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2352U -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 Google Patents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32352U
CN205632352U CN201620295267.2U CN201620295267U CN205632352U CN 205632352 U CN205632352 U CN 205632352U CN 201620295267 U CN201620295267 U CN 201620295267U CN 205632352 U CN205632352 U CN 205632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hip
module
car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52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家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952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32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32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3235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涉及到汽车领域,它由信息采集传感器、模块、交通信号接收装置、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模块、GPS、记录仪、驱动系统、电子门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档位控制模块、应急系统、安保系统置于总线中,通过对汽车周围的路状、环境、路径和人流信息收集、检测,由电脑计算、处理,自动、智能地直行、左右转向、制动,面临危险时应急报警、紧急刹车,以及完成任务后返回、倒车、泊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雨雪雾霾环境均能自动、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技术;并且其安保系统在紧急刹车、发生爆胎、自燃和有可燃气体时保护人、车和障碍物安全,抑制、减少、减轻交通事故。

Description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特别是一种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代替传统汽车,替代人类驾驶员,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并能防止发生自燃、爆胎、防可燃物燃烧、爆炸事故,更好地抑制、减少、减轻交通和安全事故,保护人、车与障碍物安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汽车,即使有“无人驾驶汽车”系列专利,也是仅对刹车系统的智能化,而且不能全面全自动地针对天气、环境、路况、车身等变化情况作出应急反应,及时主动智能地安全保护。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只是简单的智能辅助性驾驶技术,是初步的,不能完全脱离驾驶员的参与,在紧急状态下和突发事件时需要人为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全能全自动车辆保安器”(专利号:ZL 200510113027.2,申请日:2005年10月11日)发明专利,和“高速车辆保安器”(专利号:201210519195.1,申请日:2012年11月6日)发明专利,全能全自动总线车辆保安器(专利号:201320889262.9,申请日:2013年12月23日)实用新型专利;以及CAN总线,相关模转数、数转模、晶体振荡器、555集成振荡电路等公开的现有的电子技术,及其《新型汽车电子系统原理与故障维修》(孙余凯、吴鸣山、项绮明等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2.6,ISBN978-7-121-17305.9,PP1-35)涉及总线的内容。虽然“全能全自动车辆保安器”发明专利技术比较全面,但是没有采用CAN总线,不能适应现代高档、高级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高速车辆保安器”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全能全自动车辆保安器”的性能,让高速车辆在黑夜、雨雪雾霾环境下能在更远的100米以内环境下作出反应,更能提前主动防范,但是也没有采用CAN总线,只能在传统的高速车辆上适用,难以应用于一些现代的CAN总线车辆。然而,现代采用了CAN总线的车辆,即使采用了ABS、ESP、SRS、CBC、TPMS、EBD、ACC等主动安全技术,但是都很单一,不能全面、智能地防范交通事故;尤其是黑夜、雨雪雾霾环境与更远的环境下,背景的ABS、ESP、SRS、CBC、TPMS、EBD、ACC等主动安全技术难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对违反交通规则和黑夜、雨雪雾霾环境,以及前方有交通事故、车辆堵塞等导致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形进行防范,用技术手段接收交警管制。而全能全自动总线车辆保安器专利也是主动安全技术,智能,全能全自动保护,弥补了上述背景技术的缺陷,可以自动驾驶,但它在人群拥挤和山区、树林、街道场合,还是要有驾驶员参与,还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技术,也是辅助驾驶技术。因而,现有的、公开的背景技术,都有片面性,仍然没有摆脱人类司机的监控,还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而本实用新型则没有驾驶员人为操控,直接由电脑控制、电脑自动驾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的结构和组成,代替传统汽车,替代人类驾驶员,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并能防止发生自燃、爆胎、防可燃物燃烧、爆炸事故,更好地抑制、减少、减轻交通和安全事故,保护人、车与障碍物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结构由电源和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计算系统、报警系统、应急系统和安保系统组成。