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4435U - 新型便携打气筒 - Google Patents

新型便携打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4435U
CN205744435U CN201620430782.7U CN201620430782U CN205744435U CN 205744435 U CN205744435 U CN 205744435U CN 201620430782 U CN201620430782 U CN 201620430782U CN 205744435 U CN205744435 U CN 205744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pump
driving gear
axle
bearing
pum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07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鹏生
金嘉琦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4307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4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4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4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新型便携打气筒属于打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打气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力、打气效率高的新型便携打气筒。本实用新型包括涡轮外壳和压气泵外壳,其结构要点涡轮外壳内设置有涡轮,一第一轴穿过涡轮外壳、压气泵外壳连接涡轮中心和减速器主动齿轮中心,减速器主动齿轮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减速器主动齿轮与压气泵外壳内的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一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中心和压气泵主动齿轮中心,第二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压气泵从动齿轮的轴通过第三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均为横向柱状齿轮。

Description

新型便携打气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打气筒。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力富强,人民的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在我国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很显著的问题:汽车轮胎时常胎压不足,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到修车行或4S店给轮胎加气,不仅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其它不便。
同时随着自驾游的流行,大多数人选择了自己驾车出外旅行,所以在野外或行车途中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这其中汽车轮胎没气是最常见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换备胎或求救急救队再或者用人力打气筒。
还有很多修车行经常要出外去帮忙修理坏在半路上的汽车,其中打气装置就是其中必须携带的必备装置,而现有的打气装置体积大,同时还需发动机的带动或其它装置带动,这也为汽车和修车车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省力、打气效率高的新型便携打气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涡轮外壳和压气泵外壳,其结构要点涡轮外壳内设置有涡轮,一第一轴穿过涡轮外壳、压气泵外壳连接涡轮中心和减速器主动齿轮中心,减速器主动齿轮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减速器主动齿轮与压气泵外壳内的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一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中心和压气泵主动齿轮中心,第二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压气泵从动齿轮的轴通过第三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均为横向柱状齿轮,压气泵主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从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之间的压气泵外壳上相应于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部设置有进气口,与进气口相对的压气泵外壳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打气管相连,打气管外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涡轮外壳上设置尾气进气口和尾气出气口;所述减速器主动齿轮和减速器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与压气泵主动齿轮的穿通连接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轴分别通过键与涡轮、减速器主动齿轮相连,第二轴通过键与减速器从动齿轮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第一轴穿过压气泵外壳处,另一个设置在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压气泵外壳两端。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的端部,另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速器从动齿轮与第二轴承之间第一腔体内的第二轴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筒,减速器主动齿轮与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的第一轴承之间的第一轴上设置有第二轴套筒。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气泵外壳外端相应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设置有轴承端盖。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和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均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槽内。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外壳下端与压气泵外壳下端通过紧固件相连。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轴涡轮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尾气进气口与汽车排气管尾部相连,通过排出的废气带动涡轮叶片旋转,由于叶片转速快但转矩小,所以经过减速器(减速器主动齿轮和减速器从动齿轮)进行降速增扭,把动力传到压气泵外壳内的压气泵主动齿轮上,经过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的咬合对气体进行压缩加压,从单向阀(保证压缩气体不回流)经连接口传到需要打气的装置的气嘴上,进行打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免去了人力的打气,另一方面提高打气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小巧玲珑方便携带,只要有相应的连接口就可以给相应装置打气,如汽车轮胎、橡皮伐、篮球等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同时市场需求量很大,成本较低,加之汽车在我国的普及,拥有此装置使的出行更加放心方便。经步计算与验证本实用新型制作成足球大小,就可满足普通打气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所有的轴承都可用润滑脂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涡轮局部视图。
图中,1.涡轮外壳、2.涡轮、3.尾气出气口、4.第一轴、5.轴承端盖、6.减速器主动齿轮、7.尾气进气口、8.减速器从动齿轮、9.轴承端盖、10.第一轴套筒、11.第二轴、12. 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13.压气泵主动齿轮、14. 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15.第二轴承、16.轴承端盖、17.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18.轴承端盖、19.压气泵从动齿轮、20.第二轴套筒、21.连接口、22.单向阀、23.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涡轮外壳和压气泵外壳,涡轮外壳内设置有涡轮,一第一轴穿过涡轮外壳、压气泵外壳连接涡轮中心和减速器主动齿轮中心,减速器主动齿轮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减速器主动齿轮与压气泵外壳内的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一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中心和压气泵主动齿轮中心,第二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压气泵从动齿轮的轴通过第三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均为横向柱状齿轮,压气泵主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从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之间的压气泵外壳上相应于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部设置有进气口,与进气口相对的压气泵外壳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打气管相连,打气管外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涡轮外壳上设置尾气进气口和尾气出气口;所述减速器主动齿轮和减速器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与压气泵主动齿轮的穿通连接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孔。
