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2405U -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2405U
CN205602405U CN201620126277.3U CN201620126277U CN205602405U CN 205602405 U CN205602405 U CN 205602405U CN 201620126277 U CN201620126277 U CN 201620126277U CN 205602405 U CN205602405 U CN 205602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rame
display device
bolster
central
j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62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出雅真
藤原透
小野靖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Sekisui Ka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2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2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具备捆包箱(90)、支承框(70)、以及缓冲件(10、20、30、40、50、60)。捆包箱(90)对具备外装壳体(120)的显示装置(100)进行收容,该外装壳体(120)收容显示面板(110)。支承框(70)在与显示装置(100)一起收容于捆包箱(90)内的状态下,与捆包箱(90)隔开间隙地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面方向平行配置。缓冲件在与显示装置以及支承框一起收容于捆包箱内的状态下,以在前后夹持显示装置和支承框的方式,对显示装置和支承框进行支承。支承框具有能够与显示面板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中央框条(74C)。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背景技术
在普通家庭或业务用的显示装置中,广泛已知有平面型的薄型显示装置。近年来,显示装置采用实现薄型化且覆盖显示面板的外装壳体的边框较窄的设计。因此,显示装置的机械强度下降,有可能因输送时的机械冲击而导致显示面板挠曲并从外装壳体脱离。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从上下方向对显示装置的上缘的中央及下缘的中央进行支承的缓冲件与显示装置一起收容在用于收容显示装置的捆包箱中。该缓冲件配置在捆包箱的内表面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之间,并与品示面板隔开间隔而对置。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在因机械冲击而使显示面板的中央朝向缓冲件挠曲时,通过缓冲件与显示面板接触来限制显示面板的挠曲。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73171号小册子
其中,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在显示面板与捆包箱中同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对置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间。由此,即便在因输送时受到的机械冲击等而使捆包箱朝向显示面板发生变形,也能够抑制捆包箱与显示面板接触。另一方面,在安装于捆包箱中同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对置的内表面上的缓冲件与显示面板之间也设置有空间。
另外近年来,显示装置为数字标牌(Digital Signage)等,因此有时将多个显示装置彼此连结而作为视屏墙使用。在该情况下,优选覆盖显示面板的外周缘的前面侧的外装壳体的边框比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外装壳体的边框窄。
在将这种外装壳体的边框窄的显示装置收容于专利文献1的捆包构造的情况下,根据显示面板与缓冲件之间的空间大小的不同,有可能在显示 面板的中央部与缓冲件接触之前显示面板从外装壳体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在输送等中产生的机械冲击等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具备:捆包箱,其收容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平面型的显示面板和收容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装壳体;支承框,其在与所述显示装置一起收容于所述捆包箱内的状态下,与所述捆包箱隔开间隙地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方向平行配置;以及缓冲件,其在与所述显示装置以及所述支承框一起收容于所述捆包箱内的状态下,以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重叠或相面对的方向上夹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的方式,对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进行支承,所述支承框具有中央框条,所述中央框条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至少一方接触。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承框具有突起部,在将所述支承框中的配置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面设为第一面时,所述突起部从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反的一侧延伸,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能够与所述捆包箱的内表面接触。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中央框条的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部分以及靠下侧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突起部没有位于所述中央框条的中间部。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承框被分割为第一支承框和第二支承框,所述第一支承框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框沿着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排列,所述中央框条通过所述第一支承框中的第二支承框侧框体与所述第二支承框中的第一支承框侧框体相互邻接来配置。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中央框条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承框中的其余的框体的最大宽度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框中的其余的框体的最大宽度。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支承框与所述第二支 承框为相同的形状。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当从正面观察所述支承框时,在所述支承框的角部形成有倒角或曲面。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缓冲件具有端部缓冲件,所述端部缓冲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对所述支承框的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端部进行支承,所述端部缓冲件具备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显示装置接触的后侧支承部、以及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支承框接触的前侧支承部。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端部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左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左端部进行支承的左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右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右端部进行支承的右端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中央缓冲件,所述中央缓冲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左端缓冲件以及所述右端缓冲件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左端缓冲件与所述右端缓冲件之间,并对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支承框的中央以及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央进行支承。
