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3097U -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 Google Patents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3097U
CN205693097U CN201620539576.XU CN201620539576U CN205693097U CN 205693097 U CN205693097 U CN 205693097U CN 201620539576 U CN201620539576 U CN 201620539576U CN 205693097 U CN205693097 U CN 20569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insulation
discontinuities
bus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95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德亮
梁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R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R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R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R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95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3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30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其中,无间断导电机构包括支撑结构以及多个导电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用于锁紧配合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锁紧装置,导电结构包括绝缘固定基座、绝缘连接座以及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包括导电条、公连接器、母连接器以及电接触件。其中,通过锁紧装置可以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依次交替的方向任意延长,相邻的导电结构则通过各自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进行连接,使得多个导电结构可以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依次交替的布置方向无间断连接,而在导电结构中,电接触件在绝缘连接座相对绝缘固定基座移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与导电条电性接触,取电位置可无间断设置,便于灵活取电。

Description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条形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超市、车间生产线、物流仓库等狭长空间的条形灯,通常是利用多个依次连接的长条形的支撑件作为支撑结构,在支撑件内开设导线槽,并将电线布置到导线槽内,再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取电装置,这造成用电时,只能在设有取电装置的位置进行取电。对于大型超市、车间生产线、物流仓库等狭长空间,往往需要根据物品的布局进行调整照明的位置,且大型超市、车间生产线、物流仓库内的物品的摆放经常需要挪移和调整,因此,只能在特定位置进行取电,不便于灵活调整照明灯具的取电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无间断导电结构,其旨在解决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取电,不便于灵活取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间断导电机构,用于条形灯,包括支撑结构以及多个导电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用于锁紧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锁紧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至少设有一个,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绝缘固定基座、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可移动连接的绝缘连接座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和所述绝缘连接座之间的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并沿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路径布置的导电条、连接于所述导电条一端的公连接器、连接于所述导电条另一端的母连接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连接座且随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而保持与所述导电条电性接触的电接触件。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并沿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路径布置的绝缘固定立条,所述导电条设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的一侧,所述电接触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中固定有所述导电条一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恢复弹性并在恢复弹性的作用下与所述导电条接触。
可选地,所述绝缘固定立条与所述接触部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导电条的固定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导电条在所述固定槽槽口开设方向的厚度,所述接触部经过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并直至与所述导电条接触。
可选地,所述绝缘固定立条在所述固定槽的两侧槽壁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导电条从所述固定槽槽口脱离的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电接触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接触部的自由端并朝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延伸且朝背离所述绝缘固定立条方向倾斜设置的引导部。
可选地,所述绝缘固定立条在朝向所述绝缘连接座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引导部配合的引导斜坡。
