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6092U -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6092U
CN205706092U CN201620638548.3U CN201620638548U CN205706092U CN 205706092 U CN205706092 U CN 205706092U CN 201620638548 U CN201620638548 U CN 201620638548U CN 205706092 U CN205706092 U CN 205706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cord
roller shutter
module
rol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385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6385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6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6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60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属于一种帘布用具,具体包括管件和端盖,还包括有:自动卷帘装置,它设置于管件,用以实现自动卷绕帘布功能;联动机构,它设置于管件,用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的束缚力以实现帘布自开启功能;锁止开关,它是安装于自动卷帘装置帘布外端的帘布横杆和管件之间,用以实现将自动卷帘装置的帘布横杆锁止或脱离锁止功能;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合理、安装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其不仅占用安装空间小,而且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锁止开关实现一键开启功能,操作极其方便;除此之外,该系统部件损坏可单独更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使用寿命长,纯机械结构的设计,开启效果媲美电动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布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温度的升高,室内玻璃窗户或落地玻璃主要靠安装窗帘进行遮阳、遮光、隔热、防紫外线,这种窗帘结构不仅安装费时费力、操作也不便,而且其占用面积大;汽车玻璃为了遮阳、遮光、隔热、防紫外线、单向透光、偏光的目的,一些高档汽车会在侧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内侧设置电动遮阳帘,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隐私保密、保护部分皮质不受灼伤的功能,但其由于电驱动的缘故,配置电动遮阳帘成本较高,一些经济型汽车并不能配置这些功能,且由于其占用安装空间大的缘故,现有车型前挡风玻璃内侧均无法安装电动遮阳帘,所以很多在烈日下暴晒的汽车,往往会发生自燃、皮质灼伤的情况。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批帘布用具,比如户内用百叶窗结构,这种结构开启以及关闭均需要手动牵引操作,操作不便;或者卷帘结构,其一样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抑或汽车挡风玻璃遮阳挡结构,这些结构不外乎有帘布,真空吸盘,挂钩组成,在停车之后需要手动铺上帘布,并将四角的真空吸盘吸附于挡风玻璃上,其操作极其不便,费时费力;或者出现了一种自动卷帘装置,这种结构虽具备自动收缩功能,但其仍然需要手动将其拉开铺满挡风玻璃,再通过吸盘吸附固定或挂钩固定,操作也是相当不便,且铺开的帘布中央易垂下来,无法与挡风玻璃合贴,除此之外,其还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以上结果只要出现部分坏损,就需要全部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推出一款体积小巧、安装简单、操作便利、使用寿命长且价格低廉的帘布用具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具备结构合理、安装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创造可适用于一切需要实现偏光、防紫外线、单向透光、隔热、隔音、遮阳以及遮光其中至少一项功能的场合,其不仅占用安装空间小,而且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按压锁止开关实现一键开启功能,操作极其方便;除此之外,该系统部件损坏,不管是哪部分均可更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使用寿命延长,且其纯机械结构设计,用户体验可以媲美电动设备。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帘布用具安装占用空间大、操作不便、坏损导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包括用作安装载体的管件和安装于管件端部的端盖,还包括:
自动卷帘装置,自动卷帘装置设置于管件,用以实现自动卷绕帘布功能;
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置于管件,用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的束缚力以实现自动卷帘装置的帘布自开启功能;以及
锁止开关,锁止开关安装于所述帘布外端的帘布横杆和管件之间,用以实现将帘布横杆锁止或脱离锁止功能。
联动机构包括:
蓄能模块,蓄能模块设置于管件,和/或蓄能模块设置于帘布横杆,用以蓄积能量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的束缚力以实现帘布自开启功能;
