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4680U -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4680U
CN205544680U CN201620378276.8U CN201620378276U CN205544680U CN 205544680 U CN205544680 U CN 205544680U CN 201620378276 U CN201620378276 U CN 201620378276U CN 205544680 U CN205544680 U CN 205544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
punching
straight flange
motor rotor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82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锦州
马维
赵代夫
刘翠红
苏简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Wolong Electric Driv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82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4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4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4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涉及一种转子冲片。现有转子冲片2采用单排圆周分布圆形通风孔的结构,其散热边周长小,通风孔3为圆形,相邻通风孔局部间隙小,降低冲片强度,且散热也不太理想。本实用新型的冲片外边缘开设转子槽型,冲片中间开设轴孔,其特征在于:转子槽型与轴孔之间的环形面上设有多个多边形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周向均匀或任意排列。本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对增加转子散热面积,加大散热效果有很大作用,使电机功率提高10%—20%,温升降低5%左右,且冷冲压模具并不要加工成复式冲模,只要加工成单冲模,这样不仅能减少制造成本,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动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冲片,尤其涉及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力能指标与其转子冲片的通风孔结构有非常大的联系,不同的通风结构会有不同的性能,尤其是电机的温升、效率指标涉及到能效考核。如图1所示,现有转子冲片2采用单排圆周分布圆形通风孔的结构,其散热边周长小,通风孔3为圆形,相邻通风孔局部间隙小,降低冲片强度,且散热也不太理想,导致很多情况下电机的温升过高,效率低。同时随着电机框架号、功率和转速的不断增大,原有的设计无论设计理念还是可靠性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转子槽型的弯折处过多,容易产生余料,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以达到提高散热效果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冲片外边缘开设转子槽型,冲片中间开设轴孔,其特征在于:转子槽型与轴孔之间的环形面上设有多个多边形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周向均匀或任意排列。本技术方案的通风孔为多边形孔,相比圆形的通风孔,增加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效果。通风孔形状可以呈梯形,也可以是菱形或其它任意的多边形等形状,形状越是特异越能增加散热面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周向相邻的两通风孔径向对称设置。周向相邻的通风孔径向对称设置,有利于受力平衡,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的通风孔周向均匀排列。周向均匀排列,使温度能均匀分布,提高散热的均匀性。
所述的通风孔外长内短的等腰梯形孔。通风孔的外边可以是等径的圆弧边,也可以是直边。通风孔为外长内短的等腰梯形孔,可以使相邻两通风孔间的内外间距能保持基本相同,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够具多的散热面积。
所述的通风孔中设有加强筋,相邻通风孔的加强筋径向对称设置。加强筋有助于提高冲片的强度,同时,加热筋还可增加散热面积,加快冲片的散热。相邻通风孔的加强筋与径向对称设置,可以提高受力的均匀性。
一通风孔设有一加强筋,加强筋将通风孔分割为第一小通风孔、第二小通风孔,所述的第一小通风孔位于第二小通孔的外侧。
所述的加强筋斜穿通风孔。加强筋斜穿通风孔,相比垂直于径向线的加强筋,增加加强筋的长度,增大热传递面积,增加散热效果;加强筋将腰线分为内外两段。当通风孔等腰梯形孔时,在同一通风孔中,两腰线被加强筋分割的位置不同,为了提高通风效果,腰线与加强筋形成的内角大于45度角。
所述的加强筋为与冲片等厚的条状加强筋,其与冲片径向线斜交。加强筋可在冲压后形成,第一小通风孔、第二小通风孔为镂空部,第一小通风孔、第二小通风孔之间的留存部形成加强筋。
所述的转子槽型一侧边为直线边,与直线边相对的另一侧边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连接边,所述的第一直边与冲片边缘相接;所述的直线边与第一直边形成外小、内大的收口;第一直边的内端与第二直边的外端通过连接边连接,第一直边的内端至直线边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的外端与直线边的距离。该转子槽型的形状简单,其中一侧边为直线边,可避免因存在转角而出现冲压后产生毛刺、余料等情况出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所述的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的斜向相反,第二直边的内端到直线边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的外端与直线边的距离。
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对增加转子散热面积,加大散热效果有很大作用,使电机功率提高10%—20%,温升降低5%左右。
冷冲压模具并不要加工成复式冲模,只要加工成单冲模,这样不仅能减少制造成本,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动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原结构转子冲片的通风孔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转子槽型;101-直线边;102-第一直边;103-第二直边;104连接边;2- 通风孔;201-第一小通风孔;202-第二小通风孔;3-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片外边缘开设转子槽型1,冲片中间开设轴孔3,转子槽型1与轴孔3之间的环形面上设有多个多边形通风孔2,所述的通风孔2周向均匀或任意排列。通风孔2为多边形孔,相比圆形的通风孔2,增加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效果。
为提高力平衡性,周向相邻的两通风孔2径向对称设置。周向相邻的通风孔2径向对称设置,有利于受力平衡,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为提高散热的均匀性,所述的通风孔2周向均匀排列。周向均匀排列,使温度能均匀分布,提高散热的均匀性。
通风孔2形状可以呈梯形,也可以是菱形或其它任意的多边形等形状,形状越是特异越能增加散热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2为外长内短的等腰梯形孔。通风孔2的外边可以是等径的圆弧边,也可以是直边。通风孔2为外长内短的等腰梯形孔,可以使相邻两通风孔2间的内外间距能保持基本相同,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够具多的散热面积。
