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6246U - 电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6246U
CN205646246U CN201620426880.3U CN201620426880U CN205646246U CN 205646246 U CN205646246 U CN 205646246U CN 201620426880 U CN201620426880 U CN 201620426880U CN 205646246 U CN205646246 U CN 205646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ring
chamber
jack main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268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u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i Jamshidi Connecto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i Jamshidi Connecto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i Jamshidi Connecto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268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6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6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6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件,其包括插孔主体及安装于插孔主体内的夹爪。所述夹爪呈筒状且纵向延伸,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侧的容纳腔、分别位于本体两端的头环和尾环以及与尾环一体连接的底圈。所述本体的内壁向所述容纳腔凸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孔主体内设置夹爪结构,利用夹爪对插入插孔主体中的插针实现环向夹持紧固,使得夹爪和插针之间具有更多接触点,从而保障了插孔主体和插针之间连接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多次插拔而带来的连接失效问题。

Description

电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领域,各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在医疗、航空及军工等领域中,对电连接件的结构设计更加严格,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很可能会导致连接失效或者电流/电讯号传输不稳等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电连接件都是通过相互插接实现电性导通,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见的信号传输用电连接件组合,其由插孔件100和插针件200构成,这类电连接件主要用于传输较小的电流。由于其尺寸较小而做成一体结构,且所述插孔件100的端部101做收口处理。当插针件200插入插孔件100中时,插针件200的头部201受到插孔件端部101的夹持而实现导通。
但是,这种接触方式基本上为两点式接触,其主要依靠端部101的收口设计而实现,因而在多次插拔后容易产生接触失效的风险,从而影响接触的稳定性和信号传输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电连接件,包括插孔主体以及设置于插孔主体内的用以容纳插针的对接腔。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插孔主体的对接腔内的夹爪。所述夹爪呈筒状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侧的容纳腔以及分别位于本体两端的头环和尾环。其中所述本体的内壁向所述容纳腔凸伸。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本体上开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狭槽,所述狭槽向内贯通所述容纳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狭槽呈相互对称设置,狭槽的纵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头环和尾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自其纵向两端向中央位置呈逐渐凹陷状。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还包括与尾环一体连接的底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圈自所述尾环向外翻折而成并与所述插孔本体定位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圈呈圆形,其与所述尾环为同心圆设置,而且所述底圈的圆周长大于所述尾环的圆周长,所述底圈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定位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主体呈纵长型延伸,其设有连接部、对接部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和对接部的基部,所述对接部的内侧设有对接腔,所述基部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对接腔贯通的对接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孔位于所述基部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对接孔小于所述对接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插孔主体一端的挡圈,该挡圈套设于所述对接部的外围,并设有外壁及自外壁的末端向内折弯而延伸入所述对接腔内的钩部,所述钩部夹持所述夹爪的头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孔主体内设置夹爪结构,利用夹爪对插入插孔主体中的插针实现环向夹持紧固,使得夹爪和插针之间具有更多接触点,从而保障了插孔主体和插针之间连接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多次插拔而带来的连接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件的夹爪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件的夹爪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件,包括插孔主体10、安装于所述插孔主体10内的夹爪20以及位于所述插孔主体10一端的挡圈30。所述插孔主体10通过所述夹爪20与一插针4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插孔主体10呈纵长型延伸,其设有连接部11、对接部12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11和对接部12的基部13。所述连接部11用于连接线缆或电路板等且设有一连接孔14,所述连接部11和对接部12分别位于所述基部13的两端。所述对接部12呈圆筒状,其自所述基部13的一端延伸出,且对接部12的内侧设有容纳所述插针40的对接腔15。所述基部13与所述连接部11和对接部12一体连接,且基部13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对接腔15贯通的对接孔16,所述对接孔16位于所述基部13的中心位置且沿水平方向纵向延伸,所述对接孔16的尺寸小于所述对接腔15的尺寸。
另外,所述基部13的表面还设有贯通所述对接孔16的通孔17,且对接孔1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孔17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通孔17为镀金工艺孔,以保证镀金质量。
所述夹爪20呈筒状,其安装于所述对接部12的对接腔15内,并且设有纵向延伸的本体21、分别位于本体21两端的头环22和尾环23、以及与尾环23连接的底圈24。其中,所述本体21一体连接所述头环22和尾环23,并位于所述头环22和尾环23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21纵向延伸且呈筒形,其内侧形成有一圆形容纳腔25。所述本体21的内壁向内凸伸入所述容纳腔25中,以更好地夹持住容纳腔25内的插针40。同时,为了增加所述本体21弹性夹持力,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孔主体10上开至少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狭槽26,所述狭槽26向内贯通所述容纳腔25。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21的外表面自其纵向两端向其中央位置处呈逐渐凹陷状。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21被施加向容纳腔25内的压力,而使得所述本体21的壁向容纳腔25内部变形弯曲,而使得插针40插入到容纳腔25后,获得更多的夹持力。
