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6963U -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6963U
CN205426963U CN201520975047.XU CN201520975047U CN205426963U CN 205426963 U CN205426963 U CN 205426963U CN 201520975047 U CN201520975047 U CN 201520975047U CN 205426963 U CN205426963 U CN 205426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pecten
intermediate plate
holding tank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50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驱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ji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ji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ji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ji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50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6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6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6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包括卡板机构和拔AC端升降机构,所述卡板机构位于拔AC端升降机构正上方、且与安装在拔AC端升降机构上的治具AC端位置相对;通过与现有的电源测试系统配套安装AC端拨除机构,在完成电源各项参数检测后,通过拔AC端升降机构向上推动安装待测电源的治具,卡板机构的前梳板和后梳板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插接位置正好处于对应缺口位置,向上推动治具即可利用该缺口将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拨离,无需人工逐个拆除,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突破,工业用大功率电源正向着高频高效化、数字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类电源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电源转换效率,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在此类电源的应用领域,如单晶硅、蓝宝石行业对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对电源本身性能指标及控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测试多是按产品种类不同采用特定的测试手段和平台,在产业规模效益不断凸显的今天,大功率电源的测试面临着种种困难,其中主要包括:
1、此类电源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具有小批量,多规格的特点,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设计及生产、测试。目前测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对产品不断变化的技术参数的要求;
2、产品的测试还滞留在非自动化操作、手动记录、非标准化计算阶段,测试仪器不能发挥应有的测试效果,加之人为的记录误差、计算误差,使得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3、此类大功率开关电源没有针对性的专业标准,更没有专业测试指导性文件,因此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方法、操作步骤、测试工具因人而异,所测试数据的分析计算过程也各有不同,造成测试结果差异明显。
4、产品的升级依靠大量的数据测试作为支撑,而在手工测试阶段,大量的过程数据没有得到有效记录,对产品针对性的改进无法提供有力的试验数据,对产业化升级带来一定影响。
5、目前每台仪器的测试信息较为独立,测试数据互通性参考性不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化的参数测试、测试数据共享和数据库式的保存将为测试结果的査询和调阅提供更大的方便。
因此适应客户不同技术参数的要求,根据测试参数随时调整测试工具及仪器,对测试操作进行规范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可方便获取测试数据,并能进行智能化数据采集、分析的管理系统,是目前电源生产行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现有的电源测试过程中的AC端插接均需要人工进行,稳定性差,效率低,影响测试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能够自动化实现电源各项参数的连续测试,而且能够将完成测试的电源治具自动返回初始位置,只需人工将待测电源安装在治具对应位置并插接好AC端和DC端即可,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改善测试规范化,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包括卡板机构和拔AC端升降机构,所述卡板机构位于拔AC端升降机构正上方、且与安装在拔AC端升降机构上的治具AC端位置相对。
所述卡板机构包括水平安装的顶板、固定安装在顶板一端的两块固定板、水平安装在两块固定板内侧的两套调节气缸、水平安装在顶板底部的两根滑轨、借助于滑套与两根滑轨滑动配合的中间板以及安装在中间板两侧的前梳板和后梳板,所述两套调节气缸平行安装、且其活塞杆末端与中间板铰接,所述中间板为L形板状结构,其水平段上固定安装两根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套,其竖向段两侧借助于螺钉安装前梳板和后梳板,所述前梳板和后梳板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所述前梳板和后梳板上均设置长槽孔,用于连接前梳板和后梳板与中间板的螺钉穿过长槽孔设置。
