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6597U -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6597U
CN205496597U CN201620116315.7U CN201620116315U CN205496597U CN 205496597 U CN205496597 U CN 205496597U CN 201620116315 U CN201620116315 U CN 201620116315U CN 205496597 U CN205496597 U CN 205496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leaf
rotary sleeve
nut
state switch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63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华
许岩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63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6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6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659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旋转套、弹簧片和螺母这三者之间,所述螺母由所述旋转套不经所述弹簧片而带动转动,弹簧片则负载在所述螺母上而和螺母同步转动,在常态下,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对于所述齿处于闭的状态,所述自锁式钻夹头还设置有状态切换部件,所述状态切换部件与旋转套连接而和旋转套同步转动;所述弹簧片被配置有状态切换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螺母无论在夹紧方向还是松脱方向,其转动的全程中,都由旋转套直接带动而不经过弹簧片,有助于提高夹紧操作时的手感和效率;而弹簧片只负责自锁功能且能做成常闭,弹性力和离心力方向相反,能大大提高钻夹头自锁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钻夹头中设有钻体、夹爪、螺母,通过旋转螺母从而带动夹爪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而使钻夹头夹紧或松脱钻具。钻夹头中自锁结构是为了防止钻夹头在工作中时被其受到的反作用力作用而使得钻具被松脱的结构,其一般由带弹簧片的部件和处在钻体上的齿进行配合。目前的自锁式钻夹头,弹簧片不单单承担自锁功能,钻夹头的螺母在夹紧方向转动的全部或大部分行程中,旋转套都需要通过弹簧片来带动,弹簧片的负担太大,容易造成自锁钻夹头的自锁功能提前失效。而且大多数自锁钻夹头中,弹簧片只能做成向外碳的常开状态,弹簧片的锁端是靠旋转套上的凸轮面强制压在齿间,对旋转套的连接结构有影响而且由于在工作中始终受到离心力,这种结构对于自锁功能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锁式钻夹头,能提高钻夹头自锁结构的可靠性并有助于提高夹紧操作时的手感和效率。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夹爪、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齿和弹簧片,所述齿处在钻体上或处在固定在钻体上的零件上,所述弹簧片具有与齿相配合的锁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套、弹簧片和螺母这三者之间,所述螺母由所述旋转套不经所述弹簧片而带动转动,弹簧片则负载在所述螺母上而和螺母同步转动,在常态下,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对于所述齿处于闭的状态,所述自锁式钻夹头还设置有状态切换部件,所述状态切换部件与旋转套连接而和旋转套同步转动;
所述弹簧片被配置有状态切换配合结构,所述状态切换部件通过向第一方向相对弹簧片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闭的状态改变到处在开的状态而脱离齿,所述状态切换部件通过向第二方向相对弹簧片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二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开的状态回复到处在闭的状态而插入齿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松脱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转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夹紧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转动方向;
所述螺母和旋转套通过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设置有一段旋转套的转动空程,旋转套在转动空程转动的角度与所述一定的角度对应,在转动空程中,所述旋转套和螺母处在离的状态,旋转套不带动螺母转动而只带动状态切换部件转动,使状态切换部件在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和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之间切换;在转动空程结束后,旋转套的继续转动同时带动螺母和状态切换部件转动,状态切换部件与弹簧片不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钻夹头带有状态指示结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或/和指示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结构包括与所述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弹簧片以及设置在第二弹簧片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状态指示结构还包括处在旋转套上的与第二弹簧片上的凸起或凹槽配合的凹槽或凸起,当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或/对应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第二弹簧片上相应的凸起或凹槽与旋转套上相应的凹槽和凸起形成插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是向内弹的弹簧片,所述齿处在带锁端的弹簧片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切换部件为圈件,所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处在圈件的外侧,且所述状态切换部件设置有槽,所述槽和旋转套上的键配合,使状态切换部件与旋转套连接而和旋转套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上的键作为限位离合连接结构的一部分,所述螺母上或与螺母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空程相匹配并与所述键配合的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包括旋转套上的键和所述螺母上的或与螺母固定连接的部件上的与所述转动空程相匹配并与所述键配合的槽。
进一步地,所述钻夹头还设置第二圈件,所述第二圈件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处在所述第二圈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钻夹头还设置第二圈件,所述第二圈件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和第二弹簧片均所述处在所述第二圈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切换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片及第三弹簧片上的向内侧凸起,当第三弹簧片被状态切换部件作用而向外侧扭转变形时,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也被连带向外侧扭转变形。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螺母无论在夹紧方向还是松脱方向,其转动的全程中,都由旋转套直接带动而不经过弹簧片,有助于提高夹紧操作时的手感和效率;而弹簧片只负责自锁功能且能做成常闭,弹性力和离心力方向相反,能大大提高钻夹头自锁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状态切换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圈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旋转套的剖视图。
