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6509U -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6509U
CN205556509U CN201620110137.7U CN201620110137U CN205556509U CN 205556509 U CN205556509 U CN 205556509U CN 201620110137 U CN201620110137 U CN 201620110137U CN 205556509 U CN205556509 U CN 205556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rectifying column
inlet
formaldehyde
dmm3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01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飞
毛进池
高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 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 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 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 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01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6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6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650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气水分离器、甲醛吸收塔、反应器、脱轻精馏塔和脱重精馏塔:氧化反应器连接有冷却器,冷却器出气口与气水分离器进气口相连;气水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甲醛吸收塔进气口相连;甲醛吸收塔液体产物出口与反应器的进液口相连接;反应器的排液口与脱轻精馏塔的进液口相连接;脱重精馏塔的进液口与脱轻精馏塔的出液口相连接;脱轻精馏塔、脱重精馏塔分别配设有再沸器和冷凝器。本实用新型装置,甲醛中的水在被吸收前就被脱除,避免了甲醛的缩聚反应和装置被甲醛缩聚产生的多聚甲醛的堵塞;且DMM1-2和DMM6-10在循环过程中参与反应转化成DMM3-5;工艺简单,容易操作,DMM3-5生成速度高、转化率高。

Description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聚甲氧基二甲醚(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其结构式为:CH3O(CH2O)nCH3,简称DMMn(或PODEn),是一类多醚聚合物,而DMM3-5氧含量高达47-49%,十六烷值高达78-100,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柴油添加剂不仅能改善柴油在发动机内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而且清洁无硫,能够显著减少外排废气的污染,因此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制备方法较多,其催化剂有离子液体、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等,主要原料有甲醛、甲醇、甲缩醛、三聚甲醛、多聚甲醛等,反应器类型有固定床、催化蒸馏、固定床+催化蒸馏等。固体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与甲缩醛的反应较为简单,仅把反应物按一定比例混溶后进入反应装置反应,几乎不存在反应物的脱水问题,所以应用比较广泛:如专利CN201310327622.0公开了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组合工艺,以甲缩醛和多聚甲醛为反应物,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再用膜分离方法循环脱水;专利CN104355973A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反应精馏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该方法的反应物为三聚甲醛和甲缩醛;已经公开的这类方法还有很多,但此类方法由于存在原料价格较高、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因而在工业上缺乏竞争优势。
而以甲醛和甲缩醛为原料制取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由于甲醛较便宜,使得此工艺的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但其技术难点是甲醛的脱水,为了克服该项缺点,也有很多研究:如CN104355973A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反应精馏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该方法是将PODE2-8输送至装填有3A分子筛的脱水塔中进行脱水;专利CN104725198A公开了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生产过程中的气相物料流脱水方法,该方法是将反应物气相物料流经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塔进行脱水;CN104725201A公开了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吸附、膜分离结合脱水方法,将气相物料流原料气进入吸附塔用膜和吸附剂脱水;专利CN104725203A公开了一种气体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及脱酸的工艺装置及方法,采用一元醇类作辅剂与甲醛水溶液反应生成半缩醛,然后减压脱水后,再将半缩醛分解成甲醛的方法进行脱水制取甲醛气体,该甲醛气体再被甲缩醛吸收后进反应塔反应制取聚甲氧基二甲醚。上述工艺方法中使用的装置比较复杂,能耗较高,且由于实际上甲醛一旦缩合后很难再分解和解析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该装置简单、容易操作,水在与反应物可以在混合前脱除,从而减少了聚甲醛的生成,显著提高聚甲氧基二甲醚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气水分离器、甲醛吸收塔、反应器、脱轻精馏塔和脱重精馏塔:
所述的氧化反应器,顶端设有原料甲醛/甲缩醛、空气的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接有冷凝水蒸气用的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气水分离器,顶端设有气体出口,底端设有液体出口,器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冷却器的出气口相连接;
所述的甲醛吸收塔,塔顶设有气体产物出口,塔底设有液体产物出口,塔壁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进液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相连接;
所述的反应器,顶端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排出DMM1-10的排液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塔底的液体产物出口相连接;
所述的脱轻精馏塔,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1-2用的冷凝器I,塔底设有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反应器底端的排出DMM1-10用的排液口相连接;
