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5330U -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5330U
CN205595330U CN201620210816.1U CN201620210816U CN205595330U CN 205595330 U CN205595330 U CN 205595330U CN 201620210816 U CN201620210816 U CN 201620210816U CN 205595330 U CN205595330 U CN 205595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region
trap
injection
injection domain
silicon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108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树荣
郭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ning Bernstei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LLENMOOR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LLENMOOR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LLENMOOR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108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5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5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5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包括:P型衬底、N阱、P阱、P+注入区、N+注入区、多晶硅栅、浅槽隔离、阴极、阳极,所述N阱包括第一N阱、第二N阱,所述N+注入区包括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所述P+注入区包括第一P+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通过多晶硅栅、第一P+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在第一N阱上构成PMOS结构,能够在降低可控硅触发电压的同时提高维持电压,从而减小它的ESD工作窗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本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维持电压高。

Description

一种内嵌 PMOS 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界的静电放电(ESD)现象对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工业界,集成电路产品的失效30%都是由于遭受静电放电现象所引起的。而且随着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硅膜的厚度越来越薄(从微米到纳米),器件承受的静电压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容易产生、积累静电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大量使用,使得集成电路受到静电放电破坏的几率大大增加。
静电放电现象的模式通常分为四种:HBM(人体放电模式),MM(机器放电模式),CDM(组件充电放电模式)以及电场感应模式(FIM)。而最常见也是工业界产品必须通过的两种静电放电模式是HBM和MM。当发生静电放电时,电荷通常从芯片的一只引脚流入而从另一只引脚流出,此时静电电荷产生的电流通常高达几个安培,在电荷输入引脚产生的电压高达几伏甚至几十伏。如果较大的ESD电流流入内部芯片则会造成内部芯片的损坏,同时,在输入引脚产生的高压也会造成内部器件发生栅氧击穿现象,从而导致电路失效。因此,为了防止内部芯片遭受ESD损伤,对芯片的每个引脚都要进行有效的ESD防护,对ESD电流进行泄放。
在集成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下,静电放电保护器件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不会影响输入输出引脚上的电位。而在外部静电灌入集成电路而产生瞬间的高电压的时候,这个器件会开启导通,迅速的排放掉静电电流。
然而随着CMOS工艺制程的不断进步,器件尺寸不断减小,核心电路承受ESD能力大大降低,对于低压IC(集成电路)的ESD防护而言,一个有效的静电放电防护器件必须能够保证相对低的触发电压(不能高于被保护电路的栅氧击穿电压),相对高的维持电压(对电源防护而言,要高于电源电压以避免闩锁效应),提供较强的ESD保护能力(ESD鲁棒性),并占用有限的布局面积。为了避免闩锁风险,可以通过提高维持电流,提高维持电压来解决。因此在保证低触发电压的优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维持电压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一种常用的ESD防护结构,可控硅被广泛的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I/O端口以及电源域的防护中。可控硅有着高鲁棒性、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可控硅也有着开启速度慢,开启电压高,维持电压低等缺点,对集成电路输入输出端MOS管的栅极氧化层保护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包括:P型衬底、N阱、P阱、P+注入区、N+注入区、多晶硅栅、浅槽隔离、阴极、阳极,所述N阱包括第一N阱、第二N阱,所述N+注入区包括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所述P+注入区包括第一P+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所述P型衬底上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第一N阱、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设置在第一N阱上,所述第二P+注入区跨设在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上,所述第二N+注入区设置在第二N阱上;所述多晶硅栅设置在第一N阱上的第一P+注入区与第二P+注入区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第一P+注入区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二P+注入区和第二N+注入区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和多晶硅栅均接入阳极,所述第二N+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均接入阴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通过多晶硅栅、第一P+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在第一N阱上构成PMOS结构,能够在降低可控硅触发电压的同时提高维持电压,从而减小它的ESD工作窗口。本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维持电压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包括:P型衬底1、N阱、P阱4、P+注入区、N+注入区、多晶硅栅9、浅槽隔离10、阳极11、阴极12,所述N阱包括第一N阱2、第二N阱3,所述N+注入区包括第一N+注入区5、第二N+注入区6,所述P+注入区包括第一P+注入区7、第二P+注入区8,所述P型衬底1上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第一N阱2、P阱4、第二N阱3,所述第一N+注入区5、第一P+注入区7设置在第一N阱2上,所述第二P+注入区8跨设在第一N阱2、P阱4和第二N阱3上,所述第二N+注入区6设置在第二N阱3上;所述多晶硅栅9设置在第一N阱2上的第一P+注入区7与第二P+注入区8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N+注入区5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10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5和第一P+注入区7之间通过浅槽隔离10进行隔离,所述第二P+注入区8和第二N+注入区6之间通过浅槽隔离10进行隔离,所述第二N+注入区6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10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5、第一P+注入区7和多晶硅栅9均接入阳极11,所述第二N+注入区6、第二P+注入区8均接入阴极12。
