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5121A -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95121A CN104895121A CN201510280143.7A CN201510280143A CN104895121A CN 104895121 A CN104895121 A CN 104895121A CN 201510280143 A CN201510280143 A CN 201510280143A CN 104895121 A CN104895121 A CN 104895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 underground structure
- foundation
- build
- ruggedized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在基坑或导洞内,通过非开挖技术方法,形成一道位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与拟建地下结构间的竖向承载力能可控的横向的加固结构层;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既有结构的筏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增强既有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拟建地下结构的横向承载体系,隔离拟建地下结构引起的地层变形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邻近建构筑物变形等问题,同时具有施工灵活性好、适用范围广、加固效果可控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减少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方法和结构-横向隔断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日益紧张,地下隧道工程往往会下穿各种建、构筑物。而地下隧道工程的修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从而引起地表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甚至破坏。目前,国内对于建、构筑物的加固与保护主要有二种解决思路,一是提高建、构筑物的抗变形能力,主要采用结构加固、基础托换等方法;二是减少暗挖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主要采用地层加固、隔断法等方法;这两种思路都有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一般均结合使用。
其中结构加固及基础托换都是对既有建、构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增强既有结构的抵抗变形能力。该方法为一种常规加固方法,适用性强,一般需结合其他措施共同使用。该方法的缺点是受既有建筑物施工条件的影响,如既有结构不具备加固及托换的条件或实施空间,则无法使用本方法;
地层加固一般采取洞内注浆或地表注浆等方法,对地层进行加固,从而减小地下结构施工时引起的地层移动及地表沉降。但由于目前注浆技术、工艺以及地层对注浆的适用性等因素,注浆加固代价较高,效果无法预估,加固后地层的承载能力难以确定,该方法造价较高、效果较差,且一般需结合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隔断法是在拟建地下结构及上方既有结构之间打设一排或多排桩基,起到隔离地下结构施工时引起地层移动及地表沉降对既有结构影响的作用,在地下结构施工领域,该方法使用较多,效果较好,但一般仅适用于既有结构与拟建地下结构平面具有一定水平距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施工步骤如下: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在基坑或导洞内,通过非开挖技术(如顶管法、水平钻机等)方法,形成一道位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与拟建地下结构间的竖向承载力能可控的横向的加固结构层;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既有结构的筏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增强既有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拟建地下结构的横向承载体系,隔离拟建地下结构引起的地层变形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的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两侧,沿拟建地下结构纵向开挖两座基坑并支护;
B.在两侧基坑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小间距横梁,形成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基坑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
D.基坑回填。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
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的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地基压力扩散角范围外,沿拟建地下结构纵向施作两个导洞并衬砌;
B.在两侧导洞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小间距横梁,形成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导洞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
D.导洞回填;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
本方法中加固结构层采用非开挖技术(如顶管法或水平钻机等)方法实施;如地下水位较高且不具备降水条件,也可采取水平咬合桩或管幕等具有止水能力且竖向承载能力可控的施工工艺。
本方法中横梁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横梁尺寸、纵向间距、层数等根据地质、上部既有建构筑物荷载以及拟建地下结构开挖步序的最不利工况计算确定。
本方法中导洞或基坑底板可采用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或桩基础。
在现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仅设置单侧导洞或基坑。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在既有建、构筑物周边施工,基坑与导洞布置灵活,不受既有结构限制,
2、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结构的影响较小;
3、本发明中的横向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可作为既有结构的筏形基础(或条形基础)考虑,本发明加固效果可控,可有效提高既有建、构筑物的抗变形能力;
4、本发明中的横向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横向加固层刚度可控,可有效承载上部土体及建构筑物荷载,起到隔离拟建地下结构建设中地层变形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平顶直墙暗挖地下结构有着较好的效果。
5、本发明中的横向加固结构层,其施工工艺可采用非开挖技术或水平钻机等等工法,与常规加固方法比,加固效果可靠,经济效益较好。
6、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即可适用于拟建地下结构下穿既有结构的情况,又可适用于拟建地下结构侧穿既有结构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步序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步序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具体步骤描述如下:在基坑或导洞内,通过非开挖技术(如顶管法、水平钻机等)方法,形成一道位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与拟建地下结构间的竖向承载力能可控的横向的加固结构层;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既有结构的筏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增强既有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拟建地下结构的横向承载体系,隔离拟建地下结构引起的地层变形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参见图1,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1基础两侧,沿拟建地下结构2纵向开挖两座基坑并支护(参见图1中A);