所述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可以构成为,所述左端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左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左端缓冲件,所述右端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右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右端缓冲件,所述中央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中央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中央缓冲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可获得针对在输送等中产生的机械冲击等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装置的前面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捆包构造的第一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第一支承框的背面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7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下侧的一部分、下侧的左端缓冲件、中央缓冲件、以及右端缓冲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上侧的一部分、上侧的左端缓冲件、中央缓冲件、以及右端缓冲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在各缓冲件以及支承框上安装了显示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在各缓冲件以及支承框上安装了显示装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1是图3的捆包构造中的、显示装置、各缓冲件、以及支承框被收容于捆包箱的状态的图9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被分割为第一支承框以及第二支承框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3是另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4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5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6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7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被分割为第一支承框以及第二支承框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8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被分割为四个的支承框的主视图。
图19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支承框的一部分和突起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再一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中的第一支承框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左端缓冲件
16…后侧支承部
17…前侧支承部
20…右端缓冲件
26…后侧支承部
27…前侧支承部
30…中央缓冲件
35…后侧支承部
36…前侧支承部
40…左端缓冲件
46…后侧支承部
47…前侧支承部
50…右端缓冲件
56…后侧支承部
57…前侧支承部
60…中央缓冲件
65…后侧支承部
66…前侧支承部
70…支承框
70A…第一支承框
70B…第二支承框
70C…支承框
70D、70E、70F、70G…支承框
72A…第一面
72B…第二面
73…曲面
73A…倒角
74…框体
74C…中央框条
74D…横框条(中央框条)
74E…横框条(中央框条)
74F…第一框条(中央框条)
74G…第二框条(中央框条)
75A、75B、75C、75D…突起部
90…捆包箱
100…显示装置
110…显示面板
120…外装壳体
W1、W2…框体的宽度
WA…中央框条的宽度
G…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被规定为,如图1所示那样以显示装置10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姿势为基准而从正面观察显示面板110时的方向。另外,在图4~图9的说明中,标注了附图标记的显示装置100的构成要素表示图1以及图2的显示装置100的构成要素。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是薄型的显示装置,例如为数字标牌,因此被用作通过将多个显示装置100沿上下左右连结而构成的视屏墙。
显示装置100具备平面型的显示面板110、以及收容显示面板110的由树脂成形品等构成的外装壳体120。显示装置100形成为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且上下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
外装壳体120具备以与显示面板110的图像显示区域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122的前壳(Front cabinet)121。前壳121具有用于覆盖显示面板110的外周缘的前面侧的边框。
另外,如图2所示,外装壳体120具备与前壳121(参照图1)组合且覆盖显示面板110的后侧的后壳(Back cabinet)123。在后壳123上形成有对用于在显示面板110上显示图像的驱动电路、背光装置等(均省略图示)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分124。在后壳123上的比收容部分124靠下侧 的部分,形成有供与驱动电路、背光装置电连接的布线(省略图示)连接的布线口(省略图示)。
如图3所示,在利用包装袋(省略图示)覆盖显示装置100之后将其收容于由瓦楞纸构成的捆包箱90由此作为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此时,收容有用于操作显示装置100的操作装置、与显示装置100连接的线缆、使用说明书等的附件盒92也被收容于捆包箱90。
另外,在将显示装置100收容于捆包箱90时,在显示装置100的下侧安装有三个缓冲件,即、左端缓冲件10、右端缓冲件20以及中央缓冲件30。另外,在显示装置100的上侧安装有三个缓冲件,即、左端缓冲件40、右端缓冲件50以及中央缓冲件60。在中央缓冲件60上载置附件盒92。各缓冲件10、20、30、40、50、60构成为例如使用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丙烯(EPP)、匹欧龙(PIOCELAN:注册商标,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等发泡树脂而成的成形品。
另外,在显示装置100的前侧,框状构成的支承框70以与显示装置100一起收容于捆包箱90内的状态配置在捆包箱90与显示面板110之间。支承框70相对于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面方向(例如显示面)平行配置。在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上安装有下侧的各缓冲件10、20、30,在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上安装有上侧的各缓冲件40、50、60。因此,支承框70被下侧的各缓冲件10、20、30与上侧的各缓冲件40、50、60在上下方向上夹住。