在具有电源的汽车上装上总线,并将信息采集传感器、模块、GPS定位仪、记录仪、驱动系统、电子门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档位控制、应急系统、安保系统置于总线中分析、检测,由电脑计算、比较、处理,自动主动智能控制,根据路状、环境、路径和人流信息,自动、智能地直行、左右转向、制动、面临危险时示廓、应急报警、紧急刹车,以及完成任务后倒车、驻车、泊车的无人驾驶操控汽车,并使其中的安保系统在紧急刹车、爆胎、自燃和有可燃气体时保护人、车和障碍物安全。车辆本身蓄电池电源的电压、电流足以驱动汽车行驶。将电源通过分压电阻和恒流源分压、恒流,通过电键连接总线,通过传感器和信息采集模块获得天气、环境、车辆、路况和人流信息,通过总线、电脑、GPS定位仪计算比较,对汽车作出示廓、减速、转向、超车、避让,和应急、报警、安保的执行命令,让汽车的电子档位控制、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驱动系统作出反应,并能智能地驻车、泊车。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模块;其中: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灰度传感器、车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电子摄像头、加速度测定仪、电磁波接收模块、声电敏感器件、红黄灯识别模块、交通信号接收装置、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总线和网关,与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连接;制动系统包括电子档位模块;转向系统包括电子助力转向模块;计算系统包括总线、网关、电脑、记录仪;报警系统 包括示廓灯、前后报警灯、左右转向灯、电喇叭、LED报警灯;应急系统包括数转模芯片、振荡电路、继电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安保系统包括前后轮胎防护装置、车内安全盾。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公知的CAN总线技术,它由模转数芯片、通信控制器、光电隔离器、收发器和晶振组成,接CAN绞合总线。通过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电子摄像头、GPS定位仪、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获得信息,通过总线、网关、电脑、记录仪计算比较,由电子档位模块、电子助力转向模块、电子液压制动模块、数转模芯片、振荡电路、继电器,再接到电源和安保系统、报警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应急系统进入执行程序执行。一组模转数芯片输入端有8个输入脚,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机、温敏电阻、前话筒、加速度失衡测定仪、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灰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元件,接到CAN收发器上。另一组模转数芯片输入端也有8个输入脚,分别接电磁感应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光敏电阻、车速传感器、后话筒、红外摄像头;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元件,接到CAN收发器上。通过防干扰保质处理,分别输出到PC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的CAN总线上;并将网关、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电子门锁、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接在CAN总线上,并且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并联左右转向灯;在CAN总线上装上电子摄像头。再通过数转模芯片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放大振荡,进入继电器。由继电器的衔铁作为单刀三掷开关,切换常态、示廓灯和前后报警灯、电喇叭、LED报警灯、前后轮胎防护装置、安全盾电路。再在模转数芯片中引入500KHZ晶振电路,在CAN通信控制器中引入16MHZ晶振电路。开通恒流源电键,然后调节可变电阻,使PC电脑和GPS定位仪正常工作,然后进行CAN编程、测试,装上车主密码和杀毒软件,运行。
交警信号接收器、温敏电阻、前话筒、加速度失衡测定仪、红外对射管、灰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电磁感应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光敏电阻、车速传感器、后话筒、红外摄像头中的任一部件探测、感应、接收到前方有障碍物、红灯、后面有超车追尾车辆、车内温度升高、车内气味异常、车辆发生故障、车辆上下坡失衡,以及因白天、黑夜、雨雪雾霾天气和前方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堵塞,交警发出交通管制信号,正在前行的后面车辆和车队,都会被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接受,产生信号、电流,共同通过模转数、通信控制器、光电隔离、收发器的CAN总线模块电路处理后,均能在PC电脑上有中断反应,出现影像或者突发的波纹信息,以及摄像头探测前方有障碍物信息,一并通过数转模、放大振荡模块电路的处理,继电器的衔铁作为单刀三掷开关,切换电路,打开示廓灯,或者指令电子档位控制模块减速、或者电子助力转向模块转向,并且亮左转向灯、向左偏转超车,或者亮右转向灯、向右偏转让道;或者电子制动模块制动、应对紧急状态,接通前后报警灯、前后轮胎防护装置多次落地,前后报警灯亮灯、电喇叭鸣笛、LED报警灯闪烁,紧急刹车,防止汽车出现事故。汽车车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车温升高或者气味传感器检测有可燃气体气味,电脑接收信息,计算比较,汽车可能自燃,或者车内有可燃气体,将气味信息传递到电脑,指令汽车紧急刹车,亮灯报警,防止汽车因自燃或者易燃物、爆炸物引发的危险。同时因胎压传感器监测胎压过高或者突然降低,可能爆胎,电脑指令前后轮胎防护装置落地对车身保护,由前后轮胎防护装置,排开并保护轮胎前的障碍物,并且皮轮滚动,保障汽车爆胎时能继续稳定前行,防止翻车事故的发生。在紧急刹车时,前后报警灯亮灯、电喇叭鸣笛,LED报警灯闪烁,一并打开车内安全盾中的安全气囊,保护车内乘客。