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6098U - 房屋结构 - Google Patents

房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6098U
CN204186098U CN201420515380.8U CN201420515380U CN204186098U CN 204186098 U CN204186098 U CN 204186098U CN 201420515380 U CN201420515380 U CN 201420515380U CN 204186098 U CN204186098 U CN 204186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house body
heat
building structur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53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建
冀志江
王静
陈继浩
王继梅
曹延鑫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Priority to CN2014205153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6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6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6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房屋结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房屋结构允许引入屋外空气来对其内部某一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保证屋外空气携带的灰尘无法进入该空间,以及该空间的安全等级不会因为屋外空气的引入而降低。房屋结构包括:房屋本体、导热层、蓄能装置;房屋本体包括屋顶以及侧壁,侧壁上具有多个开口;导热层设置在房屋本体中,导热层的周边与侧壁连接,将房屋本体内部分隔上下两层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多个开口位于导热层的上方,且将第一空间与房屋本体外部连通;蓄能装置中存放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可发生相变以吸热或放热。

Description

房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房屋的用途不同,有的房屋对于散热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通信机房。
通信机房在通信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机房的环境直接关系着通信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以及通信过程的顺畅和安全。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通信机房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大,而机房的通信设备也越来越密集,散发的热量非常大,要用到的空调功率越来越大,能耗越高。
为了保证机房内的设备正常工作,室内温度需保持在25~28℃,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将设备安放在封闭房间中,并加装空调,空调全年开启,以保证机房内设备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运行。通常情况下,机房空调配置的功率一般在2~5kW,机房中空调一年的耗电量就达到一万度到几万度以上,很多城市内的机房因为电价高而增加了运行成本。根据统计显示,空调的耗能量一般占通信机房能耗的1/5~3/5,再加上其他运营项目的电能消耗,通信机房的能耗量更大,电信运营企业开展机房节能工作势在必行。
目前,机房降温的节能方式是利用新风系统,把室外冷空气过滤之后引入通信机房内部,进而可以起到对设备很有效果的散热作用,也可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但新风节能空调系统存在着缺陷:第一点是当室外的新鲜空气在被引入到通信机房的时候,虽然经过了过滤处理,但不可避免地会同时引入一些灰尘,给机房的日常清洁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通信设备的有效安全运行;第二点是原本封闭的机房新开的引风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通信机房的防火安全等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房屋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得房屋结构允许引入屋外空气来对其内部某一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保证屋外空气携带的灰尘无法进入该空间,以及该空间的安全等级不会因为屋外空气的引入而降低,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房屋结构,包括:房屋本体、导热层、蓄能装置;所述房屋本体包括屋顶以及侧壁,所述侧壁上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房屋本体中,所述导热层的周边与所述侧壁连接,将所述房屋本体内部分隔上下两层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所述多个开口位于所述导热层的上方,且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连通;所述蓄能装置中存放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可发生相变以吸热或放热,所述第二空间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层传递给所述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释放热量到所述第一空间,热量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从所述第一空间流通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所述多个开口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房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和/或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中,用于形成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到所述第一空间的气流,以及造成所述出风口产生所述第一空间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气流;所述第二风扇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中,用于形成从所述第一空间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气流,以及造成所述进风口产生所述房屋本体外部到所述第一空间的气流。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还包括: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房屋本体内,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导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的工作。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中,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导通,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房屋本体外,设置在所述屋顶或所述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导通,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所述屋顶为保温层,用于阻碍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之间传递热量。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所述蓄能装置为包状或盒状。
