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9365U - 一种新型母线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母线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9365U
CN205489365U CN201620082367.7U CN201620082367U CN205489365U CN 205489365 U CN205489365 U CN 205489365U CN 201620082367 U CN201620082367 U CN 201620082367U CN 205489365 U CN205489365 U CN 205489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duct
epipleural
top board
louvre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23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成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anmeng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anme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anmeng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anmeng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823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9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9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9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上侧板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板,由于顶板沿着母线槽本体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使第一安装孔处于顶板在底板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连接块与母线槽的安装或者拆卸位置处于底板上的延伸部分,不必将双手或者辅助工具放入空间狭窄的连接块内部进行操作,便捷简单;母线槽的上侧板设置有多根散热凸起形成的散热层,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在沿上侧板和下侧板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密集分布的散热孔和散热凸起共同作用,使母线槽的散热面积大,强度高,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母线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操作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设备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许多行业的用电量也迅猛增加,母线槽系统作为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以其优越性能在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母线槽一般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然后装到金属槽中形成新型导体,在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目前大多数母线槽的上表面安插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固定于母线槽本体,上端与母线槽盖板相连,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该连接块包括现有顶板1a、现有底板1b以及设置于现有底板1b上的现有连接孔1c,当使用现有连接孔1c将连接块固定于母线槽时,由于现有顶板1a与现有底板1b长度相同,导致双手或者螺钉等工具难以在连接块内部顺利操作,安装或者拆卸均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母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包括上侧板与下侧板,所述上侧板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位于上端的顶板、设置于下端的底板和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顶板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使第一安装孔处于顶板在底板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侧板设置有连接块,其结构包括位于上端的顶板、下端的底板和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板,由于顶板沿着母线槽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第一安装孔处于顶板在底板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因此,相比于一般连接块顶板与底板宽度相同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块与母线槽的固定位置处于底板延伸出来的部分,在安装或者拆卸连接块时,不必将双手或者辅助工具放入连接块内部,从而避免受到顶板的阻挡或者妨碍,操作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加强筋能够在连接块内部起到承受载荷、增加结合面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包括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形成加强筋组,上加强筋设置于顶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下加强筋设置于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包括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形成加强筋组,多根加强筋组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两侧边缘和中间部位,能够在三个关键部位同时支撑连接块;上加强筋设置于顶板和侧板的连接处,下加强筋设置于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此种排布使加强筋在上下方位均能发挥加固承力的作用,连接块使用时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上设置若干通孔能将连接块的侧面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侧板设置有多根散热凸起形成的散热层,所述散热凸起间隔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层首先吸收母线槽内部的热量,令母线槽不会因热量堆积而温度急剧升高,随后,散热层将吸收的热量在其内部传导到散热凸起的各个部分,散热凸起的表面利用对流的热交换途径继续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上均设置有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能起到散热作用,使母线槽的上侧板和下侧板的热量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对称设置于上侧板的两端且该散热孔在沿上侧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散热孔还对称设置于下侧板的两端且该散热孔在沿下侧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散热孔,散热孔在沿上侧板和下侧板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此种设置使母线槽的上侧板和下侧板上均密集分布有多个散热孔,散热面积大,强度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侧板设有若干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母线槽通过上表面可以与连接块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顶板上设有若干顶板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顶板上设有的若干顶板通孔可以将连接块与母线槽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从而使连接块更好地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母线槽的上侧板设置连接块,连接块包括上端的顶板、下端的底板和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板,由于顶板沿着母线槽本体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使第一安装孔处于顶板在底板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连接块与母线槽的安装或者拆卸位置处于底板上延伸出来的部分,不必将双手或者辅助工具放入空间狭窄的连接块内部进行操作,便捷简单;母线槽的上侧板设置有多根散热凸起形成的散热层,散热凸起间隔排布,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在沿上侧板和下侧板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排布,密集分布的散热孔和散热凸起共同作用,使母线槽的散热面积大,强度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母线槽和连接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母线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块及其内部的加强筋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块的示意图,主要示出第一安装孔的开设位置;
