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9608U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水分离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99608U CN205699608U CN201620591112.3U CN201620591112U CN205699608U CN 205699608 U CN205699608 U CN 205699608U CN 201620591112 U CN201620591112 U CN 201620591112U CN 205699608 U CN205699608 U CN 205699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hamber
- water
- water separation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机,废液处理装置领域,包括油水分离盒,油水分离盒内部设有容液腔。容液腔内设有横向隔板并形成第一容液腔和第二容液腔。第一容液腔内设有纵向隔板并形成净水腔和废油腔。第二容液腔包括油水分离腔和浮油腔,浮油腔的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横向隔板底部设有流水口,横向隔板顶部设有流油口,油水分离腔通过流水口与净水腔相通,浮油腔通过流油口与废油腔相通。油水分离盒上设有进液孔、出水孔和出油孔,进液孔与油水分离腔相通,出水孔与净水腔相通,出油孔与废油腔相通。由于浮油腔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浮油腔底部的水不会受到油水分离腔的水的冲击,浮油腔中的水和油可实现静态分离,分离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处理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水分离机。
背景技术
不管是在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带有油污的废液。这些废液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油水分离机,通过油水分离机将废液中的油水分离,但大多结构较为复杂,油水分离效果仍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机,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机,包括油水分离盒,油水分离盒内部设有容液腔;
容液腔内设有横向隔板,横向隔板将容液腔分为第一容液腔和第二容液腔;第一容液腔内设有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将第一容液腔分为净水腔和废油腔;第二容液腔包括油水分离腔和浮油腔,浮油腔的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横向隔板底部设有流水口,横向隔板顶部 设有流油口,油水分离腔通过流水口与净水腔相通,浮油腔通过流油口与废油腔相通;
油水分离盒上设有进液孔、出水孔和出油孔,进液孔与油水分离腔相通,出水孔与净水腔相通,出油孔与废油腔相通。
进一步地,净水腔内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油水分离腔内液体的液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与固定部滑动连接,固定部将净水腔分为存水腔和排水腔,油水分离腔通过流水口与存水腔相通,出水孔与排水腔相通,活动部上设有出水口,活动部能够相对固定部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竖向转轴,固定板固定于油水分离盒上,竖向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竖向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活动部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腔内设有隔液板,隔液板将油水分离腔分为动态腔和静态腔,动态腔较静态腔远离于浮油腔,进液孔与动态腔相通,隔液板底部设有流液口,动态腔通过流液口与静态腔相通。
进一步地,动态态腔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上设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一出液孔,第一进液孔通过管道与进液孔相通,第一出液孔与动态腔相通。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本体和滤芯,滤芯设于过滤本体内,滤芯与过滤本体上均设有滤孔,第一进液孔设于过滤本体上,过滤本体上的滤孔为第一出液孔。
进一步地,过滤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滤芯包括多个滤板,多个滤板纵横交错布置在过滤本体内。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抽液装置,抽液装置包括抽液泵、控制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抽液管,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抽液泵的输出流量,抽液管与第二过滤装置连接,第二过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抽液泵连接,抽液泵通过管道与进液孔连接。
进一步地,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机箱,抽液泵、控制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均设于机箱内,机箱设于油水分离盒的底部,机箱与油水分离盒构成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机,废液通过进液孔进入到油水分离腔中进行油液分离,分离的水通过流水口进入到净水腔中,最终从出水孔流出,分离的油在浮油腔中堆积,通过流油口进入到废油腔中,最终从出油孔中流出。