可选地,前述的房屋结构,所述导热层为铝板或铝合金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房屋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房屋结构中,导热层的存在将房屋结构内部的空间隔离为不相通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位于第二空间的下方;由于第一空间中设置了具有相变材料的蓄能装置,所以第二空间的热量可以传递到该蓄能装置中,该蓄能装置的热量可以散发到第一空间中;同时第一空间的侧壁上具有开口,允许屋外与第一空间之间进行空气流通,以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第二空间的热量的转移,有利于改善第二空间的温度;由于用于流通空气的开口与第一空间连通,而并不与第二空间连通,所以屋外空气不会进入第二空间,则屋外空气携带的灰尘也不会进入第二空间;同时开口不与第二空间连通,也有利于保证第二空间的安全等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房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房屋结构中蓄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房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房屋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房屋结构,包括:
房屋本体1、导热层2、蓄能装置3。
房屋本体1包括屋顶4以及侧壁5,侧壁5上具有多个开口6,用于引入房屋本体1外部的空气。
导热层2设置在房屋本体1中,导热层2的周边与侧壁5连接,将房屋本体1内部分隔上下两层的第一空间7以及第二空间8,第一空间7和第二空间8之间不连通,多个开口6位于导热层1的上方,且将第一空间7与房屋本体1外部连通。
蓄能装置3中存放有相变材料9,相变材料9可发生相变以吸热或放热。相变材料9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相变过程材料温度保持恒定,此温度称为相变温度;相变过程中相变材料9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此热量称为相变潜热。相变潜热是相对于显热来说,显热是物质具有比热容而存储的热量。可见,相变材料9具有相变温度恒定、相变潜热高、反应可逆等特性,这些特性可用于建筑中的能量存储、能量转移、温度调节控制等方面。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空间8的热量通过导热层传递给相变材料9,相变材料9释放热量到第一空间7,热量通过多个开口6中的至少一个开口6从第一空间7流通到房屋本体1外部。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可以很好地引入外部免费自然冷风,通过相变材料9和第二空间8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可以为第二空间8提供一个恒温冷源。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适于作为通信机房,有利于解决通信机房能耗高、维护费用高等问题。由于用于流通空气的开口6与第一空间7连通,而并不与第二空间8连通,所以屋外空气不会进入第二空间8,则屋外空气携带的灰尘也不会进入第二空间8;同时开口6不与第二空间8连通,也有利于保证第二空间8的安全等级。
较佳的,为了改善空气的流通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多个开口4包括进风口10和出风口11,房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12和/或第二风扇13。
如图3所示,第一风扇12安装在进风口10中,用于形成从房屋本体1外部到第一空间7的气流,以及造成出风口11产生第一空间到房屋本体1外部的气流。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风口10为强制进风,而出风口11为被动出风。
第二风扇13安装在出风口11中,用于形成从第一空间5到房屋本体1外部的气流,以及造成进风口10产生房屋本体1外部到第一空间7的气流。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风口10为被动进风,而出风口11为强制出风。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流方向。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所需的空气流通效果,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使用。
较佳的,为了实现对第一风扇12和/或第二风扇13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还包括:
控制器14,安装在房屋本体1内,设置在侧壁5上,控制器14与第一风扇12和/或第二风扇13导通,用于控制第一风扇12和/或第二风扇13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器14可以实现对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的工作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空气流通效果的灵活控制。
较佳的,为了使得用户方便使用控制器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控制器14位于第二空间8内。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空间8位于下层,适于用户进出,将控制器14设置在第二空间8中有利于用户对控制器14进行使用。
较佳的,将第二空间8的温度自动维持在较低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第二空间8中,设置在侧壁5上,用于检测第二空间8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15与控制器14之间导通,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控制器14。
例如,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5探测到温度低于15℃时,此时不需要对第二空间8进行降温,所以可以强制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停止工作;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5探测到温度高于25℃时,此时第二空间8降温过高,所以可以强制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进行工作。
较佳的,为了自动利用房屋本体1外部的空气来对第二空间8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16,安装在房屋本体1外,设置在屋顶5或侧壁6上,用于检测房屋本体1外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6与控制器14之间导通,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控制器14。
例如,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6测到的室外温度低于25℃时,强制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开始工作,将相变材料7的相变温度调节为20~25℃,相变材料7开始相变进行蓄冷,通过导热层2和第二空间8内进行热交换,出风口11带走从第二空间8内交换出来的热量,第二空间8内的温度开始降低。
较佳的,为了在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不工作情况下,保持房屋本体1外部与第一空间7之间的温度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屋顶4为保温层,用于阻碍第一空间7与房屋本体1外部之间传递热量。
在第二空间8温度适当的情况下,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不需进行工作,即不需要第二空间8经过第一空间间接与所述房屋本体1外部进行热交换,所以保温层的存在有利于阻碍热交换。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蓄能装置3可以是包状或盒状等多种形状。
较佳的,为了快速将第二空间8的热量转移到相变材料7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房屋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房屋结构,导热层2为铝板或铝合金板,这是因为铝的导热性能非常良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房屋本体、导热层、蓄能装置; 
所述房屋本体包括屋顶以及侧壁,所述侧壁上具有多个开口; 
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房屋本体中,所述导热层的周边与所述侧壁连接,将所述房屋本体内部分隔上下两层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所述多个开口位于所述导热层的上方,且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连通; 