图6为当第二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钻夹头的剖视图。
图7为当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钻夹头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圈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旋转套的局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7。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式钻夹头,包括旋转套2、钻体1、螺母3、夹爪4、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齿11和弹簧片51,所述齿11处在钻体上,所述弹簧片51具有与齿11相配合的锁端510。
在所述旋转套2、弹簧片51和螺母3这三者之间,所述螺母3由所述旋转套2不经所述弹簧片51而带动转动,弹簧片51则负载在所述螺母3上而和螺母3同步转动,以上的结构,还使得所述弹簧片可以做成在常态下,其锁端510对于所述齿11处于闭的状态,也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端510除非被操作否则始终插入在齿间,这样,由于齿11处在弹簧片51的内侧,所述弹簧片51是向内弹的弹簧片,弹力与工作时的离心力相反,提高可靠性。
所述自锁式钻夹头还设置有状态切换部件6,所述状态切换部件6可以为圈件,其外侧具有第一部位61和第二部位62,且所述状态切换部件设置有槽63,所述槽63和旋转套2上的键21配合,使状态切换部件6与旋转套2连接而和旋转套2同步转动。
所述弹簧片51被配置有状态切换配合结构,所述状态切换部件6通过向第一方向相对弹簧片51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一部位61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510从处在闭的状态改变到处在开的状态,也即在第一部位61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锁端510脱离齿11。所述状态切换部件6通过向第二方向相对弹簧片51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二部位62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510从处在开的状态回复到处在闭的状态而插入齿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松脱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2转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夹紧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2转动方向。
所述状态切换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51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片52及第三弹簧片52上的向内侧凸起520,当第三弹簧片52被状态切换部件6作用而向外侧扭转变形时,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51也被连带向外侧扭转变形,锁端510从处在闭的状态改变到处在开的状态。
所述螺母3和旋转套2通过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设置有一段旋转套的转动空程,旋转套2在转动空程转动的角度与前述一定的角度对应,在转动空程中,所述旋转套2和螺母3处在离的状态,旋转套2不带动螺母3转动而只带动状态切换部件6转动,使状态切换部件6在第一部位61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和第二部位62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之间切换;在转动空程结束后,旋转套2的继续转动同时带动螺母3和状态切换部件6转动,状态切换部件6与弹簧片51不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钻夹头带有状态指示结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这样,在弹簧片51的锁端510从闭的状态改变到开的状态时,使用者能够感知。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结构还可设置指示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的结构,这样,在弹簧片51的锁端510从开的状态改变到闭的状态时,使用者也能够感知。
所述状态指示结构包括和所述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弹簧片54以及设置在第二弹簧片54上的凸起540,所述状态指示结构还包括处在旋转套上的与第二弹簧片上的凸起或凹槽配合的凹槽221、222,当第一部位61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第二弹簧片54上相应的凸起540与旋转套上相应的凹槽221形成插入配合,当第二部位62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第二弹簧片54上相应的凸起540与旋转套上相应的凹槽222形成插入配合。如图8-10所示,第二弹簧片54上也可设置凹槽551、552,而旋转套上设置凸起23,且也可将对应第一部位61和第二部位62的两个凹槽或凸起设置在第二弹簧片54上,分别标号为551、552。
所述旋转套2上的键21作为限位离合连接结构的一部分,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还包括所述螺母3上的或和螺母3固定连接的部件上的与所述转动空程相匹配并与所述键21配合的槽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63设置在第二圈件5上,第二圈件5则固定连接在螺母的外围,这样,螺母3可以做成两半式,利用第二圈件5将两个半体螺母合成完整的螺母3。
所述带锁端510的弹簧片51和第二弹簧片54均所述处在所述第二圈件5上。
限位离合连接结构在转动空程中也即键21在槽52中运动时,处在离的状态,螺母不转动,旋转套在转动空程中从第一方向的起点也即键21与槽52的一端槽壁相碰的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状态切换部件6相对所述弹簧片51的转动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闭的状态改变到处在开的状态,当转动到终点时,也即键21与槽52的另一端槽壁相碰时,限位离合连接结构处在合的状态,发生限位和连接作用,所述旋转套和螺母处在连接状态,旋转套可以带动螺母按第一方向转动而最终使夹爪放松被夹工具,而状态切换部件6不再相对所述弹簧片51转动,锁端始终处在开的状态。当旋转套在转动空程中从第二方向的起点也即键21与槽52的另一端槽壁相碰的位置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状态切换部件6相对所述弹簧片51的转动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开的状态改变到处在闭的状态,当转动到终点时,也即键21与槽52的一端槽壁相碰时,限位离合连接结构处在合的状态,发生限位和连接作用,所述旋转套和螺母处在连接状态,旋转套可以带动螺母按第二方向转动而最终使夹爪夹紧被夹工具,而状态切换部件6不再相对所述弹簧片51转动,锁端始终处在闭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夹爪、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齿和弹簧片,所述齿处在钻体上或处在固定在钻体上的零件上,所述弹簧片具有与齿相配合的锁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套、弹簧片和螺母这三者之间,所述螺母由所述旋转套不经所述弹簧片而带动转动,弹簧片则负载在所述螺母上而和螺母同步转动,在常态下,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对于所述齿处于闭的状态,所述自锁式钻夹头还设置有状态切换部件,所述状态切换部件与旋转套连接而和旋转套同步转动;
