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1039U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1039U
CN205721039U CN201620370421.8U CN201620370421U CN205721039U CN 205721039 U CN205721039 U CN 205721039U CN 201620370421 U CN201620370421 U CN 201620370421U CN 205721039 U CN205721039 U CN 205721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ojector
temperature sensor
thermal source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04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德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04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1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1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1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投影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罩设有防尘部件,所述风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热源,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所述固定热源远离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邻接所述固定热源设置;所述投影仪还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的温差与预设阈值比较,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的元器件使用功率。如此,可提高投影仪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的散热方式,一般都是在风道内设置风扇,通过风扇吹动空气流动,投影仪的元器件如光源、显示屏、电源、处理器等,通过空气对流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现在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常在风道的入口处加设防尘部件。然而,如此会存在以下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防尘部件上的灰尘聚集越来越多,导致进入到风道内的空气越来越少,散热效果变差,投影仪内的发热体散热变差后寿命缩短,甚至直接损坏元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影仪,旨在提高投影仪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投影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罩设有防尘部件,所述风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热源,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所述固定热源远离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邻接所述固定热源设置;
所述投影仪还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的温差与预设阈值比较,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的元器件使用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风道内环境的第一温度,并将该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用于检测所述固定热源的第二温度,并将该第二温度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风道内设有固定板,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热源安装于所述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固定热源为半导体发热元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热源的第二温度高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温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热源采用固定功率。
可选地,所述投影仪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产生警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投影仪还设有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移动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和/或将所述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控制终端。
通过防尘部件进入到风道的气流可以带走固定热源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固定热源的温度降低;若防尘部件的通风孔/通风通道是畅通而没有堵塞的,则进入到风道中的气流量较大,固定热源被带走的热量多,固定热源下降的温度也大;而若防尘部件的通风孔/通风通道发生堵塞,进入到风道中的气流量变小,固定热源被带走的热量也变少,固定热源的温度会升高,从而相对于防尘部件的通风孔/通风通道没有堵塞的情况,固定热源的温度与气流温度的温差会上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进入风道后的风的第一温度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风道内固定热源的第二温度T2,处理器将第一温度T1和第二温度T2的温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证明进入到风道内的风力不够,进而推算出防尘部件的灰尘过多而堵塞风道的入风口。处理器进而控制投影仪的运行,具体的,降低元器件的功率,以降低投影仪的发热源,从而降低投影仪的温度,延长投影仪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影仪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投影仪 30 第一温度传感器
10 风道 40 第二温度传感器
11 进风口 50 固定热源
20 防尘部件 60 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影仪100。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仪100包括壳体(未图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10,所述风道10的进风口11罩设有防尘部件20,所述风道1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0、第二温度传感器40以及固定热源5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0靠近所述风道10的进风口11设置,所述固定热源50远离所述进风口11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0邻接所述固定热源50设置。
所述投影仪100还设有处理器(未图示),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0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0检测到的第一温度T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的第二温度T2的温差与预设阈值比较,若温度距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100的元器件使用功率。
其中,防尘部件20可采用防尘网,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阻止粉尘进入到风道10内的防尘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固定热源50具有发热温度,其与第二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的第二温度T2并不相同。一般的,固定热源50采用固定功率,因此其发热温度为固定温度。在能够引起固定热源50的温度(即为第二温度T2)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例如风速、气温)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热源50发热以维持自身的温度稳定不变(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热源50发热时间越长,发热温度会略微升高,但其升高幅度很小,对本申请的固定热源的温度(即为第二温度T2)影响不大)。当外界环境(例如风速、气温)发生变化时,发热温度不会发生变化,但第二温度T2会发生变化。通过防尘部件20进入到风道的气流可以带走固定热源50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T2降低。若防尘部件20的通风孔/通风通道是畅通而没有堵塞的,则进入到风道10中的气流量较大,固定热源50被带走的热量多,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T2下降的温度也大;而若防尘部件20的通风孔/通风通道发生堵塞,进入到风道10中的气流量变小,固定热源50被带走的热量也变少,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T2温度会升高,从而相对于防尘部件20的通风孔/通风通道没有堵塞的情况,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与风道10内的第一温度T2(也即气流温度)的温差会上升。
采用半导体发热元件可精确控制发热温度,方便根据实际环境温度调节该固定热源50的温度。
一般的,投影仪100的壳体内装设有很多元器件,如:光源、显示屏、电源、处理器等。元器件工作需要发热,当工作的功率较高时,元器件的发热量越大。而散发的热量因风道10内的空气流动而带走,以使元器件本身的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30获取进入风道10后的风的第一温度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40获取风道10内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T2,处理器将第一温度T1和第二温度T2的温差△T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证明进入到风道10内的风力不够,进而推算出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而堵塞风道10的入风口。
可以理解的是,该预设阈值和固定热源50的功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环境温度(第一温度)T1为30℃,固定热源50的在风力足够的情况下的第二温度T2为45℃,则阈值可设为15℃。当温差小于15℃时,说明防尘部件20堵塞。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热源50的温度高于空气温度,阈值设定在4℃-6℃之间,最优的,阈值为5℃。当温差△T>5℃时,判定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
此时,处理器控制投影仪100的运行,具体的,降低元器件的功率,以降低投影仪100的发热源,从而降低投影仪100的温度,延长投影仪100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如此,可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3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设置在同一风道10内,既可精确检测防尘部件20的堵塞情况。又可避免在投影仪100内设置过多结构。
如,避免设置两个风道10来进行检测和散热,具体的,设置防尘网的风道被分割为两个通道,第一通道内设置风轮,第二通道内设置阻隔层。在防尘网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位于风道外),阻隔层处设置另一温度传感器。防尘网未堵塞时,风一般从第一通道通过,当防尘网堵塞时,一部分风会分流到第二通道。对防尘网和阻隔层的温度进行检测,根据两者之间的温差判断防尘网是否堵塞,利用阻隔层的温度可随防尘网堵塞情况产生变化。然而,设置两个通道,通过两个通道之间的温差进行检测堵塞情况,投影仪本身的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对阻隔层处的检测温度会有很大影响,使检测结果不精确,容易误判防尘网的堵塞情况。而本申请中的固定热源50,排除了投影仪100本身的发热对于温差的影响,从而更加精确。同时,设置两个通道使得投影仪100内部结构复杂,尺寸增大,不便于携带和使用。
