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6435U -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6435U
CN205676435U CN201620597476.2U CN201620597476U CN205676435U CN 205676435 U CN205676435 U CN 205676435U CN 201620597476 U CN201620597476 U CN 201620597476U CN 205676435 U CN205676435 U CN 205676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ramework
spring
drainage scree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74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楠
吴亚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974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6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6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6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包括底板、回收装置、框体、抽气装置、粉碎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及过滤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弯曲杆及第一弹簧,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第一过滤网、第一支撑块、第二弹簧、第一振动器及第一握持杆,框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料块及第二振动器,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风机、阀门、第二支架及第一竖杆,粉碎装置包括滚轮、弯曲板、第一固定环、拉线、第一连接杆、第二握持杆及第三弹簧,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框及第一加热棒,第二加热装置包括斜板、第二散热框及第二加热棒。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细灰的后期燃烧,从而可以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原煤的生产和消耗都比较大,煤在使用后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在能源危机和严格的环保法规形势下,各国十分重视灰渣的综合利用。根据排出的灰渣的特性不同,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和利用。在化肥行业,传统的造气技术为固定床造气,受原料煤煤种单一、高消耗、高成本、高排放等限制,而水煤浆气化炉单炉能力大、气化强度高、煤种适应范围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水煤浆气化炉生产能力大,相应的产生的粗渣和细灰量也比较大,气化炉粗渣含碳量小于10%,发热量低于500大卡,主要用于建筑和水泥行业;而细灰的含碳量较高,在20-25%之间,发热量在1300-1600大卡之间,具有较高的燃烧价值,如果将细灰用于建筑和水泥等行业,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仅占用大面积土地,还污染环境,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回收装置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抽气装置、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左右两侧的第一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下方的第二加热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弹簧,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收容于所述回收箱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表面的第一振动器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握持杆,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分料块及设置于所述分料块下表面的第二振动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阀门、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第二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竖杆,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滚轮、位于所述滚轮左右两侧的弯曲板、设置于所述弯曲板上的第一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的拉线、设置于所述拉线上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握持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框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的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第二散热框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的第二加热棒,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框、位于所述集中框左右两侧的斜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凸轮及位于所述凸轮下方的第二过滤网。
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振动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分料块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所述分料块水平放置,所述分料块的前后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器与所述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气管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滚轮与所述框体轴转连接,所述弯曲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滚轮的左右两侧,所述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滚轮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弯曲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弯曲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框体的内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斜板设有两个,所述斜板呈倾斜状,所述斜板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位于所述回收箱的上方,所述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集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呈椭圆状,所述凸轮与所述集中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细灰充分的烘干,并且将粗渣过滤掉,从而可以过滤出细灰,由于对细灰进行了烘干处理,有利于细灰的后期燃烧,从而可以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回收装置2、位于所述回收装置1上方的框体3、位于所述框体3左右两侧的抽气装置4、收容于所述框体3内的粉碎装置5、位于所述粉碎装置5左右两侧的第一加热装置6、位于所述粉碎装置5下方的第二加热装置7及位于所述框体3下方的过滤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1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间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支架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1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12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1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一弯曲杆12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弹簧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1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12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弯曲杆12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2包括回收箱21、收容于所述回收箱21内的第一过滤网2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2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下方的第二弹簧24、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下表面的第一振动器25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上方的第一握持杆26。所述回收箱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2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21放置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支撑块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回收箱2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23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23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网2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23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下表面上,从而对所述第一支撑块2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簧2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下端与所述回收箱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振动器25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振动器25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振动器25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过滤网22振动。