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2421U -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2421U
CN205552421U CN201620118011.4U CN201620118011U CN205552421U CN 205552421 U CN205552421 U CN 205552421U CN 201620118011 U CN201620118011 U CN 201620118011U CN 205552421 U CN205552421 U CN 205552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frame
frame
stretch rod
suppor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80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新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s the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s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s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s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80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2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2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2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盘组装架,其中,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固定左侧圆盘的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右侧圆盘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固定座、以及垂直于固定座的支架;所述支架与固定座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将左右两侧的圆盘固定,固定效果好,安全可靠,定位后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电缆盘组装技术中存在的圆盘需要人工固定、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盘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缆盘的组装架。
背景技术
电缆盘是指为工矿企业提供缠绕电线电缆功能的线盘,电缆盘主要由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左右两端的圆盘组成。目前生产工人在组装电缆盘时,需要两个人分别固定两侧的圆盘,然后在圆盘之间搭建筒体,最后嵌入木板并用紧固螺栓锁紧。这种生产方式人工成本高,生产一个电缆盘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效率低。另外,每个圆盘的重量重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组装时放置不牢固很容易砸伤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电缆盘组装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盘组装架,旨在解决现有电缆盘组装技术中存在的圆盘需要人工固定、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其中,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固定左侧圆盘的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右侧圆盘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固定座、以及垂直于固定座的支架;所述支架与固定座焊接固定;
所述支架由互相垂直的竖杆和横杆组成;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并垂直于固定座,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在竖杆的两端;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锁定圆盘位置的锁扣孔、以及锁扣部件;所述锁扣部件一端与锁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圆盘并将圆盘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固定座由两根拉伸杆组成;所述拉伸杆相互平行,其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的拉伸杆伸缩连接;所述拉伸杆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圆盘移动的挡杆,所述挡杆垂直于拉伸杆,与支架一起定位圆盘的位置。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拉伸杆由角钢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搭设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上,使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在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内自由伸缩,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拉伸杆由管状材料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插入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内,使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内自由伸缩,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拉伸杆上还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距离的标尺;所述标尺固定设置在拉伸杆的外壁上。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组装架还包括用于登高作业的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锁扣部件设置为链条。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竖杆上设有若干锁扣孔,所述锁扣孔从上往下排列设置。
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用于加固支架的斜杆;所述斜杆一端与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至固定座,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将左右两侧的圆盘固定,固定效果好,安全可靠,定位后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电缆盘组装技术中存在的圆盘需要人工固定、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装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装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盘组装架,该组装架用于电缆盘的生产中,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固定左侧圆盘300的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右侧圆盘300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架可以与第二支撑架焊接固定,则两者的间距为固定值,只适用于同一种宽度的电缆盘;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伸缩连接,通过调整两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缆盘生产需求。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固定座100、以及垂直于固定座100的支架200,所述支架200与固定座100焊接固定。所述支架200由互相垂直的竖杆和横杆组成。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并垂直于固定座100,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在竖杆的两端。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锁定圆盘300位置的锁扣孔、以及锁扣部件210。所述锁扣部件210一端与锁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圆盘300并将圆盘300固定在支撑架上。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锁扣部件210设置为链条,竖杆上同样设有若干锁扣孔,且锁扣孔从上往下排列设置,由于横杆上的锁扣孔较高,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圆盘300;而竖杆上的锁扣孔的位置高低不同,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圆盘300。
