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2468U -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2468U
CN205652468U CN201620006152.7U CN201620006152U CN205652468U CN 205652468 U CN205652468 U CN 205652468U CN 201620006152 U CN201620006152 U CN 201620006152U CN 205652468 U CN205652468 U CN 205652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nting
passage
bottle
lane
transfe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61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崇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wei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Ji Fu Plastic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Ji Fu Plastic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Ji Fu Plastic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61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2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2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2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属于塑料包装技术领域中的塑料包装设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和热收缩室,瓶体输送装置包括初级输送装置和次级输送装置,初级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通道、后段输送通道以及分道装置;所述分道装置包括分道主体,所述分道主体底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相邻两条分道叶片之间形成分道通道,所述分道通道包括垂直分道通道和倾斜分道通道,所述分道主体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塑料包装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药品还是在食品技术领域,在整个生产工序的最后一步都需要对多瓶药瓶或者瓶装食物进行包装,用塑料将排列整齐的多个瓶体进行包装,而收缩包装就是该工序所常用的包装方法。收缩包装是目前国际市场上较先进的包装方法之一,它是采用收缩膜包在产品或包装件外面,然后加热,使包装材料收缩而裹紧产品或包装件,充分显示物品的外观,提高物品的展销性,以增加美观及价值;同时,包装后的物品能密封、防潮、防污染,并保护商品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具有一定缓冲性,尤其是包装玻璃制品时,能防止玻璃破碎时飞散,此外,可减低产品被拆、被盗的可能性;收缩膜收缩时产生一定的拉力,故可把一组要包装的物品裹紧。
申请号为201320486533.6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热收缩包装机,其包括机架11、设置在机架11上的输送带和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加热通道由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包括蒸汽室和远红外加热室,所述蒸气室内设有升降机构、蒸汽发生器、蒸汽分配器和一个以上的热收缩帽缩帽器,所述蒸汽分配器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热收缩帽锁帽器安装在所述蒸汽分配器上,所述热收缩帽缩帽器呈倒置的杯形体,所述杯形体的内壁设有蒸汽喷出口,所述远红外加热室的顶部、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远红外热源。该远红外热收缩包装机虽具有结构简单,设备造价低,可同时完成瓶口套帽热缩和薄膜热缩包装,热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市场上广泛用于24000-36000瓶/小时的生产线,通用采用规格为30包/分钟以上膜包装机,对于小包装,速度要求更高,经常导致前输送带进瓶发生挤瓶、倒瓶等严重现象。
为此,申请号为201220345923.7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热收缩薄膜包装机上的分瓶装置,其与进瓶输送带相接进行输瓶,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分瓶板,该支架上还设有C型钢护栏,C型钢护栏的上底和下底各固定有夹块,该夹块之间沿竖向平行设置多个水平旋转的滚珠,所述分瓶板的两侧面沿竖向平行设置有多个水平旋转的滚珠。该分瓶装置采用滚珠护栏,当输送带上输送来的瓶子先被释压后,再在振荡器的作用下,瓶子被分瓶板和C型钢护栏的滚珠传送下,不断错位前进,使包装物会顺利地通过分瓶板,不会出现挤瓶、倒瓶现象。
发明内容
上述分瓶装置虽能实现分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挤瓶、倒瓶的现象发生,但是该分瓶装置是与进瓶输送带相接构成输瓶的通道,两者为独立的组成部分,两者连接在一起不仅延长了输瓶通道的长度,其仍还无法解决在进瓶输送带上出现的挤瓶、倒瓶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条输送通道且能有效防止输送带上出现挤瓶、倒瓶现象的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和热收缩室,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和次级输送装置,所述初级输送装置包括前段输送通道、后段输送通道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和后段输送通道的分道装置,所述前段输送通道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包括分道主体,所述分道主体底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相邻两条分道叶片之间形成分道通道,所述分道通道包括垂直分道通道和倾斜分道通道,所述分道主体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所述收缩膜包装室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
其中,所述垂直分道通道与倾斜分道通道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其中,所述瓶体侧挤装置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所述侧挤驱动气缸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
