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6299U - 一种打孔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孔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6299U
CN205626299U CN201620201218.8U CN201620201218U CN205626299U CN 205626299 U CN205626299 U CN 205626299U CN 201620201218 U CN201620201218 U CN 201620201218U CN 205626299 U CN205626299 U CN 205626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cloth
dimensional
woven fabric
apertured nonwoven
perfo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12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继华
蔡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anj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anj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anj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anj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12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6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6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6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孔无纺布,由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套孔重叠复合而成;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具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所述的凸起部分具有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凹入部分的下侧进行粘结;所述套孔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贯穿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的内部连续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为无纺布的渗透提供一个渗透通道,进而加快液体,排泄物软便渗透和减少残留,提供气流的内外循环,减少湿闷感。在加工中采用针尖的穿刺工序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紧密的贴附在凸辊上,有效防止复合加工过程中两层无纺布的错位,又简化了工艺,节省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打孔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立体漏斗形开孔、气流通道的打孔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具有柔软,亲肤及透气等特性,被广泛地用于生理卫生巾或纸尿裤等卫生用品、擦拭装置等清扫用品,以及面罩等医疗用品等领域。但在卫生巾或纸尿裤使用中,体液中可能含有的血块或婴儿软便都会附着在卫生巾或纸尿裤的面层,因此大大降低了卫生用品的舒适性和透气性。
专利文献CN2010101842233记载了一种复合片材,其中通过对上层纤维片材进行立体赋形,在实质上平坦的下层纤维片材上具有上层纤维片材构成的大量的凸部,并且在凸部间具有凹部,凹部与凸部在复合片材上交替配置,通过凹部与凸部的交替配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液,特别是排泄物为高粘度的排泄物软便时,软便就被捕捉到由凸部包围形成的封闭的凹部内,从而变得不易引起横向流动;但是,由于两层无纺布通过凹部的粘结区域进行粘合,粘合点的存在以及凹部的粘结区域无纺布变厚,会阻碍排泄物特别是高粘度的排泄物软便向吸收体的渗透,软便停留在凹部的粘结区域上,凸起部分的强度不足以支撑婴儿的体重带来的压力,因此软便在纸尿裤的使用过程中会贴在婴儿的皮肤上,从而会造成婴儿皮肤的尿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1842233的生产方法,由于无纺布本身在有张力的情况下易拉伸变形,从而导致在实际生产时无纺布的凸起部分可能会跑位,与凹部进行粘合从而破坏凸起,因此,需要在两辊上增加抽吸系统,使得纤维片层能够贴附在辊周面,达到固定凸起的作用,并且由于无纺布的透气性很好,需要比较大的抽气量,从而造成生产成本高,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在保持凸起的立体结构的同时,提高无纺布渗透能力的无纺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无纺布由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套孔重叠复合而成;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具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所述的凸起部分具有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凹入部分的下侧进行粘结;所述套孔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贯穿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
所述凸起部分的上面形成一连续的平面,以令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的内部连续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之间形成连续贯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交替排列,凸起部分具有独立的不连续内部空间,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孤立的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形成具有独立的不连续的透气通道。
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具有开孔结构。
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开孔方向由表面向底面延伸。
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开孔方向由底面向表面延伸。
所述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0.2-5mm。
所述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大20%以上。
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小于70 %。
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1mm-5mm。
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为拒水无纺布,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为亲水无纺布。
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或/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