具体的,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座100由两根拉伸杆110组成;所述拉伸杆110相互平行,其一端与支架2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的拉伸杆110伸缩连接。所述拉伸杆110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圆盘300移动的挡杆120,所述挡杆120垂直于拉伸杆110,与支架200一起定位圆盘300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拉伸杆110由角钢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110搭设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110上,使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在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内自由伸缩,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拉伸杆110由管状材料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110的内径比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110的外径略大,因此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可以插入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内。通过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110内自由伸缩,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工人测量两支撑架之间的距离,所述拉伸杆110上还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距离的标尺111。所述标尺111固定设置在拉伸杆110的外壁上,通过观察拉伸杆110上的标尺111伸出长度即可知道两支撑架间的距离,操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工人在组装尺寸较大的电缆盘时,由于电缆盘的中心较高,不方便锁定,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组装架还包括用于登高作业的踏板220,所述踏板220固定设置在支架200上,踏板220距离地面一定高度,踏上踏板220后可以方便工人将圆盘300固定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因为圆盘300都是由木板和钢制骨架制成,所以都比较重,为了提高组装架的牢固程度,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还包括用于加固支架200的斜杆。所述斜杆一端与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至固定座100,并与固定座100固定连接。斜杆、竖杆和固定座100三者构成三角形,有助于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使组装架更加结实耐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根据电缆盘的尺寸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圆盘300放置在拉伸杆110上,两拉伸杆110托住圆盘300并限制圆盘300不能前后滚动,圆盘300靠在支架200上,由支架200和挡杆120限制圆盘300不能左右滑动;接着,根据圆盘300中心的高低,选择锁扣孔将圆盘300固定在支架200上;最后,搭建连接左右两侧圆盘300的筒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将左右两侧的圆盘300固定,固定效果好,安全可靠,定位后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电缆盘组装技术中存在的圆盘300需要人工固定、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组分的常见/惯用的替换等,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固定左侧圆盘的第一支撑架和固定右侧圆盘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固定座、以及垂直于固定座的支架;所述支架与固定座焊接固定;
所述支架由互相垂直的竖杆和横杆组成;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并垂直于固定座,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在竖杆的两端;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锁定圆盘位置的锁扣孔、以及锁扣部件;所述锁扣部件一端与锁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圆盘并将圆盘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固定座由两根拉伸杆组成;所述拉伸杆相互平行,其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的拉伸杆伸缩连接;所述拉伸杆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圆盘移动的挡杆,所述挡杆垂直于拉伸杆,与支架一起定位圆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杆由角钢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搭设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上,使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在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内自由伸缩,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杆由管状材料制成,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插入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内,使第一支撑架的拉伸杆在第二支撑架的拉伸杆内自由伸缩,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杆上还设有用于测量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距离的标尺;所述标尺固定设置在拉伸杆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还包括用于登高作业的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件设置为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上设有若干锁扣孔,所述锁扣孔从上往下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缆盘组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用于加固支架的斜杆;所述斜杆一端与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至固定座,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CN201620118011.4U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Active CN205552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8011.4U CN205552421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8011.4U CN205552421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2421U true CN205552421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8011.4U Active CN205552421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24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193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扬州正晓电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电缆盘专用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5193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扬州正晓电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电缆盘专用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074B (zh) 电梯井模板施工方法、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支架
JP2016084690A (ja) 基台型基礎ユニット
CN205552421U (zh) 一种电缆盘组装架
CN20707990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软拉硬顶支护装置
CN102979297B (zh) 悬挂式梯井作业平台机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96421B (zh) 一种成品家具吊装机及成品家具的吊装方法
CN204059902U (zh) 钢结构高空操作平台
CN105152052B (zh) 一种玻璃幕墙构件安装方法
CN207647136U (zh) 一种方便拆装且具有楼梯的工程脚手架
CN207003983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高空三角桁架平台
CN205936370U (zh) 一种可拆解的模块爬梯
CN203547583U (zh) 塔式支架
CN205918120U (zh) 一种门形框支撑架单元及门形框支撑架
CN205369876U (zh) 一种盘扣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CN209277521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支撑结构
CN204174915U (zh) 脚手架
CN106948594B (zh) 土木工程建筑楼房时所用的悬浮爬梯及制作、使用方法
CN20695717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脚手架
CN2070483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体系钢支架结构
CN203308109U (zh) 一种外挑网装置
CN105317370A (zh) 一种笼梯
CN102900023B (zh) 一种组合式工作平台
CN206942638U (zh) 多功能人字梯
CN106284961A (zh) 小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056331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附着式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6

Address after: 511480 C101, 56 Lam Lam Road, Nansha District Ruyuan Town,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ity Zheng Jian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Nansha branch

Address before: 510663 Dongyuan village, Dongyuan village, South Village, Guangzhou, China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is the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510663 Dongyuan village, Dongyuan village, South Village, Guangzhou, China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is the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1480 C101, 56 Lam Lam Road, Nansha District Ruyuan Town,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ity Zheng Jian packaging Mstar Technology Ltd Nansha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