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4320U -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54320U CN205554320U CN201620226718.7U CN201620226718U CN205554320U CN 205554320 U CN205554320 U CN 205554320U CN 201620226718 U CN201620226718 U CN 201620226718U CN 205554320 U CN205554320 U CN 205554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longitudinal
- longeron
- side member
- floor side
- t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该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前纵梁后段和前纵梁后段封板,所述前纵梁后段为具有第一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为具有第二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本实用新型的前后纵梁连接梁,适用于连接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纵梁和后纵梁。另外,该前后纵梁连接梁能够牢靠稳固的连接前纵梁和后纵梁,在受到碰撞时能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将碰撞力进行传递的能力。且在整车受到扭转力或者弯曲力时,能提升整车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纵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要求汽车车身能够有良好的吸能效果,最大限度地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而尽量减小驾驶室的变形是最基本的要求。汽车前纵梁位于汽车车身前部两侧,是构建机舱和承力的主要部件,承受着车身纵向力并将纵向力传递给地板、后纵梁等其他部件。
现有技术中,前纵梁与后纵纵梁通过一块连接板连接,该连接板通常为开口的U形梁,U形梁本身的强度较低,并且,U形梁与前后纵梁的连接处成为薄弱区,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容易断裂,达不到有效的吸能效果,容易造成对乘员的伤害。
并且U形梁形式的连接板,当前纵梁及后纵梁为封闭的多边形梁时,连接板与封闭的多边形梁连接处不牢固、强度较低。
可见,现有的U形梁形式的连接板不适用于连接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纵梁和后纵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连接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纵梁和后纵梁的前后纵梁连接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前纵梁后段和前纵梁后段封板,所述前纵梁后段为具有第一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为具有第二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主体梁、形成在所述主体梁一端的前纵梁搭接端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梁另一端的后纵梁搭接端,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及后纵梁搭接端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汽车前纵梁及后纵梁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形成为沉台,所述沉台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沉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后纵梁搭接端形成为凸台,所述凸台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凸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与前纵梁连接的第一段、与后纵梁连接的第二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且所述第一段高于所述第二段。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夹角为130-140度。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纵梁连接梁,为由前纵梁后段与前纵梁后段封板搭边连接成的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多边形梁,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能够伸入或包住同样是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因而,适用于连接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纵梁和后纵梁。另外,前后纵梁连接梁本身强度较大,且前后纵梁连接梁与前后纵梁连接处连接强度较大,因而,该前后纵梁连接梁能够牢靠稳固的连接前纵梁和后纵梁,在受到碰撞时能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将碰撞力进行传递的能力。且在整车受到扭转力或者弯曲力时,能提升整车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下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及连接在所述前纵梁与后纵梁之间的前后纵梁连接梁,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前纵梁后段和前纵梁后段封板,所述前纵梁后段为具有第一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为具有第二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后 段封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主体梁、形成在所述主体梁一端的前纵梁搭接端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梁另一端的后纵梁搭接端,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及后纵梁搭接端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及后纵梁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形成为沉台,所述沉台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沉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沉台伸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部中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后纵梁搭接端形成为凸台,所述凸台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凸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凸台包住所述后纵梁的前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与前纵梁连接的第一段、与后纵梁连接的第二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且所述第一段高于所述第二段;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夹角为130-140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下纵梁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纵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纵梁总成的零部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纵梁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纵梁连接梁的零部件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前后纵梁连接梁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前纵梁; 2、后纵梁;21、第二栅条;3、前后纵梁连接梁;30、 中间段;31、前纵梁后段;311、第一开口;312、第一焊接翻边;32、前纵梁后段封板;321、第二开口;322、第二焊接翻边;33、主体梁;34、前纵梁搭接端;35、后纵梁搭接端;36、沉台;37、凸台;38、第一段;39、第二段;4、前围板;5、前轮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纵梁总成10包括前纵梁1、后纵梁2及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与后纵梁2之间的前后纵梁连接梁3。
如图5所示,前后纵梁连接梁3与汽车的前围板4及前轮罩5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胶粘等工艺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3包括前纵梁后段31和前纵梁后段封板32。参见如图2及图4,所述前纵梁后段31为具有第一开口311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32为具有第二开口321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31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32在所述第一开口311及第二开口321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3。
另外,如图3及4所示,所述前纵梁后段31的位于第一开口311的下沿处设置有第一焊接翻边312,对应地,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32的位于第二开口321的下沿处设置有第二焊接翻边312,第一焊接翻边312与第二焊接翻边322通过点焊焊接在一起,以此增加前纵梁后段31与前纵梁后段封板32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前纵梁后段31和前纵梁后段封板32分别通过冲压或热工艺成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3包括主体梁33、形成在所述主体梁33一端的前纵梁搭接端34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梁33另一端的 后纵梁搭接端35,所述前纵梁搭接端34及后纵梁搭接端35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所述前纵梁1及后纵梁2匹配。例如,所述前纵梁1及后纵梁2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则前纵梁搭接端34及后纵梁搭接端35的截面对应为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