且所述一对狭槽26呈相互对称设置,狭槽26的纵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头环22和尾环23上,不仅利于加工,也使得所述本体21起到更好的夹持效果。所述头环22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21的一端,用于供对接侧的插针40插入所述容纳腔25内,所述尾环23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底圈24一体连接,且所述尾环23的纵向长度L1大于所述头环22的纵向长度L2。在加工过程中,所述头环22主要是起引导和支撑作用,所述L1大于L2是为了方便零件实现,也有助于所述夹爪20在所述对接腔15定位及与所述插针40配合。
所述底圈24呈圆形,其与所述尾环23为同心圆设置,而且所述底圈24的圆周长大于所述尾环23的圆周长。
另外,所述底圈24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定位缺口27,用于将底圈24固定定位于所述对接腔15内,从而实现夹爪20的固定定位,而且所述定位缺口27的设置也有利于底圈24的翻边加工。
所述挡圈30套设于所述对接部12的外围,并设有外壁31及自外壁31的末端向内折弯而延伸入所述对接腔15内的钩部32,所述外壁31贴合于所述对接部12的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基部13的表面齐平设置,所述钩部32向内折弯并夹持住所述对接部12的末端边缘,且钩部32与所述夹爪20的头环22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头环22进行环向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爪20采用一体式结构制作而成,其由金属薄板一体冲压并卷曲、折弯而成,如图4所示,所述夹爪20的主体、底圈24、头环22和尾环23经过卷曲拼接而成筒形,且其拼接缝28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底圈24的拼接缝28延伸至所述其中一个定位缺口27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体式的插孔主体10内设置一体冲压而成的夹爪20结构,利用夹爪20对插入插孔主体10中的插针40实现环向夹持紧固,使得所述夹爪20和插针40之间具有更多接触点,从而保障了所述插孔主体10和插针40之间连接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靠有效避免因多次插拔而带来的连接失效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件,包括插孔主体以及设置于插孔主体内的用以容纳插针的对接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插孔主体的对接腔内的夹爪;所述夹爪呈筒状,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的容纳腔以及分别位于本体两端的头环和尾环,其中所述本体的内壁向所述容纳腔凸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本体上开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狭槽,所述狭槽向内贯通所述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呈相互对称设置,狭槽的纵向两端分别延伸至头环和尾环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自其纵向两端向中央位置呈逐渐凹陷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还包括与尾环一体连接的底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自所述尾环向外翻折而成并与所述插孔本体定位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圈呈圆形,其与所述尾环为同心圆设置,而且所述底圈的圆周长大于所述尾环的圆周长,所述底圈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定位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主体呈纵长型延伸,其设有连接部、对接部以及连接所述连接部和对接部的基部,所述对接部的内侧设有对接腔,所述基部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对接腔贯通的对接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孔位于所述基部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对接孔小于所述对接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插孔主体一端的挡圈,该挡圈套设于所述对接部的外围,并设有外壁及自外壁的末端向内折弯而延伸入所述对接腔内的钩部,所述钩部夹持所述夹爪的头环。
CN201620426880.3U 2016-05-11 2016-05-11 电连接件 Active CN205646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6880.3U CN205646246U (zh) 2016-05-11 2016-05-11 电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6880.3U CN205646246U (zh) 2016-05-11 2016-05-11 电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6246U true CN205646246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9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26880.3U Active CN205646246U (zh) 2016-05-11 2016-05-11 电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62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484A (zh) * 2016-10-21 2017-02-15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和插孔外套
CN107369937A (zh) * 2016-05-11 2017-11-21 苏州艾希迪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9937A (zh) * 2016-05-11 2017-11-21 苏州艾希迪连接器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件
CN106410484A (zh) * 2016-10-21 2017-02-15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插孔接触件和插孔外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9800B (zh) 电插头
AU2018205181B2 (en) Rapid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radio-frequency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205646246U (zh) 电连接件
US20120171880A1 (en) Plug apparatus
CN104242002A (zh) 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
CN107369937A (zh) 电连接件
CN203466326U (zh) 探针式连接端子
CN202940386U (zh) 电源线插头
CN206135011U (zh) 一种配接电缆的超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4668688U (zh) 用于电力架设的旋转连接器
CN210272745U (zh) 一种板对板防脱连接器
CN205509188U (zh) 新型包胶式转接器
CN201285962Y (zh) 射频连接器
CN208782121U (zh) 一种双出线的连接器尾部结构
CN108233125A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3855494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部件
CN103078212B (zh) 一种部分接触件与外壳可靠导通的圆形插座连接器
CN106450865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6992351U (zh) 一种插针接线端子
CN208767520U (zh) Aisg快速连接器公座
CN206059788U (zh) 一种半刚性三同轴电缆连接器
US20150311658A1 (en) Socket system
CN205543296U (zh) 电器接线扩径端子
CN205752661U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
CN206076589U (zh) 新型Type‑C公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2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B10, No. 192, Tinglan Lan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Yixu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2-B802, No. 328, Xing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123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IXIDI CONNECTO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