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锁紧配合件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锁紧配合件,所述第一锁紧配合件设有卡孔,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包括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旋转并置入所述卡孔以锁紧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卡钩,所述卡钩到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铰接点的距离与所述卡孔到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的间距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的连接固定段,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供所述连接固定段滑入并限制所述连接固定段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滑腔。
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内的延伸配合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供所述延伸配合件滑入并限制所述延伸配合段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二限位滑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滑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限位滑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一限位滑腔的位置与第二限位滑腔的位置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配合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锁紧配合件通过所述第一型材。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包括设有供人手施力以驱动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绕铰接点转动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条形灯,包括上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果,通过锁紧装置可以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依次交替的布置方向任意延长,相邻的导电结构则通过各自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进行连接,使得多个导电结构可以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依次交替的布置方向无间断连接,而在导电结构中,电接触件在绝缘连接座相对绝缘固定基座移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与导电条电性接触,功能器件的取电位置可沿支撑结构布置路径无间断设置,便于灵活取电,适用于一些需要在狭长空间内任意一位置进行取电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对部分零件进行局部剖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待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对部分零件进行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连接中结构示意图,其中,对部分零件进行局部剖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对部分零件进行局部剖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第二锁紧配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支撑结构的中间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导电结构在待电连接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导电结构的绝缘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导电结构在待电连接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间断导电机构中导电结构的绝缘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撑结构 200 导电结构
110 第一支撑件 1101 第一限位滑腔
111 第一结构底板
112 第一外侧板 1121 第一滑槽
120 第二支撑件 1201 第二限位滑腔
130 锁紧装置
131 第一锁紧配合件 1311 卡孔
132 第二锁紧配合件
1321 卡钩 1322 把手
133 中间连接件
1331 连接固定段 1332 延伸配合段
210 绝缘固定基座
220 绝缘连接座 2201 限位结构件
221 连接底座 222 连接盖
230 电连接组件
231 导电条
232 电接触件
2321 接触部 2322 引导部
240 绝缘固定立条
241 限位部
2401 固定槽 2402 引导斜坡
250 公连接器 260 母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间断导电机构。
如图1至图16所示,该无间断导电机构包括支撑结构100和导电结构200。
其中,支撑结构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10、第二支撑件120以及用于锁紧配合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锁紧装置130,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均至少设有一个,且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依次交替设置。
而导电结构200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10和/或第二支撑件120的绝缘固定基座210、与绝缘固定基座210可移动连接的绝缘连接座220以及设于绝缘固定基座210和绝缘连接座220之间的电连接组件230,电连接组件230包括固定于绝缘固定基座210并沿绝缘连接座220移动路径布置的导电条231、连接于导电条231一端的公连接器250、连接于导电条231另一端的母连接器260以及固定于绝缘连接座220且随绝缘连接座220移动而保持导电条231电性接触的电接触件232。在具体使用中,该导电条231可以与市电直接连接,也可以与其他直流电源连接,或者是直接接地,而电接触件232则与用电装置中的功能器件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锁紧装置130可以使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依次交替的布置方向任意延长,相邻的导电结构200则通过各自的公连接器250和母连接器260进行连接,使得多个导电结构200可以沿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依次交替的布置方向无间断连接,而在导电结构200中,电接触件232在绝缘连接座220相对绝缘固定基座210移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与导电条231电性接触,功能器件的取电位置可沿支撑结构100布置路径无间断设置,便于灵活取电,适用于一些需要在狭长空间内任意一位置进行取电的使用场合。
