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8796U -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8796U
CN205478796U CN201620248399.XU CN201620248399U CN205478796U CN 205478796 U CN205478796 U CN 205478796U CN 201620248399 U CN201620248399 U CN 201620248399U CN 205478796 U CN205478796 U CN 205478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bolt
screw rod
connecting bolt
transi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483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冬亮
刘欢
赵德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483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8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8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8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包括U型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平垫片和防松垫片;U型螺杆的一端通过平垫片连接所述第一螺母,U型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防松垫片连接第二螺母。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不锈钢螺栓方式,对中间接头内夹板采用环形固定方式,连接螺母成对固定,可以更加有效固定中间接头和接触轨。螺栓和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相比原来铝合金中间接头预留内螺纹方式相比,螺纹材质强度增加,提高了螺栓的紧固力矩,提高了夹持力。由于采用了不锈钢材质,抗腐蚀、美观。由于减少连接螺栓,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背景技术
目前C型接触轨一般采用内外夹板,并通过内夹板中预留的螺纹孔进行螺栓固定,如图1所示,目前这种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容易滑丝;由于中间接头内夹板中预留了螺纹孔,且为铝合金材料,强度低。与不锈钢螺栓进行固定时,螺栓扭矩大小不能破坏内夹板中的螺纹,如在安装中不注意容易滑丝。(2)夹持力小;由于螺栓扭矩不能太高,内外夹板在通过螺栓固定时夹持力相对会偏小,容易造成中间接头和接触轨本体之间的滑动。(3)连接螺栓多、安装效率低;由于夹持力小,采用了较多的螺栓进行固定,成本高,且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轨中间接头连接螺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通过内夹板中预留的螺纹孔进行螺栓固定导致容易滑丝、夹持力小且连接螺栓多、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包括U型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平垫片和防松垫片;所述U型螺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平垫片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所述U型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防松垫片连接所述第二螺母。
具体地,可以在U型螺杆的两端的端头处预留有用于与螺母连接的螺纹;所述U型螺杆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所述平垫片设置在所述U型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所述U型螺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螺母,所述防松垫片设置在所述U型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螺杆、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
更进一步地,使用时,采用U型螺栓方式对中间接头内夹板进行环形固定,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成对固定中间接头和接触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采用U型不锈钢螺栓方式,对中间接头内夹板采用环形固定方式,连接螺母成对固定,可以更加有效固定中间接头和接触轨。(2)螺栓和螺母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相比原来铝合金中间接头预留内螺纹方式相比,螺纹材质强度增加,提高了螺栓的紧固力矩,提高了夹持力。(3)由于采用了不锈钢材质,抗腐蚀、美观。(4)由于减少连接螺栓,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中间接头螺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中间接头连接螺栓与中间接头外夹板之间连接关系的剖示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中间接头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城市轨道交通磁浮系统由于车辆是悬浮模式,车辆通过敷设在轨道梁两侧的正、负极接触轨取电来牵引机车。
磁浮工程采用轨道梁结构,轨道梁上面敷设F轨。接触轨敷设在轨道梁侧面,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C型钢铝复合接触轨。一根接触轨长度大约为12m左右,并通过中间接头进行连接,中间接头材质和钢铝复合本体材质一样,为铝合金。中间接头与接触轨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在中间接头内部预留内螺纹孔,并通过不锈钢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主要在国内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线路中运用;采用U型不锈钢螺栓方式用于接触轨中间接头的连接,能提高螺栓扭矩,提高夹持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包括不锈钢U型螺杆、螺母、平垫片和防松垫片,U型螺栓在U型端头预留和螺母连接的螺纹,起到咬合固定的作用。
同时,U型中间接头用不锈钢螺栓在提高中间接头夹板和接触轨的夹持力的同时,能防止在中间接头内部产生滑丝现象,并且可减少固定螺栓数量,提高了可靠性和经济性。
另外,U型接触轨中间接头连接螺栓用于固定中间接头内外夹板,启动夹持接触轨的作用,保证每根接触轨之间能有效连接。
在接触轨内夹板开一个竖向开一个适合M12 U型螺栓固定的长孔,保证U型螺栓卡在内夹板中不移动。
U型螺栓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防腐、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实现了接触轨与接触轨之间的有效固定。提高了中间接头内外夹板之间的加夹持力。采用不锈钢材质,抗腐蚀、美观。避免了内夹板螺纹滑丝。夹持力提高后,可减少连接螺栓,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平垫片和防松垫片;
所述U型螺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平垫片连接所述第一螺母,所述U型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防松垫片连接所述第二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螺杆、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采用U型螺栓方式对中间接头内夹板进行环形固定,且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成对固定中间接头和接触轨。
CN201620248399.XU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Active CN205478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8399.XU CN205478796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48399.XU CN205478796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8796U true CN20547879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48399.XU Active CN205478796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8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285A (zh) * 2016-03-29 2016-07-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285A (zh) * 2016-03-29 2016-07-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6186U (zh) 一种紧固接续线的塞钉组件
CN205478796U (zh)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CN103847535A (zh) 一种刚性双线接触网
CN105730285A (zh) 一种接触轨u型中间接头连接螺栓
CN201506352U (zh) 一种车用液压制动管总成
CN206938512U (zh) 城市轨道交通用双承双导终端锚固线夹
CN206774711U (zh) 一种引流线夹
CN207814150U (zh) 一种双螺母u型螺栓
CN201170983Y (zh) 变压器双紧抱杆螺纹接线夹
CN203286418U (zh) 一种路灯
CN205523766U (zh) 一种中心锚结线夹
CN202573856U (zh) 中低速磁悬浮侧受流钢铝复合接触轨端部弯头
CN213594267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紧急刹车阻力块
CN207737144U (zh) 一种双承力索吊弦线夹
CN205605247U (zh) 一种用于煤矿综掘机电缆的托缆槽
CN205577575U (zh) 一种拉线衔接固定装置
CN205768876U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冰箱支架固定结构
CN218031768U (zh) 一种新型双孔管夹总成
CN204586733U (zh) 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
CN107472083A (zh) 城市轨道交通用双承双导终端锚固线夹
CN204547826U (zh) 一种铁路预绞式支撑线夹
CN215974610U (zh) 一种起重机柔性悬挂端梁装置
CN203415692U (zh) 一种新型回流线排
CN207173499U (zh)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02685807U (zh) 新型汽车后拖车钩安装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