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0082U -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0082U
CN205710082U CN201620167919.4U CN201620167919U CN205710082U CN 205710082 U CN205710082 U CN 205710082U CN 201620167919 U CN201620167919 U CN 201620167919U CN 205710082 U CN205710082 U CN 205710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aerobic
anoxic
partition wall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79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新安
陈清杰
盛倩
李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DIC Xinkai Water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TIC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TIC Wat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TIC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679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0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0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0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设立的厌氧区和两级以上缺氧好氧配套区,所述缺氧好氧配套区包括依次设立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相邻两区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的一端设有过水孔,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区,所述厌氧区与最后一级好氧区封闭连接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最后一级好氧区接触面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厌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和污泥注入口,所述缺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通过回流污泥渠道连接所述厌氧区的污泥注入口,通过反应器的优化组合,实现高效脱氮除磷、控制池容、减小占地面积、减小工程造价和降低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1520821479.5,申请日是2015年10月22日,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4月最新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由此可知,未来几十年内节能减排要求会越来越高。
一方面,对于当前众多污水处理厂仍是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设计与运行的现状,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与优化运行势在必行。污水处理升级改造中,扩大池容或增加深度处理单元是最常规也是最可靠的方案,但很多污水处理厂没有充足的厂地新建污水处理单元,而且我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又不允许污水处理厂随意扩大面积,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个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高的升级方案,当前主要有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但这些工艺还存在投资高、能耗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发高效低耗低成本污水处理提标升级改造技术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远离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逐步并入市区,改造或者新建过程中可利用土地有限,因此寻求一种投资省、能够有效控制池容的技术日益迫切。
本技术旨在重点突破改造或新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技术,完成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多段AO:多段AO工艺将生物反应池设计为前端厌氧区/好氧+多级缺氧/好氧区,采用多点配水技术,将污水分多段分别配入到厌氧区和各缺氧区的前端,而回流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区前端,创造了更适合聚磷菌、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大大增强了 除磷脱氮能力。
IFAS:IFAS工艺是将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与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结合的一种工艺,具体即为在活性污泥工艺中投入悬浮填料,通过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和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并且由于悬浮填料对气泡的切割作用,可提高水中氧转移效率,增强处理效果。
此外,IFAS工艺通过曝气扰动、液体回流等方式,使填料悬浮在反应器中,由于固定在填料上的生物量不增加活性污泥的混合液浓度,而且生物膜的生长会降低系统SVI,因此下游沉淀池的性能不仅不会受到活性污泥反应器内固体负荷增加的负面影响,而且其性能会得以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多段AO和IFAS两种反应器优势(IFAS占地面积小、提高活性污泥混合液浓度、污泥减量且能提高污泥沉降性能、不增加二沉池负荷、缓冲能力强和多段AO污泥浓度高、碳源利用充分、脱氮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费用少、工程投资低等优势),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以达到较优的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通过反应器的优化组合,能够有效实现高效脱氮除磷、控制池容、减小占地面积、减小工程造价和降低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设立的厌氧区和两级以上缺氧好氧配套区,所述缺氧好氧配套区包括依次设立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相邻两区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的一端设有过水孔,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区,所述厌氧区与最后一级好氧区封闭连接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最后一级好氧区接触面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厌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和污泥注入口,所述缺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通过回流污泥渠道连接所述厌氧区的污泥注入口。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二中,所述厌氧区与最后一级好氧区封闭连接而形成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空间为沉淀区。
