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6023U -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6023U
CN205506023U CN201521136937.8U CN201521136937U CN205506023U CN 205506023 U CN205506023 U CN 205506023U CN 201521136937 U CN201521136937 U CN 201521136937U CN 205506023 U CN205506023 U CN 205506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belt
tooth
assembly
lock unit
testing a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69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马盈丰
龚洪亮
曹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69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6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6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6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检测机,涉及流水线工程技术领域。该同步器检测机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检测机构和送料机械手;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一个侧面上,所述送料机械手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部,用于移动来自所述取料机械手的物料;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机械手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械手将来自上一道工序的齿毂和/或齿套递送到所述取料机械手上,齿毂和/或齿套经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处理后,由所述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器检测机,利用取料机械手抓取齿毂和/或齿套,齿毂和/或齿套经过检测机构检测处理后,由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提高了同步器部件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动力结构部件中重要性仅次于发动机的部件。目前变速器的种类主要有手动档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自动档变速器(Auto Transmission,简称A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和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而最常见、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变速器是MT和AT。
手动档变速器的内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那就是“同步器”。在汽车换挡时,发动机动力输出端齿轮的转速与将要更换档位的变速箱内部齿轮的转速不同,而同步器的作用就在于解决汽车在换挡操作中发动机转速与变速箱转速不一致的机械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挂不上档、消除换挡时的齿轮响声等问题。在缺乏同步器的时候,把一个慢速旋转的齿轮强行塞入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中,肯定会发生打齿等损害变速器的现象,严重者容易引发驾驶事故。
同步器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齿毂和齿套。在传统的同步器生产、检测和装配过程中,通常由人工将齿毂和齿套摆放在检测流水线上,经过检测后的齿毂和齿套再经由工人分拣。这样的工艺,一方面增加了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备料效率低下、检测流程杂乱且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干扰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器检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步器在部件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依赖劳力、检测效率低下和流程繁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器检测机,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检测机构和送料机械手;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一个侧面上,用于抓取上一道工序的物料,所述送料机械手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部,用于移动来自所述取料机械手的物料;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机械手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械手将来自上一道工序的齿毂和/或齿套递送到所述取料机械手上,齿毂和/或齿套经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处理后,由所述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
进一步,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第一取料手和第二取料手,所述第一取料手和所述第二取料手沿所在侧面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抓取齿毂和齿套;所述送料机械手包括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所述第一送料带和所述第二送料带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移送齿毂和齿套远离所述第一取料手和所述第二取料手。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检测过程中,同步器的两个关键部件齿毂和齿套的检测方式和处理方式不一样,故对应不同的部件,设计了分别独立的一套取料手和送料带。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正反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正反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取料手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正反检测组件具有两个功能:第一用于测量齿毂的厚度,第二用于检测齿毂放置的正反面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翻转。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所述第一翻转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正反检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第一正反检测组件确定齿毂放置的状态需要翻转时,第一翻转装置驱动齿毂翻转至正确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内测组件,所述第一内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翻转装置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内测组件位于第一翻转装置靠近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位置正确放置之后的齿毂的内花键尺寸,根据齿毂内花键的尺寸,可以判断齿毂是否属于合格品。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测宽组件,所述第一测宽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内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测宽组件位于第一内测组件靠近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齿毂的槽宽尺寸,根据齿毂的槽宽尺寸,可以判断齿毂是否属于合格品。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正反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取料手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正反检测组件具有两个功能:第一用于测量齿套的平面度,第二用于检测齿套放置的正反面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翻转。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所述第二翻转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第二正反检测组件确定齿套放置的状态需要翻转时,第二翻转装置驱动齿套翻转至正确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内测组件,所述第二内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翻转装置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内测组件位于第二翻转装置靠近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位置正确放置之后的齿套的槽径尺寸,根据齿套的槽径尺寸,可以判断齿套是否属于合格品。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测宽组件,所述第二测宽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内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测宽组件位于第二内测组件靠近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齿套的槽宽尺寸,根据齿套的槽宽尺寸,可以判断齿套是否属于合格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个整体的机架上,利用取料机械手自动抓取齿毂和/或齿套,齿毂和/或齿套经过检测机构检测处理后,由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提高了同步器部件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检测机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机架; 2-第一取料手; 3-第二取料手;
4-第一送料带; 5-第二送料带;
6-第一正反检测组件; 7-第一翻转装置;
8-第一内测组件; 9-第一测宽组件;
10-第二正反检测组件; 11-第二翻转装置;