上述中,导电条231由铜材制成,也可以由其他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11至图16所示,电连接组件230包括固定于绝缘固定基座210并沿绝缘连接座220移动路径布置的绝缘固定立条240,导电条231设于绝缘固定立条240的一侧,电接触件232包括设于绝缘固定立条240中固定有导电条231一侧的接触部2321,接触部2321具有恢复弹性并在恢复弹性的作用下与导电条231接触。基于此,电接触件232与导电条231之间的接触是在接触部2321恢复弹性的作用下实现的,这使得,电接触件232随绝缘连接座220移动的过程中,如电接触件232与导电条231之间出现间距的扩大,在接触部2321恢复弹性的作用下,将填补接触部2321与导电条231之间出现间距,避免电接触件232与导电条231出现断开连接的情况,而如出现接触部2321与导电条231之间出现间距的缩小,则在接触部2321恢复弹性的作用下,由于接触部2321具有恢复弹性,可使接触部2321产生进一步变形即可,避免电接触件232或导电条231出现损坏或塑性形变。
如图11和图12所示,绝缘固定立条240与接触部2321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导电条231的固定槽2401。基于此,待导电条231放置到固定槽2401后,固定槽2401的槽底以及两侧槽壁对导电条231形成了三个方向的限位,在加上接触部2321对导电条231第四个方向的限位后,就可将导电条231限制在固定槽2401内,无需其他辅助部件对导电条231进行再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槽2401的槽深大于导电条231在固定槽2401槽口开设方向的厚度,接触部2321经过固定槽2401的槽口并直至与导电条231接触。基于此,待接触部2321接触到导电条231后,接触部2321与固定槽2401的槽壁在固定槽2401的开口方向上存在干涉,这使得固定槽2401的槽壁起到了限制导电条231沿固定槽2401的槽口开设方向滑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绝缘固定立条240在固定槽2401的两侧槽壁设有用于防止导电条231从固定槽2401槽口脱离的限位部241。这样,导电条231可以直接由限位部241限制在固定槽2401内,而无需接触部2321进行辅助固定。
如图11和图12所示,绝缘固定立条240与绝缘固定基座210一体设置。这样,在绝缘固定基座210成型的过程中一并成型,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提高绝缘固定立条240与绝缘固定基座21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固定立条240与绝缘固定基座210可以分体设置,可以通过螺栓或卡扣结构进行连接,如绝缘固定立条240和绝缘固定基座210其中之一出现损坏可以单独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整体更换。
如图15和图16所示,接触部2321包括朝绝缘固定基座210延伸且向绝缘固定立条240中固定有导电一侧弯曲并直至抵触导电条231的接触部2321。基于此,接触部2321具有良好的恢复弹性,能够自身恢复弹性的作用下有效地使接触端抵触导电条231。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电接触件232包括连接于接触部2321的自由端并朝绝缘固定基座210延伸且朝背离绝缘固定立条240方向倾斜设置的引导部2322。结合前述所有结构,在接触部2321装配至与导电条231的过程中,接触部2321与绝缘固定立条240会发生干涉,而基于此结构,绝缘固定立条240中靠近的绝缘连接座220的限位部241先与接触部2321的引导端抵触,并通过引导端迫接触部2321发生弹性形变,并直至绝缘连接座220的端部越过该限位部241,接触部2321在恢复弹性的作用下与导电条231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接触件232由金属弹片制成,其中,金属弹片结构简单,通过简单冲压及弯折即可,便于生产。
如11图至图13所示,绝缘固定立条240在靠近绝缘连接座220的端部设有与引导部2322配合的引导斜坡2402。基于此,通过引导斜坡2402与引导部2322的配合,根据力学可知,减少一些无用分力,使引导斜坡2402对引导部2322的作用力能够大部分用于使引导部2322带动接触部2321发生弹性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同13和图14所示,电连接组件230设有多组,任意相邻的绝缘固定立条240并排设置,其中,至少有一对相邻且用于固定相应导电条231的侧面相背离设置的绝缘固定立条240。结合前述所有结构,该导电结构200即具有自锁性,而无需其他支撑件来确保电连接组件230相互电连接。其中,两相邻并用于固定相应导电条231的侧面相背离设置的绝缘固定立条240无间隔设置,这使得绝缘固定立体的两侧均受到各自接触部2321的弹性作用力,两侧接触部2321的弹性作用力相向设置,并相互抵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如同13和图14所示,至少有一对相邻且间隔设置并用于固定相应导电条231的侧面相向设置的绝缘固定立条240。同样地,利用此结构,进一步地增加导电结构200的自锁性,而无需其他支撑件来确保电连接组件230相互电连接。
如同13和图14所示,电接触件232设有多个,且呈阵列设置,具体地,电接触件232在沿绝缘连接座220移动方向或垂直于绝缘连接座220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以避免相邻的电接触件232发生接触。进一步地,绝缘连接座220设有防止接触部2321沿绝缘连接座220移动方向偏移的限位结构件2201,可在绝缘连接座220移动过程中,接触部2321沿绝缘连接座220移动方向偏移,并导致相连的接触部2321发生接触。
如图16所示,绝缘连接座220包括连接底座221和连接盖222,连接底座221和连接盖222之间设有与电接触件232位置和数量关系对应的连接腔室,电接触件232在连接腔室内通过可拆卸支撑结构100与连接底座221实现连接,其中,用电器件也是在连接腔室内与电接触件232连接。
如图14所示,绝缘连接座220的移动路径为直线路径。这样,有利于绝缘固定立条240和导电条231的结构,可采用型材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简单生产制造成本。
如图2至图9所示,锁紧装置130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撑件120的第一锁紧配合件131以及铰接于第一支撑件110的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第一锁紧配合件131设有卡孔1311,第二锁紧配合件132包括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旋转并置入卡孔1311以锁紧配合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卡钩1321,卡钩1321到第二锁紧配合件132铰接点的距离与卡孔1311到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的间距相匹配。
基于此结构,在连接过程中,如图3所示,先将第一支撑件110抵接至第二支撑件120,然后再驱动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转动,如图4所示,直至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上的卡钩1321置入到第一锁紧配合件131上的卡孔1311,如图5所示,通过卡钩1321中朝向第二支撑件120的侧面与卡孔1311中靠近第二支撑件120的孔壁来限制第一支撑件110脱离第二支撑件120,从而实现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连接。
而在拆接过程中,驱动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转动,并使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上的卡钩1321脱离第一锁紧配合件131上的卡孔1311,即实现了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拆接。
上述中,整个连接和拆接只需驱动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转动即可,其中,第一锁紧配合件131对第二锁紧配合件132转动的限制,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的转动角度均小于度,也即是第二锁紧配合件132不用绕铰接点转动多次圈即可实现对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的锁紧配合。
