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2875U -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2875U
CN205572875U CN201620373181.7U CN201620373181U CN205572875U CN 205572875 U CN205572875 U CN 205572875U CN 201620373181 U CN201620373181 U CN 201620373181U CN 205572875 U CN205572875 U CN 205572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lower mold
mould
base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3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3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2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2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28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上模具,该上模具的内部留有加热腔,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设置有的入气口与其加热腔相连通,且加热腔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加热丝。该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在对内饰板的泡沫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好,成型速度快,加热均匀,该模具的入气口、第一散热孔、第一通孔、第二散热孔、第二通孔和通气管以及圆形散热片布局合理,能够使模具内热气流动顺畅,能够避免热量一直滞留在内饰板的泡沫周围不散开,避免会对产品成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饰板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可用于安装各种开关面板、储物等,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汽车安全性上的运用: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二次碰撞”会使乘员和内饰板接触,内饰板总成可以大幅吸收车内乘员撞击内饰板的能量。此外,由硬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内饰板中的缓冲泡沫,其吸收的能量占总体吸能的比例较高,故在车门内饰板中大量应用,而车门内饰板也成为汽车被动安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近年来,聚氨酯泡沫在汽车上的运用逐渐增多。软质聚氨酯泡沫用于汽车坐垫,仪表盘等方面,提升车辆舒适性。硬质聚氨酯泡沫用于保险杠、车门内饰板等部位,提升车辆碰撞的吸能能力。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参照国家标准和丰田、本田等汽车企业规则,研究当车内乘员以一定速度撞击车门内饰板时,内饰板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在吸能上的表现。根据吸能表现,并参照标准,评价车门内饰板是否合格。目前,现有使用的内饰板的泡沫成型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上模和下模,这种结构在对内饰板的泡沫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不好,成型速度慢,容易加热不均匀或模具内热气流动不顺畅就会导致热量一直滞留在内饰板的泡沫周围不散开,这些都会对产品成型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无法保证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上模具,该上模具的内部留有加热腔,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设置有的入气口与其加热腔相连通,且加热腔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加热丝,且上模具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且每个第一散热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凸板,该第一导热凸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所述下模具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加热丝,所述下模具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且每个第二散热孔内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且下模具套设在上模具的第一导热凸板上,所述下模具的下侧设置有通气装置。
所述下模具下部的内壁上套设有通气装置的第二导热凸板,所述第二导热凸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该第二导热凸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第二通孔与通气管相连通,该通气管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圆环状,且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置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圆形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导热凸板的两侧处对称设置有卡柱,且下模具上设置有与卡柱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该减震垫为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均设置有电加热丝,通过在上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凸板,且下模具下部的内壁上套设有通气装置的第二导热凸板,在对内饰板的泡沫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好,成型速度快,加热均匀,通过在第一导热凸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二导热凸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二导热凸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管,第二通孔与通气管相连通,以及通气管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还有就是该模具的入气口、第一散热孔、第一通孔、第二散热孔、第二通孔和通气管以及圆形散热片布局合理,能够使模具内热气流动顺畅,能够避免热量一直滞留在内饰板的泡沫周围不散开,避免会对产品成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气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俯视图。
图中:1底座、101减震垫、2支撑杆、3压板、4伸缩杆、5上模具、501入气口、502第一电加热丝、503第一散热孔、504第一过滤网、505第一导热凸板、506第一通孔、6下模具、601第二电加热丝、602第二散热孔、603第二过滤网、604环形槽、605圆形散热片、7通气装置、701第二导热凸板、702第二通孔、703底板、704通气管、705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101,该减震垫101为橡胶垫,减震效果好,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该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3,压板3的底部通过伸缩杆4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该上模具5的内部留有加热腔,上模具5的顶部设置有的入气口501与其加热腔相连通,加热效果好,且加热腔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加热丝502,能够进行均匀加热,且上模具5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503,散热效果好,且每个第一散热孔503内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04,上模具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凸板505,该第一导热凸板50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506。