支撑模块,支撑模块连接于管件和帘布横杆之间,且支撑模块的端部和蓄能模块相抵,用以实现带动蓄能模块蓄积能量或支撑起帘布的功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管件为截面是一切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管状构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帘布为实现偏光、防紫外线、单向透光、隔热、隔音、遮阳以及遮光中至少一项功能的材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锁止开关为反弹自锁开关。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自动卷帘装置和管件的连接方式为:在管件内部沿其轴向安装自动卷帘装置,管件上开设用以将帘布从管件内引至管件外的连通槽,帘布穿过该连通槽引至管件的外部并在其外端连接帘布横杆;
和/或,联动机构和管件以及自动卷帘装置的连接方式为:蓄能模块沿管件轴向安装于管件内腔,以及支撑模块的一段连接于帘布横杆;另一段连接于管件,且该段延伸至管件内腔并使得该段的端部和蓄能模块相抵。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蓄能模块为弹簧装置;
和/或,支撑模块为双曲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弹簧装置包括密封体、密封盖、单向阀结构;
密封体可伸缩;
密封体两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进气孔;
单向阀结构设置于密封盖上,用以在弹簧装置受到挤压时迅速将弹簧装置内腔的空气排出以便于将弹簧装置压缩。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密封体为弹簧波纹管;
和/或,密封体内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还包括导向模块、传动板以及滑块;
导向模块沿蓄能模块的轴向并设置于蓄能模块的周侧,传动板设置于导向模块,滑块活动连接于支撑模块的端部,传动板一端和蓄能模块的端部相抵,另一端和所述滑块相抵。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中,传动板上开设滑槽,滑槽用于给滑块导向且进一步限制支撑模块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的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安装占用空间小,适用于一切需要实现偏光、防紫外线、单向透光、隔热、隔音、遮阳、遮光其中至少一项功能的场合,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锁止开关实现一键开启功能,操作极其方便;除此之外,该系统部件损坏,不管是哪部分均可单独更换,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使用寿命延长,且其纯机械结构设计,与传统电动遮阳帘相比,结构小巧,启用效果与电动设备媲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动卷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反弹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处于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处于开启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处于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8为图7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弹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1的B-B向剖视图;
图13为传动板以及滑块配合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应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帘布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应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帘布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1、管件;100、连通槽;2、端盖;3、自动卷帘装置;300、帘布横杆;310、收纳卷轴;320、帘布;4、联动机构;400、蓄能模块;401、密封体;402、弹簧;403、密封盖;404、导向模块;405、进气孔;406、单向阀结构;407、传动板;408、滑槽;410、支撑模块;411、滑块;5、锁止开关;500、卡齿;510、本体;7、挡风玻璃;8、操控台面;9、空调出风口;10、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包括用作安装载体的管件1和安装于管件1端部的端盖2,还包括:
自动卷帘装置3,自动卷帘装置3设置于管件1,用以实现自动卷绕帘布320功能;
联动机构4,联动机构4设置于管件1,用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以实现自动卷帘装置3的帘布320自开启功能;以及
锁止开关5,锁止开关5安装于所述帘布320外端的帘布横杆300和管件1之间,用以实现将帘布横杆300锁止或脱离锁止功能。
联动机构4包括:
蓄能模块400,该蓄能模块400设置于管件1,和/或蓄能模块400设置于帘布横杆300,用以蓄积能量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以实现帘布320自开启功能;
支撑模块410,支撑模块410连接于管件1和帘布横杆300之间,支撑模块410的端部和所述蓄能模块400相抵,用以实现带动蓄能模块400蓄积能量或支撑起帘布320的功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自动卷帘装置3(包括收纳卷轴310,安装于收纳卷轴310的帘布320和自动卷绕结构,帘布320的一端引至收纳卷轴310的外部并连接于帘布横杆30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现有技术中,自动卷帘装置3在需要撑开帘布用于遮阳时,需要手动拉伸帘布横杆300,这过程中自动卷帘装置3的自动卷绕结构会有个要将帘布收卷回收纳卷轴310的收紧力,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点就在于如何克服这一收紧力而同时又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使用感受,进而实现帘布320自动开启功能;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开启帘布320时,通过按压锁止开关5(比如反弹自锁开关,其可以实现一次按压锁止,再次按压脱离锁止功能),这时帘布横杆300脱离与管件1的锁止,在联动机构4的作用力下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这里联动机构4的最小作用力大于自动卷帘装置3的最大收紧力),实现帘布横杆300拉动帘布320自动开启功能;当需要关闭帘布320时,手动按压帘布横杆300(这时在自动卷帘装置3的作用下,将帘布320自动卷绕于收纳卷轴310上),直至锁止开关5闭合,与此同时联动机构4实现蓄能动作,为下次开启帘布320蓄积能量。