支承框70由在左右方向上分割的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构成。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构成为例如使用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丙烯(EPP)、匹欧龙(PIOCELAN:注册商标,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等发泡树脂而成的成形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优选由发泡树脂中的匹欧龙形成。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具有如下结构。即,作为左端缓冲件,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具有对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左端缓冲件10、以及对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左端缓冲件40。另外,作为右端缓冲件,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具有对支承框70的下 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右端缓冲件20、以及对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右端缓冲件50。另外,作为中央缓冲件,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具有对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中央缓冲件30、以及对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和显示装置100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中央缓冲件60。
另外,在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安装有缓冲板材80。缓冲板材80在从侧面观察显示装置100时形成为L字状,且在左右方向的整体范围内覆盖外装壳体120的下端的前表面以及下表面。缓冲板材80例如由压缩纸形成。缓冲板材80例如借助胶带(省略图示)粘贴在覆盖显示装置100的包装袋(省略图示)上。
而且,安装有各缓冲件10、20、30以及缓冲板材80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被插入到构成捆包箱90的一部分的由瓦楞纸构成的下侧支承箱91。由此,来决定左端缓冲件10以及右端缓冲件20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4所示,第一支承框70A由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且左右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形成。在第一支承框70A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开口的开口部71。在第一支承框70A中,在前后方向上与显示面板110对置的第一面72A形成为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当从正面观察第一支承框70A时,在第一支承框70A的作为角部的四角形成有倒角而成的曲面73。在构成第一支承框70A的各框体74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也称为垂直部分)的宽度W1小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也称为水平部分)的宽度W2。
如图5所示,在第一支承框70A中的与第一面72A(参照图4)相反侧的第二面72B上形成有突起部75A、75B、75C、75D,该第一面72A是配置显示面板110这一侧的面。突起部75A、75B、75C、75D从第二面72B朝向前侧突出。即,突起部75A、75B、75C、75D从第二面72B朝向与显示面板110相反的一侧延伸。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相邻的突起部75A、75B、75C、75D以相互对称的方式形成于第一支承框70A。
突起部75A、75B、75C、75D分别形成于第一支承框70A的各框体74彼此连结的角部。如图6所示,框体74的从突起部75A、75B、75C、 75D起的上下方向的突出距离与框体74的从突起部75A、75B、75C、75D起的左右方向的突出距离彼此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框体74的从突起部75A、75B、75C、75D起的突出距离设为“突出距离DP”。
突起部75A、75B、75C、75D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76、从水平部76的左右方向的端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77、以及将水平部76与垂直部77连结的引导部78。
如图6所示,第二支承框70B与第一支承框70A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即,第二支承框70B通过与第一支承框70A相同的模具而成形。
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第一支承框70A的各框体74中的第二支承框侧框体、即位于靠近第二支承框70B的位置的框体(以下称为“中央框体74A”)与第二支承框70B的各框体74中的第一支承框侧框体、即位于靠近第一支承框70A的位置的框体(以下称为“中央框体74B”)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而且,由中央框体74A以及中央框体74B构成支承框70的中央框条74C。因此,中央框条74C在支承框7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沿上下方向延伸。即,支承框70具有能够与显示面板110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中央框条74C。中央框条74C通过第一支承框70A中的第二支承框侧框体、即处于靠近第二支承框70B的位置的框体(中央框体74A)与第二支承框70B中的第一支承框侧框体、即处于靠近第一支承框70A的位置的框体(中央框体74B)彼此邻接配置而构成。
中央框条74C的宽度WA大于支承框70的其他框体74的宽度W1、W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框条74C的宽度WA成为框体74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宽度W1的2倍。即,如图6所示,中央框条74C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支承框70A中的其余的框体74的最大宽度以及第二支承框70B中的其余的框体74的最大宽度。
第一支承框70A中的第二支承框70B侧且上侧的突起部75A与第二支承框70B中的第一支承框70A侧且上侧的突起部75C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空隙G而配置。因此,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利用在突起部75A 与突起部75C之间形成的空隙G来构成卡合凹部79A。
另外,第一支承框70A中的第二支承框70B侧且下侧的突起部75B与第二支承框70B中的第一支承框70A侧且下侧的突起部75D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空隙G而配置。因此,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利用在突起部75B与突起部75D之间形成的空隙G来构成卡合凹部79B。如图6所示,位于作为中央框条74C的一部分的中央框体74A侧的突起部75A、75B位于比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部分以及靠下侧的部分,而没有位于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另外,位于作为中央框条74C的一部分的中央框体74B侧的突起部75C、75D位于比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部分以及靠下侧的部分,而没有位于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
如图7所示,第一支承框70A的下端部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下端部被插入到左端缓冲件10、右端缓冲件20、以及中央缓冲件30中。
在左端缓冲件10上形成有从下侧以及左侧对第一支承框70A的左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左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1。支承部11具备:从下侧支承第一支承框70A和显示装置100的第一支承壁12、从左侧支承第一支承框70A和显示装置100的第二支承壁13、以及从后侧支承显示装置100的两个第三支承壁14。第一支承壁12上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支承面12A。第二支承壁13是从支承面12A的左缘向上侧延伸的壁。各第三支承壁14是从支承面12A的后缘向上侧延伸的壁。两个第三支承壁14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
在支承部11上形成有供第一支承框70A的下侧的框体74以及左侧的框体74插入的插入部15。插入部15是在第一支承壁12以及第二支承壁13的整个范围内形成的槽。