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影仪100能够精确检测防尘部件的使用情况,同时结构简单,提高投影仪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参照图1,所述风道10内设有固定板60,第一温度传感器30、第二温度传感器40以及固定热源50安装于所述固定板60。
如此,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30、第二温度传感器40以及固定热源50的安装较为稳定,同时便于拆装和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仪100还设有报警装置(未图示),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产生警示信息。
当判定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时,可通过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该警示信息可为声音信息,如发出警示音或语音进行报警,提醒用户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应及时清理,或者通过文字信息进行报警,如在该投影仪100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灰尘过多的信息以提醒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投影仪100还设有无线通讯装置(未图示),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移动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和/或将所述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控制终端。
该无线通讯装置可以为射频装置、红外传输装置、蓝牙传输装置、WIFI传输装置等。
如此,移动控制终端与投影仪100无线连接,通过该移动控制终端可方便控制投影仪100。该移动控制终端可为遥控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当判定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时,也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移动控制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投影仪100的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控制散热,
首先,获取进风后风道10内的第一温度和风道10内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
其次,判断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的温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100的元器件使用功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进入风道10后的风的第一温度T1,通过获取风道10内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T2,处理器将第一温度T1和第二温度T2的温差△T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证明进入到风道10内的风力不够,进而推算出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而堵塞风道10的入风口。
可以理解的是,该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热源50的温度大于空气温度,阈值设定在4℃-6℃之间,最优的,阈值为5℃。当温温差△T>5℃时,判定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
此时,降低元器件的功率,以降低投影仪100的发热源,从而降低投影仪100的温度,延长投影仪100的使用寿命,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进风后风道10内的第一温度和风道10内固定热源50的第二温度前,还可以:设置检测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
也即,在测试前,设置一起始时间。在该起始时间进行第一次检测,通过第一次的检测结果判断当时的防尘部件20是否堵塞。然后在间隔时间到达时,如12小时为间隔时间,则在起始时间的12小时后,再次进行检测。如此,可实现智能监控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判断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的温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100的元器件使用功率后,还可以:
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产生警示信息。
当判定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时,可通过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该警示信息可为声音信息,如发出警示音或语音进行报警,提醒用户防尘部件20的灰尘过多,应及时清理,或者通过文字信息进行报警,如在该投影仪100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灰尘过多的信息以提醒用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罩设有防尘部件,所述风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热源,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设置,所述固定热源远离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邻接所述固定热源设置;
所述投影仪还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温度的温差与预设阈值比较,若温差大于预设阈值,则降低投影仪的元器件使用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风道内环境的第一温度,并将该第一温度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用于检测所述固定热源的第二温度,并将该第二温度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固定板,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固定热源安装于所述固定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热源为半导体发热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热源的第二温度高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一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热源采用固定功率。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温差大于预设阈值时,产生警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仪还设有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移动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和/或将所述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控制终端。
CN201620370421.8U 2016-04-27 2016-04-27 投影仪 Active CN205721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421.8U CN205721039U (zh) 2016-04-27 2016-04-27 投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0421.8U CN205721039U (zh) 2016-04-27 2016-04-27 投影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1039U true CN205721039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1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0421.8U Active CN205721039U (zh) 2016-04-27 2016-04-27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10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6041A1 (zh) * 2016-04-27 2017-11-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和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12241097A (zh) * 2019-07-19 2021-01-19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6041A1 (zh) * 2016-04-27 2017-11-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和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07315308A (zh) * 2016-04-27 2017-11-03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仪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12241097A (zh) * 2019-07-19 2021-01-19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41097B (zh) * 2019-07-19 2022-04-05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5308A (zh) 投影仪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WO2019080784A1 (zh) 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US20180087791A1 (en)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system
US20170089606A1 (en) Networked filter condition indicator
US10769919B2 (en) Additional function-expandable fire detector
KR101851563B1 (ko) 유아의 차내 방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스마트 카시트 및 경보 시스템, 그리고 그 제어 방법
US20180320916A1 (en) Hvac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03064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wireless regulatory compliance
CN205721039U (zh) 投影仪
CN207268523U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
CN207146762U (zh) 空调系统
KR20170115913A (ko) 실내외 공기질 측정기를 이용한 IoT 자동환기장치
CN106403072A (zh) 室外机及其积灰检测方法
CN107145431A (zh) 服务器bmc系统风道异常监控报警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9084451A (zh) 一种空调远程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5371438A (zh) 基于热成像的空调控制方法
CN207196814U (zh) 空调器
CN10861658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
CN203606318U (zh) 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仪
CN205939575U (zh) 可吸入颗粒物检测装置
CN204789541U (zh) 一种外装式车载空气检测终端装置及其车内空气检测系统
CN203520559U (zh) 一种车载烟雾报警系统
CN206118260U (zh) 服务器温度调控系统
CN208333547U (zh) 一种户外太阳能环境监测设备
CN208887960U (zh) 机车车辆空调性能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Floor,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63 Xuefu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1089 Nanshan District road 1089,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 floor.

Patentee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