如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示,锁紧装置130包括中间连接件133,中间连接件133连接与第一支撑件110,第二锁紧配合件132铰接于中间连接件133。基于此,可以将与第二锁紧配合件132配合的铰接结构设置在中间连接件133上,而不用将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10上,有利于简化第一支撑件110的结构,便于第一支撑件110的生产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133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撑件110,其中,紧固件可为螺钉。
如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示,中间连接件133包括与第一支撑件110连接的连接固定段1331,第一支撑件110设有供连接固定段1331滑入并限制连接固定段1331在垂直于滑接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滑腔1101。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将连接固定端置入到第一限位滑动腔,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再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其中,第一限位滑腔1101现在连接固定段1331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只需控制连接固定段1331在延伸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即可。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支撑件110包括第一结构底板111和两片第一外侧板112,两片第一外侧板112均固定于第一结构底板111的同一侧,第一外侧板112的内侧面均设有第一滑槽1121,两第一滑槽1121共同形成第一限位滑腔1101。基于此,在保证第一支撑件110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简化了第一支撑件110结构简单,且可采用型材制成,而型材在制作主要是通过模具拉伸成型,便于生产制造。
如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示,中间连接件133包括置于第二支撑件120内的延伸配合段1332,第一支撑件110设有供延伸配合件滑入并限制延伸配合段1332在垂直于滑接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二限位滑腔1201。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将延伸配合段1332置入到第二限位滑动腔,在到达预定位置后,再通过第二锁紧配合件132进行固定,其中,第二限位滑腔1201现在连接固定段1331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只需控制延伸配合段1332在延伸方向到达预定位置即可。
参见图6和图7所示,第二支撑件120包括第二结构底板和两片第二外侧板,两片第二外侧板均固定与第二结构底板的同一侧,第二外侧板的内侧面均设有第二滑槽,两第二滑槽共同形成第二限位滑腔1201。基于此,在保证第二支撑件120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的前提下,简化了第二支撑件120结构简单,且可采用型材制成,而型材在制作主要是通过模具拉伸成型,便于生产制造。
第一限位滑腔1101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限位滑腔120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一限位滑腔1101的位置与第二限位滑腔1201的位置对应设置。基于此,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采用相同的型材结构,这样,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可以利用同一套生产设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延伸配合段1332与连接固定段1331一体设置。这样,即可以提高连接固定段1331与延伸配合段1332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可以在生产连接固定段1331的过程中一并形成延伸配合段1332,并提高中间连接件133的生产效率。
中间连接件133可以为横截面呈U型或L型设置的金属板,让第一限位滑腔1101在垂于直滑接方向的平面内至少在两个方向上限制固定连接段移动,与此同时,也让第二限位滑腔1201在垂直于滑接方向的平面内至少在两个方向上限制延伸配合段1332移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133为横截面呈U型设置的金属板。
中间连接件133包括一对设于延伸配合段1332的支撑板,第二锁紧配合件132设有两支撑板之间,且通过旋转轴与两支撑板铰接。基于此,通过两个支撑板对第二锁紧配合件132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第二锁紧配合件132铰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两支撑板与延伸配合段1332一体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支撑板与延伸配合段1332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在延伸配合段1332生产过程中,可以一并将支撑板生产,有利于于提高支撑结构100整体的生产效率。此外,支撑板与延伸配合段1332一体设置,能够提高第二锁紧配合件132在中间连接件133上准确定位。
进一步地,中间连接件133包括用于在卡钩1321置入卡孔1311后限制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继续转动的卡位件。该卡位件与支撑板一体设置。
第一锁紧配合件131与第一支撑件110一体设置,且第一锁紧配合件131通过第一支撑件110朝第二支撑件120延伸形成。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件110与第一锁紧配合件131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在第一支撑件110生产过程中,可以一并将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生产,有利于于提高支撑结构100整体的生产效率。
