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72164U - 磨床中心架 - Google Patents

磨床中心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72164U
CN205572164U CN201620206065.6U CN201620206065U CN205572164U CN 205572164 U CN205572164 U CN 205572164U CN 201620206065 U CN201620206065 U CN 201620206065U CN 205572164 U CN205572164 U CN 205572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clamping
slippage slot
supporting part
regul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60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科
李振孝
高博
蒋晓彬
王小伟
史彩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60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72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72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721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床中心架。所述磨床中心架包括夹持部、支撑部和驱动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支撑部包括第一滑移面和第二滑移面,第一滑移面上开设有第一滑移槽和第一夹紧槽,第二滑移面上开设有第二滑移槽和第二夹紧槽,第一滑移槽和第二滑移槽交叉设置;第一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块,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在第一滑移槽内;第二夹紧槽的端部有第二调节块,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支撑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驱动端,连接端与第三夹持件的第一端相连接;驱动部与驱动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Description

磨床中心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曲轴精密磨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床中心架。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和轴系部件是机械装置的常用部件,此类部件一般需要在磨床上完成加工。
现有技术中,磨床加工上述轴类零件或轴系部件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直接加工方式,另一种是通过中心架夹持所需加工的部件进行加工的方式,以上两种方式在加工部件时存在一些不足。
磨床不设中心架时,部件在受到磨削作用力时,容易在受力方向上产生偏移,从而出现加工的部件在径向切削力作用下产生鼓形母线不直度和“让刀”及系统振动现象,从而使部件出现加工误差大的问题,甚至超差出现废品。
图1为现有技术中磨床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磨床上设置中心架夹持所需加工的部件时,采用的中心架1'为闭环结构,加工时,首先使所需加工的部件穿设进中心架1'的夹持中心,然后调节中心架1'闭环上设置的三个顶丝11',分别抵紧部件。上述设置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三个顶丝11'分别对部件抵紧固定,耗费大量的时间;第二,顶丝11'顶紧过程采用人工操作,顶丝11'对部件的夹紧精度低、可重复性差;第三、调整顶丝11'顶紧部件的位置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不适用于自动化加工过程,加工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磨床中心架,降低夹持部件所需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实现自动化夹持部件,提高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磨床中心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夹持部件所需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实现自动化夹持部件,提高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床中心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滑移面和第二滑移面,所述第一滑移面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一滑移槽和第一夹紧槽,所述第二滑移面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二滑移槽和第二夹紧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和所述第二滑移槽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一滑移槽设置;所述第二夹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朝向所述第二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连接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距离;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内,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二端均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同一侧,共同限定出夹持空间;用于驱动所述支撑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端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夹持件均分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卡夹持件所形成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持爪,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持爪,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卡持爪。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持爪、所述第二卡持爪和所述第三卡持爪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表面均设置有柔性爪夹块。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微调杆和第二微调杆,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一微调孔和第二微调孔;所述第一微调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滑移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微调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微调孔内,所述第一微调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抵紧,所述第一微调杆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微调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滑移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微调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微调孔内,所述第二微调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抵紧,所述第二微调杆的第二端朝远离支撑部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微调孔与所述第一微调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微调孔与所述第二微调杆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内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槽内;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远离所述第一微调杆的一端抵紧,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远离第二微调杆的一端抵紧。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本体和活塞,所述活塞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活塞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降低了夹持部件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现自动化夹持部件,提高了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磨床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的第一滑移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微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组件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的主视图,图2中磨床中心架中夹持的部件为轴类部件仅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的第一滑移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正视图。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床中心架,包括夹持部1、支撑部2和驱动部3。
