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5253U -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5253U
CN205445253U CN201521128723.6U CN201521128723U CN205445253U CN 205445253 U CN205445253 U CN 205445253U CN 201521128723 U CN201521128723 U CN 201521128723U CN 205445253 U CN205445253 U CN 205445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ing hole
guide rail
rotating shaft
slide block
cas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87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勇
李玉芹
马浩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1287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5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5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525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阻尼器,其包括:导轨;滑块;所述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地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具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可将阻尼器安装在汽车手套箱上。

Description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背景技术
汽车手套箱作为汽车内饰中具有储物功能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其通常置于副驾驶的膝部位置的前方。手套箱主要包括箱体、箱盖和内斗。箱体设有容腔。箱体一般固定安装在汽车车厢内的骨架上,箱盖则通过铰接件与箱体转动连接。箱盖转动后,打开或盖住箱体的容腔。内斗则可以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容腔内,箱盖转动时,内斗位置不变。内斗也可以安装在箱盖上,随箱盖一同转动。箱盖盖住箱体的容腔时,一般通过箱锁锁定在箱体上。当需要打开手套箱拿取物品时,仅需对箱锁进行解锁,箱盖转动打开箱体的容腔。但一般的汽车手套箱,箱盖仅通过铰接件与箱体转动连接,对箱锁解锁后,箱盖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无阻力,向下转动速度快。转动速度过快会使箱盖转动至最低点时与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易撞伤副驾驶上的乘客,存在安全隐患。转动速度过快还会使转动连接箱盖和箱体的铰接件产生磨损,使用寿命短,维修或更换的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安装在手套箱上的阻尼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
滑块;所述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地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导轨端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并突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转轴端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沿所述第一转轴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凹槽表面设有齿纹或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沿所述第一转轴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端帽与所述安装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上、或者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及所述滑块上,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阻挡壁,所述第一阻挡壁设置在所述导轨一端并突出于所述导轨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至抵靠所述第一阻挡壁时,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一阻挡壁阻挡而无法继续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凸块插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移动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阻挡壁;所述第二阻挡壁设置在所述导轨另一端并突出于所述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至抵靠所述第二阻挡壁时,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二阻挡壁阻挡而无法继续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延伸突出于所述第二转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器安装方便的汽车手套箱。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汽车手套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盖转动后远离或靠近所述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的阻尼器;所述导轨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通处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直径和端帽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挡板的直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帽的直径和所述挡板的直径,所述第一转轴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可自所述第一安装孔进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端帽和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箱体或箱盖壁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滑块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凸块阻止所述第二转轴脱离所述箱体或所述箱盖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手套箱,通过阻尼器在箱盖远离箱体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从而降低箱盖转动的速度,使箱盖能够缓慢落下,避免撞伤副驾驶乘客,同时减小对连接箱盖和箱体的铰接件的磨损,延长汽车手套箱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或更换的周期。挡板可覆盖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防止灰尘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进入汽车内部,且在使用过程中,挡板遮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从而肉眼无法看到,视觉上更美观。设置限位装置,可以限制滑块的滑动范围,防止滑块滑出导轨而失去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去除阻尼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阻尼器包括导轨31和滑块32。滑块32设有第一通孔321,导轨31贯穿第一通孔321。滑块32套装在导轨31上,并沿导轨31滑动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阻尼器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阻挡壁33,第一阻挡壁33设置在导轨31一端,并突出于导轨31表面。第一阻挡壁33位于滑块32滑动路径上。滑块32沿导轨31滑动至抵靠在第一阻挡壁33上时被第一阻挡壁33阻挡而无法继续滑动,可避免滑块32脱离导轨31。