其中,所述侧挤驱动气缸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和位于主侧挤驱动气缸两侧的副侧挤驱动气缸,所述主侧挤驱动气缸与U型挤块中部连接,所述副侧挤驱动气缸与U型挤块两端连接。
其中,所述说明书下放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上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所述说明书漏斗底部设置有漏斗封板,所述连接架一侧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瓶体是否到位的检测传感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前段输送通道和后段输送通道通过分道装置连接,实现瓶体从通道数较少的前段输送通道到通道数较多的后段输送通道的输送;该分道装置包括分道叶片和由相邻两条分道叶片组成的分道通道,分道通道包括垂直分道通道和倾斜分道通道,通过主体驱动气缸驱动风道装置移动,从而使前段输送通道与后段输送通道之间通过切换垂直分道通道、倾斜分道通道实现连通,经由前段输送通道输送来的瓶体可输送入后段输送通道的不同风道通道内,从而有效避免在输送带上挤瓶、倒瓶现象的出现。
2、本实用新型中,次级输送装置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通过该瓶体侧挤装置可将瓶体整齐地挤压入收缩膜包装室内进行表面包膜处理,提高包装设备对瓶体的包装效率;该瓶体侧挤装置包括壳体、气缸座、侧挤驱动气缸和U型挤块,通过侧挤驱动气缸驱动U型挤块移动,从而将待包装的瓶体卡入U型挤块的U型凹腔内并最终送入收缩膜包装室内,使得包装出来的瓶体更加整齐。
3、本实用新型中,收缩膜包装室的进料侧还设置有说明书下放装置,该说明书下放装置包括连接架、说明书漏斗、漏斗封板和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装置下方的瓶体是否已经全部移动到指定位置,待瓶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检测传感器给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漏斗封板开启,说明书漏斗内的说明书直接下放至瓶体之间,并最终包覆收缩膜内,从而无需人为地手工放入说明书,大大提高瓶体包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分道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初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道装置中分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说明书下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瓶体侧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挤压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初级输送装置、2—次级输送装置、3—控制器、4—说明书下放装置、5—瓶体、6—瓶体侧挤装置、7—分道装置、8—收缩膜包装室、9—热收缩室、11—机架、12—传送带、13—前段输送通道、14—后段输送通道、41—连接架、42—说明书漏斗、43—漏斗封板、44—检测传感器、61—壳体、62—气缸座、63—侧挤驱动气缸、64—U型挤块、71—分道主体、72—卡接槽、76—主体驱动气缸、77—分道叶片、79—分道通道、791—垂直分道通道、792—倾斜分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其包括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热收缩室9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器3。瓶体输送装置将瓶体5输送至收缩膜包装室8,收缩膜包装室8采用收缩膜包覆住整齐排列的待包装瓶体5,并将包覆好的待包装瓶体5输送入热收缩室9进行热收缩处理,从而使热收缩膜紧紧包覆住瓶体5。
为了实现瓶体5的长距离输送,该瓶体输送装置包括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初级输送装置1与次级输送装置2依次设置,初级输送装置1与次级输送装置2均包括用于输送瓶体5的传送带12。除了设置初级输送装置1与次级输送装置2外,还可以设置其他输送装置,实现瓶体5的长距离输送。
为了有效解决输送装置在瓶体5的输送过程中出现的挤瓶、倒瓶现象。该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和分道装置7,且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瓶体5经由前段输送通道13输送而来,并直接输送至后段输送通道14,随着后段输送通道14内的瓶体5持续积累,后段输送通道14内将出现挤瓶、倒瓶的现象,因此在前段输送通道13与后段输送通道14之间设置分道装置7,该分道装置7可将前段输送通道13内输送的瓶体5输送进后段输送通道14内的不同通道内,从而避免因同一通道内持续输送进瓶体5造成的挤瓶、倒瓶现象。该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在分道主体71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使用时该分道装置7横跨安装在初级输送装置1的前段输送通道13与后段输送通道14的连接处上方,且该分道装置7可在初级输送装置1上沿垂直于输瓶的方向移动。该分道装置7的卡接槽72内设置有分道叶片77,其中该分道叶片77可设置多块,具体分道叶片77的数量根据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加以确定。相邻两块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且该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该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依序间隔设置,即“垂直分道通道791—倾斜分道通道792—垂直分道通道791—……—倾斜分道通道792—垂直分道通道791—倾斜分道通道792—垂直分道通道791—倾斜分道通道792” 的方式设置。此外,分道主体71的一侧还设置有主体驱动气缸76,该主体驱动气缸76与分道主体71,从而直接驱动该分道主体71沿垂直于瓶体输送方向移动。由于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在主体驱动气缸76驱动分道主体71移动的过程中,就在切换连通前段输送通道13与后段输送通道14的垂直分道通道791、倾斜分道通道792,实现分道的作用。
为了提高切换分道通道时前段输送通道13与后段输送通道14与连通的可靠性,因而垂直分道通道791与倾斜分道通道792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为了能够将整齐排列的瓶体5送入收缩膜包装室8内进行包膜处理,该包装设备还设置有瓶体侧挤装置6。该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壳体61,壳体61直接固定连接在次级输送装置2上;该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侧挤驱动气缸63的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侧挤驱动气缸63可驱动U型挤块64沿侧挤驱动气缸63的长度方向移动,在U型挤块64的移动过程中,该U型挤块64可将其运动路径上的整齐排列的若干瓶体5整齐地推送入收缩膜包装室8内进行包膜处理。此外,该侧挤驱动气缸63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63和两个副侧挤驱动气缸63,两个副侧挤驱动气缸63对称安装于主侧挤驱动气缸63的两侧,且主侧挤驱动气缸63的端部与U型挤块64的中部连接,副侧挤驱动气缸63的端部与U型挤块64的两端连接,因而主侧挤驱动气缸63、副侧挤驱动气缸63可对U型挤块64施加稳定的作用力,驱动U型挤块64平稳地移动。
