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486U -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486U
CN205524486U CN201620174209.4U CN201620174209U CN205524486U CN 205524486 U CN205524486 U CN 205524486U CN 201620174209 U CN201620174209 U CN 201620174209U CN 205524486 U CN205524486 U CN 205524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ggyback pod
air
flow deflector
water conservancy
conservancy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742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跃
王明燕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6201742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4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动力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包括顺序设置的进气格栅、冷却器、风扇、发动机,还包括位于发动机上方的动力舱顶盖和位于发动机下方的动力舱底板,其特征在于: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之间设有侧板和导流片,侧板设置于发动机两侧且侧板同时与动力舱底板和挡板连接;导流片固定于侧板上,导流片以风扇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上下对称布置;所述的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上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可将风扇甩出的空气沿设计风道顺畅排出,削弱动力舱内的涡流,避免经过冷却器加热的空气在动力舱内积聚,导致动力舱温度升高;同时降低系统阻力,提升冷却系统风量,增强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动力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背景技术
不同于汽车及载重车辆的开放式动力舱,工程机械由于其特殊的使用工况,整机上通常设计有配重、液压油箱、燃油箱或卷扬等部件,大量体积庞大的部件在底盘排布,导致其动力舱多成封闭式结构,空气流动不畅。
由于工程机械行驶速度较低(有些甚至处于静止状态作业),动力舱内空气流动主要通过风扇进行驱动,若动力舱风道设计不合理,导致系统阻力较大,势必影响风扇的冷却效果,导致系统过热等问题,严重影响整机作业效率。
工程机械上发动机多用于驱动液压系统进行工作,为防止动力舱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对液压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通常在发动机与主泵之间设置挡板,阻断空气流通路径。典型的动力舱布置形式如图1-3所示,冷却空气在风扇3静压的作用下,经由进气格栅1、冷却器2进入动力舱;并在风扇3的作用下,一部分空气沿动力舱顶盖7及动力舱底板5排出,另一部分空气由于挡板6的阻碍作用,运动到发动机4后部时,改变流动方向,形成涡流,动力舱内流动情况较为混乱。为保证冷却空气能够及时排出动力舱,出风口开孔面积较大,现有方案动力舱顶盖7、动力舱底板5分别如图2、3所示。
现有技术的缺点为:
1、冷却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沿动力舱四周流动,风扇上部及下部热空气沿出风口及时排出,其余未能沿出风口及时排出的热空气,由于挡板的阻碍作用,在动力舱内形成涡流,导致动力舱内系统阻力增大、温度升高,降低冷却系统效果;
2、动力舱顶盖及底板大面积开有格栅,风扇及发动机工作噪声由格栅传递到机外,不利于整机降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通过导流片与侧板的配合使用,优化空气流动方向,降低系统阻力,并通过优化出风口结构降低整机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包括顺序设置的进气格栅、冷却器、风扇、发动机,还包括位于发动机上方的动力舱顶盖和位于发动机下方的动力舱底板,其特征在于: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之间设有侧板和导流片,侧板设置于发动机两侧且侧板同时与动力舱底板和挡板连接;导流片固定于侧板上,导流片以风扇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上下对称布置;所述的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上设有出风口。
前述的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所述对称平面上部的导流片向上倾斜布置,对称平面下部导流片向下倾斜布置,导流片截面形状为直线或二次曲线,导流片之间形成风道。
前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出风口设置于动力舱顶盖两侧的风扇投影位置以及动力舱顶盖上的导流片投影位置。
前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出风口设置于动力舱底板侧面的导流片投影位置以及动力舱底板中部。
前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冷却空气通过进气格栅、冷却器进入动力舱,在风扇的作用下,沿动力舱四周向发动机后部运动,部分空气通过动力舱顶盖、动力舱底板排出动力舱,另一部分空气进入侧板与导流片围成的风道,并在导流片的作用下分别沿上下流动,最后由动力舱顶盖及动力舱底板上的出风口排出动力舱。
前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侧板未装配导流片的一面粘贴有吸音材料,导流片两面粘贴吸音材料。
本实用新型可将风扇甩出的空气沿设计风道顺畅排出,削弱动力舱内的涡流,避免经过冷却器加热的空气在动力舱内积聚,导致动力舱温度升高;同时降低系统阻力,提升冷却系统风量,增强冷却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通过减少动力舱内部紊流、回流,降低了由于气体流动导致的噪声;通过优化出风口形状,并在内部粘贴吸音材料,隔绝风扇、发动机等附件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采用材料价格低廉,技术方案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典型动力舱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典型动力舱顶盖;图3为现有技术典型动力舱底板。
图4-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舱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导流片与侧板连接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动力舱顶盖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动力舱底板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附图4-5所示,该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具体包括:进气格栅1、冷却器2、风扇3、发动机4、动力舱底板5、挡板6、动力舱顶盖7、导流片8、侧板9,冷却空气通过进气格栅1、冷却器2进入动力舱,在风扇3的作用下,沿动力舱四周向发动机4后部运动,部分空气通过动力舱顶盖7、动力舱底板5排出动力舱,另一部分空气进入侧板9与导流片8围成的风道,并在导流片的作用下分别沿上下流动,最后由动力舱顶盖及底板上的出风口排出动力舱。
在发动机两侧分别增加了一侧板9,侧板与动力舱底板及挡板6连接,侧板未装配导流片的一面粘贴有吸音材料,导流片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在侧板上,导流片以风扇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上下对称布置,对称面上部导流片向上倾斜布置,对称面下部导流片向下倾斜布置,导流片截面形状为直线或二次曲线,若干导流片之间形成风道,引导空气沿设计路径流动,导流片两面均可粘贴吸音材料,附图6为导流片与侧板的一实施例构造。