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5,为便于描述,以磨床中心架夹持的部件为“轴”进行阐述。支撑部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滑移面21和第二滑移面(未示出),第一滑移面21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一滑移槽22和第一夹紧槽23,第二滑移面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二滑移槽(未示出)和第二夹紧槽(未示出),第一滑移槽22和第二滑移槽交叉设置,呈大写的“X”状。第一夹紧槽23的宽度大于第一滑移槽22,第一夹紧槽2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块24,第一调节块24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一弧面,第一弧面朝向第一滑移槽22设置。第二夹紧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移槽,第二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块241,第二调节块241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二弧面,第二弧面朝向第二滑移槽设置;支撑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25和驱动端26,连接端25与第一夹紧槽23的距离大于连接端25与第一滑移槽22的距离。
夹持部1包括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和第三夹持件13,上述三个夹持件共同作用,把轴准确地固定在磨床上。具体地,夹持部1包括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和第三夹持件13,第一夹持件11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移槽22内,第二夹持件12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第三夹持件13的第一端与连接端25相连接,第一夹持件11的第二端、第二夹持件12的第二端和第三夹持件13的第二端均设置在连接端25的一侧,共同限定出用于夹持待加工部件的夹持空间。通过调试作用,第一夹持件11在外力推动下,在第一滑移槽22内进行滑动时,为第一夹持件11向前运动的过程;当上述三个夹持件需要对轴进行夹持时,第一夹持件11从第一滑移槽22过渡滑移至第一夹紧槽23内时,第一夹持件11沿着第一夹紧槽23的开设方向运动至第一调节块24的外表面处,无法再继续前进,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沿着第一调节块24的外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进行滑动,第一调节块24的外表面部分内凹使第一夹持件11朝靠近轴的方向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夹持件11的第二端抵紧轴的端部的外表面。
同理,第二夹紧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移槽,第二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块241,第二调节块241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弧面,第二夹持件12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在推动力作用下,与第一夹持件11呈“X”型设置的第二夹持件12的运动轨迹与第一夹持件11的运动轨迹相对于第三夹持件13保持几何相似,第一夹持件11的另一端也抵紧轴的端部的外表面,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共同作用,对轴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固定和定位。
驱动部3通过带动驱动端26的运动进而带动支撑部2和夹持部1运动。连接端25的运动轨迹与驱动部3的运动轨迹一致,因此,固定在连接端25上的第三夹持件13在驱动部3前进时,也随之前进,直至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在驱动的作用下夹紧轴时,第三夹持件13抵紧在轴的外表面,实现上述三个夹持件的同步夹持。夹持过程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了夹持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结构可以相同,进一步增加了夹持轴时施力的平衡性,促进了夹持轴时的稳定性,第三夹持件13均分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2的夹角,即上述三个夹持件同时垂直投影在第一滑移面21时,第一夹持件11与第三夹持件13的夹角与第二夹持件12和第三夹持件13之间的夹角相同,在上述三个夹持件实现同步夹持时,第三夹持件13正对轴的轴心,进一步地增加了夹持轴的精度。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件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6至图7,优选的是,第一夹持件11的第二端可以设置第一卡持爪14,第二夹持件12的第二端可以设置第二卡持爪(未示出),第三夹持件13的第二端可以设置第三卡持爪(未示出),提高了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和第三夹持件13对轴的夹紧度。
更为优选地,第一卡持爪14、第二卡持爪和第三卡持爪在朝向夹持空间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柔性爪夹块15,在第一卡持爪14、第二卡持爪和第三卡持爪夹紧轴定位时,设置在夹紧面上的柔性爪夹块15可有效降低轴的表面受到损伤的几率。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调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微调杆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8和图9,较佳地,支撑部2还包括第一微调杆27和第二微调杆28,支撑部2上开设有第一微调孔29和第二微调孔(未示出);第一微调孔29的轴向与第一滑移面21平行设置,第一微调杆27穿设在第一微调孔29内,第一微调杆27的第一端与第一调节块24邻接第一弧面的表面抵紧,第一微调杆27的第二端朝远离支撑部2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微调孔29和所述第二微调孔均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滑移面21和所述第二滑移面之间。在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和第三夹持件13共同完成夹持轴后,第一微调杆27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调节块24的上下位置,实现第一调节块24的弧面的上下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使贴在第一调节块24的弧面上的第一夹持件11随之发生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一夹持件11夹持的轴的位置实现微调。第二微调孔的轴向与第二滑移面平行设置,第二微调杆28穿设在第二微调孔内,第二微调杆28的第一端与第二调节块241邻接第二弧面的表面抵紧,第二微调杆28的第二端朝远离支撑部2的方向延伸。第二微调杆28调节第二夹持件12上下位置的远离与第一调节块24的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第一微调孔29与第一微调杆27螺纹连接,第二微调孔与第二微调杆28螺纹连接。通过拧紧第一微调杆27使第一微调杆27朝下运动,或拧松第一微调杆27,使第一微调杆27朝上运动,实现了对第一微调杆27的上、下位置的调整,进而带动第一调节块24上下位置的调整,当第一夹持件11再次夹紧轴时,第一夹持件11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一调节块24外表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第一夹持件11的第二端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使第一夹持件11夹持轴的位置实现微调;同样地,拧紧第二微调杆28使第二微调杆28朝下运动,或拧松第二微调杆28,使第二微调杆28朝上运动,实现了对第二微调杆28的上、下位置的调整,进而对第二夹持件12的夹持位置实现微调。借条方式简便,易于实现。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组件的正视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10和图11,更为优选地,支撑部2内部开设了联动槽(未示出),支撑部2还包括联动组件201,联动组件201设置在联动槽内,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202和第二联动杆203,第一联动杆202的第一端与第二联动杆20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202的第二端与第一调节块24上远离所述第一微调杆27的一端抵紧,第二联动杆203的第二端与第二调节块241上远离所述第二微调杆28的一端抵紧。第一联动杆202和第二联动杆203杠杆,第一联动杆202和第二联动杆203的连接处为支点,当第一微调杆27挤压第一调节块24朝下运动时,设置在第一调节块24底部的第一联动杆202开始向下运动,根据杠杆原理,第二联动杆203的第二端开始向上运动,并带动第二调节块241随之共同运动,据此,通过联动组件201的设置,可以通过仅调节第一微调杆27或第二微调杆28,即可实现对第一调节块24和第二调节块241的整体调节,进而实现对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的整体调整,简化了对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的调节流程,提高了调节效率。