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5323U -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5323U
CN205475323U CN201620235314.4U CN201620235314U CN205475323U CN 205475323 U CN205475323 U CN 205475323U CN 201620235314 U CN201620235314 U CN 201620235314U CN 205475323 U CN205475323 U CN 205475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type groove
underground structur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353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周竝
李昀
金国龙
王勇
顾开云
汪贵平
林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353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5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5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5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其特点是该市政管线地下结构由若干U型槽、底板和盖板拼装而成,所述U型槽、底板和盖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U型槽为间隔设置且各U型槽之间的底部由底板连接,盖板搁置在U型槽上组成若干个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控制坑底及地铁隧道的隆起变形,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工作效率高,工程风险低,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区,使基坑开挖带来的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土体卸荷引起的隧道隆起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地下空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软土地区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完善,已建地铁隧道与新建工程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在运营地铁隧道上方进行基坑开挖的情况不断出现,给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带来了新的问题。基坑土体的卸荷隆起会引起下方地层移动,严重时将导致下卧隧道隆起并威胁地铁运营安全。地铁盾构隧道正常运营的变形保护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其最终绝对位移不能超过10mm,变形曲率半径不小于15000m,相对弯曲不大于1/2500,这就给工程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为减小隧道上方土体卸荷引起隧道的隆起变形,一般在隧道周边采用门式地基加固,同时在隧道两侧设置抗隆桩,并通过现浇梁板结构形成整体的抗浮体系,对地铁隧道的隆起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存在着施工周期长,工程进度慢,同时在进行地基加固及桩基施工时,施工本身对隧道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采用U型槽、底板和盖板组成的地下管沟结构,并利用地下管沟结构上的砂袋压载补偿因土方开挖所造成的卸荷,达到施工期间的基本零卸荷,从而较好的控制了下方地铁隧道的隆起变形,确保地下管线安装期间的地铁隧道运行安全,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工作效率高,工程风险低,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区,使基坑开挖带来的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土体卸荷引起的隧道隆起变形。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其特点是该市政管线群地下结构由若干U型槽、底板和盖板拼装而成,所述U型槽、底板和盖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U型槽为间隔设置且各U型槽之间的底部由底板连接,盖板搁置在U型槽上组成若干个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施工进度快,控制隧道隆起变形好,管线安装方便,加快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以及缩短整个施工工期,间隔分条及分块开挖及地下管线结构的吊装施工,有效控制坑底及地铁隧道的隆起变形,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工作效率高,工程风险低,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区,使基坑开挖带来的环境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土体卸荷引起的隧道隆起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
图3为图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若干U型槽4、底板5和盖板6拼装而成,所述U型槽4、底板5和盖板6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U型槽4为间隔设置且各U型槽4之间的底部由底板5连接,盖板6搁置在U型槽4上组成若干个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
实施例1
参阅附图2~图3,根据确定的埋管区域进行基坑围护,基坑南、北两侧为工井的灌注桩套打三轴搅拌桩8围护,基坑东、西两侧为重力坝7围护。在围护的基坑内沿地铁隧道2纵向且与埋管垂直的断面按设计要求划分为5个槽段,其中两侧和中间的槽段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的U型槽4,另外两槽段为钢筋混凝土预制的底板5,预制的盖板6搁置在U型槽4上拼装成五条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施工采用间隔且分条、分块的跳仓开挖土方,当地铁隧道2上方的最后一层土体开挖完毕后,快速吊装钢筋混凝土预制的U型槽4或底板5以及盖板6组成每个预制管段的箱型结构,并在箱型结构的盖板6上堆载袋装砂3,以减小基坑的土方开挖卸载对下方地铁隧道2的不利影响。当每个槽段的管段结构吊装完毕后,在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内进行管线群1的安装,安装完毕后分段卸载袋装砂3并移除盖板6,最后完成管沟内的回填。
本实用新型以袋装砂3进行堆载组成“零卸荷”的结构体系,可有效补偿因土方开挖所造成的卸荷,实现管线施工期间的零卸荷,从而达到控制地铁隧道2的隆起变形,保证地下管线安装期间的地铁运行安全。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实用新型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市政管线群地下结构由若干U型槽(4)、底板(5)和盖板(6)拼装而成,所述U型槽(4)、底板(5)和盖板(6)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U型槽(4)为间隔设置且各U型槽(4)之间的底部由底板(5)连接,盖板(6)搁置在U型槽(4)上组成若干个箱型结构的地下管沟。
CN201620235314.4U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Active CN205475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5314.4U CN205475323U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5314.4U CN205475323U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5323U true CN20547532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1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35314.4U Active CN205475323U (zh) 2016-03-25 2016-03-25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53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2356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42715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迁改后电力管沟的布置结构及电力管沟迁改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2356A (zh) * 2016-03-25 2016-06-15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356B (zh) * 2016-03-25 2017-06-06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跨越地铁隧道的市政管线群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CN109742715A (zh) * 2019-01-25 2019-05-10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迁改后电力管沟的布置结构及电力管沟迁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2356B (zh) 一种跨越地铁隧道的市政管线群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CN103321230B (zh) 在运行浅埋地铁长距离穿越场地中的深大基坑开挖方法
CN107313431B (zh) 临近不等高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106049532B (zh) 一种综合管廊明挖施工支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34331U (zh) 基坑开挖支撑结构
CN103696784B (zh) 一种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构筑物的大直径长管幕施工方法
CN105201001B (zh) 一种岩溶地区大型溶洞的复合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31475A (zh) 一种下穿河流浅埋暗挖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方法
CN103510520A (zh) 深大基坑的分区施工方法
CN105804119A (zh) 一桩二用地下廊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03754A (zh) 一种ⅵ级围岩富水浅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1598028A (zh) 高速铁路超大断面富水黄土隧道衬砌构造
CN103437370A (zh) 一种陡坡抗滑挡土的方法及支护结构
CN104674863A (zh) 一种对深基坑开挖范围内既有市政管廊的加固方法
CN109339029A (zh) 一种既有隧道上方基坑开挖抗隆起变形的施工方法
CN107882042A (zh) 一种囊式前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475323U (zh) 一种市政管线群跨越隧道的地下结构
CN109989407B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111365005A (zh) 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基的加固结构及高架桥基的加固方法
CN104895121A (zh)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CN110055973A (zh) 施工空间受限时的高铁桥下基坑围护结构与止水方法
CN106758890A (zh) 排桩箱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61771A (zh) 一种横穿山谷地段下岩上土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9898556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及下沉式施工方法
CN107700434B (zh) 一种拱形格栅式钢筋混凝土泥石流拦挡坝及其建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