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5722U -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5722U
CN205605722U CN201620284355.2U CN201620284355U CN205605722U CN 205605722 U CN205605722 U CN 205605722U CN 201620284355 U CN201620284355 U CN 201620284355U CN 205605722 U CN205605722 U CN 205605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ver
boot body
dust
bearing
dust b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843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山
徐铄
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843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5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5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5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其中防尘罩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还包括:安装帽,所述安装帽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相连接,所述筒体结构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伸入所述防尘罩本体内;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筒体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可以避免减震器在跳动以及转动时防尘罩发生异响。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减震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体结构中,减震器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使得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为了避免减震器的活塞杆沾染水泥或灰尘等,需要在减震器安装防尘罩。
防尘罩包括波纹管,波纹管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减震器相固定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如此,防尘罩一方面起到保护减震器的作用,避免水泥、灰尘等杂质进入活塞杆,另一方面,波纹管能够承受在运动过程中减震器的跳动。
但是,由于防尘罩的一端与减震器相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防尘罩处于自由状态的端部在减震器运动时,会与与之相邻的部件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会出现在减震器跳动时的异响以及在减震器转向时的异响等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防尘罩异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可以避免减震器在跳动以及转动时防尘罩发生异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罩,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还包括:
安装帽,所述安装帽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
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相连接,所述筒体结构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伸入所述防尘罩本体内;
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筒体结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帽设置有卡置凸起,所述卡置凸起朝向靠近所述安装帽的轴线方向凸起;所述防尘罩本体第一端设置有卡置槽,所述卡置凸起卡置于所述卡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防尘罩本体的轴线方向凸起,所述凸起部沿着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有三角棱,所述轴承与所述卡置槽通过所述三角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承的端部均设置有防尘边。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组件,包括减震器和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为上文所述的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尘罩,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尘罩本体、安装帽、筒体结构和轴承,其中安装帽与防尘罩本体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筒体结构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相连接,筒体结构的另一端经由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伸入防尘罩本体内;轴承的外圈与防尘罩本体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筒体结构相连接。如此设置,筒体结构通过轴承与防尘罩本体相连接,轴承的外圈与防尘罩本体相固定,当在不平路面的激励下,由于筒体结构与减震器相连接,因此只有筒体结构上下跳动,而由于防尘罩本体的第一端与安装帽相固定连接,安装帽不会跳动,因此可以避免防尘罩本体的第一跳动而发生异响;在转向的过程中,由于筒体结构通过轴承与防尘罩本体相连接,在转向过程中只有筒体结构随着减震器转动,而防尘罩本体和安装帽不动,因此可以避免在转向时防尘罩发生异响。
与现有技术中防尘罩本体的一个端部为自由端相比,通过将防尘罩本体的第一端与安装帽相固定连接,在路面不平时,安装帽不会发生跳动,因此可以避免防尘罩本体由于跳动而发生异响;在转向时,由于筒体结构通过轴 承与防尘罩本体相连接,因此只有筒体结构随着防尘罩转动,而防尘罩本体和安装帽均不动,因此可以避免在转向时防尘罩发生异响。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组件,包括减震器和防尘罩,其中,防尘罩为如上文所述的防尘罩。减震器组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与防尘罩所能达到的效果相同,两者的推导过程相类似,在上文中对防尘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故在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防尘罩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防尘罩的剖面图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防尘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