所述凹入部分的粘合为热粘合区域或胶粘合区域。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层开孔无纺布,利用立体漏斗形开孔重叠而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的内部连续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令无纺布在保持凸起的立体结构的同时,为无纺布的渗透提供一个渗透通道,进而加快液体,排泄物软便渗透和减少残留,最后通过两层无纺布的粘结,防止凸起部分被挤压,有效地形成气流通道,防止通道堵塞,压塌,提供气流的内外循环,减少湿闷感;立体漏斗形开孔结构,使无纺布与下层吸收体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且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有效地阻止了液体的返渗;并且在加工中通过采用针尖的穿刺工序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紧密的贴附在凸辊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复合加工过程中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错位,又简化了工艺,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1A为图1沿P-P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2A为图2沿Q-Q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3A为图3沿Q-Q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4A为图4沿R-R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5A为图5沿T-T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打孔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6A为图6沿L-L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打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打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打孔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和描述:
配合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打孔无纺布1,其由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套孔重叠而成;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凸起部分B与凹入部分A,所述的凸起部分B具有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的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所述套孔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由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的凹入部分A向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下侧延伸,或由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下侧向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的凹入部分A延伸,贯穿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所述凸起部分B上面为连续的平面或非连续的平面,以令无纺布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贯通的内部空间或孤立的内部空间E。所述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0.2-5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大20%以上;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小于70 %;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1mm-5mm。
开孔率的测试方法如下:
测量仪器:上海长方XTL-200 电子显微镜(连接电脑),CF-2000MIS图像分析系统;
1、打开 CF-2000MIS图像分析系统,调节倍率为1.0并标定。将样品放置在镜片下方,打开光源,调节光源至阀值95时直方图有两个波峰出现;
2、点击“采集图像”图标,调节焦距使图像达到最清晰的效果,点击“冻结图像”图标,进行图片采集。点击“测量矩形参数”图标画一个矩形,矩形里面包含5 个孔,矩形尺寸为7500×7500μm,点击“调整测量矩形的位置”对矩形进行微调,再点击“将测量标记与图像融合在一起”图标,使矩形与图像融合;
3、点击“选取矩形区域”图标,选择相同的矩形区域,再点击“分析目标选取并着色”的图标,出现“分析目标确定”的对话框,调节阀值到95,点击确定。点击“处理”按钮,选择“分析目标内外圆滑”,点击其中的“分析目标强内外圆滑”对图片进行处理。再点击“套索目标选取工具”对5 个孔以外的着色进行处理;
4、点击“目标分析”的图标,出现“分析结果—可视化处理”的对话框,点击“分析”按钮,出现“单项参数分析”的对话框,在运算选项里选择“代数和/分析区域面积”作为当前的运算选项,点击“计算”按钮,对话框里会显示分析结果A,A×100%即为开孔率,结果精确到0.1%;
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立体高度h为0.5mm,使得无纺布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并且将打孔无纺布1与下层的芯体隔离开,C、D的上开口直径d为1.3mm,下开口直径为0.8mm,d/r为1.6,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使得液体能够快速下渗,并能够有效地阻止液体回渗的作用。
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开口直径的测试方法如下:
测量仪器:上海长方XTL-200 电子显微镜(连接电脑),CF-2000MIS图像分析系统;
样品准备:用剪刀沿着MD方向剪下一块样品,确保边缘的立体漏斗形开孔完整,将剪下的样品贴在模具上;
测试步骤:
1)尺寸标定:打开1.5倍定标图像,点击“尺寸标定”图标,将标准标尺拉至正确位置,点击“确认”。
2)图像采集:打开CF-2000MIS图像分析系统,选择倍率1.5倍,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模具在下,样品朝上,打开光源,点击“采集图像”图标,调整焦距至图像清晰,确保图像上能看到3到4个开孔,再点击“冻结图像”图标,进行图片采集;
3)测量:点击“测量直线几何参数”图标,在样品漏斗形立体漏斗形开孔的下底面画一条水平线,再从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面至水平线画出垂直的线,其数值即为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数值精确至0.01mm。
点击“测量直线几何参数”图标,在样品漏斗形上开口画出平行的线,其数值即为上开口的直径,数值精确至0.01mm, 在样品漏斗形下开口画出平行的线,其数值即为上开口的直径,数值精确至0.01mm。
实施例 1
如图1、1A所示的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开孔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可为一连续的平面,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具有连续的内部空间E,连续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压力解除后,气流通道迅速恢复,使得打孔无纺布1内部的气流与外界空气对流,起到循环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与皮肤面接触的凸起区域给使用者带来柔软的触感,保持了立体无纺布的3D视觉效果,又降低湿闷感,提高舒适效果。
