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9225U -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9225U
CN205469225U CN201620107837.0U CN201620107837U CN205469225U CN 205469225 U CN205469225 U CN 205469225U CN 201620107837 U CN201620107837 U CN 201620107837U CN 205469225 U CN205469225 U CN 205469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anterior branch
fixture block
groov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78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相兵
何汝坚
谢健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oadma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oadm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oadma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oadm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78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9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9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92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前支杆,与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杆上端设有扶手架,前支杆下端设有前轮,所述后支架下端设有后轮,所述扶手架上设有用于使扶手架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所述前支杆上设有当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收合后才能实现对前支杆折叠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当第二收合装置使前支杆折叠收合后才能实现将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童车上设有可使扶手架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以及设有使童车前支杆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再由折叠收合装置将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起来,这样收合后可使童车进一步缩小体积,利于存储运输和使用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童车为了方便存放和运输,多做成可折叠式的,但其折叠后仍然占有较大的存放空间,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更好折叠收合的童车,以缩小体积,方便存放和使用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使童车折叠后体积更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前支杆,与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杆上端设有扶手架,前支杆下端设有前轮,所述后支架下端设有后轮,所述扶手架上设有用于使扶手架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所述前支杆上设有当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收合后才能实现对前支杆折叠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当第二收合装置使前支杆折叠收合后才能实现将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童车上设有可使扶手架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以及设有使童车前支杆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再由折叠收合装置将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起来,这样收合后可使童车进一步缩小体积,利于存储运输和使用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折叠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某些结构后的第一折叠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支架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7为图2的A-A图;
图8为图4的B-B图;
图9为图6的C-C图;
图10为实用新型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收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前支杆1,与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架2,所述前支杆上端设有扶手架3,前支杆下端设有前轮4,所述后支架下端设有后轮5,所述扶手架3上设有用于使扶手架3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所述前支杆上设有当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3收合后才能实现对前支杆1折叠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所述后支架2上设有当第二收合装置使前支杆1折叠收合后才能实现将前支杆1向后支架2方向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收合后,再联动第二收合装置,使前支杆与收合的扶手架折叠起来,折叠后联动装在后支架的折叠装置,就能把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收合,使童车能够充分收合且收合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存放,另外,收合装置间都是联动的,这样使用起来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前支杆包1括左前支杆111和右前支杆101,所述后支架2包括与左前支杆111连接的左后支杆201、与右前支杆101连接右后支杆202、设于左后支杆201与右后支杆202之间的第一横杆203、设于左后支杆201与右后支杆202下端的第二横杆204,所述第一横杆203与第二横杆204之间还设有能使后支架收合的自动收合装置,后支架上的折叠装置在使前支杆向后支架折叠收合的同时,后支架上的自动收合装置在折叠装置的联动下自动把后支架也收合起来,能够进一步缩小童车的体积。
