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1939U -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1939U
CN205591939U CN201620443907.XU CN201620443907U CN205591939U CN 205591939 U CN205591939 U CN 205591939U CN 201620443907 U CN201620443907 U CN 201620443907U CN 205591939 U CN205591939 U CN 205591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stop
top board
cable tunnel
base plat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39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成
李文升
李铭
谢玉强
王义元
许晓明
崔艳昭
曲卫
孙少斌
吕镇
张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04439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1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1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1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其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电网负荷逐年增加,市区内建设的变电站逐年增多,而市区内一般建筑物的密度较大,导致变电站的进出线易受周边建筑物的诸多限制。此种情况下传统的架空线路显然已不适用于城市电网的建设需求。
为了节省地面空间,电缆隧道应运而生。电缆隧道能够容纳的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且为全封闭型的地下构筑物,使变电站的进出线不再受建筑物的诸多限制,基本淘汰了架空线路。电缆隧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满足变形的需求,需要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之间预留伸缩缝。但是雨水或地下水等其它水分渗入这些伸缩缝后,长期聚集会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因此电缆隧道防水一直是业内的技术难题,尤以伸缩缝漏水最为常见。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两节相邻的电缆隧道间的伸缩缝中缠绕上止水带或者卡入止水垫片,并在伸缩缝上加盖盖板以增强伸缩缝的防水性能。因止水带为闭合型结构,相较于止水垫片,防水效果更好,但止水带的安装和固定一直是电缆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难题,影响了其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安装和固定止水带方面存在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止水带安装和固定难度的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包括: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和闭合型止水带;且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和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设置于每节电缆隧道的端部;
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
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多层第一纵筋、多条第一受力筋和多条第一拉结筋;
每层所述第一纵筋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向内折弯第一预设距离后,再向里沿平行于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的方向折弯至第二预设距离以上;
所述第一受力筋,沿所述第一纵筋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筋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所述第一拉结筋,自距离所述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二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以及所述第一纵筋焊接固定,使所述第一纵筋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一受力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多层第二纵筋、多条第二受力筋和多条第二拉结筋;
每层所述第二纵筋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别向内折弯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后,再分别向里沿偏离所述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方向折弯至第五预设距离以上且相互间保持平行;
所述第二受力筋,沿所述第二纵筋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二受力筋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纵筋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所述第二拉结筋,自距离所述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五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二受力筋以及所述第二纵筋焊接固定,使所述第二纵筋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二受力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混凝土结构本体;
所述混凝土结构本体,为当所述闭合型止水带安装固定于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后,通过向搭建于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外围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其中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两块侧板,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侧板填缝材料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
所述侧板填缝材料,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侧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侧板内的所述闭合型止水带保持竖直;
所述底板、顶板填缝材料,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底板、顶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底板、顶板的所述闭合型止水带保持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隔离材料,覆盖于位于迎水面的所述侧板填缝材料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防水卷材,覆盖于所述隔离材料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背衬材料,覆盖于位于背水面的所述侧板填缝材料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密封材料,覆盖于所述背衬材料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包括上述伸缩缝防水构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使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的一个具体实例的正向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中闭合型止水带的一个具体实例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中相邻两个侧板的止水带固定装置沿水平方向剖面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中相邻两个底板的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纵向剖面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3-闭合型止水带;4-混凝土结构本体;5-侧板填缝材料;6-底板、顶板填缝材料;7-隔离材料;8-防水卷材;9-背衬材料;10-密封材料;11-第一纵筋;12-第一受力筋;13-第一拉结筋;21-第二纵筋;22-第二受力筋;23-第二拉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主视方向的透视图,从图1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的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包括: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和闭合型止水带3;且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设置于每节电缆隧道的端部。具体地,为了满足变形的需求,需要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之间预留伸缩缝,也即伸缩缝都是位于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之间,因此通过将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设置于每节电缆隧道的端部,能够对预备套接于伸缩缝间用于防水的闭合型止水带3进行预先固定,便于后期混凝土浇筑。闭合型止水带3可以选用闭合型中埋式B型橡胶止水带。
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用于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
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用于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图1中左右两侧分别代表两个相邻的电缆隧道的端部,图2为闭合型止水带3的一个具体实例的安装效果示意图,当然闭合型止水带3也可以为圆柱形,只要尽可能与电缆隧道的外部轮廓相匹配即可。闭合型止水带3预套接于该两个相邻的电缆隧道间的伸缩缝时,其第一侧边先安装固定于其中一个电缆隧道的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间,之后第二侧边再安装固定于另一个电缆隧道的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间,固定后闭合型止水带3的底部和顶部为盆状,前部和后部呈竖直状态套设于伸缩缝间。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3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进一步包括多层第一纵筋11、多条第一受力筋12和多条第一拉结筋13。
