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37980U -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37980U
CN205737980U CN201620589142.0U CN201620589142U CN205737980U CN 205737980 U CN205737980 U CN 205737980U CN 201620589142 U CN201620589142 U CN 201620589142U CN 205737980 U CN205737980 U CN 20573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r
pipeline
inverted
protection cap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891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宇
孙澎
董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Zhongyuan Marine Marine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891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3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3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3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包括:支撑体(1)和倒置U形保护盖(2),其中,支撑体(1)包括第一支撑体(11)和第二支撑体(12);倒置U形保护盖(2)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的盖体(23),且第一侧壁(2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块(21);倒置U形保护盖(2)跨设于支撑体(1)的上方,且连接块(21)通过沿着倒置U形保护盖(2)长度方向的纵向转轴螺栓(3)与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第二侧壁(22)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第二支撑体(12)连接;该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管路维修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船舶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船舶上存在多种设备,每种设备之间均需要通过管路进行连接,因此,在船舶的甲板上存在很多管路。而船舶长年行驶在海面上,会使连接各设备之间的管路暴露在阳光之下,导致管路的老化严重。此外,甲板是船员的活动区域,船员在活动期间,难免会意外踩到或碰到管路,导致管路发生形变或破损现象,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虽然,人们已经研发了一种管路保护装置,参见图1,该管路保护装置包括:支撑体1’以及设置于支撑体1’上方的倒置U形保护盖2’,其中,倒置U形保护盖2’的一侧侧壁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支撑体1’的一端连接,倒置U形保护盖2’的另一侧侧壁也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支撑体1’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将管路A整体罩在管路保护装置中,实现管路的保护,但每当管路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必须同时将倒置U形保护盖2’两侧的横向紧固螺栓4’均拆卸下来后,再将倒置U形保护盖2’整体取下,才可以将管路A暴露于外部,以便进行管路的维修,维修结束后,还需再将倒置U形保护盖2’整体搬到上方后,再分别进行两侧的横向紧固螺栓的安装,而此过程往往需要2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的管路保护装置不利于管路的维修,导致管路维修程序复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管路保护装置存在不利于管路维修,导致管路维修程序复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和倒置U形保护盖2;
所述支撑体1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体11和第二支撑体12;
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1和所述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的盖体23,且所述第一侧壁2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块21;
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跨设于所述支撑体1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块21通过沿着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长度方向的纵向转轴螺栓3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22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2连接。
优选,所述连接块2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块2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21一一对应的安装槽,且所述连接块21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还包括:加强筋24,所述加强筋24位于所述盖体23的下方,且所述加强筋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1和所述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体1还包括第一垫板13和第二垫板14;
所述第一垫板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垫板1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12的下方,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2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盖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由支撑体作为支撑,通过跨设在支撑体上方的倒置U形保护盖作为管路的遮挡保护体,且倒置U形保护盖中的第一侧壁由连接块通过纵向转轴螺栓与第一支撑体转动连接,倒置U形保护盖中的第二侧壁通过横向紧固螺栓与第二支撑体连接,当需要进行管路维修时,只需将第二侧壁上的横向紧固螺栓拆卸下来,就可以将倒置U形保护盖以纵向转轴螺栓为轴相对支撑体翻转,从而使管路暴露于外部,以便进行管路的维修,而管路维修结束后,再将倒置U形保护盖翻转回原位,并将横向紧固螺栓安装上,即可,整个维修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管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进行管路维修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见图1为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包括:支撑体1和倒置U形保护盖2,其中,支撑体1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体11和第二支撑体12,而倒置U形保护盖2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的盖体23,且第一侧壁2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块21;倒置U形保护盖2跨设于支撑体1的上方,且连接块21通过沿着倒置U形保护盖2长度方向的纵向转轴螺栓3与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第二侧壁22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第二支撑体12连接。
使用上述管路保护装置进行管路的保护时,只需将待保护的管路放置在倒置U形保护盖的下方,位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即可。而当需要进行管路的维修时,参见图2,将横向紧固螺栓从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倒置U形保护盖以纵向转轴螺栓为轴相对支撑体翻转,使位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的管路暴露于外部,以便进行管路的维修,而管路维修结束后,再将倒置U形保护盖以纵向转轴螺栓为轴相对支撑体翻转回原位,并将横向紧固螺栓安装上,即可,整个维修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一个人便可轻松完成。