所述的脱重精馏塔,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3-5用的冷凝器II,塔底设有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的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相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I,具有排出轻组分DMM1-2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的进液口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DMM1-2可以在塔内进行回流);
所述的冷凝器II,具有排出轻组分DMM3-5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所述的脱重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DMM3-5可以在塔内进行回流),另一路与采收装置相连;
所述的脱重精馏塔,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也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的进液 口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底端的液体出口与盛放稀甲醛水溶液的装置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甲醛吸收塔,塔顶的气体产物出口,与尾气去度热锅炉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脱轻精馏塔,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脱重精馏塔,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I。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甲醛吸收塔,塔壁的进液口,还进一步与盛放甲缩醛溶液的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装置,甲醛或者甲缩醛通过进料口进入氧化反应器后,利用空气氧化生成甲醛气体,但是此气体中还含有空气和水蒸气。将该混合气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冷却器中进行冷却,然后进入到气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的甲醛、空气混合气体通入甲醛吸收塔中,分离出的液体为稀甲醛水溶液,导入外部装置中。在甲醛吸收塔中,DMM1-2、DMM6-10、甲缩醛的混合物吸收甲醛气体得到富甲醛反应液;该富甲醛反应液通入反应器中,在酸性树脂催化剂催化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产物通入脱轻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顶组分为轻组分DMM1-2,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回流,一部分进入到甲醛吸收塔中作为原料循环使用;塔底为DMM3-10。脱除轻组分DMM1-2的产物DMM3-10通入脱重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底为DMM6-10,进入到甲醛吸收塔中作为原料循环使用;塔顶为目标聚合度产物DMM3-5,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回流,一部分采收为产物。
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方法为:
(1)制备甲醛气体:甲醇或甲缩醛在氧化反应器中按照传统方法、利用空气氧化制备成甲醛气体;
传统方法为:甲醇或甲缩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甲醛气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为铁—钼基催化剂或银催化剂,反应压力为0.1-0.5MPa,反应温度为250-350℃,进料甲醇或甲缩醛的气相浓度为5-10%;
(2)将步骤(1)制备的气体通入冷却器中冷却至20-99℃,再进入气水分离器脱除冷凝水后得甲醛气体;所述的甲醛气体冷却温度优选为50-99℃,进一步优选为60-99℃;
(3)将步骤(2)得到的甲醛气体通入甲醛吸收塔中,用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DMM1-2和DMM6-10混合物的液体吸收甲醛气体,温度为50-100℃,压力为0-0.5MPa;
所述的DMM1-2和DMM6-10混合物的液体中DMM1-2和DMM6-10的总摩尔数与甲醛 气体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1-6:1,进一步优选为为2-5:1;
(4)将步骤(3)吸收甲醛气体后的混合物液体通入反应器中,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所述的聚合反应条件为:温度50-150℃,压力0-0.5MPa,吸收甲醛气体后的混合物液体的空速为0.5-5h-1;所述的酸性树脂催化剂为D006型酸性树脂催化剂、D008型耐高温酸性树脂催化剂等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酸性树脂催化剂;
(5)将步骤(4)聚合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脱轻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顶组分为轻组分DMM1-2,经回流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回流至塔顶,另一部分返回至步骤(3)作为反应原料循环使用;
塔顶温度为42-105℃、塔顶压力0-0.5MPa、塔顶回流比为0.5-5.0;塔釜温度200-300℃;
(6)将步骤(5)脱除轻组分后的塔底物料进入脱重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塔底组分为重组分DMM6-10,返回至步骤(3)作为反应原料循环使用;塔顶组分为目标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经回流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回流至塔顶,另一部分作为目标产物采出;
塔顶温度为50-100℃、压力-0.1-0.5MPa、塔顶回流比为0.5-5.0;塔釜温度200-30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将甲醇或甲缩醛氧化产生的甲醛气体冷却至100℃以下,使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由于甲醛中的水在被反应物吸收前就被脱除,使得反应体系中几乎不含水,避免了甲醛的缩聚反应和装置被甲醛缩聚产生的多聚甲醛的堵塞;脱水后的气体甲醛用脱除DMM3-5产物的DMM1-2和DMM6-10混合物直接吸收后进行反应,制取DMM3-5目标产物,DMM1-2和DMM6-10混合物则循环利用。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容易操作,生成DMM3-5的速度高,DMM3-5的转化率高,而且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氧化反应器,2、冷却器,3、气水分离器,4、甲醛吸收塔,5、反应器,6、脱轻精馏塔,7、再沸器I,8、冷凝器I,9、再沸器II,10、脱重精馏塔,11、冷凝器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描 述内容: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1、气水分离器3、甲醛吸收塔4、反应器5、脱轻精馏塔6和脱重精馏塔10,如图1所示:
氧化反应器1,顶端设有原料甲醛/甲缩醛、空气的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接有冷凝水蒸气用的冷却器2;冷却器设有出气口;
