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9926U - 一种车珠台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珠台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9926U
CN205599926U CN201620119435.2U CN201620119435U CN205599926U CN 205599926 U CN205599926 U CN 205599926U CN 201620119435 U CN201620119435 U CN 201620119435U CN 205599926 U CN205599926 U CN 205599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lathe tool
bench drill
fixed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94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喜
陈孝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1194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9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9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992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立柱、工作台、上主轴箱、手柄和上车刀;其中还包括有下主轴箱、下车刀、同步进给机构和离合机构,借助同步进给机构驱动上车刀和下车刀同步进给,而离合机构控制下车刀下半程脱离进给,一次进给操作,依次完成下车刀加工、退刀、上车刀加工、退刀的步骤,实现台钻车珠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车珠台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珠台钻,尤其是利用现行台钻添加下车刀机构,实现一次性车珠和钻孔的任务。
背景技术:
专利号2015205414592,公开一种8轴全自动车珠机,目的在于解决反复使用定位装置调整细小物品的加工角度的不足,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顶端面的工作台,还包括夹紧装置、取料机构以及刀具机构,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固定联接板;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振动筛、工件滑道、XY运动平台、安装构件、与XY运动平台组合成三维运动机构的Z轴运动台、可沿着Z轴上下运动安装于Z轴运动台上的吸持臂以及安装于吸持臂末端的吸嘴件;所述刀具机构包括刀具架、车花刀具以及分条刀具。该设备主要针对细小物品的加工,机构相对复杂,难以在板材等下角料直接车珠,存在一定局限。如何能利用现有成熟的台钻,改良成可直接从板材上车珠的设备,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现在台钻的底座上增加一套与上车刀类似的下车刀机构,并由手柄同步驱动进给的车珠台钻;其次要目的是工作台上设计有气动夹紧装置,实现手柄操作时自动夹紧工件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立柱、工作台、上主轴箱、手柄和上车刀;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主轴箱、下车刀和同步进给机构,借助同步进给机构驱动上车刀和下车刀同步进给;所述同步进给机构包括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由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手柄座上,由手柄驱动同步动作;所述从动链轮经离合机构与下主轴箱的齿轮轴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棘轮、棘爪、棘爪弹簧和棘爪盘,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在棘轮上,棘轮通过轴承活动定位在齿轮轴上,该棘轮内圆周上设有一棘齿;所述棘爪盘固定在齿轮轴上,棘爪一端固定在棘爪盘端面上,另一端能够抵触在所述棘轮的棘齿上,由棘轮带动棘爪 盘旋转;所述棘爪弹簧一端固定在棘爪盘端面,另一端抵触在棘爪上,始终保持棘爪张开的趋势;在棘爪盘外沿设有第一定位销,该第一定位销固定在下主轴箱或与之相固定的部件上,棘爪被棘轮带动旋转至第一定位销位置,能够被第一定位销挡住,与棘齿脱开。
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一离合器座,该离合器座成碗状结构,通过轴承定位在齿轮轴上,并扣设在棘爪盘和棘轮外侧;离合器座通过一固定压板定位在下主轴箱上,形成位置相对固定的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在离合器座上,在该离合器座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能挡住棘爪端面的凸起部,约束棘爪只能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范围内运行,控制下车刀进给行程量。
所述固定压板借助螺钉锁定在下主轴箱上,松开固定压板,离合器座可绕齿轮轴旋转调节圆心角,进而改变车刀离合的位置。
所述同步进给机构还包括两过度链轮,两过度链轮成一上一下定位在立柱上;所述链条一端固定在主动链轮上,并依次与两过度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另一端通过一弹簧系固在底座上,借助该弹簧始终保持绷紧状态。