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1.0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3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3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1mm。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使得排泄物软便能够迅速地从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中渗入到吸收体中,其中开孔结构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当体液沿凸起部分B流向开孔部位,立体漏斗形开孔C、D既具有导流作用,也可以使液体从开孔部位快速渗入,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的干爽性能,也促进了液体快速吸收。
实施例 2
如图2、2A所示的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的俯视图为孤立凸起的“岛屿”,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环绕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并且环绕在凸起部分B的四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具有独立的内部空间E,独立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独立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保持了立体无纺布的3D视觉效果,又降低湿闷感,提高舒适效果。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1.5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25%;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25%;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5mm。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使得排泄物软便能够迅速地从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中渗入到吸收体中,其中开孔结构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当体液沿凸起部分B流向开孔部位,立体漏斗形开孔C、D既具有导流作用,也可以使液体从开孔部位快速渗入,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的干爽性能,也促进了液体快速吸收。
实施例 3
如图3、3A所示的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的俯视图为一连续的平面,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立体漏斗形开孔F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A具有连续的内部空间E,连续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压力解除后,气流通道迅速恢复,使得打孔无纺布1内部的气流与外界空气对流,起到循环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与皮肤面接触的凸起区域给使用者带来柔软的触感,保持了立体无纺布的3D视觉效果,又降低湿闷感提高舒适效果。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2.0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4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3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8mm。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使得排泄物软便能够迅速地从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中渗入到吸收体中,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具有立体漏斗形开孔F,不但使得凸起部分更加透气,更容易形成气流通道,并且当体液沿凸起部分B流向开孔部位,立体漏斗形开孔C、D以及立体漏斗形开孔F既具有导流作用,也可以使液体从开孔部位快速渗入,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的干爽性能,也促进了液体快速吸收。
实施例 4
如图4、4A所示的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的俯视图为一连续的平面,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具有连续的内部空间E,连续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压力解除后,气流通道迅速恢复,使得打孔无纺布1内部的气流与外界空气对流,起到循环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与皮肤面接触的凸起区域给使用者带来柔软的触感,保持了立体无纺布的3D视觉效果,又降低湿闷感,提高舒适效果。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2.5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4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28%;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1.2mm。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使得排泄物软便能够迅速地从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中渗入到吸收体中,其中开孔结构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当体液沿凸起部分B流向开孔部位,立体漏斗形开孔C,D既具有导流作用,也可以使液体从开孔部位快速渗入,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的干爽性能,也促进了液体快速吸收。
实施例 5
如图5、5A所示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的俯视图为一连续的平面,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立体漏斗形开孔C,D由凸起部分B,凹入部分A及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底面向表面延伸,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具有连续的内部空间E,连续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压力解除后,气流通道迅速恢复,使得打孔无纺布1内部的气流与外界空气对流,起到循环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与皮肤面接触的凸起区域给使用者带来柔软的触感,保持了立体无纺布的3D视觉效果,又降低湿闷感,提高舒适效果。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2.0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3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28%;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5mm。
实施例 6
