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8345U - 打印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打印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8345U
CN205498345U CN201620189478.8U CN201620189478U CN205498345U CN 205498345 U CN205498345 U CN 205498345U CN 201620189478 U CN201620189478 U CN 201620189478U CN 205498345 U CN205498345 U CN 205498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gripper shoe
seat
head assembly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94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 Wei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晓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晓民 filed Critical 吴晓民
Priority to CN2016201894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8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8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8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在多维坐标自动调节打印头位置和水平度的打印头组件。包括安装在打印机机壳内的主支架、连接在主支架两侧的左右夹板和能根据打印头与胶辊间的触接压力自动调节打印头竖向位置的竖调机构,该竖调机构由主支轴、悬臂板、打印头支撑部件、打印头和弹簧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通过横向安装在主支架上的主支轴、可绕该主支轴转动的悬臂板、安装在该悬臂板前端的支撑部件和固定在支撑部件底面上的打印头,使打印头压紧在胶辊上时,可根据打印头与胶辊间的触接情况,自动将其间的触接压力调节到最佳状态。

Description

打印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转印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在多维坐标内自动调节打印头位置、水平度的打印头组件。
背景技术
热转印打印机工作时,在色带卷轮和胶辊的驱动下,色带和标签纸以上下叠置方式由打印头与胶辊之间穿过,然后打印头对色带进行加热并把色带上的色粉印在标签纸上。
现有技术的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头机构中的各部件之间为刚性结构,即在新机装配好后,当将其中的打印头压紧在胶辊上时,打印头与胶辊之间的触接压力即为定值而无法调整。
现有技术中,当打印头机构与胶辊之间的安装精度偏差较大时,易存在以下不足:
1)会导致打印头与胶辊之间的触接压力过大或过小。过大将导致色带、标签纸移动速度慢影响打印质量;过小将影响打印不清楚。
2)正常情况下,打印头7与胶辊2之间相触状态如图1所示,即打印头7应该平行并贴紧在胶辊2上。但由于装配误差或者零件加工误差导致打印头7水平线与胶辊2的轴线并不平行,而是如图2所示,即在打印头7与胶辊2触接时,在打印头7横向方向上,其相触部分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在部分区段存在一个间隙L,导致打印头7与胶辊2之间的触接压力在其间的接触线方向上不均衡,该现象易造成打印质量差、打印的文字图案不均匀。
3)如图14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打印头7机构中的标签导向板92与打印头7之间存在一个空隙72,当需要色带9、标签纸91回退时,在胶辊2的反向转动下,色带9受标签纸91的挤压容易卡在所述的空隙72中,导致聚集于该处的色带9被标签导向板92刮破。
4)在对打印头进行维护或保养时,需要将整个打印头机构拆开,才可将需要更换或维护保养的打印头取下,其操作步骤复杂,耗时又耗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在多维坐标自动调节打印头位置和水平度的打印头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包括安装在打印机机壳内的主支架、连接在主支架两侧的用于安装打印头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其还包括设置于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的能根据打印头与胶辊间的触接压力自动调节打印头竖向位置的竖调机构,该竖调机构由主支轴、悬臂板、打印头支撑部件、打印头和弹簧组件构成,其中,
主支轴,设置于左右两夹板偏后位置且跨接在左右两夹板之间;
悬臂板,其后端套设在所述主支轴上且可绕该主支轴转动,其前端向前延伸至打印头支撑部件的上方;
打印头支撑部件,介于悬臂板与打印头之间,其顶面固定连接在悬臂板上,其底部固定连接在打印头的顶部;