底座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下模具6,下模具6位于上模具5的正下方,下模具6为中空结构,下模具6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加热丝601,能够进行均匀加热,下模具6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602,散热效果好,且每个第二散热孔602内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603,上模具5和下模具6均为圆环状,且下模具6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04,且环形槽604内设置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圆形散热片605,且下模具6套设在上模具5的第一导热凸板505上,下模具6的下侧设置有通气装置7。
下模具6下部的内壁上套设有通气装置7的第二导热凸板701,第二导热凸板701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702,该第二导热凸板701的下表面连接有底板703,且底板703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管704,第二通孔702与通气管704相连通,该通气管704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底板703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导热凸板701的两侧处对称设置有卡柱705,且下模具6上设置有与卡柱705相适配的卡槽,该模具在对内饰板的泡沫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好,成型速度快,加热均匀,还有就是该模具的入气口501、第一散热孔503、第一通孔506、第二散热孔602、第二通孔702和通气管704以及圆形散热片605布局合理,能够使模具内热气流动顺畅,能够避免热量一直滞留在内饰板的泡沫周围不散开,避免会对产品成型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2),该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的底部通过伸缩杆(4)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该上模具(5)的内部留有加热腔,所述上模具(5)的顶部设置有的入气口(501)与其加热腔相连通,且加热腔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电加热丝(502),且上模具(5)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503),且每个第一散热孔(503)内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504),所述上模具(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凸板(505),该第一导热凸板(505)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506);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下模具(6),所述下模具(6)位于上模具(5)的正下方,所述下模具(6)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模具(6)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加热丝(601),所述下模具(6)的外侧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602),且每个第二散热孔(602)内均设置有第二过滤网(603),且下模具(6)套设在上模具(5)的第一导热凸板(505)上,所述下模具(6)的下侧设置有通气装置(7);
所述下模具(6)下部的内壁上套设有通气装置(7)的第二导热凸板(701),所述第二导热凸板(701)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702),该第二导热凸板(701)的下表面连接有底板(703),且底板(703)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管(704),所述第二通孔(702)与通气管(704)相连通,该通气管(704)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5)和下模具(6)均为圆环状,且下模具(6)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04),且环形槽(604)内设置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圆形散热片(6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03)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导热凸板(701)的两侧处对称设置有卡柱(705),且下模具(6)上设置有与卡柱(705)相适配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101),该减震垫(101)为橡胶垫。
CN201620373181.7U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2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3181.7U CN205572875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3181.7U CN205572875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2875U true CN205572875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5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318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2875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2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8458B1 (ko) 변화하는 지세를 갖는 모듈화된 에너지 흡수체 및 그 구성방법
CN205735765U (zh) 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加工设备
CN205572875U (zh)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CN205572868U (zh) 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
JP2011247385A (ja) 衝撃吸収体及び衝撃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KR101773718B1 (ko) 곡면 윤곽을 갖는 판상의 부품 진공 성형장치
KR101489929B1 (ko) 차량용 목 보호대
JP3963264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3448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69680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座椅复合吸能结构
CN203844618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与仪表板的总成
CN2152047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的减震毛毡
CN204095965U (zh) 摩托车蜂窝式座垫
JP2015080976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CN103359039A (zh) 一种膝部吸能保护装置及吸能支架
CN206510877U (zh) 一体式前保险杠下进气格栅
CN206884897U (zh) 一种车门地图袋结构
CN105329128A (zh) 一种座椅坐垫
CN217294243U (zh) 双重减震型汽车散热器
CN217671322U (zh) 一种汽车用b型板簧螺母的成型模具
CN213676460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座椅用坐垫
CN206184975U (zh) 一种汽车阻尼垫成型装置
CN203666406U (zh) 安全式汽车仪表台
CN212225377U (zh) 一种高强度防破裂的汽车散热器
CN211442045U (zh) 一种通气式儿童安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