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5694U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5694U
CN205695694U CN201620132015.8U CN201620132015U CN205695694U CN 205695694 U CN205695694 U CN 205695694U CN 201620132015 U CN201620132015 U CN 201620132015U CN 205695694 U CN205695694 U CN 205695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hannel
atomization
face
imbibition
porou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20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320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5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5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5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体和雾化元件;本体开设有储液腔和吸气通道;雾化元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结构,多孔体包括吸液面、雾化面和侧面,吸液面用于从储液腔吸入烟液,发热结构位于雾化面上;多孔体上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流经雾化面并连通吸气通道,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向多孔体的内部延伸。该段气流通道一方面可以减小雾化面向吸液面的热量传导路径的截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把雾化面向吸液面传导的大量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大大减少雾化面向吸液面传导的热量,提高了多孔体的导液效果,同时避免造成能量浪费。同时,由于气流会产生负压,负压可以进一步加速烟液的传输。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烟的雾化元件会采用多孔体,但是多孔体经常出现传导烟液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液效果好的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体和雾化元件;
所述本体开设有储液腔和吸气通道;
所述雾化元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结构,所述多孔体包括吸液面、雾化面和侧面,所述吸液面用于从所述储液腔吸入烟液,所述发热结构位于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多孔体上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流经所述雾化面并连通所述吸气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多孔体的内部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多孔体包括吸液部、雾化部和位于所述吸液部和所述雾化部之间的导液部;所述吸液面位于所述吸液部的远离所述导液部的一侧,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雾化部的远离所述导液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雾化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位于所述导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导液部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吸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子通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吸液部的中部;两个 所述第二子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内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子通道内,使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形成吸气口;
所述外管收容所述内管,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并具有一个面向所述雾化元件的开口;所述雾化元件位于所述外管内且与所述储液腔相邻,所述吸液面朝向所述储液腔并盖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开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限流件,所述限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内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限流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限流件位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吸液面的接邻处,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或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限流件卡接在所述台阶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面上开设有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元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裹所述多孔体,所述密封垫覆盖所述吸液面和所述吸液部与所述内管的连接处,覆盖所述吸液面的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限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进一步覆盖用于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的所述雾化部的侧壁和所述导液部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雾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本体内,所述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正对所述雾化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轴向与所述雾化面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组件和导线定位件,所述导线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电连接组件上,所述导线定位件上开设有走线孔,用于限制所述发热结构的导线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雾化元件固定在所述外管内,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紧箍管和阻挡件,所述紧箍管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电连接组件抵接于所述外管的内壁,所述紧箍 