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19467U -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9467U
CN205619467U CN201620415859.3U CN201620415859U CN205619467U CN 205619467 U CN205619467 U CN 205619467U CN 201620415859 U CN201620415859 U CN 201620415859U CN 205619467 U CN205619467 U CN 205619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plate
air
treatment module
shell
purified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58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忠福
王会利
马成
梁娜
杨波
高紧紧
王清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d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58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9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9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94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包括外壳、筛板和喷水装置;所述外壳左右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顶板上设置喷水装置,所述外壳底板设置出水口;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设置筛板,所述筛板具有三维通孔网络结构或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所述筛板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大于0°小于等于90°。在净化过程中,空气从左至右通过筛板,水从上而下流经筛板,所述筛板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通过多个筛板的设置实现了多级净化,并压缩了模块的体积,可调控净化效率。该模块可配合HEPA、初滤板等其它净化装置做成空气净化整机,适用于家居、办公场所、工业环境等场所空气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种重型机动车辆和家用车辆的增加,中国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加重程度最快的国家,空气污染特别是室内污染,引发了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健康。
人的一生中至少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尤其是老、幼、病、残等体弱群体,抵抗力弱、户外活动更少,在室内度过的时间甚至高达90%以上。但室内空间有限,本身不仅没有自然净化能力,而且由于室内装潢、空调等的普及使用,不断地向室内排放污染物,其中主要是固态悬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气溶胶等有害物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大致分为被动式吸附过滤净化和主动式空气净化。被动吸附式一般采用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光触媒+紫外线+静电吸附网等处理室内空气,主动式空气净化一般采用银离子、负离子、低温等离子和光触媒等技术主动的向空气中释放净化灭菌因子。这些方式虽然能达到一定的净化目的,但相应的每种装置针对性强。如HEPA滤网能过滤颗粒物但不能杀菌,银离子技术能实现杀菌功能,但不能过滤固体污染物。因此净化效率低,为了达到全面净化的目的,需要将各种装置组合使用,相应的会产生成本高、难以普及使用的难题。
以液体作为介质净化的吸收塔是处理气体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和粉尘的典型工艺。主要分为将液体喷射到气相中的液体喷射方式和将气体喷射到液相的气体喷射方式,目前,提高气液接触效率是吸收塔的主要研究方向。喷射鼓泡式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是,被处理气体由喷射管导入由上下盘板组成的封闭空间中形成气层,从液体中鼓泡上升,穿过气体分散板或整流上升管后,气体夹带的液体在盘板上部形成一个由大量不断形成和破碎的气泡组成的连续的鼓泡层。喷射鼓泡式吸收塔的传质速率高,可以有效吸收去除气体中所含挥发性污染物,而粉尘等微细颗粒物也在接触液膜后被去除。
CN204159341U公开了一种细孔筛板鼓泡塔,塔板是微通道细孔筛板,塔板下方设有吸液透气网,液相被输送到吸液透气网,被自下而上的气流夹带进入塔板的微通道细孔,形成大量气泡并不断破裂和更新,在鼓泡区捕集粉尘。该鼓泡塔中能放置的塔板数量有限,难以实现多级净化,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必须增大塔板的有效接触面积,且鼓泡层整体较大,致使该鼓泡塔体积较大,无法应用于家居、办公等场所的空气净化器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相交换处理模块的净化效率不可调控、体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在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调控净化效率,压缩模块的体积,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外壳左右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顶板上设置喷水装置,所述外壳底板设置出水口;
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设置筛板,所述筛板具有三维通孔网络结构或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所述筛板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大于0°小于等于90°。
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通过所述筛板,水从所述喷水装置浸湿筛板,空气流经所述筛板中的微孔与水接触,形成气泡并不断破裂更新从而进行多级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的纵向厚度是10-400mm。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至少两个,且所述相邻两个筛板之间的距离是0-200mm。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筛板具有相同的孔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筛板具有不同的孔径,且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排列的所述筛板孔径逐渐减小。有利于减小风阻,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同一所述筛板的孔形不规则,且同一位置孔径不同,筛板的孔形可以是圆孔、长圆孔、方孔、三角孔、凸孔、菱形孔、六角孔、十字孔。
