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3622U -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3622U
CN205573622U CN201620302737.3U CN201620302737U CN205573622U CN 205573622 U CN205573622 U CN 205573622U CN 201620302737 U CN201620302737 U CN 201620302737U CN 205573622 U CN205573622 U CN 20557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e tank
carburator
mounting structure
gas
nip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27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龙灿
童永
蔡圣全
曹西朴
倪良春
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027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3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36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包括汽化器、连接在汽化器上的汽化器支架、缓冲罐以及连接在缓冲罐上的缓冲罐支架;所述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燃气软管与缓冲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汽化器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所述缓冲罐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或者汽化器支架上。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LNG燃气系统安装的灵活性,合理利用混合动力客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混合动力客车逐渐成为未来新能源客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混合动力客车的零部件较多,而整车空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混合动力客车的每一份空间都需合理利用。对于安装LNG燃气系统的混合动力客车来说,LNG燃气系统的主要附件汽化器和缓冲罐通常整体安装在一起,两者是一个固定的整体,这就造成在安装过程中经常受到空间限制,不易安装,且易于客车其他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该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LNG燃气系统安装的灵活性,合理利用混合动力客车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包括汽化器、连接在汽化器上的汽化器支架、缓冲罐以及连接在缓冲罐上的缓冲罐支架;所述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燃气软管与缓冲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汽化器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所述缓冲罐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或者汽化器支架上。
所述汽化器包括汽化器主体和设置在汽化器主体端部的出气螺纹接头;所述出气螺纹接头与燃气软管螺纹连接。
所述汽化器支架为Z字型,包括中间安装部以及分别与中间安装部的上下两端折弯相连的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中间安装部上开设有汽化器安装槽;所述上安装部的中段开设有汽化器安装缺口;所述上安装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其端部下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焊接螺母;所述下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
所述缓冲罐包括缓冲罐主体和设置在缓冲罐主体端部的进气螺纹接头;所述进气螺纹接头与燃气软管螺纹连接。
所述缓冲罐支架为L型,包括纵向安装部和与纵向安装部下端折弯相连的横向安装部;所述纵向安装部的上端开设有缓冲罐安装槽,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罐安装缺口;所述横向安装部的中段开设有第二缓冲罐安装缺口,且其端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所述燃气软管包括软管和设置在软管两端的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LNG燃气系统安装的灵活性,合理利用混合动力客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5是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6是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7是汽化器支架的主视图;
图8是汽化器支架的侧视图;
图9是汽化器支架的俯视图;
图10是缓冲罐及缓冲罐支架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11是缓冲罐及缓冲罐支架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12是缓冲罐及缓冲罐支架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13是缓冲罐支架的主视图;
图14是缓冲罐支架的侧视图;
图15是缓冲罐支架的俯视图;
图16是燃气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8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0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
1、汽化器,11、出气螺纹接头,2、汽化器支架,21、中间安装部,22、上安装部,23,下安装部,24、第一安装孔,25、第二安装孔,26、焊接螺母,27、汽化器安装槽,28、汽化器安装缺口,3、缓冲罐,4、缓冲罐支架,41、纵向安装部,42、横向安装部,43、第三安装孔,44、缓冲罐安装槽,45、第一缓冲罐安装缺口,46、第二缓冲罐安装缺口,5、燃气软管,51、软管,52、第一螺纹接头,53、第二螺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包括汽化器1、连接在汽化器上的汽化器支架2、缓冲罐3以及连接在缓冲罐3上的缓冲罐支架4。所述汽化器1的出气口通过燃气软管5与缓冲罐3的进气口相连。在实施例1中,汽化器和缓冲罐并排安装,汽化器支架2和缓冲罐支架4依次并排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
如图4-图6所示,所述汽化器1包括汽化器主体和设置在汽化器主体端部的出气螺纹接头11。所述出气螺纹接头11与燃气软管5的第一螺纹接头52螺纹连接。如图7-图9所示,所述汽化器支架2为Z字型,包括中间安装部21以及分别与中间安装部21的上下两端折弯相连的上安装部22和下安装部23。所述中间安装部21上开设有汽化器安装槽27。所述汽化器安装槽27为圆弧状,其形状与汽化器的外形相适应。所述上安装部22的中段开设有汽化器安装缺口28,所述汽化器安装缺口28与汽化器安装槽27相连通,用于汽化器的上端从该汽化器安装缺口中伸出。所述上安装部22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4,且其端部下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4相配合的焊接螺母26。所述下安装部2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5,所述第二安装孔25为腰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焊接螺母,用于实施例2中汽化器支架与缓冲罐支架的连接。