管和所述电连接组件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挡件伸入所述紧箍管,所述阻挡件的端部抵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电连接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雾化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一侧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位于所述导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导液部的内部延伸,且继续延伸贯穿所述导液部,所述吸液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另一侧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三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结构为发热膜或发热电路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为多孔发热膜,所述多孔发热膜通过气相沉积法形成在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多孔发热膜的厚度为0.5μm至1.5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发热膜上的微孔的孔径为5μm至3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发热膜的厚度小于所述多孔体上的微孔的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给所述发热结构供电的导线从所述雾化面穿过所述多孔体后,尾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吸液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体上的微孔的孔径为1μm至100μm,所述多孔体的孔隙率为30%至83%。
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吸液面用于吸取储液腔内的烟液,雾化面上的发热结构用于将烟液雾化,雾化面处产生的烟雾随气流进入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向多孔体的内部延伸,该段气流通道一方面可以减小雾化面向吸液面的热量传导路径的截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把雾化面向吸液面传导的大量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大大减少雾化面向吸液面传导的热量,避免多孔体的内部过热而导致多孔体内部液体或气体膨胀造成多孔体内部的流体压力较大阻碍烟液传输,从而提高了多孔体的导液效果,同时避免储液腔中烟液从吸液面吸收较多热量,造成能量浪费,另外还可避免烟液温度升高较多导致烟液成分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气流会产生负压,负压可以进一步加速烟液的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烟中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子烟中的多孔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子烟中的雾化元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烟中的雾化元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1所示电子烟中的雾化器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烟中的多孔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电子雾化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电子雾化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电子雾化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电子雾化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烟1包括雾化器10和电池装置20,雾化器10和电池装置20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如螺纹连接,电池装置20用于为雾化器10供电。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装置可以是电子烟1,也可以仅是电 子烟1的雾化器10。
同时参见图2、图3,雾化器10包括本体100和雾化元件200。本体100内形成有储液腔140和吸气通道160。雾化元件200包括多孔体220和发热结构(图中未示出),多孔体220包括吸液面222、雾化面224和侧面225,吸液面222用于从储液腔140吸入烟液,发热结构位于雾化面224上,电池装置20为发热结构供电。
多孔体220上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流经雾化面224并连通吸气通道160。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225向多孔体220的内部延伸。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可以包括多段互成角度的子通道,多段子通道分别位于多孔体220内部,以及多孔体220和本体100之间,其中至少一段子通道是由侧面225向多孔体220的内部延伸的。
吸液面222用于吸取储液腔140内的烟液,雾化面224上的发热结构用于将烟液雾化,雾化面224处产生的烟雾随气流进入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向多孔体220的内部延伸,该段气流通道一方面可以减小雾化面224向吸液面222的热量传导路径的截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把雾化面224向吸液面222传导的大量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大大减少雾化面224向吸液面222传导的热量,避免多孔体220的内部过热而导致多孔体220内部液体或气体膨胀造成多孔体220内部的流体压力较大阻碍烟液传输,从而提高了多孔体220的导液效果,同时避免储液腔140中烟液从吸液面222吸收较多热量,造成能量浪费,另外还可避免烟液温度升高较多导致烟液成分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气流会产生负压,负压可以进一步加速烟液的传输。
发热结构可以为发热电路层或发热膜。其中,发热电路层可以镀在雾化面224上。发热膜可以是多孔发热膜,多孔发热膜通过气相沉积法形成在雾化面224上,多孔发热膜的厚度为0.5μm至1.5μm。多孔发热膜上的微孔,能够大大增加与烟液的接触面积,提高雾化效率。较优的,多孔发热膜的厚度为0.8μm至1μm。
多孔发热膜位于多孔体220的雾化面224上,便于雾化后的烟液从多孔体220中跑出,多孔发热膜能够使多孔体220的表面均匀的受热,因此雾化作用的 温度均匀一致,不会出现局部温度低导致的雾化颗粒较大的问题,保证了雾化颗粒均匀,提高了电子烟1的口感。在一实施例中,多孔发热膜上的微孔的孔径为5μm至30μm。较优的,多孔发热膜的厚度小于多孔体220上的微孔的孔径。
在一实施例中,多孔体220为多孔陶瓷体,多孔体220上的微孔的孔径为1μm至100μm,多孔体220的孔隙率为30%至83%。孔隙率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烟液的成分来调整,例如烟液的粘稠度大的,孔隙率则高一些。较优的,在一实施例中,多孔体220上的孔径为5μm至30μm的微孔的体积,占多孔体220上的所有微孔体积的60%以上,多孔体220的渗透效果适中。
同时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孔体220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孔体220包括吸液部226、雾化部228和位于吸液部226和雾化部228之间的导液部229。吸液面222位于吸液部226的远离导液部229的一侧,雾化面224位于雾化部228的远离导液部229的一侧。