为了增加冲片强度的同时,保证散热效果,所述的通风孔2中设有加强筋,相邻通风孔2的加强筋径向对称设置。加强筋有助于提高冲片的强度,同时,加热筋还可增加散热面积,加快冲片的散热。相邻通风孔2的加强筋与径向对称设置,可以提高受力的均匀性。
一通风孔2中可以设有多条加强筋,为了避免将通风孔2分割得过小,影响通风效果,一通风孔2设有一加强筋,加强筋将通风孔2分割为第一小通风孔2012、第二小通风孔2022,所述的第一小通风孔2012位于第二小通孔的外侧。
为提高散热面积,所述的加强筋斜穿通风孔2。加强筋斜穿通风孔2,相比垂直于径向线的加强筋,增加加强筋的长度,增大热传递面积,增加散热效果;加强筋将腰线分为内外两段。当通风孔2等腰梯形孔时,在同一通风孔2中,两腰线被加强筋分割的位置不同,为了提高通风效果,腰线与加强筋形成的内角大于45度角。
所述的加强筋为与冲片等厚的条状加强筋,其与冲片径向线斜交。加强筋可在冲压后形成,第一小通风孔2012、第二小通风孔2022为镂空部,第一小通风孔2012、第二小通风孔2022之间的留存部形成加强筋。
如图3所示,为提高产品的质量,所述的转子槽型1一侧边为直线边101,与直线边101相对的另一侧边包括第一直边102、第二直边103、连接边104,所述的第一直边102与冲片边缘相接;所述的直线边101与第一直边102形成外小、内大的收口;第一直边102的内端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通过连接边104连接,第一直边102的内端至直线边101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与直线边101的距离。该转子槽型1的形状简单,其中一侧边为直线边101,可避免因存在转角而出现冲压后产生毛刺、余料等情况出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所述的第一直边102与第二直边103的斜向相反,第二直边103的内端到直线边101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与直线边101的距离。从而形成容纳腔体。
以上图2、3所示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冲片外边缘开设转子槽型(1),冲片中间开设轴孔(3),其特征在于:转子槽型(1)与轴孔(3)之间的环形面上设有多个多边形通风孔(2),所述的通风孔(2)周向均匀或任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两通风孔(2)径向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2)周向均匀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2)外长内短的等腰梯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2)中设有加强筋,相邻通风孔(2)的加强筋径向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一通风孔(2)设有一加强筋,加强筋将通风孔(2)分割为第一小通风孔(201)(2)、第二小通风孔(202)(2),所述的第一小通风孔(201)(2)位于第二小通孔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斜穿通风孔(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为与冲片等厚的条状加强筋,其与冲片径向线斜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槽型(1)一侧边为直线边(101),与直线边(101)相对的另一侧边包括第一直边(102)、第二直边(103)、连接边(104),所述的第一直边(102)与冲片边缘相接;所述的直线边(101)与第一直边(102)形成外小、内大的收口;第一直边(102)的内端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通过连接边(104)连接,第一直边(102)的内端至直线边(101)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与直线边(101)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边(102)与第二直边(103)的斜向相反,第二直边(103)的内端到直线边(101)的距离小于第二直边(103)的外端与直线边(101)的距离。
CN201620378276.8U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Active CN205544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8276.8U CN205544680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8276.8U CN205544680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4680U true CN205544680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9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8276.8U Active CN205544680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4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8573U (zh) 一种具有离心式集中风冷散热结构的电机
CN205544680U (zh) 一种带通风孔的新型高效电机转子冲片
CN203589860U (zh) 定子冲片及具有该定子冲片的单相异步电动机
CN203813554U (zh)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冲片
CN101944784A (zh) 高压两极电机的定子铁心
CN209419452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2260682U (zh) 一种轭部均布双排轴向通风孔的定子冲片
CN209488287U (zh) 橡塑机用电机的铸铝转子及橡塑机用电机
CN204497891U (zh) 一种拉伸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6164253U (zh) 耐腐蚀高效电机铜机座
CN206364619U (zh) 永磁电机的新型转子结构
CN201821240U (zh) 高压两极电机的定子铁心
CN112045984A (zh) 一种电力管弯管机
CN204205744U (zh) 一种低磁阻轴流风扇铁芯
CN204216681U (zh) 一种轴流风扇铁芯
CN201490856U (zh) 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冲片
CN205846982U (zh) 强制对流空心轴电机
CN206196138U (zh) 电路板拼板结构及电机
CN204628070U (zh) 一种鼓风机扇轮改良结构
AU2015101486A4 (en) A Motor Rotor
CN209608519U (zh) 一种全封闭三相异步电机用挡风板
CN205298050U (zh) 一种小于等于30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专用风扇
CN204646781U (zh) 一种电机用的后风扇
CN204646780U (zh) 一种电机用的前风扇
CN209608424U (zh) 一种电机的转子冲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2300 No. 1801 Renmin West Road, Shaoxing, Zhejiang, Shangyu

Co-patentee after: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atentee after: Wolong Electric Driv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300 No. 1801 Renmin West Road, Shaoxing, Zhejiang, Shangyu

Co-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Huaian, Wolong Qingjian River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