所述工作台上配置有一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有底板、气缸、联动机构、杠杆和压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台钻工作台上,气缸锁固在该底板上,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在杠杆后端,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点,杠杆中部由该支点支撑,杠杆前端定位有压板,借助该压板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台面上;所述气缸由联动机构控制,该联动机构与手柄联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电磁阀、行程开关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手柄座的刻度环上,行程开关固定在上主轴箱上,能被限位块触及;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通断,切换高压空气进出气缸。
所述压板成圆环状结构,至少通过两颗螺栓活动吊装在杠杆前端对应的槽孔上,两颗螺栓分处压板两侧,处于圆环重心的前方,而圆环径向两象限点对应的杠杆上固定有两球头销,该球头销的球头部能抵触及压板。
上述压板通过三颗螺栓活动吊装在杠杆前端,第三颗螺栓处于压板后方位置。
所述气缸的排气口连接一管道,管道延伸至上主轴箱前端,管道端部连接有喷气管,该喷气管的喷气口朝向所述压板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工作台上下配置有上车刀和下车刀,并由手柄同步驱动,利用上车刀和下车刀进给行程不同,配合下车刀进给的离合机构,一次进给操作,依次完成下车刀加工、退刀、上车刀加工、退刀的步骤,实现台钻车珠任务;再则,工作台上设计有气动夹紧装置,具有联动迅速、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力度恒定的特点;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加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车珠台钻示意图
图2下主轴箱剖面示意图
图3图2A—A剖面之进给状态
图4图2A—A剖面之离合状态
图5图2A—A剖面之初始状态
图6杠杆与压板关系示意图
图7杠杆与压板关系分解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11—立柱 12—工作台 13—上主轴箱
14—手柄 15—上车刀 2—下主轴箱 21—齿轮轴
3—下车刀 4—同步进给机构 41—主动链轮 42—从动链轮
43—链条 44—过度链轮 45—弹簧 5—离合机构
51—棘轮 511—棘齿 52—棘爪 521—弧凸面
522—凸起部 53—棘爪弹簧 54—棘爪盘 55—离合器座
551—固定压板 552—螺钉 56—第一定位销 57—第二定位销
58—油毛毡 6—夹紧装置 61—底板 62—气缸
621—活塞端 63—杠杆 631—槽孔 632—球头销
64—压板 641—螺栓 65—电磁阀 66—行程开关
67—限位块 68—刻度环 69—管道 691—喷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1、立柱11、工作台12、上 主轴箱13、手柄14和上车刀15,以及下主轴箱2、下车刀3、同步进给机构4和离合机构5;上车刀15和下车刀3借助同步进给机构4驱动同步进给,也即相向进给;该同步进给机构4包括有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和链条43,主动链轮41和从动链轮42由链条43传动连接;主动链轮41固定在手柄座上,由手柄14驱动同步动作。
更具体地说,所述同步进给机构4还包括两过度链轮44,两过度链轮44成一上一下定位在立柱11上,使得链条43绕至立柱11旁,避免链条穿过作业区影响操作;另外,链条43采用开放式结构,链条43一端固定在主动链轮41上,并依次与两过度链轮44和从动链轮42啮合,另一端通过一弹簧45系固在底座1上,借助该弹簧45始终保持绷紧状态。
如图2,从动链轮42经离合机构5与下主轴箱2的齿轮轴21连接;所述离合机构5,包括棘轮51、棘爪52、棘爪弹簧53和棘爪盘54,从动链轮42固定在棘轮51上,棘轮51通过轴承活动定位在齿轮轴21上,该棘轮51内圆周上设有一棘齿511;棘爪盘54固定在齿轮轴21上,棘爪52一端固定在棘爪盘54端面上,另一端能够抵触在棘轮的棘齿511上,由棘轮51带动棘爪盘54旋转,实现下车刀3进给,如图3;棘爪弹簧53一端固定在棘爪盘54端面,另一端抵触在棘爪52上,始终保持棘爪52张开的趋势,以保证棘爪52与棘齿511可靠吻合;棘爪52成弧形状具有弧凸面521,张开端部的端面上具有凸起部522。
更进一步,离合机构5还包括一离合器座55,该离合器座55通过轴承定位在齿轮轴21上,所述离合器座55通过一固定压板551定位在下主轴箱2上,该固定压板551借助螺钉552将离合器座紧固在主轴箱2上,松开固定压板551,离合器座55可绕齿轮轴21旋转调节圆心角,进而改变下车刀3离合的位置。在棘爪盘54外沿设有第一定位销56和第二定位销57,该第一定位销56和第二定位销57固定在离合器座55上,棘爪52被棘轮51带动旋转至第一定位销56位置,第一定位销56挡住棘爪52的弧凸面521,使其与棘齿511脱开,如图4;棘轮51继续前行,而下主轴箱停止进给,并在下主轴箱2中涡卷弹簧作用下回转,棘爪52回转至端面上的凸起部522被第二定位销57挡住时,下主轴箱2上的下车刀3不会继续下落,如图5,为下次进给做准备,也能减少下次进给时下车刀3的行程;也就是说,约束棘爪52只能在第一定位销56和第二定位销57范围内运行,控制下车刀进给行程量,而通过上述调节离合器座55的圆心角,即可改 变下车刀进给的起始位置,改变第一定位销56和第二定位销57的间距,即可改变下车刀的进给量,满足不同规格工件的双向加工。