子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232、第二子通道234和第三子通道236,雾化部228的侧壁、导液部229的侧壁和本体100的内壁围成第一子通道232,第二子通道234位于导液部229的内部,第二子通道234由侧面225向导液部229的内部延伸,第三子通道236位于吸液部226的内部,第三子通道236与吸气通道160连通。雾化面224产生雾化作用,气流带走雾化面224处的烟雾,进入第一子通道232,之后再通过第二子通道234进入第三子通道236,最后通过吸气通道160进入使用者的口中。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232和第二子通道234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三子通道236的数量为一个,第三子通道236位于吸液部226的中部。两个第二子通道23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通道232连通,两个第二子通道234的另一端均与第三子通道236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232和第二子通道234的数量也可以均为三个或四个,数量较少则方便加工,数量较多则散热效果更好。
再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0包括储液器180,储液器180包括内管182和外管184。吸气通道160位于内管182的内部,内管182的一端伸入第 三子通道236内,使吸气通道160与第三子通道236连通。吸液部226可以呈圆环状,第三子通道236及用于气体流动,同时用于安装固定。内管182的另一端形成吸气口182a。使用者通过吸气口182a吸入烟雾。外管184收容内管182,储液腔140位于外管184和内管182之间,并具有一个面向雾化元件200的开口142。雾化元件200位于外管184内且与储液腔140相邻,吸液面222朝向储液腔140,并盖设于储液腔140的开口142上。内管182可以位于外管184的中心位置,也可以偏离外管184的中心,第三子通道236的位置与内管182的位置对应即可。
参见图2、图3,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0还包括限流件190,限流件190用于限制传导至吸液面222的液体量,非必要元件,可以省略。在一实施例中,限流件190可以是塑料件,限流件190上可以开设用于传导液体的孔。在其他实施例中,限流件190可以是多孔材质,则无需开设用于传导液体的孔。在一实施例中,吸液面222上开设有凹槽(图中未示出),设置凹槽可以增大与烟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导液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限流件190上开设有与内管182相适配的安装孔192,限流件190通过安装孔192套设在内管182上,限流件190位于储液腔140和吸液面222的接邻处,内管182的外壁和/或外管184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部186,限流件190卡接在台阶部186上,以方便安装。
同时参见图5、图6,雾化元件200还包括密封垫240,密封垫240包裹多孔体220。密封垫24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42和第二部分244,以方便加工组装。密封垫240可以是硅胶材质,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密封、隔热功能的材质。密封垫240包裹多孔体220可以减小烟液不必要的挥发,同时具有隔热作用,避免电子烟1外壳过热,节省能量。硅胶垫还可以避免多孔体220与其他部件之间硬接触,从而可以避免多孔体220出现损坏。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垫240可以覆盖吸液面222和吸液部226与内管182的连接处,以密封多孔体220和内管182之间的空隙。覆盖吸液面222的密封垫240上可以开设有限流孔246,以起到限流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垫240还可以进一步覆盖用于围成第一子通道232的雾化部228的侧壁和导 液部229的侧壁,以避免侧壁处烟液的挥发。同时由于雾化部228雾化作用时,内部的压力较小,气流容易进入,侧壁处设置密封垫240可以防止气流进入多孔体220内而影响导液,进一步提高了导液效果。
同时参见图7,用于给发热结构供电的导线从雾化面224穿过多孔体220后,尾端焊接固定在吸液面222上,确保导线稳固连接。发热结构的导线图7中未示出,图7中可见多孔体220中为导线预留的孔238。
同时参见图2、图3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0还包括连接结构170,连接结构170将雾化元件200固定在本体100内,连接结构170上开设有进气口172,进气口172正对雾化面224,这样便于带走雾化作用产生的烟雾。较优的,在一实施例中,进气口172的轴向与雾化面224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70可以包括电连接组件174和导线定位件176,导线定位件176设置在电连接组件174上,导线定位件176上开设有走线孔176a,用于限制发热结构的导线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导线与电连接组件174的错误接触而出现短路。在一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74可以包括负极连接座174a、正极连接件174b和设置在负极连接座174a和正极连接件174b之间的绝缘套174c,发热结构的正极导线穿过一走线孔176a与正极连接件174b连接,发热结构的负极导线穿过另一走线孔176a与负极连接座174a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正极连接件174b位于负极连接座174a的中心位置,负极连接座174a上可以开设通气的孔,进气口172可以开设在导线定位件176上。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70将雾化元件200固定在外管184内,连接结构170还可以包括紧箍管178和阻挡件179,紧箍管178套设在外管184的外壁上,电连接组件174抵接于外管184的内壁,紧箍管178和电连接组件174的位置对应。储液器180可以采用塑料材质,紧箍管178可以是钢管,与电连接件内外夹住储液器180的外管184,更加牢靠。阻挡件179伸入紧箍管178,阻挡件179的端部抵接外管184和电连接组件174。阻挡件179可以是金属材质,阻挡件179可以与电连接组件174的螺套做成一体。为了便于加工,阻挡件179也可以与紧箍管178铆接,使得连接更加牢靠,避免电连接组件174脱落,若阻挡件179直接与塑料的外管184铆接,则结合力相对较弱。
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由于各部件之间巧妙配合,使得整个结构组装非常方便。组装时,第一步,对具有连接有紧箍管178的储液器180注液。第二步,将雾化元件200与电连接组件174固定并电连接。第三步,雾化元件200连同电连接组件174一起安装进储液器180中,此时雾化元件200可以直接套设在内管182上,如果设置有限流件190,可以先将限流件190套设在内管182上。第四步,将阻挡件179铆进紧箍管178,抵压住电连接组件174,即完成组装。
参见图8、图9,另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雾化器80包括本体800和雾化元件900。本体800内形成有雾化腔820、储液腔840和吸气通道860。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本体800包括壳体880和储液器890,储液器890和雾化元件900位于壳体880内,雾化腔820位于壳体880的内壁与雾化元件900之间,储液腔840位于储液器890内,吸气通道860位于壳体880内壁与储液器890之间,壳体880开设有进气口882和出气口884,进气口882与雾化腔820连通,出气口884与吸气通道860连通。
雾化元件900包括多孔体920和发热结构940,多孔体920和发热结构940的材质和微观结构可以与图1至7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多孔体920包括吸液面922、雾化面924和侧面925,吸液面922用于从储液腔840吸入烟液,在一实施例中,储液器890开设有出液孔892,储液腔840内的烟液由出液孔892流出,并流到吸液面922上。发热结构940位于雾化面924上。多孔体920上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雾化腔820和吸气通道860,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925向多孔体920的内部延伸。