气水分离器3,顶端设有气体出口,底端设有液体出口,器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所述的冷却器2的出气口相连接;底端的液体出口与盛放稀甲醛水溶液的装置相连;
甲醛吸收塔4,塔顶设有气体产物出口,塔底设有液体产物出口,塔壁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进液口;进气口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3的气体出口相连接;塔顶的气体产物出口,与尾气去度热锅炉相连;
反应器5,顶端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排出DMM1-10的排液口,进液口与甲醛吸收塔4塔底的液体产物出口相连接;
脱轻精馏塔6,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1-2用的冷凝器I 8,塔底设有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反应器5底端的排出DMM1-10用的排液口相连接;脱轻精馏塔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 7。
脱重精馏塔10,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3-5用的冷凝器II 11,塔底设有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6的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相连接;脱重精馏塔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I 9。
冷凝器I,具有排出轻组分DMM1-2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甲醛吸收塔的进液口相连接,另一路与脱轻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DMM1-2可以在塔内进行回流;
冷凝器II,具有排出轻组分DMM3-5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脱重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DMM3-5可以在塔内进行回流,另一路与采收装置相连;
脱重精馏塔10,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也与甲醛吸收塔4的进液口相连接;甲醛吸收塔4塔壁的进液口,还与盛放甲缩醛溶液的装置相连。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已经公知的铁—钼催化法制取甲醛的方法制取甲醛,只是从氧化反应器出来的 甲醛气体不经过水吸收,而是冷却到适当温度后直接用本发明方法中的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DMM1-2和DMM6-10混合物吸收:将100g/h甲醇加热到95℃气化成44.9L/h压力为0.11MPa的甲醇蒸汽,与748.9L/h空气混合并预热到270℃后进入装有39.7g铁—钼催化剂的氧化反应器1中进行反应,生成了甲醛、水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气体通入冷却器2中冷却至70℃,再进入容积为130升的气水分离器3,在此停留10分钟脱除冷凝水,得到含水量为0.08%的甲醛混合气体;
(3)将步骤(2)得到的甲醛混合气体通入甲醛吸收塔4中,与来自脱轻精馏塔6的490g/hDMM1-2、脱重精馏塔10的45g/hDMM6-10和新鲜的97g/h甲缩醛的混合物接触吸收,吸收温度保持70℃,吸收压力为0.1MPa,得到725g/h富甲醛反应液;
(4)将步骤(3)的725g/h富甲醛反应液通入反应器5中,在反应压力0.3MPa,反应温度95℃及350gD008型耐温酸性树脂催化剂催化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5)将步骤(4)聚合反应后的产物进入脱轻精馏塔6中进行精馏,通过再沸器7控制塔釜温度201℃、塔顶温度105℃、常压下进行精馏操作,塔顶组分为轻组分DMM1-2,经回流冷凝器8冷凝到45℃后,510g/hDMM1-2作为回流液回流至塔顶,490g/hDMM1-2返回至步骤(3)作为反应原料循环使用,塔釜得到235g/h不含DMM1-2的DMM3-10;
(6)将步骤(5)脱除轻组分后的235g/hDMM3-10塔底物料进入脱重精馏塔中进行精馏,通过再沸器9控制塔釜温度220℃、塔顶温度85℃、压力-0.085MPa下进行减压精馏操作,塔釜得到45g/hDMM6-10重组分返回至步骤(3)作为反应原料循环使用,塔顶组分为轻组分DMM3-5,经回流冷凝器11冷凝到56℃后,230g/hDMM3-5作为回流液回流至塔顶,190g/hDMM3-5即为目标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产物采出;
本实施例,甲醛反应转化率为99.5%,总收率98.4%。
实施例2:
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方法,其它工艺条件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其初始原料为100g/h甲缩醛,步骤(6)为常压精馏,塔釜温度控制为280℃,塔顶温度为156℃,最后得到187g/h目标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产物DMM3-5:
本实施例,甲醛反应转化率为99.8%,总收率98.6%。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1)、气水分离器(3)、甲醛吸收塔(4)、反应器(5)、脱轻精馏塔(6)和脱重精馏塔(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氧化反应器(1),顶端设有原料甲醛/甲缩醛、空气的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连接有冷凝水蒸气用的冷却器(2);所述的冷却器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气水分离器(3),顶端设有气体出口,底端设有液体出口,器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冷却器(2)的出气口相连接;
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塔顶设有气体产物出口,塔底设有液体产物出口,塔壁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进液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3)的气体出口相连接;
所述的反应器(5),顶端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排出DMM1-10的排液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塔底的液体产物出口相连接;
所述的脱轻精馏塔(6),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1-2用的冷凝器I(8),塔底设有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反应器(5)底端的排出DMM1-10用的排液口相连接;
所述的脱重精馏塔(10),塔顶设有冷凝、回流轻组分DMM3-5用的冷凝器II(11),塔底设有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塔壁设有进液口和回流口,所述的进液口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6)的排出DMM3-10用的出液口相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I(8),具有排出轻组分DMM1-2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的进液口相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
所述的冷凝器II(11),具有排出轻组分DMM3-5用的出液口,分成两路,一路与所述的脱重精馏塔的回流口相连,另一路与采收装置相连;