如图6、6A所示的打孔无纺布1,由两层无纺布粘结构成,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为拒水无纺布,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为亲水无纺布,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具有皮肤接触的凸起部分B和凹入部分A,凸起部分B的俯视图为一连续的平面,凹入部分A以“海”的形式存在于凸起部分B中,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存在于凹入部分A中,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凹入部分A的下侧进行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D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重叠,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具有连续的内部空间E,连续的内部空间E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之间形成连续的贯穿于整个无纺布1的气流通道,两层无纺布的粘结区域,固定支撑了气流通道,使得气流通道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压力解除后,气流通道迅速恢复,使得打孔无纺布1内部的气流与外界空气对流,起到循环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与皮肤面接触的凸起区域给使用者带来柔软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2.5mm;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R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r大40%;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为28%;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1.2mm。当排泄物软便接触到第一层拒水无纺布的凸起部分B时,因为拒水效果,软便无法滞留在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表面,迅速地从凸起部分B滑落到凹入部分A,并通过凹入部分的重叠立体漏斗形开孔C,D快速渗入到下层吸收体中,起到干爽的效果。
实施例 7
如图7并配合图1,1A所示,一种打孔无纺布其实现方式一为,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经过一对相互咬合的凹凸辊M和N,速度为5-100米/分钟,凹辊M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40-200℃,凸辊N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30-200℃,所述的凹辊M上具有凹入b和分布在凹入区域的凹孔a,凹入b 的深度范围为0.5-45mm,凹孔a的深度为0.5-50mm,凸辊N上具凸台c和凸台上的针d,凸台c的高度度为0.5-50mm,针d的高度为0.5-45mm, 凹辊M和凸辊N交合的间隙可调整,交合间隙范围为0.1-45mm,无纺布在凹凸辊咬合过程中,在M辊的凹入b和N辊的凸台c受压及加热的情况下形成凹入部分A,在M辊的凹孔a和N辊的针尖d刺穿及加热情况下形成开孔结构C,凹辊M、凸辊N相互咬合并由传动机构传动,凹辊M、凸辊N为加热辊,加热温度及咬合间隙可以设定,无纺布11经过凹辊M、凸辊N辊的加热挤压形成具有凸起及开孔的立体无纺布并通过针尖d的刺穿后,通过针尖固定住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使其牢牢贴附在凸辊N上,起到了快速节约,有效的定位效果,大大节约了能耗,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进入到N辊中,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接触,并一同进入到凸辊N与第三凹辊第三凹辊O中,第三凹辊O上具有凹孔 f与N辊的针d在包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的同时刺穿挤压,形成立体漏斗形开孔D并粘结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将两层无纺布粘结,刺穿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打孔无纺布1。
实施例 9
如图8并配合图1,1A所示,一种打孔无纺布另一实现方式为,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经过一对相互咬合的凹凸辊M和N,速度为5-100米/分钟,凹辊M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40-200℃,凸辊N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30-200℃,所述的凹辊M上具有凹入b和分布在凹入区域的凹孔a,凹入b 的深度范围为0.5-45mm,凹孔a的深度为0.5-50mm,凸辊N上具凸台c和针d,凸台c的高度度为0.5-50mm,针d的高度为0.5-45mm, 凹辊M和凸辊N交合的间隙可调整,交合间隙范围为0.1-45mm,无纺布在凹凸辊咬合过程中,在M辊的凹入b和N辊的凸台c受压及加热的情况下形成凹入部分A,在M辊的凹孔a和N辊的针尖d刺穿及加热情况下形成开孔结构C,凹辊M、凸辊N相互咬合并由传动机构传动,凹辊M、凸辊N为加热辊,加热温度及咬合间隙可以设定,无纺布11经过凹辊M、凸辊N的加热挤压形成具有凸起及开孔的立体无纺布并依附在凸辊N上,无纺布11经过凹辊M、凸辊N辊的加热挤压形成具有凸起及开孔的立体无纺布并通过针尖d的刺穿后,通过针尖固定住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使其牢牢贴附在N辊上,起到了快速节约,有效的定位效果,大大节约了能耗,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经过一上胶设备3进行上胶工序在表面上胶,进入到凸辊N中,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接触,并一同进入到凸辊N与第三凹辊O中,第三凹辊O上具有凹孔 f与N辊的针d在包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的同时刺穿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形成立体漏斗形开孔D将两层无纺布经过胶粘合粘结,刺穿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打孔无纺布1。
实施例 10
如图9并配合图1,1A所示,一种打孔无纺布再实现方式为,将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经过一对相互咬合的凹辊M和凸辊N,速度为5-100米/分钟,凹辊M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40-200℃,凸辊N的温度可设定,温度范围为30-200℃,所述的凹辊M上具有凹入b和分布在凹入区域的凹孔a,凹入b 的深度范围为0.5-45mm,凹孔a的深度为0.5-50mm,凸辊N上具凸台c和凸台上的凸点d,凸台c的高度度为0.5-50mm,凸点d的高度为0.5-45mm,凹辊M和凸辊N交合的间隙可调整,交合间隙范围为0.1-45mm,无纺布在凹凸辊咬合过程中,在凹辊M的凹入b和凸辊N的凸台c受压及加热的情况下形成凹入部分A,在凹辊M辊的凹孔a和凸辊N凸点d压入及加热情况下形成预立体漏斗形开孔C1,凹辊M、凸辊N相互咬合并由传动机构传动,凹辊M、凸辊N为加热辊,加热温度及咬合间隙可以设定,无纺布11经过凹辊M、凸辊N的加热挤压形成具有凸起及预开孔的立体无纺布并依附在凸辊N上,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进入到凸辊N中,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接触,并一同进入到凸辊N辊与K辊中,K辊上具有凹孔 f与N辊的凸点d相互配对,第一层开孔无纺布11及第二层开孔无纺布12一起经过N辊,K辊的加热挤压粘结在一起,形成预开孔立体无纺布,并一同转移到K辊上,最后一同进入到K辊与第三凹辊O的中,第三凹辊O上具有与K辊配合的凹入x及针h,凸起部分A进入到凹入x, 针h将两层同时刺穿,形成立体漏斗形开孔C,D的打孔无纺布1。