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驱动件3可以设置成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本体31和活塞32,活塞32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本体31内,活塞32的第二端与驱动端26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32稳定驱动支撑部2向前运动继而到夹持轴,进而使轴固定在磨床上,为夹持部1的夹持作用提供的动力充足,保证了夹持部1夹持部1件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夹持件11位于第一滑移槽22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移槽22内;第二夹持件12设置在第二滑移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第一滚轮在第一滑移槽22内滑移进而带动第一夹持件11前进,第一滚轮在第一夹紧槽23内滑移进而带动第一夹持件11对轴实现夹紧定位;同样地,第二滚轮在第二滑移槽内滑移进而带动第二夹持件12前进,第二滚轮在第二夹紧槽内滑移进而带动第二夹持件12对轴进行夹紧定位。第一滚轮和第一滑移槽22以及第二滚轮与第二滑移槽之间的接触面小,降低了滑动摩擦力,增加了第一夹持件11相对于第一滑移槽22以及第二夹持件12相对与第二滑移槽的灵活度,降低了液压缸驱动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床中心架,有效降低夹持部件所需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自动化夹持部件,提高夹持精度和可重复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滑移面和第二滑移面,所述第一滑移面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一滑移槽和第一夹紧槽,所述第二滑移面上开设有连通且同向设置的第二滑移槽和第二夹紧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和所述第二滑移槽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一滑移槽设置;所述第二夹紧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夹紧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的外表面包括内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朝向所述第二滑移槽设置;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连接端和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夹紧槽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距离;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内,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二端均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同一侧,共同限定出夹持空间;
用于驱动所述支撑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驱动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件均分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所形成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持爪,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持爪,所述第三夹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卡持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爪、所述第二卡持爪和所述第三卡持爪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表面均设置有柔性爪夹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微调杆和第二微调杆,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一微调孔和第二微调孔;所述第一微调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滑移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微调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微调孔内,所述第一微调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抵紧,所述第一微调杆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微调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滑移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微调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微调孔内,所述第二微调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抵紧,所述第二微调杆的第二端朝远离支撑部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调孔与所述第一微调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微调孔与所述第二微调杆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槽内;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远离所述第一微调杆的一端抵紧,所述第二联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远离第二微调杆的一端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本体和活塞,所述活塞的第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活塞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磨床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内。
CN201620206065.6U 2016-03-17 2016-03-17 磨床中心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2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065.6U CN2055721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磨床中心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065.6U CN2055721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磨床中心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72164U true CN205572164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606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721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磨床中心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72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8706A (zh) * 2016-11-01 2017-02-08 重庆市巨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滑块式伸缩自定心液压中心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8706A (zh) * 2016-11-01 2017-02-08 重庆市巨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滑块式伸缩自定心液压中心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9376B (zh) 一种衬套装夹具
CN208681063U (zh) 一种数控铣床的压料装置
CN205184357U (zh) 自动对中夹具
CN103495744A (zh) 离轴光学曲面动平衡超精密车削机床
CN103753311A (zh) 可调节夹持空间的夹紧装置
CN205572164U (zh) 磨床中心架
CN110587413B (zh) 一种轮辋焊接点自动打磨机床
CN106513710B (zh) 正多边形内孔加工用车削工装
CN103785869B (zh) 伸缩式卡盘
CN206047121U (zh) 顶尖结构
CN208613909U (zh) 刀头夹具的定位装置及金刚石锯片焊接机
CN111250830A (zh) 一种氩弧焊机
CN102632437B (zh) 一种磨削凸圆弧面的装置及方法
CN101817450B (zh) 用于输液针针头排队的滑槽
CN109365915A (zh) 一种坩埚一次机加工成型机床
CN206122716U (zh) 车床顶尖
CN208992263U (zh) 一种工件加工及夹持装置
CN205660531U (zh) 工具磨床夹持辅助机构
CN202716112U (zh) 金属剥皮机中的夹料机构
CN208866718U (zh) I型推力杆球铰装配专用设备
CN210115719U (zh) 新型直联式自定心夹具
CN207606564U (zh) 一种铣平面的气动夹具
CN205968266U (zh) 一种可根据产品大小调节的切割机夹紧机构
CN218312161U (zh) 一种设备零件精密加工用夹具
CN205798968U (zh) 细长轴加工用的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