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凸块322和滑槽311。第一凸块322设置在滑块32上,并突出于滑块32。滑槽311设置在导轨31上。第一凸块322插入所述滑槽311内并可沿所述滑槽311滑动地设置。第一凸块322沿所述滑槽311滑动时,滑槽311的槽壁可限制第一凸块322的滑动范围,避免滑块32脱离导轨31。
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阻挡壁34,第二阻挡壁34设置在导轨31另一端,并位于所述滑块32的滑动路线上。滑块32在沿导轨31滑动至抵靠在第二阻挡壁34上时被第二阻挡壁34阻挡在导轨31上的指定位置,避免滑块32脱离导轨31。
阻尼器还包括开关4,开关4设置在导轨31或滑块32上,本实施例优选实施方式,开关4设置在滑块32上。开关4包括按钮41和开关滑块42。按钮41设置在开关滑块42上,且可相对开关滑块42移动。按钮41相对开关滑块42移动后,打开或关闭开关4。阻尼器还包括第二凸块5,第二凸块5设置在导轨31上,且位于按钮41沿导轨31靠近第二阻挡壁34移动的路径上。第二凸块5具有弧面51,滑块32沿导轨31靠近第二阻挡壁34移动的过程中,按钮41与第二凸块5的弧面51接触并沿第二凸块5的弧面51移动。按钮41沿弧面51移动的过程中,相对开关滑块42移动;当滑块32抵靠在第二阻挡壁34上时,按钮41移动沿第二凸块5的弧面51移动至第二凸块5的弧面51的最高点,使开关4关闭。滑块32沿导轨31远离第二阻挡壁34移动的过程中,按钮41移开弧面51的最高点,使开关4打开。
阻尼器还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设置在导轨31的一端,与导轨31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设置,本实施例优选实施方式,连接件6与导轨31一体设置。连接件6包括第一安装块61和第一转轴62。第一安装块61与导轨31一体设置。第一转轴62设置在第一安装块61上,并突出于第一安装块61。第一转轴62端部设置有端帽63。端帽63沿第一转轴62径向突出于第一转轴62。第一转轴62上还设置有挡板7。挡板7沿第一转轴径向突出于第一转轴62。挡板7位于第一安装块61与端帽63之间。第一安装块61上设有两个弧形段611。弧形段611表面设置有齿纹或螺纹。
滑块32上设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上设有两个第三凸块81,第三凸块81沿第二转轴8的径向延伸突出于第二转轴8。
如图5和6所示,汽车手套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具有容腔(图中未示出)。箱盖2通过铰接件与箱体1转动连接,箱盖2转动后打开或盖住箱体1的容腔。汽车手套箱还包括上述阻尼器3。阻尼器3将箱体1和箱盖2连接。在箱盖2打开过程中,阻尼器3可用于提供阻力,防止箱盖2过快移动。
导轨31通过连接件6与箱体1和箱盖2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实施方式,导轨31与箱体1转动连接。滑块32与箱盖2转动连接。箱盖2相对箱体1转动时,带动滑块32沿导轨31移动,且箱盖2远离箱体1转动时滑块32和导轨31之间的阻力大于箱盖2靠近箱体1转动时滑块32和导轨31之间的阻力。
滑块32沿导轨31靠近第一阻挡壁33移动的过程中,滑块32能够抵靠在第一阻挡壁33上被第一阻挡壁33阻挡在导轨31上的指定位置,避免滑块32脱离导轨31,同时阻止箱盖2相对箱体1继续转动。
汽车手套箱还包括光源(图中未示出),开关4与光源电连接,控制光源工作。开关4打开,使光源打开;开关4关闭,使光源关闭。滑块32抵靠在第二阻挡壁34上时,开关4关闭;滑块32远离第二阻挡壁34移动的过程中,开关4打开。
箱体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1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孔12的直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连通处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转轴62的直径,第一转轴62自插置于第一安装孔61内,并可自第一安装孔11进入第二安装孔12内。第一安装孔11的直径大于第一转轴62的直径和端帽63的直径,且小于挡板7的尺寸。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帽63的直径和所述挡板7的直径。所述端帽63和所述挡板7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壁的两侧。
将导轨31安装在箱体1上时,先将第一转轴62插入第一安装孔11,使端帽63和挡板7分别位于箱体壁两侧。然后沿第一转轴62的径向移动导轨31,使第一转轴62穿过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的连通处进入第二安装孔12内,并贯穿第二安装孔12。因第二安装孔12的直径小于端帽63和挡板7的直径,所以第一转轴62被端帽63和挡板7限制而无法沿轴向从第二安装孔12内抽出。第一转轴62贯穿第二安装孔12时,挡板7盖住第二安装孔12,一方面可通过挡板7阻止第一转轴62脱离第二安装孔12,另一方面可通过挡板7对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一转轴62之间的空隙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载物进入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一转轴62之间的空隙。
连接件6上的两个凹槽611相对设置,方便箱体1上的销轴、螺栓或螺钉从第一安装块61的两侧嵌入弧形段611内将第一安装块61夹紧,提高导轨31安装的稳定性。弧形段611上设有齿纹或螺纹,增加销轴、螺栓或螺钉与第一安装块61的接触面积。箱盖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21。第二转轴8贯穿第三安装孔321,将滑块32与箱盖2转动连接。第三凸块81用于阻止第二转轴8脱离箱盖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手套箱,通过阻尼器在箱盖远离箱体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从而降低箱盖转动的速度,使箱盖能够缓慢落下,避免撞伤副驾驶乘客,同时减小对连接箱盖和箱体的铰接件的磨损,延长汽车手套箱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或更换的周期。挡板可覆盖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防止灰尘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进入汽车内部,且在使用过程中,挡板遮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从而肉眼无法看到,视觉上更美观。设置限位装置,可以限制滑块的滑动范围,防止滑块滑出导轨而失去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