每层第一纵筋11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相互平行的钢筋向内折弯第一预设距离后,再向里沿平行于相互平行的钢筋的方向折弯至第二预设距离以上。具体地,第一预设距离根据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的间距以及闭合型止水带3的胶层厚度确定,比如可以采用公式(d-(h+x))/2来计算确定,其中d为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的间距,h为闭合型止水带3的胶层厚度,x为修正值,一般取胶层厚度的十分之一左右;第二预设距离根据伸缩缝间距和闭合型止水带3胶带的宽度确定,比如可以采用公式((w-f)/2)+s来确定,其中w为胶带的宽度,f为伸缩缝间距,s为修正值,一般取伸缩缝间距的十分之一左右。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确保闭合型止水带3顺利卡入折弯后形成的沟道。
第一受力筋12,沿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第一受力筋1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第一拉结筋13,自距离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二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第一受力筋12以及第一纵筋11焊接固定,使第一纵筋11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一受力筋12之间。具体地,因为电缆隧道的侧板中的第一纵筋1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呈一定间距分层焊接于第一受力筋12和第一拉结筋13间,因此第一拉结筋13需要自第二预设距离处开始再依次向里焊接,以确保闭合型止水带3的前部或者后部能够呈竖直状卡入由多层第一纵筋11折弯后形成的沟道垂直叠加所形成的空隙内。
优选地,如图4所示,为相邻的两个底板上的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纵向剖面的正视图,如果是相邻的两个顶板的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其迎水面则为顶板的顶面。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进一步包括多层第二纵筋21、多条第二受力筋22和多条第二拉结筋23。
每层第二纵筋21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别向内折弯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后,再分别向里沿偏离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方向折弯至第五预设距离以上且相互间保持平行。具体地,通过使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别向内折弯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后,再分别向里沿偏离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方向折弯至第五预设距离以上且相互间保持平行,能够确保闭合型止水带3被固定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根据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的间距以及闭合型止水带3的胶层厚度确定,可以为相等距离,此时可以采用公式(d-(h+x))/2来计算确定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其中d为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的间距,h为闭合型止水带3的胶层厚度,x为修正值,一般取胶层厚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当然也可以根据偏离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角度和第五预设距离选取不同的距离,只要确保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之和为d-(h+x)即可;第五预设距离根据伸缩缝间距和闭合型止水带3胶带的宽度确定,比如可以采用公式((w-f)/2)+s来确定,其中w为胶带的宽度,f为伸缩缝间距,s为修正值,一般取伸缩缝间距的十分之一左右。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确保闭合型止水带3顺利卡入折弯后形成的沟道。
第二受力筋22,沿第二纵筋2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第二受力筋2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二纵筋2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第二拉结筋23,自距离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五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第二受力筋22以及第二纵筋21焊接固定,使第二纵筋21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二受力筋22之间。具体地,因为电缆隧道的底板或者顶板中的第二纵筋21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呈一定间距分层焊接于第二受力筋22和第二拉结筋23间,因此第二拉结筋23需要自第五预设距离处开始再依次向里焊接,以确保闭合型止水带3的底部或者顶部能够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卡入由多层第二纵筋21折弯后形成的沟道平行叠加所形成的空隙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混凝土结构本体4。
混凝土结构本体4,为当闭合型止水带3安装固定于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后,通过向搭建于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外围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其中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两块侧板,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具体地,当闭合型止水带3安装固定于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后,可以在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外围搭建木质模板,以使浇筑后的混凝土能够很好的定型以及进行振捣密实,驱除混凝土中的气泡,防止振捣密实不到位导致的混凝土孔隙渗水,定型后拆除模板,就可以形成电缆隧道的侧板、底板和顶板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缆隧道强度高、拉伸力强、防水性能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具体地,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可以包括浸乳化沥青木板或者沥青竹绒。
侧板填缝材料5,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侧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侧板内的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竖直。具体地,侧板填缝材料5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填充于固定于侧板的闭合型止水带3的两侧,并填满电缆隧道侧板间的伸缩缝,两部分填充材料的填充宽度可以为(隧道侧壁厚度-止水带厚度)/2,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安置于侧板内的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竖直。
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底板、顶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底板、顶板的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具体地,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填充于固定于底板、顶板的闭合型止水带3的两侧,并填满电缆隧道底板、顶板间的伸缩缝,并且顶面部分的填充材料的填充宽度可以略小于底面部分的填充材料的填充宽度,以使安置于底板、顶板的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隔离材料7,覆盖于位于迎水面的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上。具体地,具体地,迎水面即为电缆隧道的外表面,相应地,背水面即为电缆隧道的内表面。隔离材料7可以包括聚乙烯胶条或者聚乙烯涂敷纸条。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防水卷材8,覆盖于隔离材料7上。具体地,防水卷材8可以包括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通过在防水卷材8和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间设置隔离材料7,能够避免防水卷材和填缝材料粘结成一体,避免当电缆隧道发生变形时防水卷材断裂现象的出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背衬材料9,覆盖于位于背水面的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上。具体地,背衬材料9可以包括聚乙烯泡沫条。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还包括:密封材料10,覆盖于背衬材料9上。具体地,密封材料10可以包括双组分聚硫密封胶或者聚乙烯热熔胶泥。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自迎水面向内分为三层防水,第一层防水为电缆隧道迎水面外贴防水卷材和隔离材料,第二层防水为伸缩缝内填充的填缝材料和止水带,第三层防水为电缆隧道背水面内嵌的背衬材料和密封材料。具有很好的伸缩和防水能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包括实施例1中的伸缩缝防水构造。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隧道,其伸缩缝防水构造通过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通过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使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符合套接过程中闭合型止水带3的形变方向,降低了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装和固定止水带的难度。同时,因为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被安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有助于后期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振捣密实,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密度大、无气泡、不漏浆,进一步提升了电缆隧道的防水性能。