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在包装瓶体5时都需要在包装的过程中加入说明书,将瓶体5和说明书一起包装在内,便于用户直接查看。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将说明书随瓶体5一起安装,提高说明书的放置效率,因而在该包装设备上设置说明书下放装置4。该说明书下放装置4包括连接架41,该连接架41为中空的四边形结构,连接架41的一侧面直接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8上,该连接架41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42,说明书漏斗42底部设置有用于封堵说明书漏斗42的漏斗封板43;连接架41的一侧还连接有检测传感器44,该检测传感器44主要用于检测待包装的瓶体5是否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待瓶体5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检测传感器44检测到瓶体5移动到位并产生检测信号,检测信号输送至控制器3,控制器3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漏斗封板43转动,说明书从说明书漏斗42中脱落并掉入待包装的瓶体5之间,然后再经由U型挤块64整齐地推送入收缩膜包装室8内进行包膜处理,从而将瓶体5与说明书包装在一起。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实施例2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垂直分道通道791与倾斜分道通道792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实施例3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2上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所述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
其中,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63和位于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两侧的副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中部连接,所述副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两端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说明书下放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8上的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42,所述说明书漏斗42底部设置有漏斗封板43,所述连接架4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瓶体5是否到位的检测传感器44。
实施例5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垂直分道通道791与倾斜分道通道792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其中,所述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2上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所述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
其中,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63和位于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两侧的副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中部连接,所述副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两端连接。
实施例6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2上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所述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
其中,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63和位于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两侧的副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中部连接,所述副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两端连接。
其中,所述说明书下放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8上的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42,所述说明书漏斗42底部设置有漏斗封板43,所述连接架4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瓶体5是否到位的检测传感器44。
实施例7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其中,所述垂直分道通道791与倾斜分道通道792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其中,所述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2上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所述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
其中,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包括主侧挤驱动气缸63和位于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两侧的副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主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中部连接,所述副侧挤驱动气缸63与U型挤块64两端连接。