这种油水分离机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由于浮油腔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浮油腔下层的水不会受到油水分离腔下层的水冲击,浮油腔中的水和油可实现静态分离,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油水分离机去除盒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油水分离机设置调节装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去除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隔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第一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爆炸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油水分离盒100;盒体110;进液孔111;出水孔112;出油孔113;盒盖120;容液腔200;第一容液腔210;净水腔211;存水腔2111;排水腔2112;废油腔212;第二容液腔220;油水分离腔221;静态腔2211;动态腔2212;隔液板2213;流液口2214;浮油腔222;横向隔板300;流水口310;流油口320;纵向隔板400;调节装置500;固定部510;竖直板511;水平板512;活动部520;出水口521;驱动装置530;固定板531;竖向转轴532;压条540;第一过滤装置600;过滤本体610;滤芯620;滤板621;第一进液孔630;滤孔640;斜板700;抽液装置800;抽液泵810;控制装置820;第二过滤装置830;抽液管840;机箱900;箱体910;U形盖920;侧门9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 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横向”、“纵向”、“竖向”、“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机,包括油水分离盒100,通过对油水分离盒100内部的各个腔室的合理布局,以达到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目的。
如图1所示,油水分离盒100包括盒体110和盒盖120,盒体110形成上端开口的容液腔200,盒盖120盖合在盒体110上后可将盒体110密闭。
容液腔200内设有横向隔板300,横向隔板300的上缘与盒体110的上缘平齐,横向隔板300将容液腔200分成两个腔室,两个腔室为位于后侧的第一容液腔210和位于前侧的第二容液腔220。第一容液腔210中设有纵向隔板400,纵向隔板400的上缘与盒体110的上缘平齐,纵向隔板400将第一容液腔210分为净水腔211和废油腔212,净水腔211位于右侧,废油腔212位于左侧。第二容液腔220包括有油水分离腔221和浮油腔222,油水分离腔221位于右侧,浮油腔222位于左侧,浮油腔222的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221的底部。横向隔板300上设有流水口310和流油口320,流水口310位于横向隔板300的底部,用于连通油水分离腔221和净水腔211;流油口320位于横向隔板300的顶部,用于连通浮油腔222和废油腔212。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盒体110的成型制造,将废油腔212的底部与浮油腔222的底部设置为等高。整个盒体110可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的底壁高于右半部的底壁。
此外,盒体110上还设有进液孔111、出水孔112和出油孔113。其中,进液孔111与油水分离腔221相通,出水孔112与净水腔211相通,出油孔113与废油腔212相通。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液孔111设于盒体110右半部的底壁上,出水孔112设于盒体110的右侧壁上,出油孔113设于盒体110左半部的底壁上。
需要分离的废液通过进液孔111进入到油水分离腔221,废液在油水分离腔221中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位于分离出的油的下方,水通过流水口310进入到净水腔211,最后从出水孔112流出;油在浮油腔222堆积,浮油腔222的上层油液通过流油口320进入到废油腔212,最后从出油孔113中流出。最终实现油水分离。
实际上,在浮油腔222中的液体也会含有一定量的水,水位于下层,油位于上层。在油水分离腔221内不断通入废液过程中,油水分离腔221下层的水将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但由于浮油腔222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221的底部,浮油腔222下层的水不会受到油水分离腔221下层的水的冲击,浮油腔222中的水和油可实现静态分离,通过流油口320进入到废油腔212内的油几乎不会含有水。
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浮油腔222中的油向废油腔212内流动的过程和净水腔211中的水通过出水孔112流出的过程同时完成。由于浮油腔222、油水分离腔221和净水腔211中的液体的液位始终位于同一高度上,流油口320的高度与出水孔112的高度应当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保证出油和出水动作同时进行。
浮油腔222上层的油液通过流油口320流入废油腔212的过程中,油液浓度较高,流动速度较慢。为使进入浮油腔222内的油液能 够快速流向出油孔113,如图3所示,在废油腔212内设有斜板700,斜板700的上端靠近于流油口320,斜板700的下端靠近于出油孔113。浮油腔222内的油液通过流油口320可以快速流经斜板700,最终流向出油孔11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机,油水分离盒100内分布有油水分离腔221、浮油腔222、净水腔211和废油腔212,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由于浮油腔222底部高于油水分离腔221的底部,液体可在浮油腔222内静态分离,分离效果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机,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上述实施例中,为保证出油和出水动作同时进行,流油口320的高度与出水孔112的高度应当具有一定关联性,即当油水分离盒100水平放置时,流油口320和出水孔112应当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对油水分离盒100调平,避免流油口320和出水孔112出现高度差,操作较为麻烦。
为此,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净水腔211内设有调节装置500,调节装置500用于调节油水分离腔221内液面高度。也就是说,油水分离腔221、浮油腔222和净水腔211中的液体的高度不再由出水孔112的高度决定,而是由调节装置500来决定。
如图5所示,调节装置500包括固定部510和活动部520,固定部510包括竖直板511和水平板512,竖直板511的下端与水平板512的一端连接,竖直板5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横向隔板300和盒体110的后侧壁固定,水平板512的自由端与盒体110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活动部520为板状结构,其宽度与竖直板511的宽度相同,活动部520上设有出水口521,活动部520能够相对固定部510上下滑动。固定部510设于净水腔211内后,净水腔211将被固定部510分为存水腔2111和排水腔2112。油水分离腔221的水先进入到存水腔2111中,存水腔2111中水的水位高于活动部520上的出水口521后,将通过出水口521流入到排水腔2112中,最终再通过与排水腔2112相通的出水孔112流出。即使油水分离盒100出现倾斜现象,也可通过调整活动部520的位置来保证出水口521与出油口位于同一高度上,使出油和出水动作同时进行。当然,出水口521的最低位置应当不低于出水孔112的位置。