按照图5,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设置于发动机的上、下方,侧板设置于发动机前后两侧且侧板同时与动力舱底板和挡板连接,挡板设置于发动机右侧。
为引导空气沿最短路径排出动力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舱顶盖,所述动力舱顶盖的一实施例如附图7所示。所述动力舱顶盖,在动力舱顶盖两侧、风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在动力舱顶盖两侧、导流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出风口结构可采用长圆孔、圆孔或格栅等形式,在保证动力舱顶盖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出风口孔隙率,降低空气流动阻力;顶盖中间区域不开孔,内侧可粘贴吸音材料,降低噪声。
为引导空气沿最短路径排出动力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舱底板,所述动力舱底板的一实施例如附图8所示。所述动力舱底板,在底板侧面、导流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在动力舱底板中部设计四排出风口,出风口结构可采用长圆孔、圆孔或格栅等形式,在保证动力舱底板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出风口孔隙率,降低空气流动阻力。
由发动机机罩、侧板及导流片所组成的风道,图4、5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本实用新型导流片以风扇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上下对称布置,对称面上部导流片向上倾斜布置,对称面下部导流片向下倾斜布置,导流片截面形状为直线或二次曲线。
本实用新型动力舱顶盖,如图7所示,在动力舱顶盖、风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在动力舱顶盖两侧、导流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出风口结构可采用长圆孔、圆孔或格栅等形式,在保证动力舱顶盖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出风口孔隙率,降低空气流动阻力;顶盖中间区域不开孔,内侧可粘贴吸音材料,降低噪声。
本实用新型动力舱底板,如图8所示,在底板侧面、导流片投影位置设计出风口,在动力舱底板中部设计四排出风口,出风口结构可采用长圆孔、圆孔或格栅等形式,在保证动力舱底板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出风口孔隙率,降低空气流动阻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包括顺序设置的进气格栅、冷却器、风扇、发动机,还包括位于发动机上方的动力舱顶盖和位于发动机下方的动力舱底板,其特征在于: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之间设有侧板和导流片,侧板设置于发动机两侧且侧板同时与动力舱底板和挡板连接;导流片固定于侧板上,导流片以风扇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对称平面上下对称布置;所述的动力舱顶盖和动力舱底板上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平面上部的导流片向上倾斜布置,对称平面下部导流片向下倾斜布置,导流片截面形状为直线或二次曲线,导流片之间形成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其特征在于:出风口设置于动力舱顶盖两侧的风扇投影位置以及动力舱顶盖上的导流片投影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其特征在于:出风口设置于动力舱底板侧边的导流片投影位置以及动力舱底板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其特征在于:冷却空气通过进气格栅、冷却器进入动力舱,在风扇的作用下,沿动力舱四周向发动机后部运动,部分空气通过动力舱顶盖、动力舱底板排出动力舱,另一部分空气进入侧板与导流片围成的风道,并在导流片的作用下分别沿上下流动,最后由动力舱顶盖及动力舱底板上的出风口排出动力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其特征在于:侧板未装配导流片的一面粘贴有吸音材料,导流片两面粘贴吸音材料。
CN201620174209.4U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4209.4U CN205524486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74209.4U CN205524486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486U true CN205524486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7420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4486U (zh) 2016-03-07 2016-03-07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4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606A (zh) * 2021-12-15 2022-03-15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单元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852193A (zh) * 2022-04-02 2022-08-05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及排水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606A (zh) * 2021-12-15 2022-03-15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单元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852193A (zh) * 2022-04-02 2022-08-05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及排水车
CN114852193B (zh) * 2022-04-02 2024-03-01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舱结构及排水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4486U (zh) 一种封闭式导流动力舱
CN105737351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出风格栅及空气净化器
CN108019359A (zh) 具有分离网增强自吸的喷射式离心泵
CN205918647U (zh) 减少风机吸风口阻力的导流装置
CN110469392A (zh) 一种废气引射冷却装置
CN203485741U (zh) 一种降低发动机仓温度的排风装置
CN205156468U (zh) 水冷却风干系统的引风装置
CN205174411U (zh) 一种引风机汇流后母管内导流板结构
CN205532501U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的动力舱布局结构
CN107781880B (zh) 一种油烟机用高效排风机箱
CN107839472A (zh) 一种后置式客车发动机舱散热装置及其安装方式
CN203356165U (zh) 排气柜的节能气坝装置
CN204827632U (zh) 发电机组进风装置
CN208832991U (zh) 具有均热和排废功能的加热制壳炉
CN207774550U (zh) 电梯轿厢结构
CN207064329U (zh) 排烟组件和吸油烟机
CN102607084B (zh) 免洗式抽油烟机
CN107627835B (zh) 一种降低汽车阻力的方法及尾气排放装置
CN206600279U (zh) 一种热风循环离心风机
CN202431613U (zh) 涡轮增压器导风轮再循环装置
CN206419276U (zh)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口防喘振结构
CN205717816U (zh) 风道系统低阻高消声系数静压箱
CN204003179U (zh) 空气滤清器入口及粗滤结构
CN207877064U (zh) 一种电梯轿厢
CN215675331U (zh) 一种降噪的漏油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