B.在两侧基坑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2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参见图1中B);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基坑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参见图1中C);
D.基坑回填(参见图1中D)。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参见图1中E)。
参见图2,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1地基压力扩散角a范围外两侧,沿拟建地下结构2纵向施作两个导洞并衬砌(参见图2中A);
B.在两侧导洞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2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参见图2中B);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导洞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参见图2中C);
D.导洞回填(参见图1中D)。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参见图2中E)。
本方法中加固结构层采用非开挖技术方法实施;如地下水位较高且不具备降水条件,也可采取水平咬合桩或管幕等具有止水能力且竖向承载能力可控的施工工艺。
本方法中横梁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横梁尺寸、纵向间距、层数等根据地质、上部既有建构筑物荷载以及拟建地下结构开挖步序的最不利工况计算确定。
本方法中导洞或基坑底板可采用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或桩基础。
在现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仅设置单侧导洞或基坑。
加固结构层与上部既有结构和拟建地下结构间距应根据上部既有结构基础形式、拟建地下结构断面形式及施工方法综合考虑确定;
本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常规加固措施一同使用。
Claims (7)
1.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坑或导洞内,通过非开挖技术方法,形成一道位于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与拟建地下结构间的竖向承载力能可控的横向的加固结构层;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既有结构的筏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增强既有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加固结构层作为拟建地下结构的横向承载体系,隔离拟建地下结构引起的地层变形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层与既有结构基础底较近时的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两侧,沿拟建地下结构纵向开挖两座基坑并支护;
B.在两侧基坑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小间距横梁,形成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基坑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
D.基坑回填。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层与拟建地下结构顶较近时的施工步骤:
A.在既有建、构筑物基础地基压力扩散角范围外,沿拟建地下结构纵向施作两个导洞并衬砌;
B.在两侧导洞底部,沿拟建地下结构横向施工一层或多层小间距横梁,形成一层或多层加固结构层;
C.将加固结构层与基坑底板连接,使导洞底板成为加固结构层的基础;
D.导洞回填;
E.施作拟建地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层采用非开挖技术实施;如地下水位较高且不具备降水条件,也可采取水平咬合桩或管幕等具有止水能力且竖向承载能力可控的施工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横梁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横梁尺寸、纵向间距、层数等根据地质、上部既有建构筑物荷载以及拟建地下结构开挖步序的最不利工况计算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导洞或基坑底板可采用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或桩基础。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仅设置单侧导洞或基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80143.7A CN104895121B (zh) | 2015-05-27 | 2015-05-27 |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80143.7A CN104895121B (zh) | 2015-05-27 | 2015-05-27 |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95121A true CN104895121A (zh) | 2015-09-09 |
CN104895121B CN104895121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402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80143.7A Active CN104895121B (zh) | 2015-05-27 | 2015-05-27 |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9512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9636A (zh) * | 2019-02-25 | 2019-05-21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
CN109944593A (zh) * | 2019-02-25 | 2019-06-28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方法 |
CN110321576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北京交通大学 | 潜水地层基坑内不完整井降水使基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
CN111596375A (zh) * | 2020-04-23 | 2020-08-28 | 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衬砌背后地下水赋存状态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597618A (zh) * | 2020-08-18 | 2021-04-02 | 西南交通大学 | 隧道工程管幕支护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5385A (zh) * | 2008-05-29 | 2008-10-15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维管幕暗挖法 |