所述弹簧片被配置有状态切换配合结构,所述状态切换部件通过向第一方向相对弹簧片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闭的状态改变到处在开的状态而脱离齿,所述状态切换部件通过向第二方向相对弹簧片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第二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而使弹簧片的锁端从处在开的状态回复到处在闭的状态而插入齿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松脱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转动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夹紧被夹工具时的旋转套转动方向;
所述螺母和旋转套通过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设置有一段旋转套的转动空程,旋转套在转动空程转动的角度与所述一定的角度对应,在转动空程中,所述旋转套和螺母处在离的状态,旋转套不带动螺母转动而只带动状态切换部件转动,使状态切换部件在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和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之间切换;在转动空程结束后,旋转套的继续转动同时带动螺母和状态切换部件转动,状态切换部件与弹簧片不发生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带有状态指示结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或/和指示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结构包括与所述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弹簧片以及设置在第二弹簧片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状态指示结构还包括处在旋转套上的与第二弹簧片上的凸起或凹槽配合的凹槽或凸起,当第一部位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或/对应第二部位切换与状态切换配合结构配合时,第二弹簧片上相应的凸起或凹槽与旋转套上相应的凹槽和凸起形成插入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是向内弹的弹簧片,所述齿处在带锁端的弹簧片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部件为圈件,所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处在圈件的外侧,且所述状态切换部件设置有槽,所述槽和旋转套上的键配合,使状态切换部件与旋转套连接而和旋转套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上的键作为限位离合连接结构的一部分,所述螺母上或与螺母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空程相匹配并与所述键配合的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离合连接结构包括旋转套上的键和所述螺母上的或与螺母固定连接的部件上的与所述转动空程相匹配并与所述键配合的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还设置第二圈件,所述第二圈件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处在所述第二圈件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还设置第二圈件,所述第二圈件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带锁端的弹簧片和第二弹簧片均所述处在所述第二圈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弹簧片及第三弹簧片上的向内侧凸起,当第三弹簧片被状态切换部件作用而向外侧扭转变形时,所述向内侧弹的弹簧片也被连带向外侧扭转变形。
CN201620116315.7U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96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315.7U CN205496597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315.7U CN205496597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6597U true CN205496597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631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96597U (zh) 2016-02-05 2016-02-05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6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4798A (zh) * 2016-02-05 2017-02-22 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4798A (zh) * 2016-02-05 2017-02-22 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CN106424798B (zh) * 2016-02-05 2018-07-03 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4798B (zh)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WO2007142779A3 (en) Universal joint with coupling mechanism for detachably engaging tool attachments
CN205496597U (zh)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CN108274051A (zh)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US10252347B2 (en) Self-locking drill chuck
CN104790758B (zh)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CN206501082U (zh) 辅助手柄及击打工具
CN209318816U (zh) 手紧带锁钻夹头
CN206072295U (zh) 用于齿轮组件上的打滑机构
CN200991773Y (zh) 一种新型的锁紧钻夹头
CN209077836U (zh) 一种自锁钻夹头
CN207534028U (zh) 一种自锁式钻夹头
CN105563427A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锤专用钻头与直柄钻头一体互换锁合装置
CN101151128B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插接式刀具及刀具夹具
CN201988760U (zh) 新型的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及与其配合的动力输出轴
CN201573178U (zh) 电锤
CN201883803U (zh) 可双面开启门锁锁芯
CN202037347U (zh) 新式的装卸快捷的钻夹头及与其配合的电机轴
TWI342818B (zh)
CN112338242A (zh) 一种自锁钻夹头
CN201744684U (zh) 一种快换式手紧钻夹头及与其配合的驱动轴
CN108422008A (zh) 一种新型手动工具
CN210908247U (zh) 一种自锁钻夹头
CN208178466U (zh) 快换式电锤电钻两用钻夹头
CN213827091U (zh) 一种自锁钻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elf-locking type drill chuc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zhou Luqiao branch

Pledgor: Sanou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33000025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9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zhou Luqiao branch

Pledgor: Sanou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33000025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