弹簧组件,为多组,其间隔设置于打印头支撑部件的顶面与所述主支架的底面之间,其可使打印头将色带、标签纸紧压在胶辊上。
所述打印头支撑部件由支撑座和支撑板构成,其中,
支撑座,由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前后排列设置的具有内螺纹孔的连接座和具有轴孔的固定座组成,连接座与固定座通过沿纵深方向穿置其中且具有螺纹段和光轴段的定位转轴连接在一起,螺纹段旋接于连接座的内螺纹孔中,光轴段插置于固定座的轴孔中;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的悬臂板上,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
支撑板,设置于打印头的顶部,其横向宽度与打印头的横向宽度适配,其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固定座可携所述支撑板、打印头、定位爪在该支撑板、打印头所在的垂直平面内绕该定位转轴与所述连接座作相对转动。
所述定位转轴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通孔,在该内通孔中设有锁轴,在锁轴上套设有螺旋压簧,在锁轴前端设有外螺纹,锁轴的后端穿过所述内通孔旋接在所述的固定座上,当所述支撑板受到沿打印机纵深方向的作用力时,固定座可携所述支撑板、打印头、定位爪一起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前后略微移动。
所述支撑板沿打印机纵深方向的垂截面形状呈卧式“L”型,该“L”型竖部水平设置,横部朝前,该竖部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竖部的底面与打印头顶面连接;横部的内侧与打印头的外侧相接,横部的下端面在垂直方向上不高于打印头的打印面。
所述支撑板的横部的下端面在垂直方向上略低于打印头的打印面,其间的高度差在0.01mm-0.07mm。
所述竖部与横部分离设置,横部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可调节其与打印头相对位置的螺钉组件与竖部固定连接。
在所述主支架上与所述紧固螺钉对应的位置设有可方便拆装所述紧固螺钉的通孔。
所述弹簧组件由“凹”形且固定在主支架底面上的固簧架、设置于固簧架内的压板、顶柱、压弹簧和调节螺栓构成,调节螺栓穿过设置于主支架上的孔以螺旋传动的方式旋接在紧压在所述压弹簧顶部的压板上的螺孔中,所述顶柱设于压弹簧的下端,顶柱的上端部套接在压弹簧上且置于固簧架内,其下端部穿过设置于固簧架底部的孔触压在所述的支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通过横向安装在主支架上的主支轴、可绕该主支轴转动的悬臂板、安装在该悬臂板前端的支撑部件和固定在支撑部件底面上的打印头,使打印头压紧在胶辊上时,可根据打印头与胶辊间的触接情况,自动将其间的触接压力调节到最佳状态。
进一步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支撑部件设置为前后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座和固定座,又能使打印头在过该打印头的垂直平面内绕穿置于连接座与固定座中的定位转轴转动,即当打印头与胶辊之间在横向方向上因安装误差导致打印头水平线与胶辊的轴线不平行时,打印头可自动调节其水平线以适应与胶辊的接触,使打印头的水平线与胶辊的轴线相互平行,即打印头与胶辊之间的触接线为一条直线,由此可以大大提高打印质量和效果。
又一改进,通过在主支架上设置通孔,可以很方便的将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打印头卸下,大大提高了打印头维护保养的工作效率。
再一改进,是将支撑板设计成纵向截面形状呈卧式“L”型的结构,将打印头隐藏于该支撑板的内侧,令该支撑板的下端面的内侧与打印头的外侧面无缝隙相接,同时,设定支撑板的下端面略低于打印头的打印面,这样,在色带、标签纸反向移动(又称回退时)时,不会存在色带和标签纸堆积现象,也就不会产生色带被刮破的材料损耗。另外,将支撑板设计为横部竖部分离设置的可调结构,既方便对打印头的维护保养,又可方便调节支撑板下端面与打印头打印面处于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理想状态下,打印头与胶辊触接示意图(图中未示出色带与标签纸)。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打印头与胶辊触接时出现倾斜状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实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俯视图、图3中打印头与主支架分离状态和图4中螺钉孔对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实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图。
图8为图5中C-C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E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的简化示意图(未包含胶辊)。
图11为图10简单爆炸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另一示意图(对应图6的实例2)。
图13为图中D-D向剖视图。