优选的,所述厌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厌氧区分隔为厌氧区A和厌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缺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所述缺氧区分隔为缺氧区A和缺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好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好氧区分隔为好氧区A和好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悬浮填料区包含悬浮填料和悬浮填料截留装置。
优选的,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设置有潜水搅拌器。更优选的,厌氧区的潜水搅拌器为搅拌型;缺氧区的潜水搅拌器为推流型。
优选的,所述好氧区设置有潜水搅拌器,视曝气强度低或者混合污泥、填料流化状态较差时设置。更优的,好氧区的潜水搅拌器为推流型。
优选的,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设置有曝气系统。更优选的,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曝气系统由盘式曝气器组成,直径D260(200~300),单个最大通气量为4m3/h(2.3~5.9);所述的曝气器包含支架,材质ABS,附带双边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率高。多点进水方式可使污染物多级分布,各反应区能够可根据污染物特性形成明显的污泥浓度梯度,运行方式灵活;通过反应区的分段创造适宜活性污泥中各类微生物适宜生长的环境,实现高效脱氮除磷;紧邻好氧区的下一级缺氧区设置空气系统,可根据水质还原成常规A2O工艺运行;
(2)水力流态呈“分区循环混合、总体推流”,混合反应效果理想。各区反应器采用循环流的流态,同时具备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和推流式反应器的基质降解推动力;各区反应器采用循环流方式,进水水流分布均匀,反应器内不易产生急流、涡流、短流、死水及积泥现象,水头损失较小,宏观混合的调匀度高、混合反应效果理想;
(3)抗冲击能力强。首先,可通过多点进水方式对污染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反应区较为适宜的污泥负荷;其次,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老化脱落进入混合液时,可以对活性污泥起到接种作用,使反应池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得以提高;最后,将各种混合方式有机结合,亦能提高系统处理对不同污水水质的适用能力;
(4)污泥沉降性能增强,剩余污泥产量减少。悬浮填料可有效提高反应池污泥浓度,提高的微生物量由于固定在填料载体上,不但不会增加活性污泥的混合液浓度和下游沉淀池的固体负荷,而且可降低SVI,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同时由于悬浮填料污泥浓度高,污泥泥龄增加,相应剩余污泥产量会减少;
(5)工程投资低。悬浮填料层的生物量使污染物生化处理得以在更小空间内完成,大 幅度降低反应池的池容(约45%),工程投资低(约15%);
(6)运行能耗低。首先,利用多点进水、多级缺氧好氧进行硝化反硝化,优化碳源分配和强化脱氮同时取消传统技术的硝化液回流设施,运行能耗得以降低;其次,采用微孔曝气设备,动力能耗远低于常用的穿孔或中孔曝气系统,并结合循环流水力形式,可解决充氧与搅拌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对反应池末端溶解氧加以回收利用,能量利用率高;第三,结合推流,反应器中的生物絮凝采用较低的推动力,可节约能耗;
(7)管路系统少,维护检修量小。通过内部渠道叠层结构设计,省去了进水、回流污泥管道系统,维护检修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为一种圆型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厌氧区;1a-厌氧区A;1b-厌氧区B;
2-第一级缺氧区;2a-第一级缺氧区A;2b-第一级缺氧区B;
3-第一级好氧区;3a-第一级好氧区A;3b-第一级好氧区B;(含悬浮填料区);
4-第二级缺氧区;4a-第二级缺氧区A;4b-第二级缺氧区B;
5-第二级好氧区;5a-第二级好氧区A;5b-第二级好氧区B;(含悬浮填料区);
6-第三级缺氧区;6a-第三级缺氧区A;6b-第三级缺氧区B;
7-第三级好氧区;7a-第三级好氧区A;7b-第三级好氧区B;(含悬浮填料区);
8-沉淀区;
9-进水渠;9a-厌氧区污水注入口;9b-第一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c-第二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d-第三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
10-回流污泥渠道;
11-第三级好氧区和厌氧区之间隔墙;12-厌氧区A和厌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13-厌氧区和第一级缺氧区之间隔墙;14-第一级缺氧区A和第一级缺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15-第一级缺氧区和第一级好氧区之间隔墙;16-第一级好氧区A和第一级好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17-第一级好氧区和第二级缺氧区之间隔墙;18-第二级缺氧区A和第二级缺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19-第二级缺氧区和第二级好氧区之间隔墙;20-第二级好氧区A和第二级好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21-第二级好氧区和第三级缺氧区之间隔墙;22-第三级缺氧区A和第三级 缺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23-第三级缺氧区和第三级好氧区之间隔墙;24-第三级好氧区A和第三级好氧区B之间导流隔墙;
25&26-厌氧区的导流孔;27-厌氧区至第一级缺氧区的过水孔;28&29-第一级缺氧区的导流孔;30-第一级缺氧区至第一级好氧区的过水孔;31&32-第一级好氧区的导流孔;33-第一级好氧区至第二级缺氧区的过水孔;34&35-第二级缺氧区的导流孔;36-第二级缺氧区至第二级好氧区的过水孔;37&38-第二级好氧区的导流孔;39-第二级好氧区至第三级缺氧区的过水孔;40&41-第三级缺氧区的导流孔;42-第三级缺氧区至第三级好氧区的过水孔;43&44-第三级好氧区的导流孔;
45-悬浮填料截留装置;46-悬浮填料;47-潜水搅拌器(潜水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所示,结合多段AO和IFAS两种工艺优势,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以达到较优的出水水质。
一种利用图2所示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污水通过两部分进入所述反应器,第一部分通过厌氧区的污水注入口进入厌氧区,第二部分通过各级缺氧区的污水注入口分别进入各级缺氧区;
(B)来自厌氧区的污水注入口的污水和来自沉淀区的回流污泥混合,厌氧区内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将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