CN102061923A (zh) * | 2010-11-28 | 2011-05-18 | 山东科技大学 | 保护既有建筑物的隧道施工方法 |
CN102704957A (zh) * | 2012-05-11 | 2012-10-03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浅埋大型地下结构建造的棚架法 |
CN102733413A (zh) * | 2012-06-18 | 2012-10-17 | 河海大学 | 一种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
CN102767194A (zh) * | 2012-07-13 | 2012-11-07 | 河海大学 | 一种锚索法处治运营地铁隧道沉降的施工方法 |
CN102966122A (zh) * | 2011-08-31 | 2013-03-13 |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 在桥梁的基础附近建造隧道时控制桥梁变形的方法 |
CN103485790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管幕-支护结构组合体系浅埋暗挖法 |
CN203822311U (zh) * | 2013-11-25 | 2014-09-10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对盾构下穿既有站超前探测及预加固结构 |
-
2015
- 2015-05-27 CN CN201510280143.7A patent/CN104895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5385A (zh) * | 2008-05-29 | 2008-10-15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维管幕暗挖法 |
CN102061923A (zh) * | 2010-11-28 | 2011-05-18 | 山东科技大学 | 保护既有建筑物的隧道施工方法 |
CN102966122A (zh) * | 2011-08-31 | 2013-03-13 |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 在桥梁的基础附近建造隧道时控制桥梁变形的方法 |
CN102704957A (zh) * | 2012-05-11 | 2012-10-03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浅埋大型地下结构建造的棚架法 |
CN102733413A (zh) * | 2012-06-18 | 2012-10-17 | 河海大学 | 一种运营地铁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
CN102767194A (zh) * | 2012-07-13 | 2012-11-07 | 河海大学 | 一种锚索法处治运营地铁隧道沉降的施工方法 |
CN103485790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管幕-支护结构组合体系浅埋暗挖法 |
CN203822311U (zh) * | 2013-11-25 | 2014-09-10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对盾构下穿既有站超前探测及预加固结构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1576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北京交通大学 | 潜水地层基坑内不完整井降水使基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
CN109779636A (zh) * | 2019-02-25 | 2019-05-21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
CN109944593A (zh) * | 2019-02-25 | 2019-06-28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方法 |
CN109944593B (zh) * | 2019-02-25 | 2020-11-03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方法 |
CN109779636B (zh) * | 2019-02-25 | 2024-06-07 |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
CN111596375A (zh) * | 2020-04-23 | 2020-08-28 | 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衬砌背后地下水赋存状态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597618A (zh) * | 2020-08-18 | 2021-04-02 | 西南交通大学 | 隧道工程管幕支护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95121B (zh) | 2017-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49532B (zh) | 一种综合管廊明挖施工支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895121B (zh) | 一种减小地下结构建设中地表沉降及建构筑物变形的横向隔断法 | |
CN102116028B (zh) | 一种木排桩支护开挖核心筒区域土方的方法及结构 | |
CN101597904B (zh) | 一种防水板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930321B (zh) |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4631475A (zh) | 一种下穿河流浅埋暗挖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方法 | |
CN111101540B (zh) | 一种明挖隧道上穿既有电力隧道施工方法 | |
CN205013013U (zh) | 适用于上软下硬地层的暗挖车站支护结构 | |
CN204199335U (zh) | 一种减小phc管桩施工挤土效应的泄压井 | |
CN206616565U (zh) | 门字形双排桩及双排高压旋喷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 |
CN102116030A (zh) | 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500658U (zh) | 一种适用于砂土地基的浅埋近接隧道支护结构 | |
CN203822311U (zh) | 对盾构下穿既有站超前探测及预加固结构 | |
CN204940298U (zh) | 一种基坑工程的复合围护结构 | |
CN104594297A (zh) | 一种双层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055973A (zh) | 施工空间受限时的高铁桥下基坑围护结构与止水方法 | |
CN201635745U (zh) | 一种肋拱式连拱隧道 | |
CN102425179B (zh) | 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 | |
CN104727325B (zh) | 一种海涂围垦用海堤的建造方法 | |
CN103542174A (zh) | 一种煤矿塌陷区管道敷设方法 | |
CN206873466U (zh) | 一种用于平硐明槽段防护结构 | |
CN204780939U (zh) | 一种桅杆式双排桩支护系统 | |
CN204510181U (zh) | 一种浅水区钻孔平台 | |
CN108019211B (zh) |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的导洞内截水帷幕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943076U (zh) | 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9 Address after: 100082 Beijing, Xizhimen, North Street, building 32, No., building 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082 Beijing, Xizhimen, North Street, building 32, No., building 3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