图14为现有技术的标签导向板与打印头相接状态纵深方向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签纸导向板与打印头相接状态纵深方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打印头组件100、支撑部件200、主支架1、通孔11、紧固螺钉12、左夹板13、右夹板14、胶辊2、定位爪21、挂钩22、铆轴23、主支轴3、悬臂板4、支撑板5、支撑座6、连接座61、内螺纹孔611、固定座62、轴孔621、定位转轴63、内通孔631、锁轴64、螺头641、螺杆642、螺旋压簧643、打印头7、打印面71、空隙72、弹簧组件8、固簧架81、压板82、顶柱83、压弹簧84、调节螺栓85、色带9、标签纸91、标签导向板92、间隙L。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头组件100由安装在打印机机壳内的主支架1、连接在主支架1两侧的用于安装打印头7的左夹板13、右夹板14、工作时将整个打印组件固定在机壳上的挂钩22、设置于左夹板13与右夹板14之间的能根据打印头7与胶辊2间的触接压力自动调节打印头7竖向位置的竖调机构和与打印头7、支撑板5固定在一起用以将竖调机构卡置在胶辊2轴上的定位爪21组成。在打印机工作前,通过挂钩22勾住设置于左或右夹板14上的铆轴23把打印头7组件100压紧在胶辊2上面,之后通过定位爪21把打印机组件精确定位在胶辊2上。
如图8-11所示,所述竖调机构由主支轴3、悬臂板4、打印头支撑部件200、打印头7和弹簧组件8构成,其中:
主支轴3,为圆柱形直轴,其安装在左夹板13与右夹板14之间且靠打印组件偏后(以图3示图为参考方向,由纸外向纸内指向为纵向,纸外为前,纸内为后;左右方向为横向,上下方向为垂直方向。下同)的位置;
悬臂板4,其前部为向前延伸至打印头支撑部件200上方的平板,后部为带有轴套的圆柱筒。该悬臂板4以后部上的轴套穿置于所述主支轴3的方式安装在主支轴3上,悬臂板4的后部可绕该主支轴3转动并带动其前部在垂直方向上做微小距离的变动。
打印头支撑部件200,介于悬臂板4与打印头7之间,其顶面固定连接在悬臂板4上,其底部固定连接在打印头7的顶部,当悬臂板4在垂直方向上做微小距离变动时,打印头7可随悬臂板4做相应变动。
弹簧组件8,为多组(本实用新型优选四组),其间隔设置于打印头支撑部件200的顶面与所述主支架1的底面之间,其作用是使打印头7与胶辊2之间保持适配的触接压力,即使打印头7在工作时,能够将穿过其与胶辊2之间的色带9、标签纸91压紧在胶辊2上。其间的压力大小可通过设置在该弹簧组件8顶部的调节螺栓85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将所述打印头支撑部件200设计为由支撑座6和支撑板5组成。该设置可自动调节打印头7横向水平度:在事先安装好的胶辊2的轴线较地平线略微倾斜的状况下,打印头7工作时,在其与胶辊2触接的瞬间,打印头7横向的两端中的某一端可根据其与胶辊2的接触自动向上或向下微微转动,以适应其与胶辊2的触接,确保其间的触接线为直线。
该结构中的支撑座6是由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前后排列设置的横向垂直剖面呈“凸”形的连接座61和与该连接座61前后分离设置的固定座62组成。
连接座61中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内螺纹孔611,固定座62上也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轴孔621。连接座61与固定座62通过沿纵深方向穿置其中的定位转轴63连接在一起,定位转轴63沿其轴向为台阶轴,其前段为螺纹段,其后段光轴段,光轴段的直径小于螺纹段,当将其穿置于连接座61与固定座62之中时,定位转轴63上的螺纹段旋拧在连接座61的内螺纹孔611中,而光轴段穿过该内螺纹孔611插置于固定座62的轴孔621中,固定座62可绕定位转轴63转动,即固定座62与连接座61之间可相对转对。
在所述连接座61的顶部和所述悬臂板4的底部之间,设有将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钉连接结构,同样,在所述固定座62的底部和所述支撑板5之间,也设有将该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钉连接结构。
支撑板5,其形状与打印头7的形状适配,本实用新型优选为长条矩形板,其安装在打印头7的顶部,其横向宽度与打印头7的横向宽度适配,其间通过紧固螺钉12固定连接。
当打印头支撑部件200安装好后,其中的固定座62可携所述支撑板5、打印头7、定位爪21在该支撑板5、打印头7所在的垂直平面内绕该定位转轴63与所述连接座61作相对转动,即实现前述的“以适应打印头7与胶辊2的触接,确保其间的触接线为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时是将所述定位转轴63制作成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通孔631的轴(如图8-13所示),在该内通孔631中设有形似螺栓的锁轴64,锁轴64分螺头641和螺杆642,螺头641端面带有可用工具起旋拧的一字槽或十字槽,螺杆642的端部(又称锁轴64的后端)为外螺纹,在锁轴64上套设有螺旋压簧643,锁轴64的后端穿过所述的内通孔631旋接在所述的固定座62上。当所述支撑板5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受到向后的纵向作用力时,固定座62可携所述支撑板5、打印头7、定位爪21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沿该锁轴64向后作微小移动(移动量取决于锁轴64的螺头641对压簧的压缩量),当该纵向作用力消失后,在螺旋压簧643的作用下,固定座62可携所述支撑板5、打印头7、定位爪21回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是将所述支撑板5沿打印机纵深方向的垂直截面形状制作为呈卧式“L”型的板(如图10-12所示)。
