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1209U - 风管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管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1209U
CN205641209U CN201620390645.5U CN201620390645U CN205641209U CN 205641209 U CN205641209 U CN 205641209U CN 201620390645 U CN201620390645 U CN 201620390645U CN 205641209 U CN205641209 U CN 205641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heat exchanger
conditioner
win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90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宗敏
黄钊
何远荣
王臣臣
杨森
贺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906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1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1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12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导风装置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均匀性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优化制冷制热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更优的低温除湿效果。

Description

风管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风管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经过换热器的风速不均,进而会导致换热器换热不均,影响整机的制冷制热性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室内机结构设计为保证静压,仅依靠风道的改变,这种方案难以实现换热器表面和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电辅热的风场均匀性,并且内置PTC电辅热因表面风速不均导致低风档功率发挥不佳。
因此,如何能够对风管式空调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优化风管式空调器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可以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均匀性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优化制冷制热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更优的低温除湿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通过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导风装置,以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和换热器的风向,使得在风管式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装置使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上受风均匀,进而能够在同样部件同风量的条件下,实现更优的制热和制冷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低温除湿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导风装置来提高换热器附近风场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蒸发温度,进而提升空调器的低温除湿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一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该第一导风条也可称作上下导风条,即在竖直方向上将风向在上下两个方向上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条的摆动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二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该第二导风条也可称作左右导风条,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风向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对称。
具体来说,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出风口的中心对称,使得经过第二导风条之后的风量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左右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5个导风条,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一夹角,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次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二夹角。其中,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即为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未经过第一导风装置导流前的出风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角在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夹角在0度至4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夹角可以为10度,第二夹角可以为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辅热装置为PTC电辅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所述V型换热器的开口正对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用于改变所述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该第二导风装置即为安装在风管式空调器的出风面板上的导风装置,通过安装第二导风装置,可以灵活地控制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当然,风管式空调器也可以不安装第二导风装置,仅通过第一导风装置既实现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控制,也实现对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中第一导风条的摆动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3,该换热器3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其中,送风风机具有蜗壳组件2,该蜗壳组件2的出风口即为送风风机的出风口。换热器3优选为V型换热器3,该V型换热器3的开口正对送风风机的出风口。
风管式空调器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辅热装置3,该电辅热装置3优选为PTC电辅热装置,其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与换热器3之间,用于通过感应温度来调节空调器的发热量,以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3之间设置了第一导风装置5,该第一导风装置5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4和换热器3的风向。
由于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3之间设置了第一导风装置5,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导风装置5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4和换热器3的风向,使得在风管式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装置5使换热器3和电辅热装置4上受风均匀,进而能够在同样部件同风量的条件下,实现更优的制热和制冷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低温除湿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导风装置5来提高换热器3附近风场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蒸发温度,进而提升空调器的低温除湿性能。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装置5包括:第一导风条51,该第一导风条51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第一导风条51也可称作上下导风条,即在竖直方向上将风向在上下两个方向上调整。
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步进电机6对第一导风条51的摆动角度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装置5还包括:第二导风条52,该第二导风条52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第二导风条52也可称作左右导风条,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风向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导风装置5既包含了上述的第一导风条51,又包含了第二导风条52,以实现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风向调节。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导风条51或第二导风条52。
作为第二导风条52的一种优选结构,第二导风条52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该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出风口的中心对称。第二导风条52的这种结构使得经过第二导风条52之后的风量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左右均匀分布。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电机来对第二导风条52的摆动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导风条包括5个导风条,该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一夹角y,该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次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二夹角x。其中,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即为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未经过第一导风装置5导流前的出风方向。