插入部15中形成于第一支承壁12的部分的槽的宽度尺寸与插入部15中形成于第二支承壁13的部分的槽的宽度尺寸彼此相等。插入部15的槽的宽度GW比第一支承框70A的厚度T大。由此,容易将第一支承框70A插入到支承部11中。
插入部15中形成于第一支承壁12的部分的槽的深度与插入部15中 形成于第二支承壁13的部分的槽的深度彼此相等。插入部15的槽的深度GH与图6所示的突出距离DP大致相等。
在支承部11中的比插入部15靠后侧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支承显示装置100的后侧支承部16。后侧支承部16包含比插入部15靠后侧的支承面12A,且通过第一支承壁12的后侧的部分以及第二支承壁13的后侧的部分而构成。因此,后侧支承部16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与显示装置100接触。
在支承部11中的比插入部15靠前侧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对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D进行支承的前侧支承部17。前侧支承部17包含比插入部15靠前侧的支承面12A,且通过第一支承壁12的前侧的部分以及第二支承壁13的前侧的部分而构成。因此,前侧支承部17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与支承框70接触。
右端缓冲件20是与左端缓冲件10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其具备从下侧以及右侧对第二支承框70B以及显示装置10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1。支承部21是与左端缓冲件10的支承部11相同的结构,具备第一支承壁22、第二支承壁23、以及第三支承壁24。另外,在支承部21上,与支承部11同样地形成有插入部25、后侧支承部26、以及前侧支承部27。
中央缓冲件30具备对支承框70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1。在支承部31中插入第一支承框70A的下侧的框体74、第二支承框70B的下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支承部31具备从下侧对第一支承框70A、第二支承框70B以及显示装置100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壁32、以及从后侧支承显示装置100的第二支承壁33。
在第一支承壁32上,形成有供第一支承框70A的下侧的框体74、第二支承框70B的下侧的框体74插入的插入部34。插入部34是从第一支承壁32的左端朝向右端延伸的槽。插入部34的槽的宽度GW与插入部15、25的槽的宽度GW相等。插入部34的槽的深度GH与插入部15、25的槽的深度GH相等。
在支承部31中的比插入部34靠后侧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支承显示装置100的后侧支承部35。后侧支承部35的支承面35A的前后方向上的 厚度尺寸与后侧支承部16、26的支承面12A、22A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等。
在支承部31中的比插入部34靠前侧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对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进行支承的前侧支承部36。前侧支承部36的支承面36A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尺寸与前侧支承部17、27的支承面12A、22A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尺寸相等。
在前侧支承部36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形成有用于限制中央缓冲件3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的卡合凸部37。卡合凸部37从前侧支承部36的支承面36A向上侧延伸。卡合凸部37形成为从前侧观察时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且左右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卡合凸部37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形成卡合凹部79B的空隙G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稍小,该卡合凹部79B通过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和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来构成。
如图8所示,第一支承框70A的上端部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上端部被插入到左端缓冲件40、右端缓冲件50、以及中央缓冲件60中。
左端缓冲件40是与下侧的左端缓冲件10(参照图7)呈上下对称的结构,其具备从上侧以及左侧对第一支承框70A以及显示装置10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41。支承部41是与左端缓冲件10的支承部11(参照图7)相同的结构,且具备第一支承壁42、第二支承壁43、以及第三支承壁44。另外,在支承部41上,与支承部11同样地形成有插入部45、后侧支承部46、以及前侧支承部47。
右端缓冲件50是与上侧的左端缓冲件40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其具备从上侧以及右侧对第二支承框70B以及显示装置10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51。支承部51是与左端缓冲件40的支承部41相同的结构,且具备第一支承壁52、第二支承壁53、以及第三支承壁54。另外,在支承部51上,与支承部41同样地形成有插入部55、后侧支承部56、以及前侧支承部57。
中央缓冲件6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下侧的中央缓冲件30(参照图7)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中央缓冲件60具备对支承框70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61。在支承部61上插入第一支承框70A的上侧的框体74、第二支承框70B的上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 100的上端部。支承部61是与下侧的中央缓冲件30的支承部31(参照图7)大致相同的结构,且具备第一支承壁62以及第二支承壁63。在第一支承壁62上,与中央缓冲件30的第一支承壁32(参照图7)同样地形成有插入部64、后侧支承部65、以及前侧支承部66。
在前侧支承部66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形成有用于限制中央缓冲件60沿左右方向的移动的卡合凸部67。卡合凸部67从前侧支承部66的支承面66A向下侧延伸。卡合凸部67形成为从前侧观察时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且左右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卡合凸部67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稍微小于形成卡合凹部79A的空隙G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该卡合凹部79A通过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和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来构成。
另外,在中央缓冲件60的上侧,形成有用于收容图3所示的附件盒92的收容部68。收容部68形成为上侧以及后侧开口的凹形状。
接着,参照图9~图11,对显示装置100安装于各缓冲件10、20、30、40、50、60以及支承框70的状态、以及显示装置100被收容于图11的捆包箱90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以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前侧与支承框70对置的方式将显示装置100以及各缓冲件10、20、30、40、50、60彼此组装。支承框70的中央框条74C隔着覆盖显示装置100的捆包袋而与外装壳体120的前壳12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接触,从而能够以可接触的方式对显示面板1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进行支承。
如图9所示,左端缓冲件10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中央缓冲件30的左侧,并对支承框70的左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左端部进行支承。右端缓冲件20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中央缓冲件30的右侧,并对支承框70的右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右端部进行支承。这样,缓冲件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支承框70的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端部进行支承的端部缓冲件。