该“L”型的竖部水平设置,横部垂直向下设置,竖部在后,横部在前。该竖部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62连接,竖部的底面与打印头7顶面连接,竖部与固定座62、打印头7的连接方式可为螺钉连接、胶粘连接或卡扣式连接。
该“L”型的横部的内侧面与打印头7的外侧面无缝隙相接,横部的下端面与打印头7的打印面71齐平。横部的下端部最好在垂直方向上略低于打印头7的打印面71,其间的高度差在0.01mm-0.07mm。该结构的优点是:用横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标签导向板92,避免色带9、标签纸91回退时,色带9被刮伤。理由如下:如图14、15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打印头7组件100中,标签纸91导向板为一个纵向截面呈弯勾形状的长板,其底端内侧与打印头7外侧之间存在一个空隙72,该空隙72在色带9、标签纸91反向移动(又称回退时)时,会使色带9和标签纸91堆积在此空隙72中,在色带9导轮与胶辊2的继续回转下,位于所述空隙72处的标签纸91导向板或打印头7的锐部边缘就会将色带9刮破,从而导致色带9材料损耗。而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横部内侧面与打印头7的内侧面为无缝隙相接,而且,横部的下端面与打印头7的打印面71齐面,当色带9、标签纸91回退时,其不会产生色带9、标签纸91堆积现象,在色带9导轮和胶辊2的反向转动下,色带9、标签纸91平滑向后移动,色带9也不会被刮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是将所述支撑板5上的所述竖部与横部分离设置(如图12所示),在横部上设有可在垂直方向上调节该横部与打印头7相对位置的螺钉组件,即通过该螺钉组件可以调节横部下端面与打印头7打印面71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错位大小。安装时,横部通过螺钉组件固定在支撑板5的竖部上。将支撑板5设计为横部竖部分离的可调结构,既方便对打印头7的维护保养,又方便调节支撑板5的横部下端面与打印头7打印面71处于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改进是在所述主支架1上与所述紧固螺钉12对应的位置设有可方便拆装所述紧固螺钉12的通孔11。该结构大大方便对打印头7的维护保养,无论是拆或装,只需使用工具起子穿过该通孔11就可很方便的将打印头7从支撑板5上卸下或装上。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弹簧组件8由“凹”形且固定在主支架1底面上的固簧架81、设置于固簧架81内的压板82、顶柱83、压弹簧84和调节螺栓85构成,调节螺栓85穿过设置于主支架1上的孔以螺旋传动的方式旋接在紧压在所述压簧顶部的压板82上的螺孔中,所述顶柱83设于压弹簧84的下端,顶柱83的上端部套接在压弹簧84上且置于固簧架81内,其下端部穿过设置于固簧架81底部的孔触压在所述的支撑板5上,旋拧调节螺栓85可以通过压板82对压弹簧84的施压调节顶柱83对所述支撑板5的压力。

Claims (8)

1.一种打印头组件,包括安装在打印机机壳内的主支架(1)、连接在主支架(1)两侧的用于安装打印头(7)的左夹板(13)和右夹板(14),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左夹板(13)与右夹板(14)之间的能根据打印头(7)与胶辊(2)间的触接压力自动调节打印头(7)竖向位置的竖调机构,该竖调机构由主支轴(3)、悬臂板(4)、打印头支撑部件(200)、打印头(7)和弹簧组件(8)构成,其中,
主支轴(3),设置于左右两夹板偏后位置且跨接在左右两夹板之间;
悬臂板(4),其后端套设在所述主支轴(3)上且可绕该主支轴(3)转动,其前端向前延伸至打印头支撑部件(200)的上方;
打印头支撑部件(200),介于悬臂板(4)与打印头(7)之间,其顶面固定连接在悬臂板(4)上,其底部固定连接在打印头(7)的顶部;
弹簧组件(8),为多组,其间隔设置于打印头支撑部件(200)的顶面与所述主支架(1)的底面之间,其可使打印头(7)将色带(9)、标签纸(91)紧压在胶辊(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支撑部件(200)由支撑座(6)和支撑板(5)构成,其中,
支撑座(6),由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前后排列设置的具有内螺纹孔(611)的连接座(61)和具有轴孔(621)的固定座(62)组成,连接座(61)与固定座(62)通过沿纵深方向穿置其中且具有螺纹段和光轴段的定位转轴(63)连接在一起,螺纹段旋接于连接座(61)的内螺纹孔(611)中,光轴段插置于固 定座(62)的轴孔(621)中;所述连接座(61)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的悬臂板(4)上,固定座(62)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5)上;
支撑板(5),设置于打印头(7)的顶部,其横向宽度与打印头(7)的横向宽度适配,其间通过紧固螺钉(12)固定连接;