滑块;所述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地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导轨端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并突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转轴端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沿所述第一转轴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凹槽表面设有齿纹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沿所述第一转轴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端帽与所述安装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上、或者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及所述滑块上,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阻挡壁,所述第一阻挡壁设置在所述导轨一端并突出于所述导轨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至抵靠所述第一阻挡壁时,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一阻挡壁阻挡而无法继续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凸块插入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移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阻挡壁;所述第二阻挡壁设置在所述导轨另一端并突出于所述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至抵靠所述第二阻挡壁时,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二阻挡壁阻挡而无法继续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径向延伸突出于所述第二转轴。
10.汽车手套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盖转动后远离或靠近所述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所述导轨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通处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转轴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一端帽的直径、且小于挡板的直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端帽的直径和所述挡板的直径,所述第一转轴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可自所述第一安装孔进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端帽和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箱体或箱盖壁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滑块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中的一个转动连接;第三凸块阻止所述第二转轴脱离所述箱体或所述箱盖地设置。
CN201521128723.6U 2015-12-30 2015-12-30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45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723.6U CN205445253U (zh) 2015-12-30 2015-12-30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723.6U CN205445253U (zh) 2015-12-30 2015-12-30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5253U true CN205445253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9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8723.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45253U (zh) 2015-12-30 2015-12-30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52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719A (zh) * 2015-12-30 2016-04-20 马勇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7719A (zh) * 2015-12-30 2016-04-20 马勇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N105507719B (zh) * 2015-12-30 2017-10-10 上海华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7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插座的锁合装置
CN2027590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插座的锁合装置
JP5649762B1 (ja) 工作機械
CN205445253U (zh)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N206211327U (zh) 动力配电箱
CN105507719B (zh)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JP6561231B1 (ja) 安全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US11148603B2 (en) Housing for a storage compartment, fix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ousing for a storage compartment
CN107007124A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信箱装置
CN207120704U (zh)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N106099732A (zh) 一种开关柜及其活门闭锁机构
CN105261115B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三重防盗取货箱
CN205445254U (zh) 新型阻尼器
CN107176106A (zh) 阻尼器及汽车手套箱
CN203179729U (zh) 一种开关柜接地开关与电缆室门的联锁机构
CN204897119U (zh) 一种电梯厅门门锁短路保护装置
CN102779669A (zh) 联锁装置及电控箱
CN206641607U (zh) 一种抽屉互锁装置
CN205050244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三重防盗取货箱
CN103326159A (zh) 一种带活动保护盖的插座
CN203481093U (zh) 一种用于开关柜后门与接地开关联锁装置
CN206076133U (zh) 配电柜及其刀开关的分合操控手柄
CN205564625U (zh) 一种断路器联锁机构的开关启闭限位装置
CN109301744A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直流断路器柜
CN203912399U (zh) 一种具有安全机械锁装置的矿用隔爆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