进一步的,这里为了满足安装需求,可以根据适用场合具体设计管件1的截面造型,管件1为截面是一切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管状构件。
进一步的,帘布320为实现偏光、防紫外线、单向透光、隔热、隔音、遮阳、遮光其中至少一项功能的材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一键开启的功能,锁止开关5优选为反弹自锁开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创造所提及的反弹自锁开关(包括卡齿500和本体510两部分,二者可通过一次按压实现卡齿500和本体510相互咬合,再次按压可实现卡齿500和本体510相互分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另外,为了实现一键开启功能,应当包括反弹自锁开关但却不仅限于此,比如还可以选择卡扣开关等等。
至于反弹自锁开关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举例说明,卡齿500可以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于帘布横杆300(便于更换,实现资源再利用),对应的本体510可以通过嵌合于管件1内部的方式和管件1连接(同样便于更换);以上示例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具体卡齿500通过何种方式和帘布横杆300连接,应当包括以上所述的螺纹连接方式担不仅限于此,或者对卡齿500以及本体510安装位置作出调整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此作出一般性调整,其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本方案的理解,下面举例说明,如图3~5所示,蓄能模块400在数量上优选为两件,且其对称安装于管件1内腔;支撑模块410在数量上优选为两件,且其对称安装于管件1上;通过以上结构设计,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两个蓄能模块400确保帘布320顺利展开,两个支撑模块410也确保帘布320完全撑开,性能更为可靠。
更或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蓄能模块400为两件,其安装于管件1同一侧的内腔;支撑模块410为两件,且两件均安装于管件1的一侧,为了使力的作用点切实有效地分散开来,确保结构更合理以及设备更可靠,在两支撑模块410之间连接有传动杆10;以上结构设计有两件支撑模块410,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其也可以确保帘布横杆300稳定撑起,从而将帘布320完全撑开。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两种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而举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应当包括以上两种实施方式但却不限于此,比如可以采用若干件支撑模块410、若干件蓄能模块400设置于管件1的一端等等,其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的,如图3~9所示,自动卷帘装置3和管件1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在管件1内部沿其轴向安装自动卷帘装置3,管件1上开设用以将自动卷帘装置3的帘布320从管件1内引至管件1外的连通槽100,帘布320穿过该连通槽100引至管件1的外部并在其外端连接帘布横杆300。
同时,联动机构4和管件1以及自动卷帘装置3的连接方式为:蓄能模块400沿管件1轴向安装于管件1内腔;
支撑模块410的一段连接于帘布横杆300;另一段连接于管件1,且该段延伸至管件1内腔并使得该段的端部和蓄能模块400相抵。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10~12所示,蓄能模块400优选为弹簧装置;且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供更稳定的性能,支撑模块410优选为双曲臂。
因为与弹片装置或是其它蓄能装置相比,一方面,在势能的释放方面较为线性,另一方面,弹簧装置技术较为成熟,其成本较低。
具体的,如图10~12所示,弹簧装置包括密封体401、密封盖403、单向阀结构406;
密封体401可伸缩;
密封体401两端设置有密封盖403,密封盖403上设有进气孔(405);
单向阀结构406设置于所述密封盖403上,用以在弹簧装置受到挤压时迅速将弹簧装置内腔的空气排出以便于将弹簧装置压缩。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增强弹性势能,如图12所示,密封体401为弹簧波纹管;且密封体401内安装有弹簧402。