在汽化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汽化器支架,用来支撑固定汽化器。汽化器的中下端嵌入安装在汽化器支架的汽化器安装槽中,且与汽化器安装槽焊接相连;汽化器的上端从汽化器安装缺口中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采用螺栓将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连接在车身骨架上。通过将第二安装孔设计为腰形孔,能够对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在车身骨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使汽化器的装配更加灵活,进而能够对混合动力客车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缓冲罐3包括缓冲罐主体和设置在缓冲罐主体端部的进气螺纹接头31。所述进气螺纹接头31与燃气软管5的第二螺纹接头52螺纹连接。如图13-图15所示,所述缓冲罐支架4为L型,包括纵向安装部41和与纵向安装部41下端折弯相连的横向安装部42。所述纵向安装部41的上端开设有缓冲罐安装槽44,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罐安装缺口45。所述横向安装部42的中段开设有第二缓冲罐安装缺口46,且其端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3。所述缓冲罐安装槽44为圆弧状,其形状与缓冲罐的外形相适应。
在缓冲罐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缓冲罐支架,用于支撑固定缓冲罐。缓冲罐的中下端嵌入安装在缓冲罐支架的缓冲罐安装槽中,且与缓冲罐安装槽焊接相连。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将缓冲罐支架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或者其他部件上。所述第一安装缺口,一方面用于减轻缓冲罐支架的整体质量,满足客车轻量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于采用实施例2中的安装方式时,防止缓冲罐支架与汽化器的上端发生干涉,且能够减小汽化器与缓冲罐装配时的装配空间。
如图16所示,所述燃气软管5包括软管51和设置在软管两端的第一螺纹接头52和第二螺纹接头53。所述燃气软管,用于连接汽化器的出气口和缓冲罐的进气口。所述第一螺纹接头和出气螺纹接头相连,第二螺纹接头和进气螺纹接头相连,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燃气软管与汽化器及缓冲罐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采用软管,便于在连接汽化器与缓冲罐时,将软管弯曲,方便安装。
实施例2
当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气系统的横向装配空间受限时,可以采用如图17-图18所示的安装方式,将汽化器及汽化器支架、缓冲罐及缓冲罐支架两者叠加组合在一起安装。具体地说,将缓冲罐支架安装到汽化器支架上,使缓冲罐支架的横向安装部位于汽化器支架的上安装部的上方,通过第三安装孔43和汽化器支架上的第一安装孔24相配合,并通过螺栓及焊接螺母26,将汽化器支架和缓冲罐支架连接在一起。由于缓冲罐支架4上开有第一缓冲罐安装缺口45,这时候汽化器的一部分就可以伸入到缓冲罐支架内部,尽可能缩小汽化器和缓冲罐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安装空间。
实施例3
当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气系统的的高度方向空间受限时,还可以采用如图19-图20所示的前后安装或者分散安装的安装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此时,汽化器支架和缓冲器支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
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能够根据混合动力客车的实际空间状况来选择汽化器及缓冲罐的安装方式,既可组合安装也可分开安装,使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气系统布置起来十分灵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LNG系统附件汽化器和缓冲罐整体安装结构死板的问题,可以灵活的布置汽化器和缓冲罐的位置,缩小安装所需空间,特别适合整车空间紧张的混合动力客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化器、连接在汽化器上的汽化器支架、缓冲罐以及连接在缓冲罐上的缓冲罐支架;所述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燃气软管与缓冲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汽化器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所述缓冲罐支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骨架上或者汽化器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器包括汽化器主体和设置在汽化器主体端部的出气螺纹接头;所述出气螺纹接头与燃气软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器支架为Z字型,包括中间安装部以及分别与中间安装部的上下两端折弯相连的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中间安装部上开设有汽化器安装槽;所述上安装部的中段开设有汽化器安装缺口;所述上安装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其端部下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焊接螺母;所述下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缓冲罐主体和设置在缓冲罐主体端部的进气螺纹接头;所述进气螺纹接头与燃气软管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支架为L型,包括纵向安装部和与纵向安装部下端折弯相连的横向安装部;所述纵向安装部的上端开设有缓冲罐安装槽,下端开设有第一缓冲罐安装缺口;所述横向安装部的中段开设有第二缓冲罐安装缺口,且其端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软管包括软管和设置在软管两端的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
CN201620302737.3U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3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2737.3U CN205573622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2737.3U CN205573622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3622U true CN205573622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27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3622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3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7551U (zh) 一种马鞍形汽车燃油箱
CN112810432B (zh) 一种轻型lng商用车的集成式燃料供给装置
CN205573622U (zh) 一种燃气系统组合安装结构
CN205578136U (zh) 一种缓冲罐安装结构
CN203402268U (zh) 汽车发动机舱前上横梁支架及汽车
CN205573619U (zh) 一种汽化器安装结构
CN204845533U (zh) 集成式侧置lng气瓶总成
CN204870433U (zh) 一种汽车暖风水管总成
CN203372059U (zh) 公交客车用气瓶顶置结构
CN202827135U (zh) 一种用于小汽车的cng装置的支架系统
CN100467339C (zh) 具有混合动力的骑式两轮摩托车
CN203402080U (zh) 一种顶置蒸发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2507920U (zh) 一种cng大型客车燃气系统的气瓶仓
CN106240351A (zh) 一种客车油箱组件
CN205202722U (zh) 一种电动车用小型油箱结构
CN205686158U (zh) 一种汽车横梁总成
CN203223314U (zh) 空滤器与怠速补气阀组合
CN204210302U (zh) 一种天然气汽车的气路安装结构
CN205009967U (zh) 一种后置发动机客车用膨胀水箱集成装置
CN205737515U (zh) 客车储气装置
CN203223315U (zh) 怠速补气阀布置结构
CN201103500Y (zh) 内燃机车燃油箱
CN204161092U (zh) 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综合支架
CN205439974U (zh) 一种顶置加底置的cng气瓶布置结构
CN203293900U (zh) 重型汽车分体式lng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