又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右前支杆1包括第一右前支杆102、与第一右前支杆102相接的第二右前支杆103,所述扶手架3一端与第一右前支杆102的上端连接,所述扶手架3上设有安装座301,所述第一收合装置包括控制按钮302、第一活动销303、弹性复位件、设于扶手架3与第一右前支杆102连接处的卡接装置304、以及设于扶手架3内并沿扶手架延伸至与第一右前支杆连接处的第一控制线305;所述安装座301下端设有开口,安装座内设有一导向件306,导向件306侧壁上设有横条形槽;所述控制按钮302设于导向件306内,其一端从安装座301下端开口伸出,控制按钮302侧壁上设有斜槽;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控制按钮与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一活动销303设于导向件306的横条形槽与控制按钮的斜条形槽内;所述扶手架3与第一右前支杆102套接并可沿第一右前支杆滑动,扶手架3与第一右前支杆套接处均设有卡口,所述卡接装置304包括滑动座304a、设于滑动座内的滑动片304b、设于滑动座内的第一卡块304c,所述滑动片与滑动座上均设有弹簧凹槽,弹簧凹槽内设有能使滑动片移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滑动片304b上设有斜槽,滑动座304a的左端面上设有长槽,滑动座的上端面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能沿卡槽移动并从卡槽内伸到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的卡口上,第一卡块上还设有伸入到滑动座内长槽与滑动片上斜槽的销柱;滑动片移动时,滑动片上的斜槽带动第一卡块上的销柱沿滑动座上的长槽移动,使第一卡块往卡槽内移动并脱离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的卡口;所述第一控制线305一端与第一活动销303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块的滑动片304b相接;上压控制按钮,第一活动销在控制按钮的斜槽带动下沿导向件上的横条形槽滑动并拉动第一控制线以使第一控制线另一端连接的卡接装置上的滑动片移动,滑动片移动,在滑动片上斜槽的作用下,第一卡块活动座的长槽移动,第一卡块304c脱离第一右前支杆与扶手架的卡口,扶手架即可沿第一右前支杆滑动进行收合。左前支杆上也设有同样的第一卡块结构,第一收合装置能使扶手架沿右前支杆移动,扶手架的两端伸缩进左前支杆与右前支杆内,完成对扶手架的收合。
再进一步地,如图2、图7所示,所述安装座30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扶手架3上与安装座301上端开口相对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收合装置还包括安全装置307,所述保护装置307包括一从安装座上端开口处伸出的拨块307a和设于扶手架3凹槽内并可沿该凹槽左右滑动的挡块307b,所述挡块的右端与凹槽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控制按钮302上还设有档柱,安全装置在保护状态时,挡块位于扶手架凹槽的左端,挡块的下端与挡柱接触,安全装置在解锁状态时,拨动拨块使挡块沿凹槽从左向右移动,挡块脱离与控制按钮的挡柱接触。当保护装置处于扶手架凹槽左端,锁紧按钮的挡块与控制按钮的挡住相接触,使控制按钮不能上移,达到锁紧作用,也防止在误触的情况下使童椅收合,造成意外。
更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8所示,所述的第二收合装置设于第一右前支杆102与第二右前支杆103之间,其包括与第一右前支杆102连接的第一连接件6、与第二右前支杆103连接的第二连接件7,设于第一连接件6与第二连接件7之间的第二卡块8;所述第一连接件6相对第二连接件7的面上设有第一容置腔601;所述第二连接件7相对第一连接件6的面上设有第二容置腔701;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由直线段和与直线段一端相接的弧线段组成的导向槽702;所述第二卡块8设于第一容置腔601与第二容置腔701之间,第二卡块8上设有一伸入到第一容置腔601的第一凸起801和伸入到第二容置腔701的导向槽702内的第二凸起802,所述第一凸起801与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第二卡块8还包括伸入到第一右前支杆内的伸入端803;扶手架收合时,扶手架沿第一右前支杆移动并推动卡接装置,当卡接装置的滑动座移动至第二卡块的伸入端803并继续移动时,通过第二卡块的伸入段803推动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的第二凸起802沿导向槽702的直线段移动,当第二凸起移动至与弧线段相接处时,第二凸起能沿导向槽的弧形段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即可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使第一右前支杆向第二右前支杆折叠收合。扶手架经过第一收合装置沿第一右前支杆收合后,再经过第二收合装置,使第一右前支杆、第一左前支杆、扶手架一同折叠,且第二收合装置不需另外开关开启,当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收合时,通过扶手架联动开启第二收合装置,操作简便。
又再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右前支杆101还包括第三右前支杆104,所述第二右前支杆103与第三右前支杆104之间设有连接块105,所述第二右前支杆103的下端与第三右前支杆104的上端铰接在连接块105上并可绕连接块转动,所述右后支杆202上设有能使第二右前支杆103与第三右前支杆104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所述左后支杆201上也设有该能使第二左前支杆与第三左前支杆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能使第二、第三右前支杆和第二、第三左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使童车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再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套接在右后支杆上的滑动体9、铰接在滑动体下端的下拉杆901、铰接在滑动体上端的上拉杆902、设于第二收合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件904,所述转动件904上设有连接转动件与滑动体的第二控制线305a;所述上拉杆902的另一端与第二右前支杆103铰接,所述下拉杆901的另一端与第三右前支杆104铰接;所述滑动体9的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沿凹槽移动滑动件904,所述滑动件与凹槽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体的左侧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能沿卡槽移动的第三卡块906,所述右后支杆202上与滑动体卡槽相对处设有卡口,所