优选的,所述筛板的材料是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聚氨酯、麦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筛板可以通过固态烧结法制备出孔形不规则的结构,采用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粉末作原料,与发泡剂混合后经压制成型,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粉末始终保持着固体状态,高温烧结下发泡剂分解析出,导致粉末膨胀,烧结后得到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通过浸渍法、喷涂法或烧结法在其表面涂覆光催化材料、防霉杀菌材料、催化氧化涂料、防腐涂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使所述筛板在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还能改善筛板的防霉杀菌和防腐蚀性能,延长筛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淋头,且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每个筛板的正上方。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低温等离子体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净化过程中,空气从左至右通过筛板,水从上而下流经筛板,所述筛板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根据风量大小设置不同的角度,从而调控净化效率。
2)通过多个筛板的设置实现了多级净化,并压缩了模块的体积,极大地提高多相交换净化效率,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增减筛板个数从而进一步调控净化效率。
3)所述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相较于传统的鼓泡塔传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低温等离子体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整机,适于应用在家居、办公场所、工业环境等场所的空气净化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中筛板与外壳底板卡合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外壳、2进风口、3出风口、4外壳顶板、5外壳底板、6出水口、7筛板、8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三连接部、11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实施例一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筛板7和喷水装置(未在图中画出)。
外壳1左端为进风口2,外壳1右端为出风口3,外壳顶板4上设置喷水装置,外壳底板5设置出水口6。
外壳1内部设置与外壳底板呈90度设置的筛板7,筛板7具有三维通孔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筛板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和外壳顶板4和外壳底板5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具体的,如图3示,筛板7底端是一个倒“凸”型的第一连接部8,外壳底板5处有“凹”型的第二连接部9,所述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第二连接部9的形状互补卡合固定在一起;如图2所示,筛板7顶端有一个 “凸”型的第三连接部10,所述外壳顶板4是倒“凹”型的第四连接部11,所述第三连接部10与所述第四连接部11的形状互补卡合固定在一起,可自由拆卸筛板。
如图2所示,所述筛板7有4个,筛板的纵向厚度均为10mm,且所述相邻两个筛板之间的距离是200mm。也可以根据风量和实际情况增减筛板个数。所述筛板7的材料是氧化铝,所述筛板7通过固态烧结法制备出孔形不规则的结构,采用氧化铝粉末作原料,与发泡剂混合后经压制成型,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粉末始终保持着固体状态,高温烧结下发泡剂分解析出,导致粉末膨胀,烧结后得到具有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所述筛板的材料还可以是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聚氨酯、麦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施例中4个筛板的结构相同,均为三维通孔网络结构,孔形不规则,且同一位置孔径不同。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筛板也可以通过冲压的方法制备出孔径相同,孔形规则,例如圆孔、长圆孔、方孔、三角孔、凸孔、菱形孔、六角孔、十字孔等结构,也可以是孔径不同,孔形规则的筛板依次排列。
筛板7通过浸渍法在其表面涂覆防霉杀菌材料,使所述筛板在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还能提高筛板的防霉杀菌性能,延长筛板的使用寿命。筛板7表面还可以通过浸渍法或喷涂法或烧结法涂覆光催化材料、防霉杀菌材料、催化氧化涂料、防腐涂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达到防霉、防腐蚀等多种性能。
喷水装置包括喷淋头(图中未画出),所述喷淋头数量可以和所述筛板7数量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只要达到净化所需水量即可,且所述喷淋头位于每个筛板7的上方,水从喷淋头流出经过筛板再从外壳底板的出水口流出3。
实施例1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从所述进风口2进入,进入外壳1内部,依次通过所述筛板7,同时水从喷水装置5通过喷淋头喷出,浸湿筛板7,空气流经所述筛板7中的微孔与水接触,形成气泡并不断破裂更新,从而实现空气的多级净化,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3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器应用在家居空气净化器中。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包括具有三维通孔网络结构的筛板,在净化过程中,空气从左至右通过筛板,水从上而下流经筛板,所述筛板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根据风量大小设置不同的角度,从而调控净化效率。通过多个筛板的设置实现了多级净化,并压缩了模块的体积,极大地提高多相交换净化效率,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增减筛板个数从而进一步调控净化效率。所述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相较于传统的鼓泡塔传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低温等离子体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整机,适于应用在家居、办公场所、工业环境等场所的空气净化中。
实施例二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如图4所示,包括外壳1、筛板7和喷水装置(未在图中画出)。
外壳1左端为进风口2,外壳1右端为出风口3,外壳顶板4上设置喷水装置,外壳底板5设置出水口6。
从进风口2到出风口3的外壳1内部设置与外壳底板呈60度设置的筛板7,筛板7具有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筛板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和外壳顶板4和外壳底板5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筛板7有2个,筛板的纵向厚度均为400mm,且所述两个筛板之间的距离是0mm。两个筛板之间贴合在一起不影响模块整体的净化效率。所述筛板7的材料是麦饭石。
在本实施例中2个筛板的结构相同,但均为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孔形不规则。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筛板也可以通过冲压的方法制备出孔径相同,孔形规则,例如圆孔、长圆孔、方孔、三角孔、凸孔、菱形孔、六角孔、十字孔等结构,也可以是孔径不同,孔形规则的筛板依次排列。
筛板7通过浸渍法在其表面涂覆防霉杀菌材料,使所述筛板在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还能提高筛板的防霉杀菌性能,延长筛板的使用寿命。筛板7表面还可以通过浸渍法或喷涂法或烧结法涂覆光催化材料、防霉杀菌材料、催化氧化涂料、防腐涂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达到防霉、防腐蚀等多种性能。