从而抑制、减少、减轻交通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主动、智能、全面的自动保护人、车、障碍物安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具有应对障碍物、车辆自燃、车辆爆胎、超车追尾与白天、黑夜、雨雪雾霾环境,以及闯红灯、前方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堵塞,后车面临危险时,交警发出交通管制信号后,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摄像头、红外传感元件、电磁感应器、加速度失衡测定仪上下坡产生信号电流,通过总线、电脑计算比较,视危险的远近,主动亮灯示廓、鸣笛、报警,多次点刹减速,亮左转向灯、向左偏转超车或者亮右转向灯、向右偏转让道;当危险很近时,紧急刹车并启动安保系统保护人车障碍物安全。本实用新型因采用了交通信号接收器、电子摄像头、红外摄像头、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亮度传感器、灰度传感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雨雪雾霾环境,都 能对周围的人、车、障碍物作出反应,计算距离的远近,比较危险的有无。同时,采用了CAN总线,使车辆电线更少、电路更整洁、更省电、更环保、更安全,符合汽车CAN总线和“互联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趋势,适应更多车辆的安全保护,避免车辆因电线老化短路自燃、或者爆胎的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比现有的“全能全自动车辆保安器”、“高速车辆保安器”、“全能全自动总线车辆保安器”发明专利更能全天候、全方位自动监控、防范,主动、智能地保护人、车、障碍物安全,避免了人类司机驾驶汽车的随意性和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还专设了安保系统,在轮胎爆胎时保护人、车与障碍物安全;在紧急刹车时,安全盾中的安全气囊打开,保护车内乘客安全,并具有防自燃、防爆胎、防可燃物燃烧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发明采用了安全软件和车主密码保护,专对有乘车IC卡的乘客无人驾驶服务,可以防止黑客侵犯,保护汽车的安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比背景技术更优越、更先进、更实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是附图略作说明:
图1: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模块图
图2: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程序图
图3: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信息收集模块及无人驾驶操控的功效图
图4: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电脑、模块结构图
图5: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各传感器、电脑、执行中枢、总线连接模块图
图6: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模块、电脑、执行、安保部件与CAN总线连接图
图7: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三维外观与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8: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剖面图
图9: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前后轮胎防护装置结构图
图10: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安全盾结构图
1、交警信号接收器 2、温敏电阻 3、前话筒 4、加速度失衡测定仪 5、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 6、灰度传感器 7、气味传感器 8、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 9、电磁感应器 10、胎压传感器 11、亮度传感器 12、湿敏电阻 13、光敏电阻 14、车速传感器 15、后话筒 16、红外摄像头 17、可变电阻 18、电阻 19、晶振 20、晶振 21、电阻 22、驱动电动机 23、左转向灯 24、右转向灯 25、电键 26、恒流源 27、LED报警灯 28、电喇叭 29、前轮胎防护装置 30、电流表 31、后轮胎防护装置 32、电压表 33、安全盾 34、蓄电池 35、继电器 36、衔铁 37、CAN双绞总线 38、PC电脑 39、电子摄像头 40、ADC0809模转数芯片 41、SJA1000芯片 42、P82C250芯片 43、6N137芯片 44、6N137芯片 45、GPS定位仪 46、晶振 47、网关 48、记录仪 49、雷达测距仪 50、激光测距仪 51、P82C250芯片 52、电子档位控制模块 53、6N137芯片 54、6N137芯片 55、晶振 56、DAC0800芯片 57、555集成芯片 58、电子助力转向模块 59、前报警灯 60、后报警灯 61、电子门锁 62、电子液压制动模块 63、导线 64、SJA1000芯片 65、ADC0809模转数芯片 66、汽车 67、电磁阀 68、有孔气缸 69、皮轮 70、安全气囊 71、分压电阻 72、示廓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有电源的汽车66上装上总线,并将信息采集传感器、模块、GPS、记录仪、驱动系统、电子门锁61、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档位控制模块、应急系统、安保系统置于总线中分析、检测,由电脑计算、比较、处理,全智能全自动无人控制,实现根据路状、环境、路径和人流信息,自动、智能地直行、左右转向、制动、面临危险时示廓、应急报警、减速或紧急刹车,以及完成任务后倒车、驻车、泊车的无人驾驶操控汽车,并使其中的安保系统在紧急刹车、爆胎、自燃和有可燃气体时保护人车障安全(图1、图2、图3、图4)。