所述尾气进气口与汽车的排气管连接,汽车排出的尾气带动叶片旋转,旋转速度与排气速度以及叶片的制作优良有关,据相关实验,叶片速度最快可达到几千转。叶片旋转带动减速器主动齿轮,减速器主动齿轮带动减速器从动齿轮。其中减速器可以是一级减速或二级减速,可根据实际要求以及所要打气的设备所需压力设置。减速器从动齿轮输出轴与压气泵主动齿轮相连,带动其旋转。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进行咬合,对从进气口进入压气泵外壳的气体进行加压,设置环形密封圈可保证加压的可靠进行;经过加压的气体可达到三四个大气压强(压缩气体的压强与压气泵的主从齿轮的齿数、轮齿高度、模数以及齿轮大小有关),加压的气体经过单向阀由连接口进入所要打气的设备之中。
所述第二轴与压气泵主动齿轮可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轴分别通过键与涡轮、减速器主动齿轮相连,第二轴通过键与减速器从动齿轮相连。通过键连接,部件连接可靠、方便。
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第一轴穿过压气泵外壳处,另一个设置在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
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压气泵外壳两端。
所述第三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的端部,另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
所述减速器从动齿轮与第二轴承之间第一腔体内的第二轴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筒,减速器主动齿轮与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的第一轴承之间的第一轴上设置有第二轴套筒。
所述压气泵外壳外端相应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设置有轴承端盖。设置轴承端盖对轴承进行有效的防护。
所述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和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均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槽内。
所述涡轮外壳下端与压气泵外壳下端通过紧固件相连。
所述第一轴涡轮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螺母便于涡轮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新型便携打气筒,包括涡轮外壳和压气泵外壳,其特征在于涡轮外壳内设置有涡轮,一第一轴穿过涡轮外壳、压气泵外壳连接涡轮中心和减速器主动齿轮中心,减速器主动齿轮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减速器主动齿轮与压气泵外壳内的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一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中心和压气泵主动齿轮中心,第二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压气泵从动齿轮的轴通过第三轴承与压气泵外壳相连;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均为横向柱状齿轮,压气泵主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从动齿轮横向两端面与压气泵外壳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之间的压气泵外壳上相应于压气泵主动齿轮与压气泵从动齿轮咬合部设置有进气口,与进气口相对的压气泵外壳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打气管相连,打气管外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涡轮外壳上设置尾气进气口和尾气出气口;所述减速器主动齿轮和减速器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压气泵主动齿轮和压气泵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轴连接减速器从动齿轮与压气泵主动齿轮的穿通连接孔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分别通过键与涡轮、减速器主动齿轮相连,第二轴通过键与减速器从动齿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第一轴穿过压气泵外壳处,另一个设置在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压气泵外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为两个,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的端部,另一个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从动齿轮与第二轴承之间第一腔体内的第二轴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筒,减速器主动齿轮与置于压气泵外壳内第一轴的端部的第一轴承之间的第一轴上设置有第二轴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泵外壳外端相应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设置有轴承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环形密封圈和第二竖向环形密封圈均设置在压气泵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外壳下端与压气泵外壳下端通过紧固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便携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涡轮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紧固螺母。
CN201620430782.7U 2016-05-13 2016-05-13 新型便携打气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0782.7U CN205744435U (zh) 2016-05-13 2016-05-13 新型便携打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0782.7U CN205744435U (zh) 2016-05-13 2016-05-13 新型便携打气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4435U true CN205744435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07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4435U (zh) 2016-05-13 2016-05-13 新型便携打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4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93A (zh) * 2020-11-24 2021-02-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汽车电动尾气复合涡轮充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93A (zh) * 2020-11-24 2021-02-2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汽车电动尾气复合涡轮充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0049U (zh) 多功能多级增压装置
CN205744435U (zh) 新型便携打气筒
CN202064648U (zh) 气动锤
CN208634040U (zh) 一种两级压缩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壳体
CN2021475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主驱动及副驱动系统
CN202337184U (zh) 一种蜂窝状防泄气轮胎
CN202811257U (zh) 一种十字型内进气压缩机
CN204476683U (zh) 一种手动充气泵
CN206738110U (zh) 一种超高压便携式充气泵
CN203640901U (zh) 一种空气启动马达双涡轮驱动装置
CN101659206A (zh) 气动式汽车助力装置
CN206175255U (zh) 一种多轴离心压缩机
CN201136435Y (zh) 压缩空气驱动型机动车
CN107642474B (zh) 高密封二级高压泵
CN202152010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CN203114630U (zh) 齿轮式空气压缩机
CN2776725Y (zh) 轮胎充气连接工具
CN201236723Y (zh) 空气发动机
CN204493241U (zh) 新型电动高压气泵
CN202646047U (zh) 航空技术风力集中型引流台阶壳螺旋叶片空气压缩机
CN202646049U (zh) 航空技术风力集中型高产风台阶壳螺旋叶片空气压缩机
CN202646045U (zh) 航空技术大风力型引流台阶壳螺旋叶片空气压缩机
CN202646039U (zh) 航空技术风力集中型圆筒壳体螺旋叶片空气压缩机
CN202646053U (zh) 航空技术风力集中型控回流锥筒壳螺旋叶片空气压缩机
CN107054338A (zh) 一种港口机械制动系统手控制动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