支承框70的构成卡合凹部79A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在左右方向上与中央缓冲件60相同的位置处,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左右方向上。支承框70的构成卡合凹部79B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在左右方 向上与中央缓冲件30相同的位置处,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左右方向上。
左端缓冲件10的前侧支承部17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D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D对置。
右端缓冲件20的前侧支承部27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B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B对置。
中央缓冲件30的前侧支承部36分别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的水平部76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的水平部76接触,或者在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的水平部76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的水平部76对置。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上述的少许间隙小于支承部11、21、31的插入部15、25、34的宽度GW(均参照图7)与第一支承框70A的厚度T及第二支承框70B的厚度T(均参照图7)之差。
支承框70的卡合凹部79B被从上侧插入到中央缓冲件30的卡合凸部37。此时,卡合凸部37的前端部被构成卡合凹部79B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各自的引导部78向卡合凹部79B引导。即,引导部78将卡合凸部37向垂直部77侧引导。
而且,如图9所示,中央缓冲件30的卡合凸部37嵌入到支承框70的卡合凹部79B中。即,卡合凸部37与构成卡合凹部79B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的垂直部77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的垂直部77对置。另外,卡合凸部37与构成卡合凹部79B的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的垂直部77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的垂直部77对置。另外,卡合凸部37在左右方向上跨越第一支承框70A与第二支承框70B的交界部分、即第一支承框70A的中央框体74A的右缘与第二支承框70B的中央框体74B的左缘相接触的部分。
另外,左端缓冲件40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中央缓冲件60的左侧,并对支承框70的左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左端部进行支承。右端缓冲件50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中央缓冲件60的右侧,并对支承框70的右端部以及显 示装置100的右端部进行支承。这样,缓冲件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支承框70的端部以及显示装置100的端部进行支承的端部缓冲件。
左端缓冲件40的前侧支承部47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C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C对置。
右端缓冲件50的前侧支承部57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A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A对置。
中央缓冲件60的前侧支承部66分别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的水平部76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的水平部76接触,或在上下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的水平部76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的水平部76对置。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上述的前侧支承部47、57、66与支承框70之间的少许间隙小于支承部11、21、31的插入部15、25、34的宽度GW(均参照图7)与各支承框70A、70B的厚度T(参照图7)之差。
中央缓冲件60的卡合凸部67从上侧插入到支承框70的卡合凹部79A中。此时,卡合凸部67的前端部被构成卡合凹部79A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各自的引导部78向卡合凹部79A的空隙G引导。即,引导部78将卡合凸部67向垂直部77侧引导。
而且,如图9所示,中央缓冲件60的卡合凸部67嵌入到支承框70的卡合凹部79A中。即,卡合凸部67与构成卡合凹部79A的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的垂直部77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的垂直部77对置。另外,卡合凸部67与构成卡合凹部79A的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的垂直部77接触,或者在左右方向上隔着少许间隙而与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的垂直部77对置。另外,卡合凸部67在左右方向上跨越第一支承框70A与第二支承框70B的交界部分。
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100的外装壳体120中的后壳123的收容部分124被中央缓冲件30、60在上下方向上夹住。后壳123由左端缓冲件 10、40的第三支承壁14、44、右端缓冲件20、50的第三支承壁24、54、以及中央缓冲件30、60的第二支承壁33、63来支承。因此,显示装置100相对于各缓冲件10、20、30、40、50、60的向后侧的移动得以限制。
如图11所示,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被下侧的中央缓冲件30在前后方向上夹住。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1中未图示,但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下端部被下侧的左端缓冲件10以及右端缓冲件20在前后方向上夹住。因此,各缓冲件10、20、30在与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一起收容于捆包箱90内的状态下,以在显示装置100和支承框70重叠或相面对的方向上夹持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的方式,对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进行支承。
另外,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上端部被上侧的中央缓冲件60在前后方向上夹住。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1中未图示,但支承框70的上侧的框体74以及显示装置100的上端部被上侧的左端缓冲件40以及右端缓冲件50在前后方向上夹住。因此,各缓冲件40、50、60在与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一起收容于捆包箱90内的状态下,以在显示装置100和支承框70重叠或相面对的方向上夹持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的方式,对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进行支承。
如图11所示,缓冲板材80被支承框70的下侧的框体74的后表面与显示装置100的外装壳体120的下端部的前表面夹住。另外缓冲板材80被支承部11、21、31的支承面12A、22A、35A(均参照图7)与外装壳体120的下端部的下表面夹住。
