单节风叶之间的隔板;蜗壳包括多个与单节风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壳单体,蜗舌包括多个与单节风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舌单体;每个蜗壳单体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一倾斜结构;和/或每个蜗舌单体朝向贯流风叶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二倾斜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降低了空调器的噪声,改进了空调器的音质。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空调器的的室内机风道结构一般由底壳、贯流风叶、蜗壳以及蜗舌组成。由于贯流风叶的风叶叶片具有拔模斜度,因而,在贯流风机运行的过程中,风叶对气流会产生轴向作用力,使得气流在蜗壳处易发生轴向窜动,即气流在蜗壳处易产生涡流,导致空调器的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空调器噪声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降低空调器产生的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道结构,包括:
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单节风叶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单节风叶之间的隔板;以及
蜗壳和蜗舌,所述贯流风叶置于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蜗壳包括多个与所述单节风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壳单体,所述蜗舌包括多个与所述单节风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舌单体;
每个所述蜗壳单体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一倾斜结构,和/或每个所述蜗舌单体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二倾斜结构,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t1和所述贯流风叶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1=(0.03~0.09)D;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t2和所述贯流风叶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2=(0.03~0.09)D。
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倾角;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倾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角的范围为-9°~9°,所述第二倾角的范围为-9°~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均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均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
或者,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体之间设置有的第一避让结构,所述第一避让结构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避让结构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
相邻两个所述蜗舌单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避让结构,所述第二避让结构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避让结构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结构为开设在所述蜗壳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避让结构为开设在所述蜗舌上的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通过设置每个蜗壳单体的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每个蜗舌单体的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也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对每个蜗壳单体和/或蜗舌单体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调节,从而避免风叶旋转时产生的轴向气流在蜗壳和蜗舌处形成涡流,减小作用在蜗壳和蜗舌上的气流作用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从而改进空调器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蜗壳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蜗舌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一实施例中第一倾角/第二倾角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倾角/第二倾角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中蜗壳单体以及蜗舌单体与所述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和所述贯流风叶的直径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10,包括贯流风叶100、蜗舌200和蜗壳300,其中,贯流风叶100包括多个单节风叶110、转轴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单节风叶110之间的隔板120。多个单节风叶110沿转轴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单节风叶110通过隔板120分隔固定。
蜗壳300呈折弯状,如图2所示,蜗壳30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贯流风叶的空腔330,空腔330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沿贯流风叶100的轴线方向的蜗壳单体310,多个蜗壳单体310与多个单节风叶110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蜗壳单体31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侧面设置为第一倾斜结构。并且,在蜗壳单体310与贯流风叶100存在一定间隙,蜗舌单体210与贯流风叶100存在一定间隙的情况下,蜗壳单体310的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距离t1和贯流风叶100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1=(0.03~0.09)D,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气流对蜗壳和蜗舌的作用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改善空调器的音质。
蜗舌200呈板状结构,蜗舌200通过其上的安装部安装于蜗壳300的下端部,贯流风叶100通过其转轴安装于蜗壳300与蜗舌200形成的空间内。如图3所示,蜗舌200包括多个与单节风叶1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舌单体210,即本实施例中的蜗壳单体310、蜗舌单体210的数量等于单节风叶110的数量。每个蜗舌单体21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倾斜结构,并且,蜗舌单体210的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距离t2与贯流风叶100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2=(0.03~0.09)D,可以进一步减少气流对蜗壳和蜗舌的作用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改善空调器的音质。
其中,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t1可以等于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距离t2,当然,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t1也可以不等于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距离t2。
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倾角,各个第一倾角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倾角,各个第二倾角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通过调整蜗壳单体310/蜗舌单体210与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每个蜗壳单体310或蜗舌单体210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贯流风叶旋转时产生的轴向气流在蜗壳和蜗舌处形成涡流,减小作用在蜗壳和蜗舌上的气流作用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从而改进空调器的音质。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间隔设置的蜗壳单体310和/或间隔设置的蜗舌单体210,使得第一倾角和/或第二倾角的调节范围较大,即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变化范围较大,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变化范围较大,从而提升该风道结构的实施效果。并且,便于空调水道结构的加工及成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结构可以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倾斜,使得沿第一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上,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第一倾斜结构也可以向相对于贯流风叶的轴线向远离贯流风叶100的方向倾斜,使得沿第二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上,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同理,第二倾斜结构可以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倾斜,使得沿第二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上,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少。第二倾斜结构也可以向相对于贯流风叶的轴线向远离贯流风叶的方向倾斜,使得沿第二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上,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倾角的范围为-9°~9°,第二倾角的范围为-9°~9°,也就是说,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的绝对值为0°~9°,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的绝对值也为0°~9°。一般的风道结构中,蜗壳或蜗舌与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一般在5度左右,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的角度可以达到9°,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增大了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的调节范围。从而使得,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变化范围较大,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变化范围较大,从而提升该风道结构的实施效果。并且,便于空调水道结构的加工及成型。
