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5095U -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5095U
CN205715095U CN201620411747.0U CN201620411747U CN205715095U CN 205715095 U CN205715095 U CN 205715095U CN 201620411747 U CN201620411747 U CN 201620411747U CN 205715095 U CN205715095 U CN 205715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installing plate
fixation kit
flexible collar
fix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1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1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5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5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5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包括安装板和半框状的弹性卡箍,弹性卡箍设于安装板的一板面上,与安装板的板面围成用以安放罐状物件的固定空间,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连接安装板,弹性卡箍的第一端设有背向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一固定翻边,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固定翻边弹性抵接第一限位部,以阻挡第一固定翻边朝背离弹性卡箍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安装固定罐状物件的操作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固定组件的空调器。

Description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在机型结构开发时要求将膨胀罐固定在板换的固定板上,固定的方式是采用传统的卡箍,例如,卡箍的一端勾在固定板上开的方孔上,另一端压紧后用自攻螺钉固定。然而,由于卡箍具有一定的弹性,目前在固定卡箍时,需要先将卡箍压住,然后再拧螺钉等其它类似紧固件来固定该卡箍的另一端,例如操作者需要用一只手将该卡箍的另一端压到预定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拧螺钉,然而由于卡箍大多为钣金件,操作者往往很难将该卡箍的另一端压到预定位置,从而造成安装固定罐状物件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固定组件,旨在提高安装固定罐状物件的操作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包括安装板和半框状的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板面上,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围成用以安放所述罐状物件的固定空间,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一端设有背向所述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一固定翻边,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翻边弹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阻挡所述第一固定翻边朝背离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安装板凸设的一第一折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的抵接部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折边朝向所述弹性卡箍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边朝所述固定空间一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折边穿插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抵接部为所述第一通孔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翻边的外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折边卡在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抵接部为所述第一缺口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抵接部为第一固定翻边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一侧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对位。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一端采用相同的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设有位于所述固定空间外侧的卡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扣接。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由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背向所述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二固定翻边,以及由所述第二固定翻边的自由端背向所述安装板延伸的挡边;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扣位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扣条,所述第二固定翻边挂接所述扣条,且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与所述挡边分别位于所述扣条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半框状的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板面上,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围成用以安放所述罐状物件的固定空间,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一端设有背向所述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一固定翻边,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翻边弹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阻挡所述第一固定翻边朝背离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板上开设第一限位部,使第一固定翻边弹性抵接于该第一限位部,以阻挡所述第一固定翻边朝背离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操作者在固定该第一固定翻边之前即可对第一固定翻边进行预定位,可以有效提高安装固定罐状物件的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如膨胀罐)的一种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弹性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D向的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如膨胀罐)的一种固定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该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10和半框状的弹性卡箍20,该弹性卡箍20设于该安装板10的一板面上,该弹性卡箍20与该安装板10的板面围成一个用以安放罐状物件的固定空间25,如可将膨胀罐(未示出)安装于该固定空间25中。
其中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连接于安装板10上,现有技术中关于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连接于该安装板10的形式有多种,一般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如下连接方式。结合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设有位于固定空间25外侧的卡扣,同时在安装板10上设有与该卡扣配合的扣位,通过该卡扣与该扣位扣接,从而实现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与该安装板10的连接。详细而言,请结合参照图1、图4及图5所示。该卡扣可以由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背向该固定空间25翻折的第二固定翻边24,以及由该第二固定翻边24的自由端背向所述安装板10延伸的挡边26;安装板10上对应该卡扣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13,该扣位为设置于该第二通孔13中的扣条11,当第二固定翻边24挂接在该扣条11上时,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与所述挡边26分别位于该扣条11的两侧。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及图2所示,该弹性卡箍20的第一端21设有背向该固定空间25翻折的第一固定翻边23,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一自攻螺钉将该第一固定翻边23固定于该安装板10上,除了自攻螺钉外也可以通过来螺栓固定。但是,由于采用的弹性卡箍20一般为钣金件,在将固定罐状物件(如膨胀罐)限位固定于固定空间25内后,在固定该弹性卡箍20的第一端21的第一固定翻边23时,其第一固定翻边23具有朝背离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造成操作者在固定其第一固定翻边23时,例如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该第一固定翻边23时,请参照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固定翻边23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31,同时在安装板10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未示出),其中,第一固定孔231需要与第二固定孔(未示出)对位。操作者需要用一只手压住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而用另一只手去拧自攻螺钉,操作不是很方便;另外由于弹性卡箍20的钣金强度原因,导致操作者在用手压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时很难将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压到预定位置,例如采用自攻螺钉固定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时,还需要将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与安装板10预先对正,如此更进一步增加了固定该弹性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的难度。