所述蓄能装置中存放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可发生相变以吸热或放热,所述第二空间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层传递给所述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释放热量到所述第一空间,热量通过所述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从所述第一空间流通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房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和/或第二风扇; 
所述第一风扇安装在所述进风口中,用于形成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到所述第一空间的气流,以及造成所述出风口产生所述第一空间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气流; 
所述第二风扇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中,用于形成从所述第一空间到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气流,以及造成所述进风口产生所述房屋本体外部到所述第一空间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房屋本体内,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导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的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中,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空间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导通, 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房屋本体外,设置在所述屋顶或所述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房屋本体外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导通,并将采集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顶为保温层,用于阻碍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房屋本体外部之间传递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能装置为包状或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为铝板或铝合金板。 
CN201420515380.8U 2014-09-09 2014-09-09 房屋结构 Active CN204186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5380.8U CN204186098U (zh) 2014-09-09 2014-09-09 房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5380.8U CN204186098U (zh) 2014-09-09 2014-09-09 房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6098U true CN204186098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5380.8U Active CN204186098U (zh) 2014-09-09 2014-09-09 房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60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317A (zh) * 2016-04-21 2016-08-17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速构建技术的节能环保型配电室
CN108131764A (zh) * 2015-08-02 2018-06-08 泉州东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764A (zh) * 2015-08-02 2018-06-08 泉州东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
CN108131764B (zh) * 2015-08-02 2020-03-24 江苏易明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
CN105863317A (zh) * 2016-04-21 2016-08-17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速构建技术的节能环保型配电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3795B (zh) 高能效建筑用能源环境一体机
CN205137762U (zh) 一种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
CN204960370U (zh) 环保智能房屋系统
CN201436492U (zh) 户式新风机空调系统
CN103574858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室外回风预处理方法
CN201615582U (zh) 一种通信基站用一体式节能型空调机组
CN102957103A (zh) 室内无尘通风内外循环装置
CN203977624U (zh) 一种新型通风吸湿保温墙体构造
CN109768348A (zh) 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CN206539079U (zh) 一种节能通信基站机房
CN204186098U (zh) 房屋结构
CN201554246U (zh) 机房自然散热结构
CN202581560U (zh) 用于空气处理的室内机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909075Y (zh) 热回收全新风地板光波空调
CN202511386U (zh) 一种立柜式空调器
CN205641209U (zh) 风管式空调器
CN203747269U (zh) 汇控柜通风除湿系统
CN103438553A (zh) 一种室内新风与温度调节系统
CN103900180B (zh) 一种通信机房外循环热交换节能装置
CN103148540B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灵活毛细管空调末端装置
CN202055582U (zh) 智能化节能通信机房
CN20620762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信息通讯基站
CN206145876U (zh) 室内通风与温度调节装置
CN201639906U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自然冷能热交换装置
CN201944978U (zh) 一种带旁通自动控制的空气置换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4 No. 1, East La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Guanzhua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MEY

Address before: 100024 No. 1, East La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Guanzhua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3

Address after: 100024 No. 1, East La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Guanzhua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y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4 No. 1, East La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Guanzhua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M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