电源蓄电池34通过分压电阻17和恒流源26分压、恒流,通过导线63电键25连接总线,通过传感器和信息采集模块获得天气、环境、车辆、路况和人流信息,通过总线、电脑、GPS定位仪计算比较,对汽车作出示廓、减速、转向、超车、避让,和应急、报警、安保的执行命令,让汽车66的(GBSC)电子 档位控制模块、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驱动系统作出反应,并能智能地驻车、泊车(图1、图2、图3、图4)。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模块;其中: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灰度传感器、车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电子摄像头、加速度测定仪、电磁波接收模块、声电敏感器件、红黄灯识别模块、交通信号接收装置、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总线和网关,与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连接;制动系统包括电子档位模块;转向系统包括电子助力转向模块;计算系统包括总线、网关、电脑、记录仪;报警系统包括示廓灯、前后报警灯、左右转向灯、电喇叭、LED报警灯;应急系统包括数转模芯片、振荡电路、继电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安保系统包括前后轮胎防护装置、车内安全盾。
本实用新型的CAN总线是公知的技术,它由模转数芯片、通信控制器、光电隔离器、收发器和晶振组成,接CAN绞合总线37(图5)。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红外摄像头、电子摄像头、GPS定位仪、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获得信息,通过总线、网关、电脑、记录仪计算比较,由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电子助力转向模块、电子液压制动模块、数转模芯片、振荡电路、继电器,再接到电源和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报警系统、应急系统和安保系统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图1、图2、图3、图4)。
一组ADC0809模转数芯片40输入端有8个输入脚,用导线63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器1、温敏电阻2、前话筒3、加速度失衡测定仪4、红外对射管5、灰度传感器6、气味传感器7、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8;ADC0809模转数芯片40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41,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41输出,通过光电隔离元件6N137芯片43和6N137芯片44,接到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42上。另一组ADC0809模转数芯片65输入端也有8个输入脚,用导线63分别接电磁感应器9、胎压传感器10、亮度传感器11、湿敏电阻12、光敏电阻13、车速传感器14、后话筒15、红外摄像头16;ADC0809模转数芯片65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64,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64输出,通过光电隔离元件6N137芯片53、6N137芯片54,接到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51上。PC电脑38、GPS定位仪45、记录仪48、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网关47、雷达测距模块49、激光测距传感器50、电子门锁61、(EHB)电子液压制动模块62、电子助力转向模块58接在CAN双绞总线37上,并且电子助力转向模块58并联接左转向灯23右转向灯24后接电源蓄电池34负极;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42和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51通过防干扰保质处理,分别输出到PC电脑38、GPS定位仪45、记录仪48、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网关47的CAN双绞总线37上。PC电脑38采用5V电源,GPS定位仪45、记录仪48、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雷达测距仪49、激光测距仪50、电子门锁61、(EHB)电子液压制动模块62、电子助力转向模块58采用15V电源;并在CAN双绞总线37上装上电子摄像头39,电子摄像头39电源接5V。再由CAN双绞总线37通过数转模芯片DAC0800芯片56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555集成芯片57放大振荡,进入继电器35。由继电器35的衔铁36作为单刀三掷开关,切换电路a、b、c接线柱,变换常态、示廓灯72和前报警灯59后报警灯60、电喇叭28、LED报警灯27、前轮胎防护装置29后轮胎防护装置30、安全盾33电路。其中a接线柱为空,是平时正常状态,b接线柱串联示廓灯72接电源蓄电池34负极,c接线柱并联LED报警灯27、电喇叭28、前轮胎防护装置29、后轮胎防护装置31、安全盾33和串联的前报警灯59和后报警灯60后,接电源蓄电池34负极。电源蓄电池34的正极分三路,一路通过继电器35接通衔铁36;一路通过分压电阻71接雷达测距仪49、激光测距仪50、汽车电子制动模块62、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EPS)电子助力转向模块58、电子门锁61,作15V电源供电;另一路串联电流表30、恒流源26、电键25后又分开两路,一路串联可变电阻17成5V电源供电,5V正极电源导线63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器1、温敏电阻2、前话筒3、加速度失衡测定仪4、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5、灰度传感器6、气味传感器7、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8、电磁感应器9、胎压传感器10、亮度传感器11、湿敏电阻12、光敏电阻13、车速传感器14、后话筒15、红外摄像头16的输入端;同时又分开两路,一路串联电阻18、接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41,另一路串联电阻21,接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64;串联电流表30、恒流源26、电键25后又分的另一路接驱动电动机22正极,驱动电动机22负极接电源蓄电池34的负极。蓄电池34正极与负极导线63之间并联电压表32。再在ADC0809模转数芯片40中引入500KHZ晶振19电路和ADC0809模转数芯片65中引入500KHZ晶振20电路,在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41中引入16MHZ晶振46电路和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 64中引入16MHZ晶振55电路。开通电键25,然后调节可变电阻17,使PC电脑38和GPS定位仪45正常工作,然后进行CAN编程、测试,装上车主密码和杀毒软件,运行(图5、图6)。
