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5170U - 藻水分离站 - Google Patents

藻水分离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35170U
CN205635170U CN201620362626.1U CN201620362626U CN205635170U CN 205635170 U CN205635170 U CN 205635170U CN 201620362626 U CN201620362626 U CN 201620362626U CN 205635170 U CN205635170 U CN 205635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algae
water
ar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26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626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35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35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35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藻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部分为锥形状的初级挤压脱水区,反应釜内壁上部设有综合反应器,综合反应器的进水口与上水管道相连,上水管道下端连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器,并在第二反应器与第一反应器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加药支管,第一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下端伸入广口容器中,进液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蓝藻提取泵,进液管道上设置第一加药支管;所述反应釜上部为锥形体,锥形体下部设置锥形状的藻水分离斗,锥形体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的出料端连接脱水装置。该分离站能够有效方便抽取蓝藻,并能对抽取的蓝藻进行有效分离,处理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藻水分离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藻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
背景技术
在蓝藻富集处建一打捞平台,用网收集蓝藻,使蓝藻形成浓度较大,可用泵打捞的藻浆区域,然后用泵固定在打捞平台上或藻体上打捞,蓝藻经过网收集后,浓度增加,厚度增加到几公分至十几公分,给打捞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条件离泵正常运行还相差较远,泵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如潜水泵其四周必需要液体保护为其降温,泥浆泵吸泥口必须在液体中,并且要满足供给,几公分厚至十几公分厚的藻浆不能满足泵的要求,泵能正常工作必须把泵放的深一点,这样造成吸进的大部分是水,吸取蓝藻的效果较差。现有设备除了抽取蓝藻的过程存在问题外,藻水分离的过程也不尽如人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藻水分离站,该分离站能够有效方便抽取蓝藻,并能对抽取的蓝藻进行有效分离,处理效果良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上部分为锥形状的初级挤压脱水区,反应釜内壁上部设有综合反应器,综合反应器的进水口与上水管道相连,上水管道下端连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器,并在第二反应器与第一反应器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加药支管,第一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下端伸入广口容器中,进液管道的入口端连接蓝藻提取泵,进液管道上设置第一加药支管;所述反应釜上部为初级挤压脱水区,初级挤压脱水区下部设置锥形状的藻水分离斗,初级挤压脱水区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的出料端连接脱水装置;反应釜的罐体表面下部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反应釜底部尾水出口连接尾水管道,尾水管道上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者均具有一横向弯折部,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者上端均伸入尾水出水控制器中,第一支管上设置尾水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装置与脱水装置之间设置虑水装置,虑水装置包括脱水反应器、反应器搅拌杆、加药口、加药控制阀及网道,所述网道上端延伸至出料装置的出料口,下端延伸至脱水装置的进料口,加药口设置于脱水反应器上,并用加药控制阀控制加药口的开闭,网道底部连接集水漏斗,集水漏斗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若干个串联连接的重力脱水斗及连接于重力脱水斗进水端的进料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两根转轴、张紧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出料链条及固定于所述出料链条上的出料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广口容器上端面设置格栅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药支管上设置第二阀门;进液管道上设置藻水控制阀门;第一加药支管上设置第一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藻水分离斗上口大、下口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