如图3所示,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形成为沉台36,所述沉台36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梁33上与所述沉台36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沉台36伸入所述前纵梁1的后端部,然后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铆接等工艺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后纵梁搭接端形成为凸台37,所述凸台37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体梁33上与所述凸台37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凸台37包住所述后纵梁2的前端部,然后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铆接等工艺与其固定连接。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前纵梁搭接端34及后纵梁搭接端35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即前纵梁搭接端34、后纵梁搭接端35分别形成凸台及沉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前纵梁搭接端34及后纵梁搭接端35也可以同为凸台,或者同为沉台。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3包括与前纵梁1连接的第一段38、与后纵梁2连接的第二段39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38与第二段39之间的中间段30,所述第一段38与第二段39大致平行,且所述第一段38高于所述第二段39;所述中间段30与第二段39的夹角大致为130-140度,例如135度。这样,前后纵梁连接梁3整体类似于台阶状,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前后纵梁连接梁为由前纵梁后段与前纵梁后段封板搭边连接成的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多边形梁,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能够伸入或包住同样是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因而,适用于连接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纵梁和后纵梁。另外,前后纵梁连接梁本身强度较大,且前后纵梁连接梁与前后纵梁连接处连接强度较大,因而,该前后纵梁连接梁能够牢靠稳固的连接前纵梁和后纵梁,在受到碰撞时能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将碰撞力进行传递的能力。且在整车受到扭转力或者弯曲力时, 能提升整车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下纵梁总成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后纵梁连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后段和前纵梁后段封板,所述前纵梁后段为具有第一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为具有第二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主体梁、形成在所述主体梁一端的前纵梁搭接端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梁另一端的后纵梁搭接端,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及后纵梁搭接端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汽车前纵梁及后纵梁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形成为沉台,所述沉台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沉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后纵梁搭接端形成为凸台,所述凸台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凸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与前纵梁连接的第一段、与后纵梁连接的第二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且所述第一段高于所述第二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后纵梁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夹角为130-140度。
6.一种下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及连接在所述前纵梁与后纵梁之间的前后纵梁连接梁,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前纵梁后段和前纵梁后段封板,所述前纵梁后段为具有第一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为具有第二开口的多边形梁,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封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边缘位置搭边连接,以形成具有多边形封闭截面的前后纵梁连接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主体梁、形成在所述主体梁一端的前纵梁搭接端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梁另一端的后纵梁搭接端,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及后纵梁搭接端的截面形状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及后纵梁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搭接端形成为沉台,所述沉台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沉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沉台伸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部中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后纵梁搭接端形成为凸台,所述凸台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主体梁上与所述凸台相接部位的截面尺寸,所述凸台包住所述后纵梁的前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纵梁连接梁包括与前纵梁连接的第一段、与后纵梁连接的第二段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且所述第一段高于所述第二段;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夹角为130-140度。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下纵梁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26718.7U CN205554320U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26718.7U CN205554320U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54320U true CN205554320U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681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26718.7U Active CN205554320U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5432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94702A (zh) * | 2016-10-11 | 2017-02-15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 汽车机舱纵梁与前围横梁的连接结构 |
CN108394468A (zh) * | 2018-04-18 | 2018-08-14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及汽车 |
CN112441117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车架纵梁、后纵梁以及c柱的多功能接头及汽车 |
-
2016
- 2016-03-23 CN CN201620226718.7U patent/CN2055543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94702A (zh) * | 2016-10-11 | 2017-02-15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 汽车机舱纵梁与前围横梁的连接结构 |
CN106394702B (zh) * | 2016-10-11 | 2018-11-13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 汽车机舱纵梁与前围横梁的连接结构 |
CN108394468A (zh) * | 2018-04-18 | 2018-08-14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及汽车 |
CN112441117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车架纵梁、后纵梁以及c柱的多功能接头及汽车 |
CN112441117B (zh) * | 2019-08-30 | 2023-12-19 |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车架纵梁、后纵梁以及c柱的多功能接头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51565B2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US9487239B2 (en) |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US8602483B2 (en) | Vehicle doo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 |
CN109383257A (zh) | 车辆侧部构造 | |
CN20520312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 |
US10737731B2 (en) | Vehicle front pillar structure and vehicle side structure | |
JP2005119358A (ja) |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4996707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 |
CN103523099B (zh) | 乘用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 |
CN205554320U (zh) | 前后纵梁连接梁、下纵梁总成及汽车 | |
JP2010184706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106032151A (zh) | C柱加强板下接头连接结构 | |
US20160368441A1 (en) |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017034A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04309904U (zh) | 一种汽车b柱 | |
CN201712671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段的加强结构 | |
CN211568107U (zh) | 车辆的前端模块框架 | |
JP5954204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205186295U (zh) | 车身a柱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2014000858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109070941B (zh) |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 |
CN201633795U (zh) | 汽车后地板总成 | |
CN101708737B (zh) |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 |
CN103183052B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安装支架结构 | |
CN104260786B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