交警信号接收器1安在车内,温敏电阻2安在驱动电动机22附近,前话筒3安在车前两侧,加速度失衡测定仪4安在车内,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5安在车前和车后两边,灰度传感器6安在车前向下倾斜10度角,气味传感器7安在车内顶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8安在车辆尾部两侧,电子门锁61和电磁感应器9均安在车门上,胎压传感器10安在轮胎气门上,亮度传感器11安在车前,湿敏电阻12安在车前,光敏电阻13安在车前顶部左侧向上约成5度角,车速传感器14安在驱动桥壳或变速器壳内,后话筒15安在车后两侧,红外摄像头16安在车前和车后向下约成3度角;雷达测距仪49安在车内顶部、激光测距仪50安在车外顶部;电子摄像头39安在车前中间部位。前轮胎防护装置29、后轮胎防护装置31均由电磁阀67、有孔气缸68、皮轮69组装而成,安在前后轮胎的前部坚固部位上;车内安全盾33由坚硬材料制造,安全盾33中装有安全气囊70,安在车内乘客座椅前面(图7、图8、图9、图10)。
正常状态时,继电器35衔铁36接a接线柱。当交警信号接收器1、温敏电阻2、前话筒3、加速度失衡测定仪4、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5、灰度传感器6、气味传感器7、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8、电磁感应器9、胎压传感器10、亮度传感器11、湿敏电阻12、光敏电阻13、车速传感器14、后话筒15、红外摄像头16中的任一部件探测、感应、接收到前方有障碍物、红灯、后面有超车追尾车辆、车内温度升高、车内气味异常、车辆发生故障、车辆上下坡失衡,以及因白天、黑夜、雨雪雾霾天气和前方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堵塞,交警发出交通管制信号,正在前行的后面车辆和车队,都会被本实用新型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接收,产生信号、电流,共同通过模转数、通信控制器、光电隔离、收发器的CAN总线模块电路处理后,均能在PC电脑38上有中断反应,出现影像或者突发的波纹信息,以及电子摄像头39探测前方有障碍物信息,PC电脑38指令继电器35衔铁36接b接线柱、打开示廓灯72示廓,或者指令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减速、或者(EPS)电子助力转向模块58转向并亮左转向灯23、向左偏转超车,或者亮右转向灯24、向右偏转让道;或者电子制动模块62制动;一并通过数转模、555集成芯片57放大振荡电路的处理,应对紧急状态,PC电脑38指令(GBSC)电子档位控制模块52减速,继电器35衔铁36接c接线柱、接通串联的前报警灯59和后报警灯60报警,或者前轮胎防护装置29和后轮胎防护装置31触地,电喇叭28鸣笛、LED报警灯27闪烁,汽车66紧急刹车。

Claims (5)

1.一种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是由电源和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计算系统、报警系统、应急系统和安保系统组成,其特征是:在具有电源的汽车上装上总线,并将信息采集传感器、模块、GPS定位仪、记录仪、驱动系统、电子门锁、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档位控制、应急系统、安保系统置于总线中;一组模转数芯片输入端有8个输入脚,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机、温敏电阻、前话筒、加速度失衡测定仪、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灰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元件,接到CAN收发器上;另一组模转数芯片输入端也有8个输入脚,分别接电磁感应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光敏电阻、车速传感器、后话筒、红外摄像头;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输出,通过光电耦合元件,接到CAN收发器上;通过防干扰保质处理,分别输出到PC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的CAN总线上;并将网关、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电子门锁、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接在CAN总线上,并且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并联左右转向灯;在CAN总线上装上电子摄像头;再通过数转模芯片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放大振荡,进入继电器;由继电器的衔铁作为单刀三掷开关,切换常态、示廓灯和前后报警灯、电喇叭、LED报警灯、前后轮胎防护装置、安全盾电路;在模转数芯片和CAN通信控制器中分别引入晶振电路;
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模块;其中: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灰度传感器、车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电子摄像头、加速度测定仪、电磁波接收模块、声电敏感器件、红黄灯识别模块、交通信号接收装置、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总线和网关,与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连接;
所述的制动系统包括电子档位模块;
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电子助力转向模块;
所述的计算系统包括总线、网关、电脑、记录仪;
所述的报警系统包括示廓灯、前后报警灯、左右转向灯、电喇叭、LED报警灯;