如图2,离合器座55成碗状结构,并扣设在棘爪盘54和棘轮51外侧,并在离合器座55与棘轮51间隙设置有油毛毡58,起到防尘作用。
参照图1、图6和图7所述工作台12上配置有一用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6,该夹紧装置6包括有底板61、气缸62、联动机构、杠杆63和压板64;底板61固定在工作台12上,气缸62锁固在该底板61上,气缸62的活塞杆端621连接在杠杆63后端,在工作台12上设有支点,杠杆63中部由该支点支撑,杠杆63前端定位有压板64,借助该压板64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12台面上;对于车珠加工来说,所述压板64成圆环状结构,至少通过两颗螺栓641活动吊装在杠杆63前端对应的槽孔631上,两颗螺栓641分处压板64两侧,处于圆环重心的前方,而圆环径向两象限点对应的杠杆63上固定有两球头销632,该球头销632的球头部能抵触及压板64,自适应压住不平的待加工工件上。更具体地说,上述压板64通过三颗螺栓641活动吊装在杠杆63前端,第三颗螺栓641处于压板64后方位置,使得压板64只能在螺栓641长度余量范围内自适应。
上述气缸62由联动机构控制,该联动机构与手柄14联动;该联动机构包括电磁阀65、行程开关66和限位块67;限位块67设置在手柄座的刻度环68上,行程开关66固定在上主轴箱13上,能被限位块67触及;行程开关66控制电磁阀65通断,切换高压空气进出气缸62,驱动杠杆63动作。也就说,手柄14进给操作,气缸62驱动杠杆63摆动,压板64压紧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毕,手柄14回弹,行程开关66动作气缸62反向动作,杠杆63打开取出加工好的工件。
参照图1,所述气缸62的排气口连接一管道69,管道69延伸至上主轴箱13前端,管道69端部连接有喷气管691,该喷气管691的喷气口朝向压板64位置;这样一旦工件加工完毕,当行程开关66动作,触发电磁阀65交替气缸62进气,排出的高压气通过管道69送到头喷气管691,由喷气口吹向压板64处,吹走切屑,一举两得,无需增加吹屑设备。

Claims (9)

1.一种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1)、立柱(11)、工作台(12)、上主轴箱(13)、手柄(14)和上车刀(1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主轴箱(2)、下车刀(3)和同步进给机构(4),借助同步进给机构(4)驱动上车刀(15)和下车刀(3)同步进给;所述同步进给机构(4)包括有主动链轮(41)、从动链轮(42)和链条(43),主动链轮(41)和从动链轮(42)由链条(43)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41)固定在手柄座上,由手柄(14)驱动同步动作;所述从动链轮(42)经离合机构(5)与下主轴箱(2)的齿轮轴(21)连接,该离合机构(5)包括棘轮(51)、棘爪(52)、棘爪弹簧(53)和棘爪盘(54),所述从动链轮(42)固定在棘轮(51)上,棘轮(51)通过轴承活动定位在齿轮轴(21)上,该棘轮(51)内圆周上设有一棘齿(511);所述棘爪盘(54)固定在齿轮轴(21)上,棘爪(52)一端固定在棘爪盘(54)端面上,另一端能够抵触在所述棘轮(51)的棘齿(511)上,由棘轮(51)带动棘爪盘(54)旋转;所述棘爪弹簧(53)一端固定在棘爪盘(54)端面,另一端抵触在棘爪(52)上,始终保持棘爪(52)张开的趋势;在棘爪盘(54)外沿设有第一定位销(56),该第一定位销(56)固定在下主轴箱(2)或与之相固定的部件上,棘爪(52)被棘轮(51)带动旋转至第一定位销(56)位置,能够被第一定位销(56)挡住,与棘齿(511)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离合机构(5)还包括一离合器座(55),该离合器座(55)成碗状结构,通过轴承定位在齿轮轴(21)上,并扣设在棘爪盘(54)和棘轮(51)外侧;离合器座(55)通过一固定压板(551)定位在下主轴箱(2)上,形成位置相对固定的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销(56)固定在离合器座(55)上,在该离合器座(55)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57),第二定位销(57)能挡住棘爪端面的凸起部(522),约束棘爪(52)只能在第一定位销(56)和第二定位销(57)范围内运行,控制下车刀(3)进给行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固定压板(551)借助螺钉(552)锁定在下主轴箱(2)上,松开固定压板(551),离合器座(55)可绕齿轮轴(21)旋转调节圆心角,进而改变下车刀(3)离合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同步进给机构(4)还包括两过度链轮(44),两过度链轮(44)成一上一下定位在立柱(11)上;所述链条(43)一端固定在主动链轮(41)上,并依次与两过度链轮(44)和从动链轮(42)啮合,另一端通过一弹簧(45)系固在底座(1)上,借助该弹簧(45)始终保持绷紧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工作台(12)上配置有一夹紧装置(6),该夹紧装置(6)包括有底板(61)、气缸(62)、联动机构、杠杆(63)和压板(64);所述底板(61)固定在台钻工作台(12)上,气缸(62)锁固在该底板(61)上,气缸(62)的活塞杆端连接在杠杆(63)后端,在所述工作台(12)上设有支点,杠杆(63)中部由该支点支撑,杠杆(63)前端定位有压板(64),借助该压板(64)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12)台面上;所述气缸(62)由联动机构控制,该联动机构与手柄(14)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