固定座(62)可携所述支撑板(5)、打印头(7)、定位爪(21)在该支撑板(5)、打印头(7)所在的垂直平面内绕该定位转轴(63)与所述连接座(61)作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转轴(6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通孔(631),在该内通孔(631)中设有锁轴(64),在锁轴(64)上套设有螺旋压簧(643),在锁轴(64)前端设有外螺纹,锁轴(64)的后端穿过所述内通孔(631)旋接在所述的固定座(62)上,当所述支撑板(5)受到沿打印机纵深方向的作用力时,固定座(62)可携所述支撑板(5)、打印头(7)、定位爪(21)一起在打印机纵深方向上前后略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沿打印机纵深方向的垂截面形状呈卧式“L”型,该“L”型竖部水平设置,横部朝前,该竖部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62)连接,竖部的底面与打印头(7)顶面连接;横部的内侧与打印头(7)的外侧相接,横部的下端面在垂直方向上不高于打印头(7)的打印面(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横部的下端面在垂直方向上略低于打印头(7)的打印面(71),其间的高度差在0.01mm-0.07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部与横部分离 设置,横部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可调节其与打印头(7)相对位置的螺钉组件与竖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1)上与所述紧固螺钉(12)对应的位置设有可方便拆装所述紧固螺钉(12)的通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8)由“凹”形且固定在主支架(1)底面上的固簧架(81)、设置于固簧架(81)内的压板(82)、顶柱(83)、压弹簧(84)和调节螺栓(85)构成,调节螺栓(85)穿过设置于主支架(1)上的孔以螺旋传动的方式旋接在紧压在所述压弹簧(84)顶部的压板(82)上的螺孔中,所述顶柱(83)设于压弹簧(84)的下端,顶柱(83)的上端部套接在压弹簧(84)上且置于固簧架(81)内,其下端部穿过设置于固簧架(81)底部的孔触压在所述的支撑板(5)上。
CN201620189478.8U 2016-03-11 2016-03-11 打印头组件 Active CN205498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478.8U CN20549834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打印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478.8U CN20549834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打印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8345U true CN205498345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9478.8U Active CN205498345U (zh) 2016-03-11 2016-03-11 打印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834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481A (zh) * 2020-10-19 2021-01-29 杭州艾普莱标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热转印打印机
CN113135048A (zh) * 2021-05-12 2021-07-20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头自平衡机构及标签打印机
CN113997703A (zh) * 2021-09-26 2022-02-01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防粘纸的控制方法
CN114619770A (zh) * 2022-03-30 2022-06-14 深圳市普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头组件
CN115489214A (zh) * 2022-09-02 2022-12-20 深圳市君派伟业有限公司 热转印打印头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和带有该结构的打印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481A (zh) * 2020-10-19 2021-01-29 杭州艾普莱标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热转印打印机
CN113135048A (zh) * 2021-05-12 2021-07-20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头自平衡机构及标签打印机