其中,所述说明书下放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8上的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42,所述说明书漏斗42底部设置有漏斗封板43,所述连接架4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瓶体5是否到位的检测传感器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瓶体输送装置、收缩膜包装室(8)和热收缩室(9),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初级输送装置(1)和次级输送装置(2),所述初级输送装置(1)包括前段输送通道(13)、后段输送通道(14)以及用于连接前段输送通道(13)和后段输送通道(14)的分道装置(7),所述前段输送通道(13)的通道数小于后段输送通道(14)的通道数;所述分道装置(7)包括分道主体(71),所述分道主体(71)底部开设有卡接槽(72),所述卡接槽(72)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分道叶片(77),相邻两条分道叶片(77)之间形成分道通道(79),所述分道通道(79)包括垂直分道通道(791)和倾斜分道通道(792),所述分道主体(7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分道主体(71)转动的主体驱动气缸(76);所述次级输送装置(2)上连接有瓶体侧挤装置(6),所述收缩膜包装室(8)上连接有说明书下放装置(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分道通道(791)与倾斜分道通道(792)之间的夹角为15°至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侧挤装置(6)包括连接于次级输送装置(2)上的壳体(61),所述壳体(61)上连接有气缸座(62),所述气缸座(62)上连接有侧挤驱动气缸(63),所述侧挤驱动气缸(63)端部连接有U型挤块(6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说明书下放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缩膜包装室(8)上的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内部连接有说明书漏斗(42),所述说明书漏斗(42)底部设置有漏斗封板(43),所述连接架(41)一侧还连接有用于检测瓶体(5)是否到位的检测传感器(44)。
CN201620006152.7U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Active CN205652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152.7U CN20565246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6152.7U CN20565246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2468U true CN205652468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35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6152.7U Active CN205652468U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24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409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苏州麦克韦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收缩包装流水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409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苏州麦克韦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收缩包装流水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272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open-mouth bags
CN208360594U (zh) 中药膏剂包装机的薄膜包装装置
ES2117929A1 (es) Transportador de envases flexibles, aplicable en maquinas horizontales.
CN205098542U (zh) 一种连包自动排列组合装置
CN204937613U (zh) 一种新型条烟自动包装机
CN103863605B (zh) 瓶坯装袋机
CN205652468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CN207450379U (zh) 一种药盒裹膜热封生产线
CN205652413U (zh) 具有推瓶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机
CN205602170U (zh) 套装式开装封一体化包装机
CN205652469U (zh) 具有推瓶功能的旋转分道式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设备
CN205652782U (zh) 旋转分道式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机
CN205819662U (zh) 薄膜包装机的进料装置
KR101913231B1 (ko) 포장방법 및 포장 시스템
CN104443539B (zh) 一种制袋灌封机
CN106043806B (zh) 一种异形烟与常规烟混合包装机
CN205589615U (zh) 具有下放说明书功能的旋转分道式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机
CN212172746U (zh) 一种pof热缩膜包装机
CN206969126U (zh) 具有下放说明书功能的固定分道多瓶体塑料包装机
CN205440986U (zh) 一种旋转分道式多瓶体阵列塑料包装机的分道装置
CN107416270A (zh) 全自动纸品包装机
CN204937580U (zh) 一种混合条烟自动包装机
CN207698133U (zh) 一种药盒裹膜热封生产线用的输送装置
BRPI0608421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embalar recipientes por encolhimento
CN204937574U (zh) 电热式贴体热成型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Wenguang

Inventor before: Qin Chongj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4

Address after: 201400 Jinshan District chemical industry zone, Shanghai No. 56 Road, Yu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enweide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Wu Jia Zhen source Dragon Street 621000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Fucheng District No. 42

Patentee before: Mianyang Ji Fu Plastic Packaging Print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