所述第一握持杆26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握持杆26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持杆26将第一过滤网22拔出。所述第一弯曲杆12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21的侧面上,从而可以对所述回收箱21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框体3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3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2、收容于所述框体3内的分料块33及设置于所述分料块33下表面的第二振动器34。所述第一通孔31呈圆形且与所述框体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框体32呈方形且与所述框体3的内部相通。所述分料块33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所述分料块33水平放置,所述分料块33的前后表面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料块33左右两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细灰可以轻易的经过该间隙进入到所述分料块33的下方,而粗渣则不容易经过该间隙进入到分料块33的下方。所述第二振动器34与所述分料块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器34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振动器34带动所述分料块33振动。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3的左右两侧,所述抽气装置4包括抽气管41、设置于所述抽气管41上的风机42、阀门43、位于所述风机42上方的第二支架44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44上的第一竖杆45。所述抽气管4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31且与所述框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41的内部与所述框体3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42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风机42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所述抽气管41内。所述阀门43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41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二支架4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4的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4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42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风机4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竖杆4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4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45的下端与所述抽气管4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滚轮52、位于所述滚轮52左右两侧的弯曲板51、设置于所述弯曲板51上的第一固定环5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3上的拉线54、设置于所述拉线54上的第一连接杆5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5上的第二握持杆56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5上的第三弹簧57。所述滚轮52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滚轮52与所述框体3轴转连接,所述滚轮52与电机连接,带动所述滚轮52旋转。所述弯曲板5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滚轮52的左右两侧,所述弯曲板51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51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51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滚轮52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弯曲板5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弯曲板51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弯曲板51的前后表面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5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53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53的两端与所述弯曲板51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弯曲板51的左右两侧,所述拉线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53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框体3的内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4与所述框体3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拉线54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5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握持杆56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握持杆56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三弹簧57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57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57的一端与所述框体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连接杆5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6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加热装置6包括第一散热框61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散热框61内的第一加热棒62。所述第一散热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6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61的侧面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6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棒62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棒62可以产生热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包括收容于所述框体3内左右两侧的斜板71、位于所述斜板71下方的第二散热框72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散热框72内的第二加热棒73。所述斜板71设有两个,所述斜板71呈倾斜状,所述斜板71的侧面及上下两端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71将其上下空间隔离开,所述斜板7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7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72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72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7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热棒73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加热棒73可以产生热量。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集中框81、位于所述集中框81左右两侧的斜杆82、收容于所述集中框81内的凸轮83及位于所述凸轮83下方的第二过滤网84。所述集中框8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8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集中框8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32且与所述框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集中框81的内部与所述框体3的内部相通,所述集中框81位于所述回收箱21的上方。所述斜杆8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集中框81的左右两侧,所述斜杆82呈倾斜状,所述斜杆82的上端与所述框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82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8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83呈椭圆状,所述凸轮83与所述集中框83轴转连接,所述凸轮83与电机连接,使得所述凸轮83在所述集中框81内旋转,当所述凸轮83旋转时,可以不断的敲击第二过滤网84上,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84振动。所述第二过滤网8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84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8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过滤掉粗渣。