防尘罩1、卡置槽1-1、卡槽1-2、凸起部1-3、防尘罩本体1-4、轴承2、三角棱2-1、防尘边2-2、安装帽3、卡置凸起3-1、筒体结构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可以避免减震器在跳动以及转动时防尘罩发生异响。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防尘罩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防尘罩的剖面图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防尘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防尘罩1,包括防尘罩本体1-4、安装帽3、筒体结构4和轴承2,其中,防尘罩本体1-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安装帽3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筒体结构4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相连接,筒体结构4的另一端经由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伸入防尘罩本体1-4内;轴承2的外圈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相固定连接,轴承2的内圈与筒体结构相连接。
如此设置,筒体结构4通过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相连接,轴承2的外圈与防尘罩本体1-4相固定,当在不平路面的激励下,由于筒体结构4与减震器相连接,因此只有筒体结构4上下跳动,而由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与安装帽3相固定连接,安装帽3不会跳动,因此可以避免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跳动而发生异响;在转向的过程中,由于筒体结构4通过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相连接,在转向过程中只有筒体结构4随着减震器转动,而防尘罩本体1-4和安装帽3不动,因此可以避免在转向时防尘罩1发生异响。
与现有技术中防尘罩本体1-4的一端为自由端相比,通过将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与安装帽3相固定连接,在路面不平时,安装帽3不会发生跳动,因此可以避免防尘罩本体1-4由于跳动而发生异响;在转向时,由于筒体结构4通过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相连接,因此只有筒体结构4随着防尘罩1转动,而防尘罩本体1-4和安装帽3均不动,因此可以避免在转向时防尘罩1发生异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帽3套设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的外侧,且安装帽3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如此安装帽3起到限制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的作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本体1-4为波纹管,如此在路面不平的激励下,防尘罩本体1-4和筒体结构4共同承担减震器的跳动,如此,可以保证汽车在形式过程中的平稳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2优选的为深沟球轴承,如此,可以保证深沟球轴承能够抵抗由于减震器跳动是防尘罩1所受的轴向力,避免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以及筒体结构4相脱离。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其他形式的轴承。
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在跳动时防尘罩本体1-4的跳动行程以及减震器的跳动行程来确定轴承2相对于筒体结构4的设置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防尘罩1限制减震器行程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本体1-4具有两个端部,其中用于与安装帽相连接的端部为第一端,另一个端部为第二端,第二端用于与筒体结构相连接。对防尘罩本体1-4两个端部的命名只是为了便于进行描述,不能作为限定保护范围的依据。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保证安装帽3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帽3设置有卡置凸起3-1,卡置凸起3-1朝向靠近安装帽3的轴线方向凸起;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置槽1-1,卡置凸起3-1卡置于卡置槽1-1内。如此,通过利用卡置凸起3-1和卡置槽1-1之间相卡接,可以保证安装帽3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卡置凸起3-1和卡置槽1-1之间的卡接为过盈连接,因此可以保证安装帽3与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两者的连接。
此外,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1-2,轴承2的外圈与卡槽1-2过盈配合连接。如此,卡槽1-2提供了轴承2的安装空间,且通过轴承2的外圈与卡槽1-2过盈配合连接,可以保证卡槽1-2与轴承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避免轴承2脱离防尘罩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卡槽1-2与轴承2相过盈配合连接,可以保证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保证轴承2与防尘罩本体1-4相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轴承2与卡置槽1-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轴承2的外圈设置有三角棱2-1,轴承2与卡置槽1-1通过三角棱2-1相过盈连接。如此,通过在轴承2的外圈设置三角棱2-1,可以确保轴承2与卡置槽1-1之间为过盈连接,如此可以保证轴承2与卡置槽1-1连接的固定性。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保证轴承2与卡置槽1-1之间连接的固定性。
再进一步的方案中,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凸起部1-3,凸起部1-3朝向远离防尘罩本体1-4的轴线方向凸起,凸起部1-3沿着防尘罩本体1-4的周向分布。如此,通过设置多个凸起部1-3,凸起部1-3之间存在间隙,在减震器跳动时,防尘罩本体1-4内部的排气和吸气通过凸起部1-3之间的间隙进行,如此可以进一步避免防尘罩1发生异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段凸起部1-3,四段凸起部1-3沿着防尘罩本体1-4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邻的凸起部1-3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气体通过间隙进行流通,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设置其他数目的凸起部,如只设置有一个凸起部,该凸起部的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存在间隙,如此可以保证气体的流通,或者设置有两个、三个、五个等数量的凸起部,保证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存在供气体流通的间隙。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轴承2的端部均设置有防尘边2-2。轴承2的端部是指位于轴向上的两个端部,通过设置防尘边2-2,可以保证轴承2内部不会进入灰尘、水泥等杂物,提高防尘罩1的保护作用。
同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减震器组件,包括减震器和防尘罩1,其中防尘罩1为上文所述的防尘罩1。在上文中对防尘罩1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故在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尘罩,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尘罩本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还包括:
安装帽(3),所述安装帽(3)与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相固定连接;
筒体结构(4),所述筒体结构(4)一端用于与减震器相连接,所述筒体结构(4)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伸入所述防尘罩本体(1-4)内;
轴承(2),所述轴承(2)的外圈与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的内圈与所述筒体结构(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帽(3)设置有卡置凸起(3-1),所述卡置凸起(3-1)朝向靠近所述安装帽(3)的轴线方向凸起;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一端设置有卡置槽(1-1),所述卡置凸起(3-1)卡置于所述卡置槽(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1-2),所述轴承(2)的外圈与所述卡槽(1-2)过盈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轴线方向凸起,所述凸起部沿着所述防尘罩本体(1-4)的周向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的外圈设置有三角棱(2-1),所述轴承(2)与所述卡置槽(1-1)通过所述三角棱(2-1)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的端部均设置有防尘边(2-2)。
7.一种减震器组件,包括减震器和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罩。
CN201620284355.2U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Active CN205605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4355.2U CN205605722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84355.2U CN205605722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5722U true CN205605722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84355.2U Active CN205605722U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57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971A (zh) * 2017-06-28 2017-09-1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护套结构及车辆
CN108941144A (zh) * 2018-09-12 2018-12-07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适用于大直径钢制开口筒体的防尘罩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971A (zh) * 2017-06-28 2017-09-1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护套结构及车辆
CN108941144A (zh) * 2018-09-12 2018-12-07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适用于大直径钢制开口筒体的防尘罩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0939B (zh) 用于车辆-动力设备的设备支承单元
JP6012482B2 (ja) 旋削されるダンパクランプを備える旋回軸受
US9227477B2 (en) Vibration da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416356A (zh) 安装摆动减振装置的安装方法
RU2012158018A (ru) Резин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шарнир для подвески колес автомобиля, трапециевидный рычаг подвески и подвеска колес
WO2014102861A1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及び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の組立方法
CN205605722U (zh) 一种减震器组件及其防尘罩
CN106415054B (zh) 用于对悬挂支柱的悬挂弹簧进行接纳的组件和相关弹簧座
CN106032834B (zh) 动力阻尼器
JP2013121808A (ja) フロント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共締め型エンジン支持ブラケット
KR20060094058A (ko) 보호 슬리브를 구비한 피스톤-실린더 장치
JP5998162B2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9758004B2 (en) Arrangement for a vibration damper of a vehicle
US9370985B2 (en) Piston with crush fins
KR102295137B1 (ko) 비틀림 진동 감쇠기 스포크 디자인
CN202418401U (zh) 一种减震器顶端部件的装配结构
US5984061A (en) Vibration damper,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CN106050946A (zh) 一种减振降噪法兰
KR101782499B1 (ko) 쇽업소버의 인슐레이터 임시 고정구조
CN205654776U (zh) 一种飞轮减震器
KR20150141453A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타입 현가장치
CN102829113A (zh) 滚筒式减震悬置装置
CN209294310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动力吸振器
CN109386562A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动力吸振器
CN107237705B (zh) 发动机进气管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Ltd.|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50000002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umper shock absorber subassembly and dust cover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113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4

Address after: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23, No. 260, Jianxin East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Co-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88 Shuguang Road,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1135

Patentee after: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