(C)然后进入两级以上缺氧好氧配套区,各级缺氧区内进行反硝化脱氮,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降解去除;各级好氧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区,进行有机物的进一步降解以及有机氮的氨化硝化和磷的吸收;
(D)最后一级好氧区的出水排至沉淀区,通过泥水分离净化水排出,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区,另一部分排至污泥浓缩脱水系统。
所述厌氧区包括厌氧区A和厌氧区B;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A,在厌氧区A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进入厌氧区B中,在厌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一部分循环至厌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第一级缺氧区。
各级缺氧区包括缺氧区A和缺氧区B;污水在缺氧区A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进入缺氧区B,在缺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 动,然后一部分循环至缺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好氧区。
各级好氧区包括好氧区A和好氧区B;好氧区A和好氧区B设有悬浮填料区;污水首先进入好氧区A,然后进入好氧区B,一部分循环至好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缺氧区或沉淀区。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理解,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还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CCMAO-IFAS)(圆型),包括厌氧区1、第一级缺氧区2、第一级好氧区3、第二级缺氧区4、第二级好氧区5、第三级缺氧区6、第三级好氧区7和沉淀区8,厌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9a和污泥注入口,第一级缺氧区2设置有第一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b,第二级缺氧区4设置有第二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c,第三级缺氧区6设置有第三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d,沉淀区8设置有沉淀区污水流出口和沉淀区污泥排出口,沉淀区污泥排出口通过回流污泥渠道10连接厌氧区的污泥注入口;反应器为圆型;进水渠9上分别设置进水堰和控制闸门将污水分配至厌氧区1、第一级缺氧区2、第二级缺氧区4和第三级缺氧区6;厌氧区1包含厌氧区A1a和厌氧区B1b,厌氧区A1a和厌氧区B1b通过导流隔墙12分隔,导流隔墙12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25&26,水流则通过导流孔25&26连通,内部设置潜水搅拌器47搅拌推动;厌氧区1和第一级缺氧区2通过隔墙13分隔,隔墙13的一端设有过水孔27,厌氧区1污水通过过水孔27与第一级缺氧区2连通;第一级缺氧区2包括第一级缺氧区A2a和第一级缺氧区B2b,第一级缺氧区A2a和第一级缺氧区B2b通过导流隔墙14分隔,导流隔墙14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28&29,水流则通过导流孔28&29连通,内部设置潜水搅拌器47搅拌推动和微孔曝气设备;第一级缺氧区2和第一级好氧区3通过隔墙15分隔,隔墙15的一端设有过水孔30,第一级缺氧区2污水通过过水孔30与第一级好氧区3连通;第一级好氧区3包括第一级好氧区A3a和第一级好氧区B3b,第一级好氧区A3a和第一级好氧区B3b通过导流隔墙 16分隔,导流隔墙16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31&32,水流则通过导流孔31&32连通,同时可围绕导流隔墙16循环流动;第一级好氧区3内设有悬浮填料区和微孔曝气设备,悬浮填料区包含悬浮填料45和悬浮填料截留装置,悬浮填料45通悬浮填料截留装置46固定在指定区域;第一级好氧区3和第二级缺氧区4通过隔墙17分隔,隔墙17的一端设有过水孔33,第一级好氧区3污水通过过水孔33与第二级缺氧区4连通;第二级缺氧区4包括第二级缺氧区A4a和第二级缺氧区B4b,第二级缺氧区A4a和第二级缺氧区B4b通过导流隔墙18分隔,导流隔墙18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34&35,水流则通过导流孔34&35连通,内部设置潜水搅拌器47搅拌推动和微孔曝气设备;第二级缺氧区4和第二级好氧区5通过隔墙19分隔,隔墙19的一端设有过水孔36,第二级缺氧区4污水通过过水孔36与第二级好氧区5连通;第二级好氧区5包括第二级好氧区A5a和第二级好氧区B5b,第二级好氧区A5a和第二级好氧区B5b通过导流隔墙20分隔,导流隔墙20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37&38,水流则通过导流孔37&38连通,同时围绕导流隔墙20循环流动;第二级好氧区5内设有悬浮填料区和微孔曝气设备,悬浮填料区包含悬浮填料45和悬浮填料截留装置,悬浮填料45通过悬浮填料截留装置46固定在指定区域;第二级好氧区5和第三级缺氧区6通过隔墙21分隔,隔墙21的一端设有过水孔39,第二级好氧区5污水通过过水孔39与第三级缺氧区6连通;第三级缺氧区6包括第三级缺氧区A6a和第三级缺氧区B6b,第三级缺氧区A6a和第三级缺氧区B6b通过导流隔墙22分隔,导流隔墙22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40&41,水流则通过导流孔40&41连通,内部设置潜水搅拌器47搅拌推动和微孔曝气设备;第三级缺氧区6和第三级好氧区7通过隔墙23分隔,隔墙23的一端设有过水孔42,第三级缺氧区6污水通过过水孔42与第三级好氧区7连通;第三级好氧区7包括第三级好氧区A7a和第三级好氧区B7b,第三级好氧区A7a和第三级好氧区B7b通过导流隔墙24分隔,导流隔墙24的两端设置有导流孔43&44,水流则通过导流孔43&44连通,同时围绕导流隔墙24循环流动;第三级好氧区7内设有悬浮填料区和微孔曝气设备,悬浮填料区包含悬浮填料45和悬浮填料截留装置,悬浮填料45通过悬浮填料截留装置46固定在指定区域;第三级好氧区7和厌氧区1通过隔墙25分隔;第三级好氧区7出水通过沉淀区污水注入口汇入沉淀区8,沉淀区8通过隔墙与其他分区分隔;沉淀区8浓缩污泥通过回流污泥渠道10回流至厌氧区1,回流污泥渠道10设置控制闸门。
采用如图2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CCMAO-IFAS)(方型)处理20000m3/d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通过两部分进入反应器,第一部分通过厌氧区的污水注入口9a进入厌氧区1, 第二部分按比例通过第一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b、第二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c和第三级缺氧区污水注入口9d分别进入第一级缺氧区2、第二级缺氧区4和第三级缺氧区6;进入第一级缺氧区、进入第二级缺氧区、进入第三级缺氧区的水流量比为3:3:4。
(2)来自厌氧区污水注入口的污水和来自沉淀区的回流污泥混合,首先进入厌氧区A1a,在厌氧区A1a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进入厌氧区B中,在厌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一部分循环至厌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第一级缺氧区,厌氧区内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将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