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弹性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在安装板10上安装固定不便的问题。
本实施例在该安装板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该第一固定翻边23弹性抵接该第一限位部,以阻挡该第一固定翻边23朝背离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请结合参照图6及图7所示,上述第一限位部可以为安装板10凸设的一第一折边12,该第一固定翻边23的抵接部弹性抵接于该第一折边12朝向该弹性卡箍20的一侧。其中,该抵接部为第一固定翻边23背对固定空间25的一侧边。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在安装板10上设置凸台或挡板等替代该第一固定翻边23以实现第一限位部的作用。
为了增加该第一固定翻边23抵接于该第一折边12的稳定牢靠性,本实施例可以使该第一折边12朝固定空间25一侧倾斜。形象而言,第一折边12呈一钩状。本实施例中弹性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可以预先抵接于该第一折边12朝向该弹性卡箍20的一侧,即预先将将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压到预定位置,然后再通过自攻螺钉将该第一固定翻边23固定于该安装板10上,从而使操作者摆脱用一只手压住该卡箍20的第一固定翻边23,而用另一只手去拧自攻螺钉的操作形式,有效提高安装固定罐状物件的操作的便捷性。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示出的固定组件3与图6所示的固定组件2的大部分组件相同,相同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因此不再多作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翻边23上设有第一通孔232,第一折边12穿插于第一通孔232中,抵接部为第一通孔232背对固定空间25的侧边。本实施例中,第一折边12可穿插于第一通孔232中,相比于图7示出的第一固定翻边23的限位形式,本实施例具有更稳固的限位效果。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折边12可穿插于第一通孔232中,故本实施例还可以阻挡该第一固定翻边23朝靠近该弹性卡箍20的第二端22的方向移动。
另外,请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固定翻边23上设有第一通孔232改进为如图10所示的缺口。请结合参照图8及图10所示,例如可以在第一固定翻边23的外缘设有第一缺口233,该第一折边12卡在第一缺口233中,抵接部为该第一缺口233背对该固定空间25的侧边。如果本实施例采用这种结构,在具有对第一固定翻边23进行限位的效果之外,还便于第一固定翻边23从该第一折边12上取下。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所示出的弹性卡箍的第二端是可以与弹性卡箍的第一端采用相同的结构与安装板连接。换言之,弹性卡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两侧可以在结构、形状上完全对称设置。例如,当弹性卡箍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固定翻边时,对应弹性卡箍的第二端可以有第二固定翻边;当弹性卡箍第一端一侧的安装板设有第一折边时,对应弹性卡箍第二端一侧的安装板也可以设有第二折边(未示出),依次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固定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固定罐状物件,包括安装板和半框状的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一板面上,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围成用以安放所述罐状物件的固定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一端设有背向所述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一固定翻边,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翻边弹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阻挡所述第一固定翻边朝背离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安装板凸设的一第一折边,所述第一固定翻边的抵接部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折边朝向所述弹性卡箍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朝所述固定空间一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折边穿插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抵接部为所述第一通孔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侧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翻边的外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折边卡在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抵接部为所述第一缺口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为第一固定翻边背对所述固定空间的一侧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翻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对位。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一端采用相同的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设有位于所述固定空间外侧的卡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扣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由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背向所述固定空间翻折的第二固定翻边,以及由所述第二固定翻边的自由端背向所述安装板延伸的挡边;
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扣位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扣条,所述第二固定翻边挂接所述扣条,且所述弹性卡箍的第二端与所述挡边分别位于所述扣条的两侧。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组件。
CN201620411747.0U 2016-05-06 2016-05-06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05715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1747.0U CN205715095U (zh) 2016-05-06 2016-05-06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1747.0U CN205715095U (zh) 2016-05-06 2016-05-06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5095U true CN205715095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1747.0U Active CN205715095U (zh) 2016-05-06 2016-05-06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50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767A (zh) * 2019-07-08 2019-08-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器固定装置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767A (zh) * 2019-07-08 2019-08-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器固定装置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8560B (zh) 挂壁式空调器及其室内机的固定装置
CN205715095U (zh) 固定组件和空调器
CN205536475U (zh) 空调器
CN205825241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外壳
CN205037443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953396A (zh) 空调内机及其底壳组件、分体挂壁式空调设备
CN205579746U (zh) 空调挂墙件、空调挂墙板和空调器
CN204610192U (zh) 压缩机运输用固定卡和压缩机运输固定结构
CN205878500U (zh) 水箱组件和冷风扇
CN206829472U (zh) 龙骨连接件及包含此龙骨连接件的波浪式吊顶
CN108999868A (zh) 带有螺纹孔的构件
CN205876127U (zh) 可拆卸式玻璃百叶窗
CN205066067U (zh) 一种移动空调排风管接头
CN209415720U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
CN209710219U (zh) 一种安装结构
JPH10227476A (ja) 空気調和機の据え付け装置
CN207229320U (zh) 油泵结构及压缩机
CN206291545U (zh) 阀体管路结构及热泵系统
CN106016645B (zh) 一种空调器显示组件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05207892U (zh) 阀及设有该阀的制冷设备
CN205351703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5939614U (zh) 空调内机及其底壳组件、分体挂壁式空调设备
CN103899894A (zh) 平板电视机承载装置
CN209261113U (zh) 一种c型钢蒙板连接结构
CN203718967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