图5是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通孔的开设位置;
图6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侧板;2、上侧板;3、连接块;31、顶板;32、底板;33、侧板;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加强筋组;61、上加强筋;62、下加强筋;7、通孔;8、散热凸起;9、散热孔;12、铜母排;13、顶板通孔;1a、现有顶板;1b、现有底板;1c、现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一种新型母线槽,所述母线槽包括上侧板2、下侧板1和设置在上侧板2与下侧板1之间的一组铜母排12。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上侧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块3,连接块3包括一块位于上端的方形顶板31、设置于下端的方形底板32和连接顶板31与底板32的一块侧板33,顶板31沿着母线槽本体的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32的宽度,使第一安装孔4处于顶板31在底板32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
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块3的两侧和中间部位设有三个加强筋组6,加强筋组6在两端和中心点的位置对连接块3起到支撑载荷、增加结合面强度的作用,一个加强筋组6包括两个对称排布的截面呈三角形的上加强筋61和截面呈三角形的下加强筋62,上加强筋61和下加强筋62分别处于顶板31和侧板33的连接处以及底板32和侧板33的连接处,上加强筋61使顶板31承力时不易被压坏或者变形受损,下加强筋62使底板32与侧板33牢固结合。
参见图2所示,上侧板2的端面上设置有多根散热凸起8形成的散热层,相邻散热凸起8呈间隔排布,其截面为弧形,该散热层的表面积大,热量传递和交换迅速,能有效排出母线槽内部集聚的热量;上侧板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散热孔9,散热孔9在沿上侧板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下侧板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散热孔9,散热孔9在沿下侧板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散热孔9设置密集,有利于上侧板2和下侧板1进行快速、大面积的降温排热。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底板32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安装孔4,上侧板2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安装孔4配合的第二安装孔5,当连接块3与母线槽结合时,二者的连接点为第一安装孔4,处在底板32的延伸部分,不会被顶板31遮蔽或者妨碍,实施安装或者拆卸动作时,操作均十分便捷;侧板33上设置的通孔7,能将连接块3的侧面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进行固定,顶板31上设有若干顶板通孔13,能够将连接块3与母线槽上表面的盖板等结构进行连接,使连接块3的位置被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包括上侧板(2)与下侧板(1),所述上侧板(2)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包括位于上端的顶板(31)、设置于下端的底板(32)和连接顶板(31)与底板(32)的侧板(33),所述底板(32)上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孔(4),所述顶板(31)的宽度小于底板(32)的宽度,使第一安装孔(4)处于顶板(31)在底板(32)上垂直投影的范围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上加强筋(61)和下加强筋(62),上加强筋(61)和下加强筋(62)形成加强筋组(6),上加强筋(61)设置于顶板(31)和侧板(33)的连接处,下加强筋(62)设置于底板(32)和侧板(33)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3)上设置若干通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2)设置有多根散热凸起(8)形成的散热层,所述散热凸起(8)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2)和下侧板(1)上均设置有散热孔(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9)对称设置于上侧板(2)的两端且该散热孔(9)在沿上侧板(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散热孔(9)还对称设置于下侧板(1)的两端且该散热孔(9)在沿下侧板(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2)设有若干与第一安装孔(4)配合的第二安装孔(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的顶板(31)上设有若干顶板通孔(13)。
CN201620082367.7U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新型母线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9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2367.7U CN205489365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新型母线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2367.7U CN205489365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新型母线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9365U true CN205489365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1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236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9365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新型母线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9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163A (zh) 一种新型电缆桥架
CN107769587A (zh) 一种轻轨辅助功率模块及轻轨辅助变流器
CN205489365U (zh) 一种新型母线槽
CN206293781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配电柜
CN209001540U (zh) 改进型母线槽
CN207588410U (zh) 一种带限位结构具有相同左右连体侧盖板的母线槽
CN212137211U (zh) 一种高效散热母线槽
CN208226398U (zh) 一种新型室内配电装置
CN203289044U (zh) 一种矩形母线固定金具
CN207652888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散热结构
CN202696090U (zh) 一种母线槽的连接器
CN205775997U (zh) 一种防抛网
CN210985226U (zh) 一种小型化低压开关柜
CN206005081U (zh) 模块化组合背板结构
CN206389008U (zh) 舱柜合一电站舱
CN216355876U (zh) 一种低阻式大电流型低压母线
CN210326892U (zh) 一种母线槽用盖板
CN213304919U (zh) 一种空气加强双重绝缘型母线槽
CN205609957U (zh) 配电柜及其电气元件用装卸组件
CN209217606U (zh) 一种槽式异型无铜铝水平三通
CN204596779U (zh) 一种芯片散热装置
CN108493878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母线槽
CN210866924U (zh) 一种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CN207134766U (zh) 浸塑母排
CN210380096U (zh) 一种散热式电缆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