反应器与反应釜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取样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通过一个广口容器来将分散的蓝藻收集至蓝藻提取泵的区域,蓝藻提取泵置于广口容器中,可以实现较好的抽取效果;抽取的蓝藻液体在经过两次加药处理后被送进反应釜中,蓝藻在反应釜中上浮后输送至脱水装置,脱水装置的壳体上均布设置若干孔洞,以便于蓝藻中的水分排出;本实用新型产品处理蓝藻效率高,24小时内产生藻泥量千吨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蓝藻提取泵1、广口容器2、格栅网2-1、藻水控制阀门3、第一加药支管4、第一阀门4-1、第一反应器5、取样阀门5-1、第二加药支管6、第二阀门6-1、第二反应器7、综合反应器8、反应釜9、初级挤压脱水区10、藻水分离斗10-1、尾水出口11-1、尾水控制阀11-2、尾水出水控制器11-3、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出料装置12、转轴12-1、出料链条12-2、出料斗12-3、虑水装置13、脱水反应器13-1、反应器搅拌杆13-2、加药口13-3、加药控制阀13-4、网道13-5、脱水装置14、重力脱水斗14-1、进料斗14-2、控制阀14-3、进液管道15、压缩空气入口16、螺旋压榨机17、集水漏斗18、排水管道19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反应釜9,反应釜9上部分为锥形状的初级挤压脱水区10,反应釜9内壁上部设有综合反应器8,综合反应器8的进水口与上水管道相连,上水管道下端连接第二反应器7,第二反应器7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器5,并在第二反应器7与第一反应器5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加药支管6,第一反应器5的进液口连接进液管道15,进液管道15下端伸入广口容器2中,进液管道15的入口端连接蓝藻提取泵1,进液管道15上设置第一加药支管4;所述反应釜9上部为初级挤压脱水区10,初级挤压脱水区10下部设置锥形状的藻水分离斗10-1,初级挤压脱水区10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出料装置12,出料装置12的出料端连接脱水装置14;反应釜9的罐体表面下部设有压缩空气入口16,反应釜9底部尾水出口11-1连接尾水管道,尾水管道上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所述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两者均具有一横向弯折部,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两者上端均伸入尾水出水控制器11-3中,第一支管11-4上设置尾水控制阀11-2。
出料装置12与脱水装置14之间设置虑水装置13,虑水装置13包括脱水反应器13-1、反应器搅拌杆13-2、加药口13-3、加药控制阀13-4及网道13-5,所述网道13-5上端延伸至出料装置12的出料口,下端延伸至脱水装置14的进料口,加药口13-3设置于脱水反应器13-1上,并用加药控制阀13-4控制加药口13-3的开闭,网道13-5底部连接集水漏斗18,集水漏斗18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19。
脱水装置14包括若干个串联连接的重力脱水斗14-1及连接于重力脱水斗14-1进水端的进料斗14-2,重力脱水斗14-1的出料端连接螺旋压榨机17。
出料装置12包括两根转轴12-1、张紧设置于所述转轴12-1上的出料链条12-2及固定于所述出料链条12-2上的出料斗12-3。
广口容器2上端面设置格栅网2-1。
第二加药支管6上设置第二阀门6-1;进液管道15上设置藻水控制阀门3;第一加药支管4上设置第一阀门4-1。
藻水分离斗10-1上口大、下口小。
第二反应器7与反应釜9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取样阀门5-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蓝藻提取泵1通常采用泥浆泵,蓝藻提取泵1固定在打捞平台上,并可根据水位的变化,调节泵的高度,然后在泵的外围套一个比泵大、且比泵放得更深的广口容器2,广口容器2的高度可以单独调节,在广口容器2的上平面设置格栅网2-1,防止水中杂物进入,并保证蓝藻提取泵1的进液口在蓝藻浓度较大位置处。为了避免广口容器2中的藻浆被抽取后,容器浮出水面,广口容器2的重量远大于容器内液体的重量。
蓝藻提取泵1抽取的浓藻水通过藻水控制阀门3送至反应釜9中,浓藻水在输送过程中,依次加入PAC药剂、PAM药剂,浓藻水依次在第一反应器5、第二反应器7中进行反应,经过两次加药反应后,由取样阀门5-1对浓藻水进行取样处理,以便于检测送入反应釜9中的浓藻水达到要求,满足要求的浓藻水被送至综合反应器8中,旋转反应后,从综合反应器8的斜向出口送出,此时浓藻水在反应釜中螺旋转动,随着反应釜9中浓藻水不断积累,蓝藻不断上浮直至初级挤压脱水区10处,由于初级挤压脱水区10为锥形状,蓝藻收到挤压并不断积累,直至到达上部出口位置处,出口处的蓝藻由出料斗12-1运出至虑水装置13,出料斗12-1在出料链条12-2的作用下,循环转动抓放蓝藻;蓝藻在脱水反应器13-1中,经由加药口13-3加油后,由反应器搅拌杆13-2搅拌脱水,水分从网道13-5中流出,流出的水分经由集水漏斗18收集后,由排水管道19排出,蓝藻沿网道13-5下行至进料斗14-2中,随着下行的蓝藻越积越多,蓝藻被挤压至重力脱水斗14-1中,经由控制阀14-3后被送至螺旋压榨机17,由螺旋压榨机17进一步压榨后,得到干燥蓝藻。上述方法中的两次加药目的是使得藻水絮凝,生成藻泥,由于蓝藻细胞没有破损,上浮至反应釜9的上部锥形口处,如果蓝藻细胞破损,藻泥下沉,此时由空压机对压缩空气入口16进行通气作业,帮助藻泥上浮。
反应釜9中污水从尾水出口11-1处流出,当尾水管道上的阀门关闭,尾水控制阀11-2打开时,污水从第一支管11-4中排出至尾水出水控制器11-3中,尾水出水控制器11-3中的积累的污水流至第二支管11-5中,并排出,由于第一支管11-4与反应釜9构成连通器,尾水出水控制器11-3中的水位始终与反应釜9中的水位一致;如果尾水控制阀11-2关闭,尾水管道上的阀门打开,则污水直接从尾水管道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拆装,方便运输,同时运输至作业场所后的组装作业十分简单,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产品在组装后占地面积较小。
为了方便对反应釜9内部进行清洗作业,反应釜9下部开设人孔。