其中,以贯流风叶的轴线的位置为坐标轴,当第一倾斜结构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倾斜时,第一倾角的角度为负值,当第一倾斜结构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远离贯流风叶的方向倾斜时,第一倾角的角度为正值。同理,当第二倾斜结构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倾斜时,第二倾角的角度为负值,当第二倾斜结构相对于贯流风叶100的轴线向远离贯流风叶的方向倾斜时,第二倾角的角度为正值。如图5所示,第一倾斜结构沿贯流风叶的轴线(图中虚线表示)向贯流风叶100倾斜形成第一倾角α。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倾角的角度均相同;即各个第一倾斜结构的倾斜度相同,使得各个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相同。多个第二倾角的角度均相同,使得各个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相同。如图5所示,各个第一倾角的角度均为α。当然,图5中的倾角α也可以用于表示第二倾角。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即各个第一倾斜结构的倾斜度不同,使得各个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不同。多个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使得多个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不同。如图7所示,第一个第一倾角角度为α,第二个第一倾角的角度为β。当然,图7中的倾角α和倾角β也可以用于表示第二倾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相邻两个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相邻两个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倾角的角度相同,多个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使得各个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相同,各个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不同。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多个第二倾角的角度相同,使得各个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不同,各个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100之间的间隙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蜗壳单体310之间设置有第一避让结构320,多个第一避让结构320将蜗壳30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侧面分割为多个蜗壳单体310;第一避让结构32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设置,第一避让结构320与隔板120一一对应。相邻两个蜗舌单体210之间设置有第二避让结构220,多个第二避让结构220将蜗舌20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侧面分割为多个蜗舌单体210;第二避让结构220朝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设置,第二避让结构220与隔板120一一对应。第一避让结构320和第二避让结构220用于避免在贯流风叶转动的过程中,气流对蜗壳和蜗舌的打击频率,从而降低空调器的噪声。
进一步地,第一避让结构320为开设在蜗壳300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贯流风叶100的方向设置,第一凹槽的位置与其相应的隔板120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避让结构220为开设在蜗舌200上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贯流风叶100的方向设置,第二凹槽的位置与其相应的隔板120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使得隔板120与蜗壳300和蜗舌200之间的距离增大,可以减少气流对蜗壳和蜗舌的打击频率,从而降低空调的噪声,进一步改善空调的音质。
更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隔板120的宽度,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隔板120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隔板120的宽度,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隔板120的宽度,以避免隔板120沿贯流风叶100的轴向移动是与蜗壳或蜗舌发生碰撞,以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噪声。由于贯流风叶100以及隔板120呈圆环形结构,因此,为便于隔板120与蜗壳、蜗舌的配合,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通过设置每个蜗壳单体的第一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每个蜗舌单体的第二倾斜结构与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也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对每个蜗壳单体和/或蜗舌单体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的调节,从而避免风叶旋转时产生的轴向气流在蜗壳和蜗舌处形成涡流,减小作用在蜗壳和蜗舌上的气流作用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从而改进空调器的音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贯流风叶(100),所述贯流风叶(100)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单节风叶(110)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单节风叶(110)之间的隔板(120);以及
蜗壳(300)和蜗舌(200),所述贯流风叶(100)置于所述蜗壳(300)和所述蜗舌(200)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蜗壳(300)包括多个与所述单节风叶(1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壳单体(310),所述蜗舌(200)包括多个与所述单节风叶(1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蜗舌单体(210);
每个所述蜗壳单体(310)朝向所述贯流风叶(100)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一倾斜结构,和/或每个所述蜗舌单体(210)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侧面上设置为第二倾斜结构;
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之间的距离t1和所述贯流风叶(100)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1=(0.03~0.09)D;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100)之间的距离t2和所述贯流风叶(100)的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t2=(0.03~0.09)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倾角;所述第二倾斜结构与所述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角的范围为-9°~9°,所述第二倾角的范围为-9°~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均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不同;
或者,多个所述第一倾角的角度不同,多个所述第二倾角的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体(310)之间设置有的第一避让结构(320),所述第一避让结构(320)朝向所述贯流风叶(100)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避让结构(320)与所述隔板(120) 一一对应;
相邻两个所述蜗舌单体(210)之间设置有第二避让结构(220),所述第二避让结构(220)朝向所述贯流风叶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避让结构(220)与所述隔板(120)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结构(320)为开设在所述蜗壳(300)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避让结构(220)为开设在所述蜗舌(200)上的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板(120)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隔板(120)的宽度。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CN201620521760.1U 2016-05-31 2016-05-31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05747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1760.1U CN205747374U (zh) 2016-05-31 2016-05-31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1760.1U CN205747374U (zh) 2016-05-31 2016-05-31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7374U true CN205747374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1760.1U Active CN205747374U (zh) 2016-05-31 2016-05-31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737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99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106907773A (zh) * 2017-03-22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蜗舌、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107477825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
CN109307319A (zh) * 2018-11-16 2019-02-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99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106907773A (zh) * 2017-03-22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蜗舌、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107477825A (zh) * 2017-07-17 2017-12-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
CN109307319A (zh) * 2018-11-16 2019-02-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0098406A1 (zh) * 2018-11-16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47374U (zh)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KR101196493B1 (ko) 축류팬
CN105571104B (zh) 风道结构及家电设备
EP2730787B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CN104196761A (zh)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机
CN104314868A (zh) 螺旋桨式风扇、流体输送装置、电风扇以及成形用模具
CN204371777U (zh) 风叶及具有其的风扇
CN106438466A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室内机
JP2007321643A (ja) 遠心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17154113A (ja)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及び住宅換気用給気フード
US8702386B2 (en) Fan and blade thereof
CN105841241B (zh) 空调柜机
CN105864991A (zh)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US20180142702A1 (en) Inlet nozzle for a radial, diagonal or axial-flow fan, and a radial, diagonal or axial-flow fan comprising an inlet nozzle
CN104265685B (zh) 风叶
JP5274278B2 (ja)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ターボ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202628615U (zh) 离心风机蜗壳
CN204003615U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
CN203978927U (zh)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机
US20120168133A1 (en) Compact air handler system
CN110017302A (zh) 风机及油烟机
CN213981262U (zh) 组合式风扇
CN208997043U (zh) 进风格栅及风扇
CN208380966U (zh) 轴流风轮以及家用电器
CN109139570A (zh) 进风格栅及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