如图8所示,第二锁紧配合件132包括设有供人手施力以驱动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绕铰接点转动的把手1322。这样,便于使用者通过该把手1322之间驱动第二锁紧配合件132绕铰接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条形灯,该条形灯包括无间断导电机构,该无间断导电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条形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间断导电机构,用于条形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以及多个导电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用于锁紧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锁紧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至少设有一个,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绝缘固定基座、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可移动连接的绝缘连接座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和所述绝缘连接座之间的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并沿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路径布置的导电条、连接于所述导电条一端的公连接器、连接于所述导电条另一端的母连接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连接座且随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而保持与所述导电条电性接触的电接触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固定基座并沿所述绝缘连接座移动路径布置的绝缘固定立条,所述导电条设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的一侧,所述电接触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中固定有所述导电条一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恢复弹性并在恢复弹性的作用下与所述导电条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与所述接触部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导电条的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导电条在所述固定槽槽口开设方向的厚度,所述接触部经过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并直至与所述导电条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立条在所述固定槽的两侧槽壁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导电条从所述固定槽槽口脱离的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锁紧配合件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锁紧配合件,所述第一锁紧配合件设有卡孔,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包括以铰接点为旋转轴心旋转并置入所述卡孔以锁紧配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卡钩,所述卡钩到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铰接点的距离与所述卡孔到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的间距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锁紧配合件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的连接固定段,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供所述连接固定段滑入并限制所述连接固定段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滑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内的延伸配合段,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供所述延伸配合件滑入并限制所述延伸配合段在垂直于型材延伸方向相对移动的第二限位滑腔。
10.一种条形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间断导电机构。
CN201620539576.XU 2016-06-06 2016-06-06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93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576.XU CN205693097U (zh) 2016-06-06 2016-06-06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576.XU CN205693097U (zh) 2016-06-06 2016-06-06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3097U true CN205693097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0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957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93097U (zh) 2016-06-06 2016-06-06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3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544A (zh) * 2016-06-06 2016-08-31 深圳亚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544A (zh) * 2016-06-06 2016-08-31 深圳亚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CN105914544B (zh) * 2016-06-06 2018-03-27 深圳亚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6457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电缆沟用电缆支架
CN210111506U (zh) 一种综合布线走线槽装置
CN205693097U (zh)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CN102186324B (zh) 用于配合电路板和内插器组件的内插器框架组件
CN105914544B (zh) 无间断导电机构以及条形灯
CN205098904U (zh) 烘烤线专用小车
CN203447149U (zh) 电路板组件和具有它的电饭煲
CN202134681U (zh) 插座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CN207149714U (zh) 插接卡扣式电气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插座
CN101651185B (zh) 一种电池箱及其制造方法
CN212551123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折弯装置
CN105938950B (zh) 导电结构以及条形灯
CN203719309U (zh) 冰箱箱底板
CN215674924U (zh) 一种迷你导轨灯结构
CN202792284U (zh) 一种电机支架安装结构
CN219778904U (zh) 曲面光伏瓦及光伏屋面
CN212813099U (zh) 一种大棚立柱连接件
CN202353118U (zh) 电表接线排线板
CN209593937U (zh) 一种电路板用插板架
CN220832850U (zh) 一种毛巾架底座
CN202034890U (zh) 交流自动稳压器装配结构
CN202885186U (zh) 具有接线座安装板的空调器
CN2872670Y (zh) 连接器组合
CN207993138U (zh) 自动售货机货架推板、自动售货机层板组件和自动售货机
CN209013606U (zh) 一种显示盒座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