另外,如图11所示,支承框70在前后方向上与捆包箱90的处于靠近前表面90A的位置处的内表面隔开空间而配置。突起部75A、75B位于支承框70与捆包箱90之间的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1中未图示,但除了突起部75A、75B以外,突起部75C、75D也位于空间内。
突起部75A、75B的前端面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中央缓冲件30、60的前表面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彼此相同。突起部75A的前端面以及中央缓冲件60的前表面与捆包箱90接触,或者隔着少许间隙而与捆包箱90对置。即,突起部75A的前端面能够与捆包箱90的内表面接触。另外,突起部75B的前端面以及中央缓冲件30的前表面与构成捆包箱90的一部分的下 侧支承箱91接触。即,突起部75B的前端面能够与捆包箱90(下侧支承箱91)的内表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1中未图示,但突起部75B、75C、75D、左端缓冲件10、40以及右端缓冲件20、50也同样。另外,优选上述的少许间隙小于支承部11、21、31的插入部15、25、34的宽度GW(均参照图7)与第一支承框70A的厚度T及第二支承框70B的厚度T(均参照图7)之差。
接着,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在显示装置100收容于捆包箱90的状态下因捆包箱90的前表面90A侧掉落等而对捆包箱90施加了机械冲击时,显示面板110相对于外装壳体120向前侧挠曲。此时,显示面板110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中央的挠曲量为最大。
但是,如图11的双点划线所示,当显示面板110向前侧挠曲时,支承框70的中央框条74C迅速与显示面板1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接触。由此,如图11的双点划线所示,中央框条74C在限制显示面板110的挠曲的同时向前侧挠曲。即,通过中央框条74C挠曲,从而减小中央框条74C中的针对显示面板110的挠曲而作用于显示面板110的反力。
另外,如图11的双点划线所示,例如有时由于作业者敲打捆包箱90的前表面90A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中央而使捆包箱90的前表面90A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中央朝向显示面板110发生变形。另外,有时因捆包箱90的前表面90A侧掉落等而使捆包箱90的前表面90A同样朝向显示面板110发生变形。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中,在捆包箱90与支承框70的前后方向之间形成有空间,由此即便捆包箱90向显示面板110侧发生变形也不与支承框70接触。因此,抑制了由于捆包箱90与支承框70接触而经由支承框70向显示面板110施力的情况,因此抑制了显示面板110发生破损。
尤其是捆包箱90与支承框70之间的空间被设定为如下的大小:即便在因显示面板110向前侧挠曲而使支承框70向前侧挠曲的状态下捆包箱90向显示面板110侧发生了变形,捆包箱90与支承框70也不会接触的大 小。由此,进一步降低了显示面板110破损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支承框70相对于捆包箱90在前后方向上隔着空间而配置。而且,支承框70具有能够与显示面板1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接触的中央框条74C。根据该结构,由于中央框条74C与显示面板110之间的距离在前后方向上较近,因此当显示面板110向前侧挠曲时,中央框条74C迅速地与显示面板110接触。中央框条74C由于显示面板110的接触而向前侧挠曲,因此能够降低从中央框条74C向显示面板110施加的力且限制显示面板110的挠曲。由此,抑制了因显示面板110的挠曲而使显示面板110从外装壳体120脱离,因此针对在输送等中产生的机械冲击等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显示面板110。
(2)为了易于将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插入,很难避免在显示装置100以及支承框70与各缓冲件10、20、30、40、50、60的前后方向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支承框70有可能相对于例如各缓冲件10、20、30、40、50、60而向与显示装置100分离的方向移动。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中,由于支承框70具有突起部75A、75B、75C、75D,因此突起部75A、75B、75C、75D的前端面与捆包箱90的内表面接触。由此,支承框70相对于各缓冲件10、20、30、40、50、60向与显示装置100分离的方向的移动得到限制。因此,抑制了显示装置100与支承框70之间的间隙过度增大。因此,抑制了由于显示装置100与支承框70之间的间隙而使得显示面板110挠曲却不与中央框条74C接触这样的状态的产生,因此抑制了因显示面板110的挠曲而使显示面板110从外装壳体120脱离。
(3)在假设在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了突起部的情况下,由于中央框条74C的中间部的刚性提高而使中央框条74C不容易挠曲。由此,当显示面板110挠曲且与中央框条74C接触时,由于中央框条74C的反力而向显示面板110施加过大的力,有可能导致显示面板110发生破损。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捆包构造中,由于是突起部75A、75B、75C、75D不位于中央框条74C的中间部的结构,由此,抑制 了中央框条74C不容易挠曲的情况。因此,抑制了由于中央框条74C的反力而向显示面板110施加过大的力。从而抑制了显示面板110发生破损。
(4)支承框70被分割为第一支承框70A和第二支承框70B。因此,在利用模具来成形支承框70的情况下,与成形第一支承框70A和第二支承框70B一体化了的支承框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更小型的模具进行成形。
(5)中央框条74C的宽度WA大于支承框70的其他框体74的宽度W1、W2。根据该结构,即便为了使支承框70能够挠曲而使支承框70的板厚变薄,也能够抑制中央框条74C的强度下降。因此,抑制了由于显示面板110与中央框条74C接触而导致中央框条74C发生破损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因中央框条74C发生破损而使显示面板110无法被中央框条74C支承,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10从外装壳体120脱离这样的情况。
(6)第一支承框70A与第二支承框70B是相同的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相同的模具,来使第一支承框70A和第二支承框70B成形。因此,无需准备两种模具,所以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即便将第一支承框70A的上下方向的朝向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上下方向的朝向分别翻转,也能够将各缓冲件10、20、30、40与第一支承框70A及第二支承框70B相互组装。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各缓冲件10、20、30、40与第一支承框70A及第二支承框70B。
(7)在第一支承框70A的四角以及第二支承框70B的四角分别形成有曲面73。根据该结构,在将第一支承框70A向各缓冲件10、30、40、60的支承部11、31、41、61插入时,通过第一支承框70A的曲面73而使第一支承框70A的角部不容易被各缓冲件10、30、40、60挂住。因此,容易将第一支承框70A插入到各缓冲件10、30、40、60的支承部11、31、41、61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二支承框70B也获得同样的效果。
(8)下侧的左端缓冲件10、中央缓冲件30、以及右端缓冲件20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显示装置100收容于下侧支承箱91的状态下将其从捆包箱90中取出之后,将下侧支承箱91放置于地面时,能够经由左端缓冲件10与中央缓冲件30之间的空间而进行向显示装置100安装布线的安装作业。另外,同样能够经由右端缓冲件20 与中央缓冲件30之间的空间而进行向显示装置100安装布线的安装作业。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显示装置100安装布线的安装作业。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所采用的方式的例示,并不对该方式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能够采用例如以下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及将互不矛盾的至少两个变形例组合而成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图20的以下说明中,标注有附图标记的显示装置100的构成要素表示图1以及图2的显示装置100的构成要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支承框70A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支承框70A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形成有将沿左右方向分离的框体74彼此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的横框条74D。第二支承框70B上也可以同样地形成横框条74D。各横框条74D在中央框条74C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与中央框条74C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也可以取代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利用一个支承框70C来支承显示装置100。支承框70C由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且上下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形成。支承框70C的中央框条74C的宽度WA大于支承框70C的其他框体74的宽度W1、W2。