为方便活动部520的上下移动,在油水分离盒100上还设有驱动活动部520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530。驱动装置530包括固定板531和竖向转轴532,固定板531的两端分别与横向隔板300和油水分离和的后侧壁固定,竖向转轴532与固定板531转动连接,竖向转轴532只能绕轴线转动,不能绕轴线移动,竖向转轴532上设有外螺纹,活动部520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转动竖向转轴532便可实现活动部520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在盒盖12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便于操作人员驱动竖向转轴532转动。
此外,盒体110的后侧壁和横向隔板300上均设有压条540,压条540与竖直板511间形成滑动间隙,活动部520位于该滑动间隙内, 活动部520具有准确的滑动轨迹,竖向转轴532转动过程中活动部520不会随之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机,净水腔211内设置有调节装置500,油水分离腔221中的液体的液位由调节装置500决定。调节装置500中的活动部520上下移动和可实现对活动部520上的出水口521的高度位置的调节,即使油水分离盒100处于非水平状态,也可保证出水口521与出油口位于同一高度上,使出油和出水动作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油水分离腔221内设有隔液板2213,隔液板2213纵向布置,隔液板2213的高度与油水分离盒100的左半部的底壁平齐。隔液板2213将油水分离腔221分为动态腔2212和静态腔2211,动态腔2212较静态腔2211远离于浮油腔222,进液孔111与动态腔2212相通。
如图7所示,隔液板2213为矩形结构,其底部设有两个流液口2214。动态腔2212与静态腔2211通过流液口2214相通。需要分离的废液通过进液孔111进入到动态腔2212,动态腔2212内的液体处于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动态腔2212内的液体通过流液口2214进入到静态腔2211内,在此过程中液体受到隔液板2213的阻碍,液体的流动速度将降低,进入到静态腔2211内的液体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能够很好的实现油液分离,油液分离效果更佳。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分离废液中不仅仅只含有水和油,也会含有一些颗粒杂质,颗粒杂质就会沉淀在油液分离盒中,颗粒杂质堆积过多容易将横向隔板300底部的流水口310堵住,最终导致无法进行油液分离。
为此,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动态腔2212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600。第一过滤装置600上设有第一进液孔630和第一出液孔,第一进液孔630通过管道与进液孔111相通,第一出液孔与动态腔2212相通。也就是说,需要过滤的废液通过进液孔111进入到第一过滤装置600中,经过过滤后,再从第一出液孔流入到动态腔2212内。
如图8所示,第一过滤装置600包括过滤本体610和滤芯620。过滤本体610为矩形长方体结构,由六个滤板621构成,第一进液孔630设于过滤本体610的顶部;滤芯620包括多个滤板621,多个滤板621纵横交错布置在过滤本体610内。如图9所示,滤板621上设有多个滤孔640。过滤本体610中滤板621的滤孔640即为第一出液孔。需要分离的废液从第一进液孔630从上至下进入到第一过滤装置600内后,滤芯620的纵横交错结构可对杂质颗粒进行多次过滤,过滤后的废液再通过过滤本体610上的滤孔640以向四周放射的形式流入到动态腔2212中,废液可快速从第一过滤装置600中流出。这种结构的第一过滤装置600,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抽液装置800和机箱900。其中,如图10所示,抽液装置800包括抽液泵810、控制装置820、第二过滤装置830和抽液管840,抽液管840与出水孔112位于同一侧,抽液管840与第二过滤装置830连接,第二过滤装置830通过管道与抽 液泵810连接,抽液泵810通过管道与进液孔111连接。其中,抽液泵810为隔膜泵,控制装置820为气压过滤器,第二过滤装置830为过滤杯。气压过滤器也通过管道与抽液泵810相连,气压过滤器用于调节隔膜泵的输出流量。需要分离的废液由隔膜泵提升至油液分离盒中,废液在经过隔膜泵前先由过滤杯对其进行过滤,可对隔膜泵起到保护作用。在整个装置中,第二过滤装置830为粗过滤,过滤大颗粒物质;第一过滤装置600为精过滤,过滤小颗粒物质。
机箱900包括箱体910和U形盖920,箱体910位于油水分离盒100右半部的下方,U形盖920位于油水分离盒100左半部的下方。箱体910、盖板和油水分离盒100三和连接后构成长方体结构。抽液装置800中的抽液泵810和第二过滤装置830均位于箱体910内,控制装置820位于U形盖920内。此外,U型盖上还设侧门921,便于取、放用于盛接从出油孔113流出的油液的接油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机,油水分离腔221中设有隔液板2213,进一步提升了油水的分离效果。废液通过抽液泵810提升至油水分离盒100中,废液再进入油水分离腔221前经过第一过滤装置600和第二过滤装置830两次过滤,油水分离盒100中不易产生沉淀,保证油水分离机能够正常的工作。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分离盒,所述油水分离盒内部设有容液腔;
所述容液腔内设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所述容液腔分为第一容液腔和第二容液腔;所述第一容液腔内设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将所述第一容液腔分为净水腔和废油腔;所述第二容液腔包括油水分离腔和浮油腔,所述浮油腔的底部高于所述油水分离腔的底部;所述横向隔板底部设有流水口,所述横向隔板顶部设有流油口,所述油水分离腔通过所述流水口与所述净水腔相通,所述浮油腔通过所述流油口与所述废油腔相通;