(3)然后进入三级缺氧好氧配套区,每级缺氧好氧配套区包括缺氧区和好氧区,各级缺氧区包括缺氧区A和缺氧区B;污水在缺氧区A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进入缺氧区B,在缺氧区B内设置的潜水搅拌器的搅拌推动作用下流动,然后一部分循环至缺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好氧区;各级好氧区包括好氧区A和好氧区B;好氧区A好氧区B设有悬浮填料区;污水首先进入好氧区A,然后进入好氧区B,一部分循环至好氧区A内,一部分进入缺氧区或沉淀区,各级缺氧区内进行反硝化脱氮,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降解去除;各级好氧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区,进行有机物的进一步降解以及有机氮的氨化硝化和磷的吸收;
(4)最后一级好氧区的出水排至沉淀区,通过泥水分离净化水排出,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区,另一部分排至污泥浓缩脱水系统。
悬浮填料45填充比为30%;14悬浮填料材质为聚乙烯、粒径25mm,堆积比重0.96±2g/cm3、比表面积>500m2/m3;悬浮填料截留装置46由不锈钢多孔截留网组成,截留网圆孔直径8mm,圆孔中心距为10mm,截留网两侧基部各安装一排粗气泡扩散器。厌氧区潜水搅拌器为搅拌型;缺氧区和好氧区潜水搅拌器为推流型。缺氧区和好氧区曝气系统由盘式曝气器组成,直径D250,单个最大通气量为4m3/h;曝气器包含支架,材质ABS,附带双边卡扣。
反应区污泥回流比100%(实际运行50~100%);反应区平均污泥浓度8100mg/L(实际7000~10000mg/L);厌氧区搅拌强度4W/m3,配置4台搅拌机,单台功率1.1kW;缺氧区搅拌强度2.5W/m3,配置12台搅拌机,单台功率0.75kW;好氧区曝气强度8~10m3/m2.h,布置微孔曝气盘1250个,缺氧区2预留10~20%好氧区1曝气器,缺氧区3预留10~20%好氧区2曝气器(还原成常规A2O工艺状态此区按好氧运行)。
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1h;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2.8h;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4.5h。 缺氧区的反硝化负荷取值范围为0.035kgNO3-N/kgMLSS.d(实际运行0.03~0.05kgNO3-N/kgMLSS.d);污泥负荷取值为0.111kgBOD5/(kgMLSS.d)(实际运行0.05~0.15kgBOD5/(kgMLSS.d));沉淀区表面负荷区取值为1.2m3/m2.h。
反应器结构尺寸:共2组,每组(有效水深6m)。
实施效果:
设计进水水质:
CODCr:400mg/L;BOD5:180mg/L;TN:45mg/L;NH3-N:30mg/L;SS:220mg/L;TP:5mg/L;
经本实用新型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后主要出水水质均可达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以下。
运行能耗:0.2~0.22kW.h/m3
应指出,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立的厌氧区和两级以上缺氧好氧配套区,所述缺氧好氧配套区包括依次设立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相邻两区之间设有隔墙,所述隔墙的一端设有过水孔,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悬浮填料区,所述厌氧区与最后一级好氧区封闭连接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所述最后一级好氧区接触面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厌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和污泥注入口,所述缺氧区设置有污水注入口,所述沉淀区设置有污水流出口和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通过回流污泥渠道连接所述厌氧区的污泥注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二中,所述厌氧区与最后一级好氧区封闭连接而形成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空间为沉淀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厌氧区分隔为厌氧区A和厌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所述缺氧区分隔为缺氧区A和缺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设置有导流隔墙,通过所述导流隔墙将好氧区分隔为好氧区A和好氧区B;所述导流隔墙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导流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区包含悬浮填料和悬浮填料截留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和所述缺氧区设置有潜水搅拌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厌氧区的潜水搅拌器为搅拌型;缺氧区的潜水搅拌器为推流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设置有曝气系统。
CN201620167919.4U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Active CN205710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919.4U CN20571008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1479.5U CN205258127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201620167919.4U CN20571008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1479.5U Division CN205258127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0082U true CN205710082U (zh) 2016-11-23

Family

ID=5599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1479.5U Active CN205258127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201620167919.4U Active CN205710082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1479.5U Active CN205258127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25812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4008A (zh) * 2015-10-22 2016-01-20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8128890A (zh) * 2017-12-29 2018-06-0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沟水流异向Orbal氧化沟流态调节结构及方法