在图13的变形例中,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在支承框70C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将沿左右方向分离的框体74彼此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的横框条74E设为中央框条。另外尽管未图示,但支承框70C也可以具备中央框条74C和横框条74E这两方。在该情况下,中央框条74C和横框条74E在支承框70C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且上下方向的中央处相互连结。
在图13的变形例中,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沿着支承框70C的对角线形成的第一框条74F以及第二框条74G设为中央框条。第一框条74F以及第二框条74G在支承框70C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且上下方向的中央处相互连结。
在图15的变形例中,如图16所示,支承框70C也可以在第一框条74F以及第二框条74G的连结部分处具备圆形的中央支承部74H。需要说明的是,中央支承部74H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等多边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沿上下方向排列。图17的第一支承框70A以及第二支承框70B形成为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且上下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在该情况下,中央框条74C在支承框7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也可以将四个支承框70D、70E、70F、70G组合来构成对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进行支承的支承框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也可以将突起部75A安装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承框70A装卸。在第一支承框70A上形成有用于供突起部75A嵌合的嵌合部74J。作为一例,嵌合部74J是从正面观察第一支承框70A时与突起部75A为相似形状的贯通孔。另外,在突起部75A上形成有与嵌合部74J嵌合的突出部75E。当将突出部75E嵌合于嵌合部74J时,突起部75A与第一支承框70A中的嵌合部74J的周缘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9中未图示,但关于第一支承框70A中的突起部75B、75C、75D,也能够变更为与图19的突起部75A以及嵌合部74J相同的结构。另外,尽管图19中未图示,但关于第二支承框70B,也能够变更为与图19的第一支承框70A相同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也可以对第一支承框70A的四角进行如倾斜面73A那样的倒角,以取代曲面73。总之,以第一支承框70A的四角不形成直角的角部的方式进行倒角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和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C、以及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B和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D中的一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一支承框70A的突起部75A、75B、75C、75D中的至少一个。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二支承框70B的突起部75A、75B、75C、75D中的至少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减小上侧的中央缓冲件6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例如,也可以使上侧的中央缓冲件6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与下侧的中央缓冲件3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相等。在该情况下,优选将附件盒92分散在例如上侧的左端缓冲件40、右端缓冲件50、以及中央缓冲件60中进 行收容。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例示的内容。例如,例示的特征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不应被解释为是必须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有时存在于比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少的特征中。应参照附加的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并结合该权利要求书被赋予权利的所有同等范围来确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能够在具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的薄型显示装置的捆包中利用。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捆包箱,其收容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平面型的显示面板和收容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装壳体;
支承框,其在与所述显示装置一起收容于所述捆包箱内的状态下,与所述捆包箱隔开间隙地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方向平行配置;以及
缓冲件,其在与所述显示装置以及所述支承框一起收容于所述捆包箱内的状态下,以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重叠或相面对的方向上夹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的方式,对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支承框进行支承,
所述支承框具有中央框条,所述中央框条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至少一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框具有突起部,在将所述支承框中的配置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面设为第一面时,所述突起部从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反的一侧延伸,
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能够与所述捆包箱的内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中央框条的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靠上侧的部分以及靠下侧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突起部没有位于所述中央框条的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框被分割为第一支承框和第二支承框,
所述第一支承框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框沿着所述上下方向以及所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排列,