述第三卡块从卡槽内伸入到右后支杆的卡口,滑动体9的上端设有长槽,滑动件905上设有斜槽,所述第三卡块906上设有伸入到滑动体长槽与滑动件斜槽内的第二活动销907;所述第二控制线305a的一端与转动件相接,其另一端与滑动体内的滑动件相接,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第一容置腔601内设有转动时能带动转动件转动的凸起603,所述转动件与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内凸起相对应的凹位904a;所述第二收合装置收合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容置腔内上的凸起603随第一连接件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该凸起603与转动件接触并使转动件转动,转动件转动并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控制线,使第二控制线另一端连接的滑动件905沿滑动体内的凹槽运动,安装在第三卡块906上的第二活动销907沿滑动件的长条形槽运动并带动第三卡块运动,使第三卡块往卡槽内运动,第三卡块脱离右后支杆的卡口,滑动件905即可沿右后支杆滑动,并通过上拉杆和下拉杆使第二右前支杆和第三右前支杆向右后支杆方向转动并折叠。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左前支杆111与右前支杆101的中部设有座椅支杆12,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设于滑动体上端并与座椅支杆连接的座椅拉杆903。折叠装置在带动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收合时,通过座椅拉杆使座椅支杆一同收合。
进一步地,如图6、图9所示,所述右后支杆202包括第一右后支杆212和第二右后支杆222,所述第一右后支杆212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右导向支杆213、设于右导向支杆213上并可沿右导向支杆滑动的右后内杆212a、设于右后内杆上并与连接件相接的右后外杆212b,所述第二右后支杆222套接于右后内杆与右后外杆之间并可沿右后内杆滑动,所述右后内杆与第二右后支杆相接的一端设有第四卡块13,所述右后内杆与第二右后支杆与第四卡块相应处的下端面设有缺口13a,所述右后内杆212a内的第四卡块13从缺口处伸出并使第二右后支杆与右后内杆相对固定,所述第四卡块与右后内杆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卡块的伸出端设有斜面结构。后支架两侧的支杆做成套接可伸缩的结构,有利对对童车做进一步的收合处理,使童车更有效的收合。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自动收合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横杆203上的座体14,所述座体上设有传动齿轮,座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齿条槽,座体14的下端设有导向长槽,所述导向长槽内设有两端分别与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上的折叠装置相接并可沿导向长槽移动的连接杆15,座体右侧的齿条槽内设有能沿齿条槽滑动的右齿条16a,所述右齿条一端相接在连接杆15上,右齿条上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所述座体左侧的齿条槽内设有能沿齿条槽滑动的左齿条16b,所述左齿条一端相接在第二横杆204上,左齿条16b上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所述滑动体沿第一右后支杆滑动,滑动体上的连接杆15带动右齿条16a运动,右齿条使传动齿轮转动,左齿条16b在传动齿轮作用下带动第二横杆204往第一横杆203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右后支杆222在第二横杆204带动下与右后内杆212a一起沿右导向杆213移动,当第四卡块13的伸出端移动至右后外杆212b的端面时,其斜面结构与右后外杆的端面接触并使第四卡块往上移,第四卡块的伸出端脱离第二右后支杆的缺口,第二右后支杆即可相对右后内杆运动,第二右后支杆沿右后内杆移动以完成对后支架的收合。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为童车的折叠后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童车上设有第一收合装置,第二收合装置,折叠装置以及自动收合装置,能够使童车在收合时体积进一步的缩小,以达到方便存放和使用携带,通过第一收合装置,使童车上的扶手架缩进前支杆内完成收合,同时,缩进前支杆内的扶手架会触碰第二卡块,使第二收合装置开启,前支杆上的第一连接件可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使扶手架和第一前支杆向第二前支杆处折叠进行收合,前支杆折叠后,通过第二控制线拉动原先使安装在后支架上的折叠装置与后支架相对固定的第三卡块,第三卡块移动后,折叠装置上的滑动体即可沿后支架滑动,通过连接在滑动体上的上拉杆、下拉杆和座椅拉杆,使童车的前支杆和座椅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实现折叠收合后体积更小,另外,后支架上还设有一自动收合装置,该收合装置在折叠装置收合时,自动带动后支架一同收合,使收合后的童车体积进一步缩小,而且该童车上的收合装置和折叠装置都是联动的,只需启动第一收合装置后,即可完成对童车的收合,不需另外设置其他收合装置的启动开关,这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而且在安全性能方面,在第一收合装置的启动按钮上加上了一锁紧按钮,要想启动第一收合装置必须先打开锁紧按钮后才能启动,这样有效预防在误触控制按钮的情况下造成意外,有效提高该童车使用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前支杆,与前支杆连接的后支架,所述前支杆上端设有扶手架,前支杆下端设有前轮,所述后支架下端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上设有用于使扶手架收合的第一收合装置,所述前支杆上设有当第一收合装置使扶手架收合后才能实现对前支杆折叠收合的第二收合装置,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当第二收合装置使前支杆折叠收合后才能实现将前支杆向后支架方向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包括左前支杆和右前支杆,所述后支架包括与左前支杆连接的左后支杆、与右前支杆连接右后支杆、设于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之间的第一横杆、设于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下端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还设有能使后支架收合的自动收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支杆包括第一右前支杆、与第一右前支杆相接的第二右前支杆,所述扶手架一端与第一右前支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扶手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收合装置包括控制按钮、第一活动销、弹性复位件、设于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连接处的卡接装置、以及设于扶手架内并沿扶手架延伸至与第一右前支杆连接处的第一控制线;