所述的脱重精馏塔(10),排出重组分DMM6-10用的出液口,也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的进液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3),底端的液体出口与盛放稀甲醛水溶液的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塔顶的气体产物出口,与尾气去度热锅炉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轻精馏塔(6),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重精馏塔(10),配设有调节温度、压强用的再沸器II(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醛吸收塔(4),塔壁的进液口,还与盛放甲缩醛溶液的装置相连。
CN201620110137.7U 2016-02-03 2016-02-03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6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137.7U CN205556509U (zh) 2016-02-03 2016-02-03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137.7U CN205556509U (zh) 2016-02-03 2016-02-03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6509U true CN205556509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013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6509U (zh) 2016-02-03 2016-02-03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65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077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07739301A (zh) * 2017-11-08 2018-02-27 江苏道尔顿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系统及工艺
CN111479796A (zh) * 2017-10-20 2020-07-3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聚甲醛二甲醚的制备方法
CN111517926A (zh) * 2020-04-27 2020-08-11 陈华 一种甲缩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077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05566077B (zh) * 2016-02-03 2017-05-24 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11479796A (zh) * 2017-10-20 2020-07-3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聚甲醛二甲醚的制备方法
CN111479796B (zh) * 2017-10-20 2023-07-07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聚甲醛二甲醚的制备方法
CN107739301A (zh) * 2017-11-08 2018-02-27 江苏道尔顿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系统及工艺
CN107739301B (zh) * 2017-11-08 2023-05-16 无锡赫利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系统及工艺
CN111517926A (zh) * 2020-04-27 2020-08-11 陈华 一种甲缩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系统及方法
CN111517926B (zh) * 2020-04-27 2023-05-02 陈华 一种甲缩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6077B (zh)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04725203B (zh) 一种气体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及脱酸的工艺装置及方法
CN205556509U (zh)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工艺装置
CN103848730B (zh) 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生产装置系统及生产工艺
CN106800500A (zh) 一种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
CN104058940B (zh) 甲醇经缩合、氧化、缩聚和醚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
CN104722249B (zh) 一种用于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的多段式反应塔及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装置
WO2015154626A1 (zh) 一种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
CN204569778U (zh) 一种气体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及脱酸的工艺装置
CN105541568B (zh) 聚甲氧基二甲醚反应原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4447239B (zh) 甲醇为原始反应物料连续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
CN104292085B (zh) 一种制备聚甲醛二甲醚的装置及方法
CN102249868A (zh) 甲醛与甲醇缩醛化反应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过程
CN103772164A (zh) 连续制备聚甲氧基二烷基醚的反应系统和工艺方法
CN103772163A (zh) 连续制备聚甲氧基二甲基醚的反应系统和工艺方法
WO2022033008A1 (zh) 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制备工艺
CN106631720B (zh) 以稀甲醛和甲缩醛为原料直接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
CN105111079A (zh) 一种分离乙酸仲丁酯和仲丁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83696B (zh) 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
CN106518641B (zh) 一种聚甲氧基二甲醚反应原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5622366A (zh) 一种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dmm3-5的装置及方法
CN105670804A (zh) 低温气相甲醇条件下制备生物柴油的设备及方法
CN107285999A (zh) 一种烷基聚氧醚DMMn的反应塔及生产工艺方法
CN114920628A (zh) 一种反应器串联脱水膜制备二烷氧基甲烷化合物的连续方法
CN207159120U (zh) 一种烷基聚氧醚DMMn的反应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