所述中央框条通过所述第一支承框中的第二支承框侧框体与所述第二支承框中的第一支承框侧框体相互邻接来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框条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承框中的其余的框体的最大宽度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框中的其余的框体的最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框与所述第二支承框为相同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当从正面观察所述支承框时,在所述支承框的角部形成有倒角或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件具有端部缓冲件,所述端部缓冲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对所述支承框的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端部进行支承,
所述端部缓冲件具备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显示装置接触的后侧支承部、以及能够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支承框接触的前侧支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左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左端部进行支承的左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右端部和所述显示装置的右端部进行支承的右端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具有中央缓冲件,所述中央缓冲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与所述左端缓冲件以及所述右端缓冲件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左端缓冲件与所述右端缓冲件之间,并对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支承框的中央以及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央进行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端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左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左端缓冲件,
所述右端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右端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右端缓冲件,
所述中央缓冲件具有对所述支承框的下侧的框体和所述显示装置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下侧的中央缓冲件、以及对所述支承框的上侧的框体和 所述显示装置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上侧的中央缓冲件。
CN201620126277.3U 2015-06-11 2016-02-17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Active CN2056024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8725A JP6579364B2 (ja) 2015-06-11 2015-06-11 表示装置の梱包構造
JP2015-118725 2015-06-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2405U true CN205602405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6277.3U Active CN205602405U (zh) 2015-06-11 2016-02-17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79364B2 (zh)
CN (1) CN205602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006A (zh) * 2021-02-03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容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2044A (ja) * 2002-04-05 2003-10-15 Regulus:Kk 包装用具、包装方法および包装体
US6976587B2 (en) * 2003-12-02 2005-1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locking-column packaging assembly
JP4418718B2 (ja) * 2004-07-08 2010-02-24 三甲株式会社 板状物梱包用具
CN1772569A (zh) * 2004-10-18 2006-05-17 金凤熙 液晶显示装置运输用包装箱
JP2008105683A (ja) * 2006-10-23 2008-05-08 Sharp Corp 梱包構造及び緩衝部材
JP4671060B2 (ja) * 2008-04-23 2011-04-1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の梱包構造
JP2011105373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周縁部にゴム部材を有する部品のための梱包材とそれを用いた梱包体および梱包方法
WO2012117741A1 (ja) * 2011-03-03 2012-09-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薄型表示装置
CN103547515B (zh) * 2012-01-17 2016-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薄型显示装置的包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006A (zh) * 2021-02-03 2021-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容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79364B2 (ja) 2019-09-25
JP2017001712A (ja)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58381S1 (en) Fender sensor housing
USD913246S1 (en) Multiport terminal for making optical connections
USD954571S1 (en) Front sensor housing
USD597830S1 (en) Blister package
USD643825S1 (en) Multi-media phone
CN100559674C (zh) 电连接箱
CN106025625B (zh) 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USD508413S1 (en) Flexible pouch
USD826277S1 (en) Motor housing
USD557254S1 (en) Earphone portion
USD969725S1 (en) Vehicle mounting plate for a mobile device
USD994546S1 (en) Electric bicycle frame
CN205602405U (zh)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USD639780S1 (en) Cellular services screen for a car
USD954137S1 (en) Flat connector hinges for smartglasses temples
USD864002S1 (en) Inline pressure sens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296358B2 (ja) 雌端子金具
US9229491B2 (en) Tablet computer
USD473733S1 (en) Shoe rack
CN205396988U (zh) 显示装置的捆包构造
JP6281707B2 (ja) 電気接続箱
EP3502752A1 (en) Multi-optical axis photoelectric sensor
USD570611S1 (en) Ribbon picture frame
USD966411S1 (en) Pen
USD965974S1 (en) Lugg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