联动机构包括电磁阀(65)、行程开关(66)和限位块(67);所述限位块(67)设置在手柄座的刻度环(68)上,行程开关(66)固定在上主轴箱(13)上,能被限位块(67)触及;行程开关(66)控制电磁阀(65)通断,切换高压空气进出气缸(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压板(64)成圆环状结构,至少通过两颗螺栓(641)活动吊装在杠杆(63)前端对应的槽孔(631)上,两颗螺栓(641)分处压板(64)两侧,处于圆环重心的前方,而圆环径向两象限点对应的杠杆(63)上固定有两球头销(632),该球头销(632)的球头部能抵触及压板(6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压板(64)通过三颗螺栓(641)活动吊装在杠杆(63)前端,第三颗螺栓(641)处于压板(64)后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车珠台钻,其特征是:气缸(62)的排气口连接一管道(69),管道(69)延伸至上主轴箱(13)前端,管道(69)端部连接有喷气管(691),该喷气管(691)的喷气口朝向所述压板(64)位置。
CN201620119435.2U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车珠台钻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9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9435.2U CN205599926U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车珠台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9435.2U CN205599926U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车珠台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9926U true CN205599926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0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943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9926U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车珠台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99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8302A (zh) * 2016-02-14 2016-04-06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车珠台钻
CN108526520A (zh) * 2018-03-21 2018-09-14 宁波海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配件打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8302A (zh) * 2016-02-14 2016-04-06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车珠台钻
CN105458302B (zh) * 2016-02-14 2018-07-17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车珠台钻
CN108526520A (zh) * 2018-03-21 2018-09-14 宁波海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配件打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2302A (zh) C型对合式铣钻铆组合加工中心及其使用方法
CN205599926U (zh) 一种车珠台钻
PL2008736T3 (pl) Obrabiarka i sposób wyrzucania części przedmiotu obrabianego
CN102601296A (zh) 一种气动铆接机
CN203766266U (zh) 一种打标识模具
CN201558958U (zh) 一种自动车床
CN202780018U (zh) 剪板机上工作台定尺机构
CN201094998Y (zh) 全凸轮自动车床
CN205032767U (zh) 一种钻孔夹具
CN2882859Y (zh) 一种数控钻孔机床
CN205467840U (zh) 一种手机面板的居中定位装置
CN101417343B (zh) 全凸轮自动车床
CN205572625U (zh) 一种台钻工件夹紧装置
CN105458302A (zh) 一种车珠台钻
CN205437790U (zh) 一种具有多轴钻孔和镶齿同步加工功能的加工设备
CN102699087B (zh) 一种炼铁高炉送风直吹管隔板成型装置
CN205290361U (zh) 一种具有多轴车削同步加工功能的加工设备
CN205393603U (zh) 一种具有框架式同步钻进机构的鼓式制动片钻孔机
CN104858484B (zh) 一种活塞环自动铣搭口机
CN209078455U (zh) 一种冲压件自动打磨装置
CN205950008U (zh) 锯片打刺装置
CN206185507U (zh) 一种刀具下置式的多刀机床
CN206869190U (zh) 一种自行车前三角架机器人铣削系统
CN205926767U (zh) 圆形管带底壳体的新型冲孔模具
CN101658991A (zh) 料架及三维工作台组合气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