为了提高倒置U形保护盖与支撑体的连接稳定性,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为,将连接块21的个数设计为两个,且两个连接块2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支撑体11的长度,此时连接时,两个连接块21分别跨设在第一支撑体11的两端,然后再通过纵向转轴螺栓与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而另一种技术方案为,连接块21的个数可以设计为至少2个,在第一支撑体11上设置有与连接块21一一对应的安装槽,倒置U形保护盖与支撑体连接时,连接块21分别插设于相应的安装槽内后,再通过纵向转轴螺栓与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
为了提高倒置U形保护盖的牢固程度,提高其上方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图2,倒置U形保护盖2还包括:加强筋24,该加强筋24位于述盖体23的下方,且加强筋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支撑体与船舶甲板之间的固定连接,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图2,支撑体1还包括第一垫板13和第二垫板14,且第一垫板13位于第一支撑体11的下方,并与第一支撑体11固定连接;而第二垫板14位于第二支撑体12的下方,并与第二支撑体12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船员在踩踏倒置U形保护板时,发生意外滑倒的意外,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在盖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和倒置U形保护盖(2);
所述支撑体(1)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体(11)和第二支撑体(12);
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包括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以及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1)和所述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的盖体(23),且所述第一侧壁(2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块(21);
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跨设于所述支撑体(1)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块(21)通过沿着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长度方向的纵向转轴螺栓(3)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22)通过横向紧固螺栓(4)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块(2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21)一一对应的安装槽,且所述连接块(21)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形保护盖(2)还包括:加强筋(24),所述加强筋(24)位于所述盖体(23)的下方,且所述加强筋(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1)和所述第二侧壁(2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还包括第一垫板(13)和第二垫板(14);
所述第一垫板(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下方,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垫板(1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12)的下方,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1620589142.0U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Active CN20573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9142.0U CN2057379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89142.0U CN2057379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37980U true CN205737980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8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89142.0U Active CN2057379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37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2559A (zh) * 2018-12-07 2019-04-02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甲板贯通件的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2559A (zh) * 2018-12-07 2019-04-02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甲板贯通件的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040A (zh) 一种用于船体舭部区域的脚手架搭设方法
CN205737980U (zh) 一种用于管路的保护装置
CN203497131U (zh) 船载设备安装支架
CN104697777A (zh) 一种大型锚处理铰车静负荷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2680333B (zh) 灯具测试装置、测试框架及测试方法
CN20805779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固定架
CN103541557A (zh) 用于立钢管的简易装置
CN204330794U (zh)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定位装置
CN101409034B (zh) 展示车的液晶显示屏架升降机构
CN207337717U (zh) 一种中文教学用展示板
CN205633071U (zh) 一种货物系留装置
CN203172876U (zh) 兼容多尺寸显示器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CN210857802U (zh) 一种新型包柱吊挂结构
CN204064214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框架的同心度检测夹具
CN208383457U (zh) 导向臂类悬架试验车架
CN207336082U (zh) 倾斜状态下的发动机试验固定装置
CN203095390U (zh) Fpso模块吊耳安装结构
CN105438210A (zh) 动车组齿轮箱用c形支架
CN109854950A (zh) 一种氧乙炔瓶两用的可调节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5201368U (zh) 振动测试夹具
CN205394339U (zh) 绑扎桥安装紧固件
CN204373919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态试验的支撑装置
CN205916935U (zh) 卷扬机专用支架固定装置
CN205591172U (zh) 一种可拆卸式橡胶护舷安装装置
CN204793632U (zh) 一种多向槽钢连接板及带有该多向槽钢连接板的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6000 Shunda Road 1,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after: Dalian Zhongyuan marine marine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Shunda Road 1,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