所述油水分离盒上设有进液孔、出水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油水分离腔相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净水腔相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废油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腔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油水分离腔内液体的液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净水腔分为存水腔和排水腔,所述油水分离腔通过所述流水口与所述存水腔相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排水腔相通,所述活动部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竖向转轴,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油水分离盒上,所述竖向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竖向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动部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腔内设有隔液板,所述隔液板将所述油水分离腔分为动态腔和静态腔,所述动态腔较所述静态腔远离于所述浮油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动态腔相通,所述隔液板底部设有流液口,所述动态腔通过所述流液口与所述静态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腔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设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孔相通,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动态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本体和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过滤本体内,所述滤芯与所述过滤本体上均设有滤孔,所述第一进液孔设于所述过滤本体上,所述过滤本体上的滤孔为所述第一出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滤芯包括多个滤板,多个所述滤板纵横交错布置在所述过滤本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抽液装置,所述抽液装置包括抽液泵、控制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抽液管,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抽液泵的输出流量,所述抽液管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液泵连接,所述抽液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水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机箱,所述抽液泵、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均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设于所述油水分离盒的底部,所述机箱与所述油水分离盒构成长方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91112.3U CN205699608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91112.3U CN205699608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99608U true CN205699608U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730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9111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99608U (zh) | 2016-06-16 | 2016-06-16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996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0878A (zh) * | 2016-06-16 | 2016-09-07 | 陈秋木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
2016
- 2016-06-16 CN CN201620591112.3U patent/CN20569960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0878A (zh) * | 2016-06-16 | 2016-09-07 | 陈秋木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CN105920878B (zh) * | 2016-06-16 | 2017-09-29 | 陈秋木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1780B (zh) | 一种液压油箱 | |
CN105920878B (zh)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
CN207431863U8 (zh) | 一种机械加工车床铁屑高效回收装置 | |
CN104083938B (zh) | 紧凑型过滤装置及过滤工艺 | |
CN101322886B (zh) | 油水自动分离器 | |
CN205699608U (zh) | 一种油水分离机 | |
MX2014015877A (es) | Metodo para operar una bomba de fases multiples y un aparato de esta. | |
KR101917725B1 (ko) | 공기청정기가 형성된 문서세단기 | |
CN108355398A (zh) | 切削液循环过滤系统 | |
CN208943648U (zh) | 一种快速三相分离的过滤机 | |
CN209020041U (zh) | 一种立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 |
CN105214345A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
CN203954850U (zh) | 紧凑型过滤装置 | |
CN212732571U (zh) | 三级油过滤系统 | |
CN211462181U (zh) | 一种轻重相混合物的连续分离装置 | |
CN209286826U (zh) | 多次分离油水分离器 | |
CN107162244A (zh) | 一种厨房污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08791330U (zh) | 环保油水分离器 | |
CN207121502U (zh) | 一种中水处理系统 | |
US4333839A (en) | Filter system with improved blowdown collection and recirculation means | |
CN201871248U (zh) | 油水分离机的等压式净水收集装置 | |
CN111925046A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的杂物分离设备及方法 | |
CN208287637U (zh) | 一种超精密过滤机 | |
CN205199043U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
CN107413073A (zh) | 一种液体分离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