所述安装座下端设有开口,安装座内设有一导向件,导向件侧壁上设有横条形槽;
所述控制按钮设于导向件内,其一端从安装座下端开口伸出,控制按钮侧壁上设有斜槽;
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控制按钮与导向件之间;
所述第一活动销设于导向件的横条形槽与控制按钮的斜条形槽内;
所述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套接并可沿第一右前支杆滑动,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在套接处均设有卡口;
所述卡接装置包括滑动座、设于滑动座内的滑动片、设于滑动座内的第一卡块,所述滑动片与滑动座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片上设有斜槽,滑动座的左端面上设有长槽,滑动座的上端面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能沿卡槽移动并从卡槽内伸到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的卡口上,第一卡块上还设有伸入到滑动座内长槽与滑动片上斜槽的销柱;滑动片移动时,滑动片上的斜槽带动第一卡块上的销柱沿滑动座上的长槽移动,使第一卡块往卡槽内移动并脱离扶手架与第一右前支杆的卡口;
所述第一控制线一端与第一活动销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块的滑动片相接;
上压控制按钮,第一活动销在控制按钮的斜槽带动下沿导向件上的横条形槽滑动并拉动第一控制线以使第一控制线另一端连接的卡接装置上的滑动片移动,使第一卡块脱离第一右前支杆与扶手架的卡口,扶手架即可沿第一右前支杆滑动进行收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扶手架上与安装座上端开口相对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收合装置还包括一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一从安装座上端开口处伸出的拨块和设于扶手架凹槽内并可沿该凹槽左右滑动的挡块,所述挡块的右端与凹槽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控制按钮上还设有档柱,安全装置在保护状态时,挡块位于扶手架凹槽的左端,挡块的下端与挡柱接触,安全装置在解锁状态时,拨动拨块使挡块沿凹槽从左向右移动,挡块脱离与控制按钮的挡柱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收合装置设于第一右前支杆与第二右前支杆之间,其包括与第一右前支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右前支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第二卡块;
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的面上设有第一容置腔;
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的面上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由直线段和与直线段一端相接的弧线段组成的导向槽;
所述第二卡块设于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第二卡块上设有一伸入到第一容置腔的第一凸起和伸入到第二容置腔的导向槽内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第二卡块还包括伸入到第一右前支杆内的伸入端;
扶手架收合时,扶手架沿第一右前支杆移动并推动第一卡块,当第一卡块的滑动座移动至第二卡块的伸入端并继续移动时,推动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的第二凸起沿导向槽的直线段移动,当移动至导向槽的直线段与弧线段相接处时,第二卡块的第二凸起能沿导向槽的弧形段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即可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使第一右前支杆向第二右前支杆折叠收合。
6.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支杆还包括第三右前支杆,所述第二右前支杆与第三右前支杆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二右前支杆的下端与第三右前支杆的上端铰接在连接块上并可绕连接块转动,所述折叠装置设于右后支杆上并能使第二右前支杆与第三右前支杆折叠收合,所述左后支杆上也设有能使左前支杆折叠收合的折叠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套接在右后支杆上的滑动体、铰接在滑动体下端的下拉杆、铰接在滑动体上端的上拉杆、设于第二收合装置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有连接转动件与滑动体的第二控制线;
所述上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右前支杆铰接,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右前支杆铰接;
所述滑动体的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沿凹槽移动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凹槽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体的左侧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能沿卡槽移动的第三卡块,所述右后支杆上与滑动体卡槽相对处设有卡口,所述第三卡块从卡槽内伸入到右后支杆的卡口,滑动体的上端设有长槽,滑动件上设有斜槽,所述第三卡块上设有伸入到滑动体长槽与滑动件斜槽内的第二活动销;
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转动件相接,其另一端与滑动体内的滑动件相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容置腔内设有转动时能带动转动件转动的凸起,所述转动件与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内凸起相对应的凹位;
所述第二收合装置收合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容置腔内的凸起转动并使转动件转动,转动件运转并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控制线,使第二控制线另一端连接的滑动件沿滑动体内的凹槽运动,滑动件上的斜槽使第三卡块上的第二活动销沿滑动体上端的长槽移动并带动第三卡块沿滑动体的卡槽运动,第三卡块脱离右后支杆的卡口,滑动件即可沿右后支杆滑动,并通过上拉杆和下拉杆使第二右前支杆和第三右前支杆向右后支杆方向转动折叠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7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杆与右前支杆的中部设有座椅支杆,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设于滑动体上端并与座椅支杆连接的座椅拉杆。