CN113997703A (zh) * 2021-09-26 2022-02-01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防粘纸的控制方法
CN114619770A (zh) * 2022-03-30 2022-06-14 深圳市普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头组件
CN114619770B (zh) * 2022-03-30 2023-03-03 深圳市普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头组件
CN115489214A (zh) * 2022-09-02 2022-12-20 深圳市君派伟业有限公司 热转印打印头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和带有该结构的打印机
CN115489214B (zh) * 2022-09-02 2024-03-26 深圳市君派伟业有限公司 热转印打印头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和带有该结构的打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8345U (zh) 打印头组件
CN10312913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318665B (zh) 馈送辊的轴台以及使用该轴台的馈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5922765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208515164U (zh) 一种便于更换墨辊的包装印刷机
US8083316B2 (en) Printhead carrier with height-adjustable bearing mechanism fo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printhead carrier position
CN210854597U (zh) 一种卷材生产调偏装置
CN201728909U (zh) 纸卷定位机构和具有该纸卷定位机构的打印装置
CN201325214Y (zh) 热敏打印机
CN2175102Y (zh) 网版印刷机改良构造
CN105966062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2559487Y (zh) 打印机打印头的自动间距调整机构
CN201950950U (zh) 喷墨打印机及其喷头调整结构
CN205661124U (zh) 一种标签印刷机的覆膜装置
CN209649931U (zh) 一种动漫画制作灯箱
CN201942863U (zh) 缝纫机的双差动独立送布机构的送布齿结构
US8395647B2 (en) Printer with pivotable platen
CN208615625U (zh) 一种画板
CN208263760U (zh) 一种打印机及其墨车
CN20493649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印刷机墨斗装置
CN2537416Y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成形机的折叠机构
CN205272840U (zh) 一种卡槽式的气动压纸机构
CN104760429B (zh) 一种自动调整打印间隙的印字方法及装置
CN209208171U (zh) 一种涂胶辊与瓦楞辊的间隙调节结构以及瓦楞机
CN110126441A (zh) 一种高速单凹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9

Address after: 518000 SKYWORTH New Valley 5, D 602, 602 Tong Tou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un Weiy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 Nanshan District 517 oil industrial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hina

Patentee before: Wu Xiao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ongliao Jida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KINGPEK WEIY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8000341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rint head assembl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51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210917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80003414

License type after: Exclusive license

License type before: General permission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