并且其伸缩缝防水构造,自迎水面向内分为三层防水,第一层防水为电缆隧道迎水面外贴防水卷材和隔离材料,第二层防水为伸缩缝内填充的填缝材料和止水带,第三层防水为电缆隧道背水面内嵌的背衬材料和密封材料。具有很好的伸缩和防水能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和闭合型止水带(3);且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设置于每节电缆隧道的端部;
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侧板内竖直安置;
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用于使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在相邻的两节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内置为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包括多层第一纵筋(11)、多条第一受力筋(12)和多条第一拉结筋(13);
每层所述第一纵筋(11)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向内折弯第一预设距离后,再向里沿平行于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的方向折弯至第二预设距离以上;
所述第一受力筋(12),沿所述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1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纵筋(1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所述第一拉结筋(13),自距离所述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二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一受力筋(12)以及所述第一纵筋(11)焊接固定,使所述第一纵筋(11)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一受力筋(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包括多层第二纵筋(21)、多条第二受力筋(22)和多条第二拉结筋(23);
每层所述第二纵筋(21)中包含的钢筋均处于同一平面,其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靠近电缆隧道的端部的一端先垂直所述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别向内折弯第三预设距离和第四预设距离后,再分别向里沿偏离所述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方向折弯至第五预设距离以上且相互间保持平行;
所述第二受力筋(22),沿所述第二纵筋(2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分布为相互平行的两排,且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二受力筋(22)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纵筋(21)外侧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钢筋;
所述第二拉结筋(23),自距离所述电缆隧道的端部向里延伸第五预设距离处开始,沿向里方向将平行相对的所述第二受力筋(22)以及所述第二纵筋(21)焊接固定,使所述第二纵筋(21)沿预设间距分层焊接固定于相互平行的两排第二受力筋(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结构本体(4);
所述混凝土结构本体(4),为当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安装固定于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后,通过向搭建于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和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外围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其中所述侧板止水带固定装置(1)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两块侧板,所述底板、顶板止水带固定装置(2)浇筑混凝土后构成电缆隧道的底板和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
所述侧板填缝材料(5),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侧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侧板内的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竖直;
所述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用于填充相邻的两个电缆隧道的底板、顶板间的伸缩缝,并使安置于底板、顶板的所述闭合型止水带(3)保持呈凹向底板或者顶板的顶面的盆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材料(7),覆盖于位于迎水面的所述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卷材(8),覆盖于所述隔离材料(7)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衬材料(9),覆盖于位于背水面的所述侧板填缝材料(5)和底板、顶板填缝材料(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材料(10),覆盖于所述背衬材料(9)上。
10.一种电缆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伸缩缝防水构造。
CN201620443907.XU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Active CN205591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3907.XU CN205591939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3907.XU CN205591939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1939U true CN205591939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3907.XU Active CN205591939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19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4773A (zh) * 2016-05-16 2016-07-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4773A (zh) * 2016-05-16 2016-07-2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CN105804773B (zh) * 2016-05-16 2019-03-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27B (zh) 地下室底板与墙面的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77440A (zh) 一种屋面女儿墙泛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28450U (zh) 一种双向叠合楼板
CN20617419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拆分、拼装连接结构
CN107700556A (zh)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45817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4251140A (zh) 一种地下工程用复合防水层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3061357B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
CN207177915U (zh) 装配式下穿隧道
CN205591939U (zh)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CN103590841A (zh) 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
CN205742504U (zh) 一种超大型蓄水池密集施工缝
CN207296114U (zh) 一种双向叠合楼板
CN106337511B (zh) 一种住宅的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65324A (zh) 一种装配式下穿隧道
CN105804773B (zh) 一种电缆隧道的伸缩缝防水构造及电缆隧道
CN216865262U (zh) 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水平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CN203200980U (zh) 一种钢梁与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组合预制楼盖
CN214614895U (zh) 用于新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模板
CN208633159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05976057U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114319454A (zh) 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水平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CN209742065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保温墙体结构
CN206693474U (zh) 一种双层预制板现浇梁的保温斜屋面结构
KR20140095367A (ko)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의 데크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스템 데크 플레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