12-第二内测组件; 13-第二测宽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检测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检测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同步器检测机主要结构包括机架1、取料机械手、检测机构和送料机械手。具体地,取料机械手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个侧面上,送料机械手水平设置于机架1的内部。检测机构设置在取料机械手的上方。同步器检测机的工作流程为:齿毂和/或齿套由取料机械手从上一道工序中抓取、递送到送料机械手上,并在检测机构内检测处理后,由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同步器的主要部件包括齿毂和齿套,在现有的同步器部件检测的流水线中,通常由人工将齿毂和齿套按照检测的次序要求摆放在检测流水线上,在检测后又重新搬离流水线。这样的工艺,一方面增加了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备料效率低下、检测流程杂乱且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干扰等问题。本实施例的同步器检测机,将取料机械手、检测机构和送料机械手安装在一个整体的机架1上,利用取料机械手抓取齿毂和/或齿套,通过检测机构对齿毂和/或齿套进行检测并处理,最后由送料机械手将齿毂和/或齿套递送到下一道工序,大大地提高了同步器部件的检测效率,简化了齿毂和齿套的检测流程。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取料机械手包括第一取料手2和第二取料手3,送料机械手包括第一送料带4和第二送料带5。具体地,第一取料手2和第二取料手3沿所在侧面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抓取齿毂和齿套;同样地,第一送料带4和第二送料带5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并与上述第一取料手2和第二取料手3分别对应地设置,第一送料带4和第二送料带5分别用于移送齿毂和齿套。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器的两个关键部件齿毂和齿套的检测方式和处理方式不一样,故对应不同的部件,设计了分别独立的一套取料手和送料手。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位于第一取料手2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齿毂由第一取料手2抓取后能够由第一送料带4递送到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用于检测第一取料手2递送的齿毂,测量齿毂的厚度,并且检测齿毂放置的正反面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翻转。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7。具体地,第一翻转装置7位于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齿毂在第一正反检测组件6中检测后,由第一送料带4递送到第一翻转装置7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当齿毂放置处于反向的状态需要翻转时,第一翻转装置7驱动齿毂翻转至正确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内测组件8。具体地,第一内测组件8位于第一翻转装置7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齿毂在第一翻转装置7上由第一送料带4递送到第一内测组件8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测组件8位于第一翻转装置7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位置正确放置之后的齿毂的内花键尺寸,根据齿毂内花键的尺寸,可以判断齿毂是否属于合格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测宽组件9。具体地,第一测宽组件9位于第一内测组件8的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齿毂在第一内测组件8上由第一送料带4递送到第一测宽组件9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测宽组件9位于第一内测组件8靠近第一送料带4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齿毂的槽宽尺寸,根据齿毂的槽宽尺寸,可以判断齿毂是否属于合格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具体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位于第二取料手3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齿套由第二取料手3抓取后能够由第二送料带5递送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用于检测第二取料手3递送的齿套,测量齿套的平面度,并且检测齿套放置的正反面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翻转。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11。具体地,第二翻转装置11位于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齿套在第二正反检测组件10中检测后,由第二送料带5递送到第二翻转装置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当齿套放置的状态需要翻转时,第二翻转装置11驱动齿套翻转至正确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内测组件12。具体地,第二内测组件12位于第二翻转装置11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齿套在第一内测组件8上由第二送料带5递送到第一测宽组件9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测组件12位于第二翻转装置11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位置正确放置之后的齿套的槽径尺寸,根据齿套的槽径尺寸,可以判断齿套是否属于合格品。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测宽组件13。具体地,第二测宽组件13位于第二内测组件12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齿套在第二内测组件12上由第二送料带5递送到第二测宽组件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测宽组件13位于第二内测组件12靠近第二送料带5的出口一侧,用于测量齿套的槽宽尺寸,根据齿套的槽宽尺寸,可以判断齿套是否属于合格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检测机构和送料机械手;
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一个侧面上,用于抓取上一道工序的物料,所述送料机械手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部,用于移动来自所述取料机械手的物料;
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机械手的上方;
所述取料机械手将来自上一道工序的齿毂和/或齿套递送到所述取料机械手上,齿毂和/或齿套经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处理后,由所述送料机械手移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第一取料手和第二取料手,所述第一取料手和所述第二取料手沿所在侧面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抓取齿毂和齿套;
所述送料机械手包括第一送料带和第二送料带,所述第一送料带和所述第二送料带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移送齿毂和齿套远离所述第一取料手和所述第二取料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正反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正反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取料手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翻转装置,所述第一翻转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正反检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内测组件,所述第一内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翻转装置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测宽组件,所述第一测宽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内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正反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取料手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翻转装置,所述第二翻转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正反检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内测组件,所述第二内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翻转装置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测宽组件,所述第二测宽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内测组件的靠近所述第二送料带的出口一侧。
CN201521136937.8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Active CN205506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6937.8U CN205506023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6937.8U CN205506023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6023U true CN205506023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0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6937.8U Active CN205506023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6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685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685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2594B (zh) 手机电池正负极极片自动裁切检测机
CN204613223U (zh) 一种自动进样器
CN207779918U (zh) 全自动产品外观检测系统
CN205506023U (zh)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CN206270256U (zh) 一种换向器视觉检测设备
CN107745542A (zh) 一种自动打钉机
CN105115391B (zh) 一种链窝量规及其测量方法
CN206480445U (zh) 一种充磁和退磁一体机
CN205414705U (zh) 一种智能的激光打标系统
CN204991872U (zh) 电池组组装装置
CN205665176U (zh) 一种环形物料检测系统
CN105509685A (zh)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CN205008248U (zh) 一种灯检设备
CN205550886U (zh) 一种同步器分选机
CN204755789U (zh) 皮带轮传动装置
CN105478366A (zh) 一种同步器分选机
CN209455584U (zh) 一种自动对位理管机
CN105436885A (zh)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CN207402581U (zh) 一种矩形片钕铁硼磁体的自动倒角处理设备
CN205254525U (zh)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CN105107748A (zh) 一种灯检设备
CN105033602A (zh) 一种三轴龙门卡扣装配系统
CN104153182A (zh) 缝纫用检针机
CN204832226U (zh) 反应杯输送链、反应杯输送装置、样本分析仪
CN207249797U (zh) 一种把币检测分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