所述的应急系统包括数转模芯片、振荡电路、继电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所述的安保系统包括前后轮胎防护装置、车内安全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其特征是:一组ADC0809模转数芯片输入端有8个输入脚,用导线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器、温敏电阻、前话筒、加速度失衡测定仪、红外对射管、灰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ADC0809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输出,通过光电隔离元件6N137芯片和6N137芯片,接到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上;另一组ADC0809模转数芯片输入端也有8个输入脚,用导线分别接电磁感应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光敏电阻、车速传感器、后话筒、红外摄像头;ADC0809模转数芯片输出端接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输出,通过光电隔离元件6N137芯片、6N137芯片,接到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上;PC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网关、雷达测距模块、激光测距传感器、电子门锁、电子液压制动模块、电子助力转向模块接在CAN双绞总线上,并且电子助力转向模块并联接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后接电源蓄电池负极;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和CAN收发器P82C250芯片通过防干扰保质处理,分别输出到PC电脑、GPS定位仪、记录仪、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网关的CAN双绞总线上;PC电脑采用5V电源,GPS定位仪、记录仪、电子档位控制模块、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电子门锁、电子液压制动模块、电子助力转向模块采用15V电源;并在CAN双绞总线上装上电子摄像头,电子摄像头电源接5V;再由CAN双绞总线通过数转模芯片DAC0800芯片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555集成芯片放大振荡,进入继电器35;由继电器的衔铁作为单刀三掷开关,切换电路a、b、c接线柱,变换常态、示廓灯和前报警灯后报警灯、电喇叭、LED报警灯、前轮胎防护装置后轮胎防护装置、安全盾电路;其中a接线柱为空,b接线柱串联示廓灯接电源蓄电池负极,c接线柱并联LED报警灯、电喇叭、前轮胎防护装置、后轮胎防护装置、安全盾和串联的前报警灯和后报警灯后,接电源蓄电池负极;电源蓄电池的正极分三路,一路通过继电器接通衔铁;一路通过分压电阻接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汽车电子制动模块、电子档位控制模块、电子助力转向模块、电子门锁,作15V电源供电;另一路串 联电流表、恒流源、电键后又分开两路,一路串联可变电阻成5V电源供电,5V正极电源导线分别接交警信号接收器、温敏电阻、前话筒、加速度失衡测定仪、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灰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电磁感应器、胎压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光敏电阻、车速传感器、后话筒、红外摄像头的输入端;同时又分开两路,一路串联电阻、接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另一路串联电阻,接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串联电流表、恒流源、电键后又分的另一路接驱动电动机正极,驱动电动机负极接电源蓄电池的负极;蓄电池正极与负极导线之间并联电压表;再在ADC0809模转数芯片中引入500KHZ晶振电路和ADC0809模转数芯片中引入500KHZ晶振电路,在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中引入16MHZ晶振电路和通信控制器SJA1000芯片中引入16MHZ晶振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其特征是:交警信号接收器安在车内,温敏电阻安在驱动电动机附近,前话筒安在车前两侧,加速度失衡测定仪安在车内,前后红外对射管并联安在车前和车后两边,灰度传感器安在车前向下倾斜10度角,气味传感器安在车内顶部,555集成电路人体感应器安在车辆尾部两侧,电子门锁和电磁感应器均安在车门上,胎压传感器安在轮胎气门上,亮度传感器安在车前,湿敏电阻安在车前,光敏电阻安在车前顶部左侧向上约成5度角,车速传感器安在驱动桥壳或变速器壳内,后话筒安在车后两侧,红外摄像头安在车前和车后向下约成3度角;雷达测距仪安在车内顶部、激光测距仪安在车外顶部;电子摄像头安在车前中间部位;前轮胎防护装置、后轮胎防护装置安在前后轮胎的前部坚固部位上;车内安全盾安在车内乘客座椅前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其特征是:前轮胎防护装置、后轮胎防护装置均由电磁阀、有孔气缸、皮轮组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其特征是:车内安全盾由坚硬材料制造,安全盾中装有安全气囊。
CN201620295267.2U 2016-03-31 2016-03-31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32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5267.2U CN2056323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5267.2U CN2056323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32352U true CN205632352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526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32352U (zh) 2016-03-31 2016-03-31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32352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1999A (zh) * 2016-03-31 2016-07-13 汪家琳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N106828366A (zh) * 2016-12-28 2017-06-13 北京理工大学 无人车整车设备稳压配电控制系统