以上技术方案主要为了实现一个势能缓释的功能,众所周知,弹簧402在形变之后的势能可通过公式E=1/2kx2计算(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弹簧形变量),可见在弹簧形变量x最大时,势能最大,拉动帘布320开启的速度较快,后期形变量变小之后,势能相应减小,此时帘布320开启速度明显减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起初帘布320开启速度较为突兀,而后期变缓的过程,给使用者带来不太良好的使用感受;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独创的在弹簧402之外加上密封体401和密封盖403,在使用者按压帘布横杆300收起帘布320时,支撑模块410迅速带动弹簧402以及密封体401压缩,与此同时,单向阀结构406开启,用于迅速排出密封体401内的空气,使得使用者可顺利并且迅速的收纳帘布320;当使用者需要开启帘布320时,按压反弹自锁开关,此时弹簧装置的单向阀结构406处于闭合状态,在弹簧402伸展开的过程中,仅仅通过进气孔405对密封体401内进气,从而有效的放缓了弹性势能的释放,这就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帘布320在开启的时候可以缓缓展开,给使用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独特的弹簧装置,不管是密封体401、密封盖403或弹簧402出现损坏情况,均可单独更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支撑模块410能够可靠压缩蓄能模块400,如图10~13所示,还包括导向模块404、传动板407以及滑块411;
导向模块404沿蓄能模块400的轴向并设置于蓄能模块400的周侧,传动板407设置于导向模块404,滑块411活动连接于支撑模块410的端部,传动板407一端和蓄能模块400的端部相抵,另一端和滑块411相抵。
此实施例中,双曲臂在围绕铰链旋转的过程中,端部的滑块411和传动板407端面始终保持面滑动摩擦,有效降低了摩擦力,将双曲臂的弧形运动顺利转换成传动板407的直线运动,结构更为可靠。
优选的,如图13所示,传动板407上开设滑槽408,滑槽408用于给滑块411导向且进一步限制支撑模块410的倾斜角度;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帘布320需要沿着玻璃边沿,难免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如果仅通过双曲臂和管件1相连的铰链,则双曲臂的倾斜角度控制不可靠,而本实施例中增加滑槽408定位,根据两点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可有效改善角度确定不可靠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如图3~8所示,该卷帘自开启系统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有管件1和安装于管件1两端的端盖2,在管件1内部沿其轴向安装自动卷帘装置3,管件1上开设用以将帘布320从管件1内引至管件1外的连通槽100;还包括联动机构4,联动机构4具体包括双曲臂和弹簧装置,弹簧装置沿管件1轴向安装于管件1内腔,该双曲臂一端铰接于帘布横杆300,另一端延伸至管件1内并使其端部和弹簧装置相抵,且该段杆件和管件1相交处通过铰链连接;还包括安装于自动卷帘装置3的帘布320外端的帘布横杆300和管件1之间的反弹自锁开关。
以上结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手动按压帘布横杆300至管件1部位的过程中,由于帘布320是安装于自动卷帘装置3上,帘布320在按压过程中实现自动卷绕收纳,同时双曲臂与弹簧装置相抵的一端将弹簧装置压缩,因此,在此过程中弹簧装置得以压缩蓄积弹性势能,最终通过反弹自锁开关5将帘布横杆300锁止于管件1上;当需要展开帘布320时,只需按压反弹自锁开关5,此时弹簧装置在上一步操作中蓄积的弹性势能释放,通过弹簧装置推动双曲臂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将帘布320撑开,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弹簧装置设计,使得帘布320在开启时可以缓缓升起,不会像普通弹簧那样突兀,使用感受极佳;其操作简便,并不需要像铺开传统帘布那样,手动展平,再逐一通过真空吸盘吸附;除此之外,本申请卷帘自开启系统各部件出现坏损均可实现单独更换,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具体应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和图15所示,具体展示的包括汽车前挡风玻璃7和汽车操控台面8,众所周知的,在靠近前挡风玻璃7的操控台面8上开有空调出风口9,在空调出风口9和前挡风玻璃7间仍有五公分左右的距离,本实施例将卷帘自开启系统直接沿前挡风玻璃7内侧放置,刚好在空调出风口9和挡风玻璃7之间。
当驾驶员在阳光下停放车辆时,只需按压卷帘自开启系统上的反弹自锁开关,该系统就会自动沿着前挡风玻璃7内侧展开帘布320,且独特的设计可以使得帘布320能够缓缓开启,给使用者良好的使用体验;当驾驶员再次回到车上时,由于帘布320的遮阳效果,车内温度会保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此时驾驶员需要迅速将帘布320收起,本实用新型创造独特的设计也正迎合这一点,驾驶员只需通过按压帘布横杆300直至管件1,反弹自锁开关5会实现自动将帘布横杆300锁止于管件1上,此时驾驶员便可驱车离开。
通过以上使用过程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在开启过程中,不仅可以大量节约时间,而且会给使用者一个很好的使用体验;在收纳时,其也可以迅速收起,操作的便利性一目了然,且其与车载电动遮阳帘相比,装配成本相距甚大。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作安装载体的管件(1)和安装于管件(1)端部的端盖(2),还包括:自动卷帘装置(3)、联动机构(4)以及锁止开关(5);
所述自动卷帘装置(3)设置于管件(1),用以实现自动卷绕帘布(320)功能;
所述联动机构(4)设置于管件(1),用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以实现自动卷帘装置(3)的帘布(320)自开启功能,并且
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蓄能模块(400)和支撑模块(410),所述蓄能模块(400)设置于管件(1),和/或所述蓄能模块(400)设置于帘布横杆(300),用以蓄积能量来抗拒自动卷帘装置(3)的束缚力以实现帘布(320)自开启功能;所述支撑模块(410)连接于管件(1)和帘布横杆(300)之间,且支撑模块(410)的端部和所述蓄能模块(400)相抵,用以实现带动蓄能模块(400)蓄积能量或支撑起帘布(320)的功能;以及