CN109626755A (zh) * 2019-01-28 2019-04-16 开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0304727A (zh) * 2019-08-12 2019-10-08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装结构超大型装配式环流反应器
CN111362399A (zh) * 2018-12-25 2020-07-03 重庆科技学院 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7742B (zh) * 2019-11-11 2022-11-25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流化床的一体化无回流a2o设备
CN111675339A (zh) * 2020-07-09 2020-09-18 陆伟东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vfl垂直流迷宫水流结构、装置、系统、方法
CN115367877B (zh) * 2022-08-24 2023-07-14 上海禾元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循环流生物脱氮除磷的反应器和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4008A (zh) * 2015-10-22 2016-01-20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5254008B (zh) * 2015-10-22 2018-04-17 上海中信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8128890A (zh) * 2017-12-29 2018-06-0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沟水流异向Orbal氧化沟流态调节结构及方法
CN108128890B (zh) * 2017-12-29 2021-01-0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三沟水流异向Orbal氧化沟流态调节结构及方法
CN111362399A (zh) * 2018-12-25 2020-07-03 重庆科技学院 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9626755A (zh) * 2019-01-28 2019-04-16 开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0304727A (zh) * 2019-08-12 2019-10-08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装结构超大型装配式环流反应器
CN110304727B (zh) * 2019-08-12 2024-06-04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套装结构超大型装配式环流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8127U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4008B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205710082U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110255714B (zh) 一种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82820B (zh) Aao-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CN205170617U (zh) 一种复合式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7827958U (zh) 一种新型mbbr泥膜混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21754A (zh)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WO2019169610A1 (zh)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升级扩容的方法
CN102583900A (zh) 一种分段进水mbbr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03183454B (zh) 耦合式生物脱氮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76749B (zh) 电镀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组合多元生化系统及其深度处理方法
CN201154936Y (zh) 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CN101219831A (zh) 泳动床/活性污泥法串联装置
CN106830318A (zh) 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全自养脱氮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1325907Y (zh) 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13853Y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反应设备
CN210457867U (zh) 一种污水二级处理系统
CN217921623U (zh) 一种后驱动型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强化脱氮系统
CN201990575U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9493447U (zh) 一种一体化a2o生物反应器
CN106745740A (zh) 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改良型复合式高效水体处理方法和系统
CN203159405U (zh) 耦合式生物脱氮系统
CN216039161U (zh) 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处理系统
CN102060416A (zh) 一种利用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的方法
CN201999827U (zh) 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3

Address after: 101199 7th Floor 701, No. 2 Building, 60 Xinhua West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rust Water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1121 Zhongshan North Second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ITIC WATER INDUST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199 7th Floor 701, No. 2 Building, 60 Xinhua West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tou xinkaishui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99 7th Floor 701, No. 2 Building, 60 Xinhua West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XINKAI WATER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