当产生ESD信号后,由多晶硅栅、第一P+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构成的PMOS的漏极PN结处首先产生雪崩击穿。空穴将从第一P+注入区流入到第二P+注入区,此时泄放一部分电流。同时由于部分电流路径是通过P阱的,这样导致P阱上的寄生电阻存在压降。随着压降达到一定数值时,P阱与第二N阱形成的PN结正向偏置,最终导致可控硅结构开启,来泄放大部分的电流。
由于PMOS和可控硅的触发电压以及导通电阻的差异,将导致PMOS以及可控硅的相继开启,并最终由可控硅作为泄放电流的主要途径。维持电压会随着多晶硅栅宽度的减小而增大,因此还可以通过改变这个距离来调节防护器件的维持电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包括:P型衬底、N阱、P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注入区、N+注入区、多晶硅栅、浅槽隔离、阴极、阳极,所述N阱包括第一N阱、第二N阱,所述N+注入区包括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所述P+注入区包括第一P+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所述P型衬底上沿横向依次设置有第一N阱、P阱、第二N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设置在第一N阱上,所述第二P+注入区跨设在第一N阱、P阱和第二N阱上,所述第二N+注入区设置在第二N阱上;所述多晶硅栅设置在第一N阱上的第一P+注入区与第二P+注入区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第一P+注入区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二P+注入区和第二N+注入区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外部结构之间通过浅槽隔离进行隔离;所述第一N+注入区、第一P+注入区和多晶硅栅均接入阳极,所述第二N+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均接入阴极。
CN201620210816.1U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Active CN205595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0816.1U CN205595330U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10816.1U CN205595330U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5330U true CN205595330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10816.1U Active CN205595330U (zh) 2016-03-18 2016-03-18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5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990A (zh) * 2017-03-31 2017-12-01 深圳市环宇鼎鑫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单元、电路结构及其单元、电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990A (zh) * 2017-03-31 2017-12-01 深圳市环宇鼎鑫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单元、电路结构及其单元、电路系统
CN107424990B (zh) * 2017-03-31 2019-03-22 深圳市环宇鼎鑫科技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单元、电路结构及其单元、电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4912B (zh) 一种内嵌p型mos管辅助触发的可控硅器件
CN102034858A (zh) 一种用于射频集成电路静电放电防护的双向可控硅
CN107017248A (zh) 一种基于浮空阱触发的低触发电压scr结构
CN105702675A (zh)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CN103390618B (zh) 内嵌栅接地nmos触发的可控硅瞬态电压抑制器
CN105489603A (zh) 一种pmos触发ldmos-scr结构的高维持电压esd保护器件
CN103354236A (zh) 内嵌齐纳二极管结构的可控硅瞬态电压抑制器
CN104241274B (zh) 一种基于横向pnp结构的双向esd保护器件
CN102034857B (zh) 一种pmos场效应晶体管辅助触发的双向可控硅
CN104600068B (zh) 一种基于纵向npn结构的高压双向esd保护器件
CN205388971U (zh) 一种pmos触发ldmos-scr结构的高维持电压esd保护器件
CN101789428B (zh) 一种内嵌pmos辅助触发可控硅结构
CN109166850A (zh) 集成电路静电防护的二极管触发可控硅
CN103094278B (zh) Pmos嵌入的低压触发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
CN104269401A (zh) 一种基于scr结构的新型esd保护器件
CN205595330U (zh) 一种内嵌pmos触发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CN109411468A (zh) 可控硅静电保护器件
CN204558468U (zh) 一种具有双回滞特性的用于静电防护的可控硅
CN102270658B (zh) 一种低触发电压低寄生电容的可控硅结构
CN102148241B (zh) 一种耦合电容触发可控硅器件
CN201041806Y (zh) 一种增大静电电流有效流通面积的esd防护器件
CN101017819A (zh) 一种利用多晶硅构建esd泄放通道的防护电路
CN104810386B (zh) 一种基于二维设计的高面积效率二极管触发可控硅
CN101814498B (zh) 一种内嵌nmos辅助触发可控硅结构
CN208848907U (zh) 集成电路静电防护的二极管触发可控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3

Address after: Room 295, block B,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128 Shuanglian Road,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ning Bernstei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1699 South Gate Road, 11 floor, -1109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LLENMOORE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