Claims (8)

1.一种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9),反应釜(9)上部分为锥形状的初级挤压脱水区(10),反应釜(9)内壁上部设有综合反应器(8),综合反应器(8)的进水口与上水管道相连,上水管道下端连接第二反应器(7),第二反应器(7)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反应器(5),并在第二反应器(7)与第一反应器(5)两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加药支管(6),第一反应器(5)的进液口连接进液管道(15),进液管道(15)下端伸入广口容器(2)中,进液管道(15)的入口端连接蓝藻提取泵(1),进液管道(15)上设置第一加药支管(4);所述反应釜(9)上部为初级挤压脱水区(10),初级挤压脱水区(10)下部设置锥形状的藻水分离斗(10-1),初级挤压脱水区(10)的顶部开口处设置出料装置(12),出料装置(12)的出料端连接脱水装置(14);反应釜(9)的罐体表面下部设有压缩空气入口(16),反应釜(9)底部尾水出口(11-1)连接尾水管道,尾水管道上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所述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两者均具有一横向弯折部,第一支管(11-4)、第二支管(11-5)两者上端均伸入尾水出水控制器(11-3)中,第一支管(11-4)上设置尾水控制阀(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12)与脱水装置(14)之间设置虑水装置(13),虑水装置(13)包括脱水反应器(13-1)、反应器搅拌杆(13-2)、加药口(13-3)、加药控制阀(13-4)及网道(13-5),所述网道(13-5)上端延伸至出料装置(12)的出料口,下端延伸至脱水装置(14)的进料口,加药口(13-3)设置于脱水反应器(13-1)上,并用加药控制阀(13-4)控制加药口(13-3)的开闭,网道(13-5)底部连接集水漏斗(18),集水漏斗(18)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14)包括若干个串联连接的重力脱水斗(14-1)及连接于重力脱水斗(14-1)进水端的进料斗(1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12)包括两根转轴(12-1)、张紧设置于所述转轴(12-1)上的出料链条(12-2)及固定于所述出料链条(12-2)上的出料斗(1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口容器(2)上端面设置格栅网(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药支管(6)上设置第二阀门(6-1);进液管道(15)上设置藻水控制阀门(3);第一加药支管(4)上设置第一阀门(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水分离斗(10-1)上口大、下口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7)与反应釜(9)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取样阀门(5-1)。
CN201620362626.1U 2016-04-26 2016-04-26 藻水分离站 Active CN205635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2626.1U CN2056351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藻水分离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2626.1U CN2056351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藻水分离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35170U true CN205635170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2626.1U Active CN205635170U (zh) 2016-04-26 2016-04-26 藻水分离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35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0457U (zh) 谷物蒸煮系统
CN106398743B (zh) 一种石油焦输送脱水系统
CN108435405A (zh) 一种煤炭自动浮沉试验装置
CN205635170U (zh) 藻水分离站
CN202729923U (zh) 一种倒流式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CN205655635U (zh) 一种化工用搅拌干燥设备
CN203976684U (zh) 变性淀粉生产系统
CN216538844U (zh) 自动粒度检测设备及颗粒细化机
CN206285559U (zh) 一种具有搅拌、洗涤功能的控温压滤装置
CN208615089U (zh) 自动吸料搅拌装置
CN208136032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07256938U (zh)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
CN208097539U (zh) 高效固液分离装置
CN208662098U (zh) 一种柑橘皮渣发酵处理装置
CN202343313U (zh) 一种重力曲筛和一种胚芽洗涤装置
CN209144109U (zh) 一种精油萃取物分离罐
CN205199712U (zh)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的浮选装置
CN208554574U (zh) 一种煤炭自动浮沉试验装置
CN1216671C (zh) 超声波多能提取罐
CN207187224U (zh) 一种流平剂溶剂连续脱水收集装置
CN202199430U (zh) 一种内循环式粉煤灰浮选分离装置
CN205917143U (zh) 一种新型的铅泥脱硫装置
CN206463632U (zh) 离心机气相减排装置
CN219003399U (zh) 一种提高精煤浮选效率的装置
CN202983301U (zh) 微粉自动分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