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6563U -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06563U CN205706563U CN201620211542.8U CN201620211542U CN205706563U CN 205706563 U CN205706563 U CN 205706563U CN 201620211542 U CN201620211542 U CN 201620211542U CN 205706563 U CN205706563 U CN 2057065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ision beam
- front anti
- beam body
- aluminum
- beam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本体,前防撞梁本体为空心管状,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横截面为“日”字型,吸能部件设置在前防撞梁本体的后侧面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前防撞梁本体和一对吸能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横截面为“日”字型的铝制前防撞梁本体,保证其强度和吸能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种汽车作为运输及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逐渐增加。汽车如何能够在发生碰撞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的安全,并尽可能的减少汽车重要部件的损坏或将损坏降低到最低已成为汽车厂家的努力。
汽车前防撞梁是影响汽车碰撞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是车身上典型的薄壁安全件。前防撞梁的作用主要用于中低速碰撞时减少维修成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乘员的伤害。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汽车能耗问题的有效手段,而现有的汽车结构上,前防撞梁多数采用钢材料,缺点是产品重量大,过程耗能高,影响汽车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使其能够在碰撞中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避免或者降低对前舱零部件的损害,降低维修费用,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同时,实现车身轻量化,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本体,还包括一对吸能部件,所述前防撞梁本体为空心管状,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横截面为“日”字型,所述吸能部件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后侧面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和一对所述吸能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 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部件为吸能盒。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为空心管状,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日”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均向内弯曲。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吸能部件和车身纵梁。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本体位于大灯的前面。
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前侧面上设有拖车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将前防撞梁本体的横截面为“日”字型,使前防撞梁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汽车前防撞梁承受高低速撞击的抗击能力,保证了撞击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也进一步减少了车体撞击后的损失;同时,前防撞梁本体和一对吸能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能有效的降低车身质量,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前防撞梁本体;2:吸能部件;3:安装板;4:螺栓孔;5:拖车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横”、“纵”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还包括一对吸能部件2,前防撞梁本体1为空心管状,前防撞梁本体1的横截面为“日”字型,吸能部件2设置在前防撞梁本体1的后侧面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前防撞梁本体1和一对吸能部件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前防撞梁本体1优选为长方体管状,当然也可以呈圆柱体或者其他形状,前防撞梁本体1内为空心管状,其中,前防撞梁本体1的空腔内包括横向贯穿的加强板,加强板将空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这里优选将加强板设置在前防撞梁本体1内的中间位置,此种设计提高了汽车前防撞梁承受高低速撞击的抗击能力,保证了撞击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也进一步减少了车体撞击后的损失;其中,前防撞梁本体1和一对吸能部件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质轻,有利于减轻车重。
优选的,吸能部件2为吸能盒,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将全部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减轻对后纵梁(白车身结构)的伤害,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优选的,吸能盒为空心管状,吸能盒的横截面为“日”字型,如图2所示,吸能盒优选为长方体空心管状,由于吸能盒选用铝制件吸能 盒,其相比钢制件吸能盒在强度上要软,以便于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同时,“日”字型结构对强度稍以加强,不仅满足了低速碰撞的要求,还可以减少工艺成本。
优选的,前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均向内弯曲,如图1所示,前防撞梁本身采用弯曲结构,碰撞时自身可以吸收部分能量。
优选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还包括安装板3,安装板3用于连接所述吸能部件2和车身纵梁,安装板3上设有螺栓孔4,如图1和图3所示,吸能部件2的一端与前防撞梁本体1的内侧面焊接固定,另一端焊接安装板3,安装板3上优选设有四个螺栓孔4,整个前防撞梁结构通过安装板3的螺栓孔4与车身纵梁螺栓连接,以便于将撞击力分散传递到车身上。
优选的,前防撞梁本体1位于大灯的前面,以便于保护车身大灯,同时,铝制前防撞梁本体1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弱势群体的受伤程度。
优选的,前防撞梁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拖车配件5,以便于汽车在故障时对其进行拖拽和搬运,如图3和图5所示,拖车配件优选为拖车钩安装套管,用于与拖车钩上的螺栓固定连接。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提高了汽车前防撞梁承受高低速撞击的抗击能力,保证了撞击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也进一步减少了车体撞击后的损失;在满足相关法规和保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经过多次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证明了此结构拥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有效的降低车身重量约6.24KG,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吸能部件(2),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为空心管状,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的横截面为“日”字型,所述吸能部件(2)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的后侧面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和一对所述吸能部件(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件(2)为吸能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为空心管状,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日”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均向内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用于连接所述吸能部件(2)和车身纵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螺栓孔(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位于大灯的前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制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本体(1)的前侧面上设有拖车配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11542.8U CN205706563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11542.8U CN205706563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06563U true CN205706563U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731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11542.8U Active CN205706563U (zh) | 2016-03-18 | 2016-03-18 |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06563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1020A (zh) * | 2017-11-10 | 2018-02-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一种纤维和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赛车防撞梁 |
CN108357448A (zh) * | 2018-02-05 | 2018-08-03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吸能式汽车防撞梁总成 |
CN110293924A (zh) * | 2019-06-28 | 2019-10-01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
CN110341630A (zh) * | 2019-07-17 | 2019-10-18 | 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铝合金防撞梁 |
CN110745089A (zh) * | 2018-07-23 | 2020-02-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及车辆 |
CN113135158A (zh) * | 2020-01-20 | 2021-07-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防撞梁及其成型工艺 |
-
2016
- 2016-03-18 CN CN201620211542.8U patent/CN2057065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1020A (zh) * | 2017-11-10 | 2018-02-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一种纤维和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赛车防撞梁 |
CN108357448A (zh) * | 2018-02-05 | 2018-08-03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吸能式汽车防撞梁总成 |
CN110745089A (zh) * | 2018-07-23 | 2020-02-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及车辆 |
CN110293924A (zh) * | 2019-06-28 | 2019-10-01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
CN110341630A (zh) * | 2019-07-17 | 2019-10-18 | 上海英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铝合金防撞梁 |
CN113135158A (zh) * | 2020-01-20 | 2021-07-2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防撞梁及其成型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06563U (zh) | 一种铝制前防撞梁结构 | |
CN209079845U (zh) | 一种三维折纸结构汽车吸能盒 | |
CN201165250Y (zh) |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 |
CN109204496A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04845815U (zh) | 一种铝合金防撞横梁总成 | |
CN105730386A (zh) |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 |
CN208291339U (zh) |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 |
CN203996061U (zh) | 汽车保险杠及汽车 | |
CN103386941B (zh) | 一种吸能盒 | |
CN103568999B (zh) |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体 | |
CN205554105U (zh) | 一种复合结构的汽车吸能盒 | |
CN209719505U (zh) |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 |
CN103057497A (zh) |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 |
CN107472176B (zh) | 防撞装置及具有该防撞装置的汽车 | |
CN216424562U (zh) | 一种汽车前板簧悬架的碰撞车架结构 | |
CN205468916U (zh) |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 |
CN106515636A (zh) | 一种吸能型汽车前下防护梁装置 | |
CN201026852Y (zh) | 一种轿车车门防撞结构 | |
CN201849431U (zh) | 货车车尾缓冲垫 | |
CN204567536U (zh) | 汽车前防撞梁 | |
CN210191599U (zh) | 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 | |
CN202294636U (zh) | 分级式缓冲杠结构 | |
CN205524082U (zh) |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汽车防撞梁 | |
CN206841523U (zh) | 主副式双纵梁吸能结构 | |
CN210027325U (zh) | 一种汽车铝合金防撞横梁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PP01 |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 ||
PD01 |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PD01 |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