CN107844121A (zh) * 2017-12-17 2018-03-27 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213955A1 (zh) * 2017-05-21 2018-11-29 李仁涛 无人驾驶汽车避障装置及方法
CN109448410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和智能移动机器人
WO2019047642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66754A (zh) * 2019-03-25 2019-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尾部斜面式登台的武术擂台机器人
WO2020211641A1 (zh) * 2019-04-13 2020-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芯片、车辆控制系统、设备和车辆
CN112758066A (zh) * 2020-12-30 2021-05-0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制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统筹电子控制单元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1999A (zh) * 2016-03-31 2016-07-13 汪家琳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N105751999B (zh) * 2016-03-31 2018-07-20 汪家琳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N106828366A (zh) * 2016-12-28 2017-06-13 北京理工大学 无人车整车设备稳压配电控制系统
CN106828366B (zh) * 2016-12-28 2019-03-29 北京理工大学 无人车整车设备稳压配电控制系统
WO2018213955A1 (zh) * 2017-05-21 2018-11-29 李仁涛 无人驾驶汽车避障装置及方法
WO2019047642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844121A (zh) * 2017-12-17 2018-03-27 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48410A (zh) * 2018-09-26 2019-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和智能移动机器人
US11541880B2 (en) 2018-09-26 2023-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server, and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
CN109966754A (zh) * 2019-03-25 2019-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尾部斜面式登台的武术擂台机器人
WO2020211641A1 (zh) * 2019-04-13 2020-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芯片、车辆控制系统、设备和车辆
CN112758066A (zh) * 2020-12-30 2021-05-0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制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统筹电子控制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2352U (zh)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N105751999B (zh) 全智能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CN103544844B (zh) 一种避免违反交通信号灯的驾驶辅助方法与系统
US833062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ocalized warning of dangerous situations for vehicles
CN105291965B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方法及装置
CN201677807U (zh) 车辆开门示警装置
CN103213533B (zh) 汽车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1767539B (zh) 一种汽车巡航控制方法及巡航装置
CN103318176A (zh) 一种客车自适应巡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49006B (zh) 一种车载智能安全预警系统
CN207510403U (zh) 一种车辆自动刹车装置
CN103395402B (zh) 一种汽车智能安保系统
CN104648389B (zh) 汽车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3481850A (zh) 碰撞前紧急制动干预系统和方法
CN103978927A (zh) 一种基于前向防撞系统的汽车刹车尾灯自动控制系统
CN103434505A (zh) 汽车制动安全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08248578A (zh) 车辆主动紧急制动系统、方法及卡车
CN103723105B (zh) 全能全自动总线车辆保安器
CN205553927U (zh) 一种具有智能控制的电动车
USH2001H1 (en) Vehicular deceleration-responsive center high-mounted stoplight
CN203996230U (zh) 一种自适应巡航系统
CN202480976U (zh) 一种智能减速提醒装置
CN205469046U (zh) 汽车轮毂温度监测系统
CN211391235U (zh) 机场电动车辆自动对机限速系统
CN204641537U (zh) 一种基于踏板位置的制动强度分析及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