多孔体920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孔体920包括吸液部926、雾化部928和位于吸液部926和雾化部928之间的导液部929。吸液面922位于吸液部926的远离导液部929的一侧,雾化面924位于雾化部928的远离导液部929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可以包括多段互成角度的子通道,多段子通道分别位于多孔体920内部,以及多孔体920和本体800之间。气流通道包括多段互成角度的子通道,子通道形成于多孔体920内部或形成于多孔体920和本体 800之间。子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932、第二子通道934和第三子通道936,雾化部928的侧壁、导液部929的一侧的侧壁和雾化腔820的内壁围成第一子通道932,第二子通道934位于导液部929的内部,第二子通道934由侧面925向导液部929的内部延伸,且继续延伸贯穿导液部929,吸液部926的侧壁、导液部929的另一侧的侧壁和雾化腔820的内壁围成第三子通道936,第三子通道936与吸气通道860连通。气流从进气口882进入雾化腔820,雾化面924产生雾化作用,气流带走雾化面924处的烟雾,进入第一子通道932,之后再通过第二子通道934进入第三子通道936,最后通过吸气通道860和出气口884进入使用者的口中。
吸液面922用于吸取储液腔840内的烟液,雾化面924上的发热结构940用于将烟液雾化,雾化面924处产生的烟雾随气流进入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侧面向多孔体920的内部延伸,气流可以将多孔体920中的热量带走,避免多孔体920的内部过热而导致多孔体920内部液体或气体膨胀,从而避免多孔体920内部的流体压力较大阻碍烟液传输,从而提高了多孔体920的导液效果。同时,由于气流会产生负压,负压可以进一步加速烟液的传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雾化元件;
所述本体开设有储液腔和吸气通道;
所述雾化元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结构,所述多孔体包括吸液面、雾化面和侧面,所述吸液面用于从所述储液腔吸入烟液,所述发热结构位于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多孔体上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流经所述雾化面并连通所述吸气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中的至少一段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多孔体的内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多孔体包括吸液部、雾化部和位于所述吸液部和所述雾化部之间的导液部;所述吸液面位于所述吸液部的远离所述导液部的一侧,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雾化部的远离所述导液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雾化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位于所述导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导液部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吸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子通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吸液部的中部;两个所述第二子通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内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子通道内,使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形成吸气口;
所述外管收容所述内管,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并具有一个面向所述雾化元件的开口;所述雾化元件位于所述外管内且与所述储液腔相邻,所述吸液面朝向所述储液腔并盖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开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限流件,所述限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内管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限流件通过所述 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限流件位于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吸液面的接邻处,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或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限流件卡接在所述台阶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面上开设有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元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裹所述多孔体,所述密封垫覆盖所述吸液面和所述吸液部与所述内管的连接处,覆盖所述吸液面的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限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进一步覆盖用于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的所述雾化部的侧壁和所述导液部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雾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本体内,所述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正对所述雾化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轴向与所述雾化面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组件和导线定位件,所述导线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电连接组件上,所述导线定位件上开设有走线孔,用于限制所述发热结构的导线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雾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本体内,所述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正对所述雾化面;所述进气口的轴向与所述雾化面垂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组件和导线定位件,所述导线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电连接组件上,所述导线定位件上开设有走线孔,用于限制所述发热结构的导线的位置;