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无纺布由二层开孔无纺布的立体漏斗形开孔套孔重叠复合而成;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具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所述的凸起部分具有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层开孔无纺布的上侧与第一层开孔无纺布的凹入部分的下侧进行粘结;所述套孔重叠的立体漏斗形开孔贯穿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的上面形成一连续的平面,以令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的内部连续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之间形成连续贯通的气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交替排列,凸起部分具有独立的不连续内部空间,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孤立的空间与第二层开孔无纺布形成具有独立的不连续的透气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凸起部分具有开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开孔方向由表面向底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开孔方向由底面向表面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为0.2-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漏斗形开孔的漏斗顶部开孔的直径至少比漏斗底部的开孔直径大20%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顶部开孔面积和占打孔无纺布总面积的比例小于70 %。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漏斗形开孔的立体高度为0.1mm-5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为拒水无纺布,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为亲水无纺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开孔无纺布或/和第二层开孔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分的粘合为热粘合区域或胶粘合区域。
CN201620201218.8U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打孔无纺布 Active CN205626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1218.8U CN205626299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打孔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1218.8U CN205626299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打孔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6299U true CN205626299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1218.8U Active CN205626299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打孔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629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8209A (zh) * 2016-03-16 2016-07-13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孔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08095903A (zh) * 2018-01-26 2018-06-01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透气片材及吸收制品
CN108357183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面凸起的开孔立体片材及其成型方法
US11696856B2 (en) 2017-03-09 2023-07-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oany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apertures and void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8209A (zh) * 2016-03-16 2016-07-13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孔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WO2017156969A1 (zh) * 2016-03-16 2017-09-21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孔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US11696856B2 (en) 2017-03-09 2023-07-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oany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apertures and voids
CN108095903A (zh) * 2018-01-26 2018-06-01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透气片材及吸收制品
CN108357183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面凸起的开孔立体片材及其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8209A (zh) 一种打孔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CN205626299U (zh) 一种打孔无纺布
JP5575861B2 (ja) 吸収性物品に用いられる表面シート及び製造装置
CN103422256B (zh) 一种热风无纺布
JP5180659B2 (ja) 吸収性物品
US20170014281A1 (en) Three-dimensional nonwoven fabric with pore structure
CN106319763B (zh) 一种开孔无纺布及其制作方法
US5932316A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nonwoven web exhibiting surface energy gradients and increased caliper
JP4377127B2 (ja) 吸収用物品用の空隙容積を有する取り込み分配層
RU2509182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нетканого полотна, перфорированного без физической или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и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имеющее такое нетканое полотно
CN103156735B (zh) 透液性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
BR112014015645B1 (pt) material de folha tridimensional e artigos absorventes incluindo tal material
TW201632160A (zh) 吸收性物品
CN203393410U (zh) 热风无纺布
CN106038081B (zh) 一种开孔立体无纺布
US20240091077A1 (en) Substrates and laminates for absorbent articles
CN108357183B (zh) 一种具有双面凸起的开孔立体片材及其成型方法
CN203060065U (zh) 一种透液性复合片材
CN107997878A (zh) 一种多孔薄膜及其成型装置以及该多孔薄膜的应用
CN212650990U (zh) 一种吸收制品
JP4921278B2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127868U (zh) 一种复合3d非织造布
JP2023102626A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不織布
TWM360017U (en) Improved non-woven fabric structure
JPH0453555A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