喷水装置包括喷淋头(图中未画出),所述喷淋头数量可以和所述筛板7数量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只要达到净化所需水量即可,且所述喷淋头位于每个筛板7的正上方,水从喷淋头流出经过筛板再从外壳底板的出水口流出3。
实施例1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从所述进风口2进入,进入外壳1内部,依次通过所述筛板7,同时水从喷水装置5通过喷淋头喷出,浸湿筛板7,空气流经所述筛板7中的微孔与水接触,形成气泡并不断破裂更新,从而实现空气的多级净化,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3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器应用在家居空气净化器中。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包括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的筛板,在净化过程中,空气从左至右通过筛板,水从上而下流经筛板,所述筛板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根据风量大小设置不同的角度,从而调控净化效率。通过多个筛板的设置实现了多级净化,并压缩了模块的体积,极大地提高多相交换净化效率,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增减筛板个数从而进一步调控净化效率。所述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相较于传统的鼓泡塔传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可配合HEPA、初滤板、紫外灯、低温等离子体等其它净化模块做成空气净化整机,适于应用在家居、办公场所、工业环境等场所的空气净化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得到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筛板和喷水装置;
所述外壳左右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顶板上设置喷水装置,所述外壳底板设置出水口;
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设置筛板,所述筛板具有三维通孔网络结构或部分孔洞彼此相连的多孔结构,所述筛板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与外壳底板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大于0°小于等于90°;
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通过所述筛板,水从所述喷水装置浸湿筛板,空气流经所述筛板中的微孔与水接触,形成气泡并不断破裂更新从而进行多级净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的纵向厚度是10-4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至少两个,且所述相邻筛板之间的距离是0-20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筛板具有相同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筛板具有不同的孔径,且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排列的所述筛板的孔径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筛板的孔形不规则,且同一位置孔径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的材料是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聚氨酯、麦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通过浸渍法、喷涂法或烧结法在其表面涂覆光催化材料、防霉杀菌材料、催化氧化涂料、防腐涂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淋头,且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每个筛板的上方。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N201620415859.3U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9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5859.3U CN20561946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5859.3U CN20561946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9467U true CN205619467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6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58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9467U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9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057A (zh) * 2016-05-10 2016-08-24 上海晶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N114353230A (zh) * 2022-01-25 2022-04-15 南京玖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0057A (zh) * 2016-05-10 2016-08-24 上海晶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N114353230A (zh) * 2022-01-25 2022-04-15 南京玖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用节能型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9395U (zh) 一种有限密闭空间空气净化装置
CN107789970B (zh) 一种箱式空气净化器
CN204799049U (zh) 湿法微米级颗粒物捕集空气净化装置
CN108295610B (zh) 一种非过滤式空气净化设备
CN203196519U (zh) 烤漆房气体净化装置
CN2037444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05619467U (zh)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N20516440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109442619A (zh) 一种手持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4174288A (zh) 一种水幕光催化组合油烟处理设备
CN105435561A (zh) 漆雾净化处理装置
CN101829465B (zh) 焊接废气处理装置
CN203155043U (zh) 活性炭吸附塔
CN203355484U (zh) 一种气体清洗过滤器
CN105890057A (zh) 一种多相交换净化处理模块
CN201944957U (zh) 一种改进的空气净化器
CN201711063U (zh) 焊接废气处理装置
CN203744405U (zh) 一种过滤沙尘净化空气的通风装置
CN102679449A (zh) 一种改进的空气净化器
CN202460332U (zh) 一种用于净化锅炉排放的烟气的除尘装置
CN214250015U (zh) 一种带有电晕极丝清洁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5903777U (zh) 一种循环废气净化装置
CN211384453U (zh) 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
CN207694561U (zh) 一种多级组合式湿法静电废气净化装置
CN205627558U (zh) 一种等离子光触媒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