其中,第一夹角y在0度至60度的范围内,第二夹角x在0度至4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夹角y可以为10度,第二夹角x可以为5度。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蜗壳组件2的出风口与换热器3之间增设第一导风装置5,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换热器3和电辅热装置4表面风速的不均匀性,进而在同样部件同风量条件下,实现更优的整机制冷制热性能,同时通过控制第一导风装置5的导风方向来实现更好的低温除湿效果。
具体来说,当风管式空调器以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常规除湿模式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导风装置5,使电辅热装置4和换热器3的表面受风均匀,进而在同样部件同风量的条件下,实现更优的制冷、制热和常规除湿性能。
而在风管式空调器在低温除湿时,可以通过第一导风装置5来提高换热器3附近风场的不均匀性,如调整第一导风装置5朝向换热器3的一端部(优选为上端部)吹风,进而降低蒸发温度,提升风管式空调器的低温除湿性能。
其中,常规除湿和低温除湿的区别在于室内温度的不同,当空调器需要以除湿模式进行工作,且室内温度低于某一温度阈值时,确定为低温除湿;当空调器需要以除湿模式进行工作,且室内温度高于某一温度阈值时,确定为常规除湿。该温度阈值可以在8℃至22℃的范围内,优选地,可以为1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图1中所示的设置在蜗壳组件2上的温度传感器7来检测室内温度。
此外,当风管式空调器以送风模式运行时,对第一导风装置5的控制可以如下: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装置5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即第一导风装置5包括第一导风条51和第二导风条52,且第二导风条52包括了多个导风条,该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该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出风口的中心对称。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导风装置5的控制主要是对第一导风条51进行控制。
初定位:即在风管式空调器上电之初保证第一导风条51回到基准位置的操作,该操作通过逆时针调整第一导风条51的摆动角度,然后再顺时针摆动到基准位置,即图3中的位置2来实现。初定位操作具有最高的执行优先级,初定位操作完成之后才可进行其它操作。
风向调整功能:风向调整功能仅用于送风模式,当用户按下空调器的遥控器上的水平风键时,可进行风向的调整功能。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当用户第一次按下水平风键开启摇摆功能时,第一导风条51在图3中所示的上下限位置,即位置1和位置3之间摇摆;再次按下水平风键,第一导风条51停止摇摆,并停在当前位置。
第一导风条51的摇摆说明:1)取消摇摆时,第一导风条51停在当前位置;2)关机时,第一导风条51恢复到基准位置(图3中的位置2);3)送风风机关闭时(如关机或制热防冷风时),第一导风条51摇摆功能无效;4)正常关机、定时关机时,第一导风条51的摇摆功能自动取消,且当运行模式转换或者故障停机时,摇摆设置不变。
其中,图3中所示的位置0为基准点,其它位置的第一导风条51的角度以该位置作为参照点,位置4即为风管式空调器在低温除湿时,第一导风条51所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灵活地控制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可以在壳体1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二导风装置(图1和图2中均未示出),以通过该第二导风装置来调节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第二导风装置的控制方式也可以分为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调整,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风管式空调器,可以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均匀性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优化制冷制热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更优的低温除湿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
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
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
第一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条的摆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
第二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5个导风条,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一夹角,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次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二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在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夹角在0度至45度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装置为PTC电辅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所述V型换热器的开口正对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用于改变所述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
CN201620390645.5U 2016-04-28 2016-04-28 风管式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1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0645.5U CN205641209U (zh) 2016-04-28 2016-04-28 风管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90645.5U CN205641209U (zh) 2016-04-28 2016-04-28 风管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1209U true CN205641209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4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9064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41209U (zh) 2016-04-28 2016-04-28 风管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120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246A (zh) * 2016-10-28 2017-01-04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741056A (zh) * 2017-11-21 2018-02-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51737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8246A (zh) * 2016-10-28 2017-01-04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6288246B (zh) * 2016-10-28 2019-03-22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741056A (zh) * 2017-11-21 2018-02-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51737A (zh) * 2018-12-2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1675B1 (e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5240930A (zh) 风量调节装置及方法和空调柜机
CN204348860U (zh) 储能移动电站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103090508A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换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5641209U (zh) 风管式空调器
CN103292426A (zh) 冷却机房的装置及冷却送风调节方法
CN104976704A (zh) 二次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304774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减小水流量的方法及动态温差流量调节阀
CN203116229U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换气系统
CN107975914A (zh) 一种电加热控制方法
CN109210740B (zh) 分区域制热的加热结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3471197A (zh) 通风系统及控制腔室中温度的方法
CN104676811B (zh) 一种自调温热回收型通风系统
CN202792422U (zh) 方形变风量风口
CN206905086U (zh) 一种蓄热电暖器
CN203657086U (zh) 一种可换向送风的空调器
CN205481351U (zh) 一种提高热舒适性的家用空调器
CN205783335U (zh) 空调设备和风机盘管
CN103438553A (zh) 一种室内新风与温度调节系统
KR20090078175A (ko) 팬코일유닛
KR10140743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외기 바이패스 장치
CN105910235A (zh) 风管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4186098U (zh) 房屋结构
JP2016035361A (ja) 冬季における空調機の制御方法
CN108826564A (zh) 一种降低制冷工况再热能耗的新风空气处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