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水煤浆气化炉产生的粗渣及细灰放入到所述框体3内,由于分料块33的设置,使得粗渣及细灰向所述分料块33的左右两侧移动,由于分料块33与所述框体3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细灰轻松的穿过该间隙进入到所述分料块33的下方,且集中到所述弯曲板51及滚轮52上,体积较大的粗渣则被挡在所述分料块33上,启动第二振动器34,使得细灰可以快速的穿过该间隙。然后启动与滚轮52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滚轮52在弯曲板51上旋转,进而在与所述弯曲板51配合的情况下,将其上的细灰不断研磨粉碎,然后经过弯曲板51之前的空间进入到弯曲板51的下方,当存在体积较大的细灰时,可以握住第二握持杆56向两侧拉动拉线54,使得所述弯曲板51向两侧弯曲,进而使得滚轮52及弯曲板51上的体积较大的细灰得到有效的粉碎并且掉落在弯曲板51的下方,同时可以加快细灰进入到弯曲板51下方的时间,提高效率。然后启动第一加热棒62及第二加热棒73,使得所述第一加热棒62及第二加热棒73开始加热,使得所述框体3内的温度上升,直至达到适合干燥的温度。然后启动风机42,打开阀门43,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抽气管41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框体3内,从而可以促进框体3内空气的流动,同时由于框体3内的温度较高,使得框体3内流动的为热空气,进而可以加快细灰的干燥。待烘干一段时间后,细灰进入到所述集中框81内,且集中到所述第二过滤网84上。启动与凸轮83连接的电机,使得凸轮83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84振动,进而可以加快第二过滤网84对细灰的过滤。然后进入到所述回收箱21内,且集中到所述第一过滤网22上,启动第一振动器25,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22振动,加快第一过滤网22对细灰的过滤,使得细灰进入到所述回收箱21内的底部。待过滤完毕后,将回收箱21取走,然后握住第一握持杆26将第一过滤网22取出,然后将回收箱21内的细灰倒到炉中进行燃烧。至此,本实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回收装置、位于所述回收装置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抽气装置、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左右两侧的第一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下方的第二加热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弹簧,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收容于所述回收箱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表面的第一振动器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握持杆,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分料块及设置于所述分料块下表面的第二振动器,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阀门、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第二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竖杆,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滚轮、位于所述滚轮左右两侧的弯曲板、设置于所述弯曲板上的第一固定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上的拉线、设置于所述拉线上的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握持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框及收容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的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第二散热框及收容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的第二加热棒,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框、位于所述集中框左右两侧的斜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凸轮及位于所述凸轮下方的第二过滤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杆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回收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振动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块呈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所述分料块水平放置,所述分料块的前后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振动器与所述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抽气管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滚轮与所述框体轴转连接,所述弯曲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滚轮的左右两侧,所述弯曲板呈弯曲状,所述弯曲板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板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滚轮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弯曲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弯曲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框体的内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握持杆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二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设有两个,所述斜板呈倾斜状,所述斜板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位于所述回收箱的上方,所述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集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集中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呈椭圆状,所述凸轮与所述集中框轴转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CN201620597476.2U 2016-06-16 2016-06-16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6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476.2U CN205676435U (zh) 2016-06-16 2016-06-16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476.2U CN205676435U (zh) 2016-06-16 2016-06-16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6435U true CN205676435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747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6435U (zh) 2016-06-16 2016-06-16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64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4708A (zh) * 2016-11-22 2017-01-18 王杨 一种环保型工业固体废料回收挤压装置
CN108283832A (zh) * 2018-03-29 2018-07-17 苏州瑞之弘空气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的煤粉收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4708A (zh) * 2016-11-22 2017-01-18 王杨 一种环保型工业固体废料回收挤压装置
CN108283832A (zh) * 2018-03-29 2018-07-17 苏州瑞之弘空气净化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的煤粉收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7047A (zh) 一种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105135672B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CN205676435U (zh) 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细灰中残炭再利用装置
CN105090921A (zh) 一种节能环保蒸汽锅炉
CN206198883U (zh) 一种中频炉除尘设备
CN202382261U (zh) 一种余热锅炉积灰清除装置
CN205760378U (zh)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CN207376014U (zh) 一种用于煤气生产的出灰装置
CN212274630U (zh) 一种便于余温再利用的烧结炉
CN208082058U (zh) 一种锅炉空气过滤器自吹扫设备
CN106430896A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干燥过滤装置
CN209295674U (zh) 一种基于燃料分层和烟气循环的生物质炭替代焦炭的铁矿烧结装置
CN207095035U (zh) 一种管桩生产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8320134U (zh) 一种煤灰物理分离装置
CN207958458U (zh) 一种铁矿石流化床磁化焙烧装置
CN206018560U (zh) 一种高效能的工业锅炉
CN204699551U (zh) 锅炉燃烧空气净化排放装置
CN208652525U (zh) 一种炉体蒸汽发生器
CN215808581U (zh) 一种热轧板加工用加热炉
CN204162045U (zh) 一种炼铁厂高炉用上料机构
CN209726166U (zh) 一种煤气发生装置
CN214664363U (zh) 一种新型可移动式生物质热电联产装置
CN203704558U (zh) 一种热废气逆流式褐煤干燥炉
CN206817504U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锅炉用新型进风装置
CN211464273U (zh) 一种污染土壤污染物热解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