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雾化元件固定在所述外管内,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紧箍管和阻挡件,所述紧箍管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电连接组件抵接于所述外管的内壁,所述紧箍管和所述电连接组件的位置对应;所述阻挡件伸入所述紧箍管,所述阻挡件的端部抵接所述外管和所 述电连接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雾化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一侧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位于所述导液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子通道由所述侧面向所述导液部的内部延伸,且继续延伸贯穿所述导液部,所述吸液部的侧壁、所述导液部的另一侧的侧壁和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第三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为发热膜或发热电路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多孔发热膜,所述多孔发热膜通过气相沉积法形成在所述雾化面上,所述多孔发热膜的厚度为0.5μm至1.5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发热膜上的微孔的孔径为5μm至3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发热膜的厚度小于所述多孔体上的微孔的孔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给所述发热结构供电的导线从所述雾化面穿过所述多孔体后,尾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吸液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多孔体上的微孔的孔径为1μm至100μm,所述多孔体的孔隙率为30%至83%。
CN201620132015.8U 2016-02-19 2016-02-19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05695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2015.8U CN205695694U (zh) 2016-02-19 2016-02-19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2015.8U CN205695694U (zh) 2016-02-19 2016-02-19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5694U true CN205695694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2015.8U Active CN205695694U (zh) 2016-02-19 2016-02-19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569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9147A (zh) * 2016-02-19 2016-05-11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CN110169605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EP3516972A4 (en) * 2017-12-11 2019-09-04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RUSHERS THEREOF
US10986868B2 (en) 2016-02-19 2021-04-27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with a liquid guiding effect and atomiz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9147A (zh) * 2016-02-19 2016-05-11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CN105559147B (zh) * 2016-02-19 2019-08-1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US10986868B2 (en) 2016-02-19 2021-04-27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with a liquid guiding effect and atomizer
EP3516972A4 (en) * 2017-12-11 2019-09-04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RUSHERS THEREOF
EP3516972B1 (en) 2017-12-11 2020-12-02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US11259570B2 (en) 2017-12-11 2022-03-01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110169605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9147B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0569569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US20240114952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05813574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5337599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元件
CN21092963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US10986868B2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with a liquid guiding effect and atomizer
WO2016082108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发热装置
AU2012381926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suction rod thereof
CN106136327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US11019846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ation cor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CN105768236A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8018599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9643869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3712276A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1109972A1 (zh) 一种雾化器
CN216568377U (zh) 一种雾化器
CN206525553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WO2017190335A1 (zh) 电子烟
CN112841733A (zh) 一种防漏油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子烟
CN205962844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10782920U (zh) 烟弹及电子烟
WO2022021138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5686090A (zh) 一种有混合烟气功能的雾化器
CN221153017U (zh) 电子烟的烟弹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wu community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