9.根据权利要求8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后支杆包括第一右后支杆和第二右后支杆,所述第一右后支杆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右导向支杆、设于右导向支杆上并可沿右导向支杆滑动的右后内杆、设于右后内杆上并与连接件相接的右后外杆,所述第二右后支杆套接于右后内杆与右后外杆之间并可沿右后内杆滑动,所述右后内杆与第二右后支杆相接的一端设有第四卡块,所述右后内杆和第二右后支杆的下端面均设有缺口,所述第四卡块从缺口处伸出并使第二右后支杆与右后内杆相对固定,所述第四卡块与右后内杆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卡块的伸出端设有斜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合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横杆上的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传动齿轮,座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齿条槽,座体的下端设有导向长槽,所述导向长槽内设有两端分别与左后支杆和右后支杆上的折叠装置相接并可沿导向长槽移动的连接杆,座体右侧的齿条槽内设有能沿齿条槽滑动的右齿条,所述右齿条一端相接在连接杆上,右齿条上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所述座体左侧的齿条槽内设有能沿齿条槽滑动的左齿条,所述左齿条一端相接在第二横杆上,左齿条上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
所述折叠装置的滑动体沿第一右后支杆滑动,滑动体上的连接杆带动右齿条运动,右齿条使传动齿轮转动,左齿条在传动齿轮作用下带动第二横杆往第一横杆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右后支杆在第二横杆带动下与右后内杆一起沿右导向杆移动,当第四卡块的伸出端移动至右后外杆的端面时,其斜面结构与右后外杆的端面接触并使第四卡块往上移,第四卡块的伸出端脱离第二右后支杆的缺口,第二右后支杆即可相对右后内杆运动,第二右后支杆沿右后内杆移动以完成对后支架的收合。
CN201620107837.0U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69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837.0U CN205469225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837.0U CN205469225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9225U true CN205469225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783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69225U (zh) 2016-02-03 2016-02-03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922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557A (zh) * 2016-02-03 2016-05-04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N106314515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联动折叠式童车
CN107792138A (zh) * 2017-11-10 2018-03-13 奥兹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骑乘的折叠电动推车
CN107856726A (zh) * 2017-11-15 2018-03-30 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收合机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557A (zh) * 2016-02-03 2016-05-04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N106314515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联动折叠式童车
CN106314515B (zh) * 2016-08-31 2019-02-12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联动折叠式童车
CN107792138A (zh) * 2017-11-10 2018-03-13 奥兹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骑乘的折叠电动推车
CN107856726A (zh) * 2017-11-15 2018-03-30 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收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9225U (zh)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N105539557A (zh)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N205469228U (zh) 一种童车
CN204688180U (zh) 可收合式婴儿车
CN205469215U (zh) 一种可折叠的童车
CN201474365U (zh) 一种折叠帐篷结构
CN102599697A (zh) 全自动直骨开收伞
CN208559471U (zh) 一种婴儿车架
CN205469216U (zh) 一种用于童车上的自动收合装置
CN204871405U (zh) 可折叠式便携车
CN202603859U (zh) 全自动直骨开收伞
JP3609858B2 (ja) 後方へ折畳み可能な天覆いを備えた乗用車のための風防
CN205632633U (zh) 一种双人推车
CN108909811A (zh) 快速联动收合童车
CN208813292U (zh) 可换向折叠儿童推车
CN210653254U (zh) 一种童车骨架
CN109278840A (zh) 折叠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
CN210502824U (zh) 折叠儿童推车
CN106314514B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车架
CN105539555A (zh) 一种童车收折机构及采用该收折机构的童车
CN207045427U (zh) 一种可收叠的童车
CN205499027U (zh) 一种童车收折机构及采用该收折机构的童车
CN201625409U (zh) 一种移动式投篮架
CN206187236U (zh) 一种可折叠反向三轮车
CN206102205U (zh) 摇椅折叠卡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