所述锁止开关(5)安装于所述帘布(320)外端的帘布横杆(300)和管件(1)之间,用以实现将帘布横杆(300)锁止或脱离锁止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1)为截面是一切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管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开关(5)为反弹自锁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卷帘装置(3)和管件(1)的连接方式为:在管件(1)内部沿其轴向安装自动卷帘装置(3),管件(1)上开设用以将所述帘布(320)从管件(1)内引至管件(1)外的连通槽(100),帘布(320)穿过该连通槽(100)引至管件(1)的外部并在其外端连接帘布横杆(300);
和/或,所述联动机构(4)和管件(1)以及自动卷帘装置(3)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蓄能模块(400)沿管件(1)轴向安装于管件(1)内腔,以及所述支撑模块(410)一段连接于帘布横杆(300);另一段连接于管件(1),且该段延伸至管件(1)内腔并使得该段的端部和所述蓄能模块(400)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模块(400)为弹簧装置;
和/或,所述支撑模块(410)为双曲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密封体(401)、密封盖(403)、单向阀结构(406);
所述密封体(401)可伸缩;
所述密封体(401)两端设置有密封盖(403),所述密封盖(403)上设有进气孔(405);
所述单向阀结构(406)设置于所述密封盖(403)上,用以在弹簧装置受到挤压时迅速将弹簧装置内腔的空气排出以便于将弹簧装置压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401)为弹簧波纹管;
和/或,所述密封体(401)内安装有弹簧(402)。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模块(404)、传动板(407)以及滑块(411);
所述导向模块(404)沿蓄能模块(400)的轴向并设置于蓄能模块(400)的周侧,传动板(407)设置于导向模块(404),滑块(411)活动连接于支撑模块(410)的端部,所述传动板(407)一端和蓄能模块(400)的端部相抵,另一端和所述滑块(411)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自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407)上开设滑槽(408),所述滑槽(408)用于给所述滑块(411)导向且进一步限制支撑模块(410)的倾斜角度。
CN201620638548.3U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06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8548.3U CN205706092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38548.3U CN205706092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6092U true CN205706092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3854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06092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6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2363A (zh) * 2016-06-24 2016-09-21 孙路生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2363A (zh) * 2016-06-24 2016-09-21 孙路生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2363B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103966810A (zh) 防止观察窗凝露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06092U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111017382B (zh) 一种无人机存放收纳装置
CN110641262A (zh) 一种汽车太阳能板放置展开装置
CN205189725U (zh) 可拆卸纱窗
CN205677511U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206016633U (zh) 一种遮阳帘
CN106042851A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205890481U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206086294U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106143070A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206205751U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106143071A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CN207997755U (zh) 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CN107554259B (zh) 一种气动式汽车自动隔热器
CN206329262U (zh) 外置内开平板纱窗
CN209234119U (zh) 一种电子通讯用机箱
CN210888602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门窗装置
CN106121496A (zh) 一种遮阳帘
CN106223824A (zh) 一种卷帘自开启系统
KR101314780B1 (ko) 길이 가변형 루버 손잡이
CN202945951U (zh) 一种多功能推开窗
CN219371785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配电箱
CN214403181U (zh) 一种平移窗户上加装的智能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