所述拔AC端升降机构包括立板、治具容纳槽、位于治具容纳槽内的治具输送装置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竖向固定安装在立板内侧,升降气缸为直线气缸,所述治具容纳槽水平固定安装在直线气缸的活动端,所述治具容纳槽与立板之间设置竖向导向装置,所述治具容纳槽内还借助于四套微型气缸安装托架,所述治具容纳槽内水平设置治具输送装置,治具输送装置为双排链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与现有的电源测试系统配套安装AC端拨除机构,在完成电源各项参数检测后,通过拔AC端升降机构向上推动安装待测电源的治具,卡板机构的前梳板和后梳板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插接位置正好处于对应缺口位置,向上推动治具即可利用该缺口将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拨离,无需人工逐个拆除,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AC端拔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治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拔AC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治具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4、治具;1-4-1、测试对接端;1-4-2、治具AC端;1-4-3、治具DC端;2-5、AC端拔除机构;2-5-1、卡板机构;2-5-1-1、顶板;2-5-1-2、固定板;2-5-1-3、调节气缸;2-5-1-4、后梳板;2-5-1-5、后梳板;2-5-1-6、中间板;2-5-1-7、滑套;2-5-1-8、滑轨;2-5-2、拔AC端升降机构;2-5-2-1、立板;2-5-2-2、治具容纳槽;2-5-2-3、治具输送装置;2-5-2-4、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包括卡板机构2-5-1(附图3-4)和拔AC端升降机构2-5-2(附图5-6),所述卡板机构2-5-1位于拔AC端升降机构2-5-2正上方、且与安装在拔AC端升降机构2-5-2上的治具AC端位置相对。
所述卡板机构(参见附图3-4)包括水平安装的顶板2-5-1-1、固定安装在顶板2-5-1-1一端的两块固定板2-5-1-2、水平安装在两块固定板2-5-1-2内侧的两套调节气缸2-5-1-3、水平安装在顶板2-5-1-1底部的两根滑轨2-5-1-8、借助于滑套2-5-1-7与两根滑轨2-5-1-8滑动配合的中间板2-5-1-6以及安装在中间板2-5-1-6两侧的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所述两套调节气缸2-5-1-3平行安装、且其活塞杆末端与中间板2-5-1-6铰接,所述中间板2-5-1-6为L形板状结构,其水平段上固定安装两根与滑轨2-5-1-8滑动配合的滑套2-5-1-7,其竖向段两侧借助于螺钉安装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所述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2-5-1-6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所述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上均设置长槽孔,用于连接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与中间板2-5-1-6的螺钉穿过长槽孔设置。
所述拔AC端升降机构(参见附图5-6)2-5-2包括立板2-5-2-1、治具容纳槽2-5-2-2、位于治具容纳槽2-5-2-2内的治具输送装置2-5-2-3(参见附图7)和升降气缸2-5-2-4,所述升降气缸2-5-2-4竖向固定安装在立板2-5-2-1内侧,升降气缸2-5-2-4为直线气缸,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水平固定安装在直线气缸的活动端,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与立板2-5-2-1之间设置竖向导向装置,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内还借助于四套微型气缸安装托架1-5-3,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内水平设置治具输送装置2-5-2-3,治具输送装置2-5-2-3为双排链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治具如图8-9所示,治具1-4包括正方形槽状主体、治具AC端1-4-2、治具DC端1-4-3和测试对接端1-4-1,所述治具AC端1-4-2用于插接待测电源AC端,所述治具DC端1-4-3用于插接待测电源DC端,所述测试对接端1-4-1用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治具对接机构1-5连接对应测试装置。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与现有的电源测试系统配套安装AC端拨除机构,在完成电源各项参数检测后,通过拔AC端升降机构向上推动安装待测电源的治具,卡板机构的前梳板和后梳板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插接位置正好处于对应缺口位置,向上推动治具即可利用该缺口将待测电源AC端与治具AC端拨离,无需人工逐个拆除,提高检测效率。

Claims (3)

1.一种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板机构(2-5-1)和拔AC端升降机构(2-5-2),所述卡板机构(2-5-1)位于拔AC端升降机构(2-5-2)正上方、且与安装在拔AC端升降机构(2-5-2)上的治具AC端位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机构包括水平安装的顶板(2-5-1-1)、固定安装在顶板(2-5-1-1)一端的两块固定板(2-5-1-2)、水平安装在两块固定板(2-5-1-2)内侧的两套调节气缸(2-5-1-3)、水平安装在顶板(2-5-1-1)底部的两根滑轨(2-5-1-8)、借助于滑套(2-5-1-7)与两根滑轨(2-5-1-8)滑动配合的中间板(2-5-1-6)以及安装在中间板(2-5-1-6)两侧的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所述两套调节气缸(2-5-1-3)平行安装、且其活塞杆末端与中间板(2-5-1-6)铰接,所述中间板(2-5-1-6)为L形板状结构,其水平段上固定安装两根与滑轨(2-5-1-8)滑动配合的滑套(2-5-1-7),其竖向段两侧借助于螺钉安装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所述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的梳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沿中间板(2-5-1-6)长度方向均布的缺口,所述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上均设置长槽孔,用于连接前梳板(2-5-1-5)和后梳板(2-5-1-4)与中间板(2-5-1-6)的螺钉穿过长槽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拔AC端升降机构(2-5-2)包括立板(2-5-2-1)、治具容纳槽(2-5-2-2)、位于治具容纳槽(2-5-2-2)内的治具输送装置(2-5-2-3)和升降气缸(2-5-2-4),所述升降气缸(2-5-2-4)竖向固定安装在立板(2-5-2-1)内侧,升降气缸(2-5-2-4)为直线气缸,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水平固定安装在直线气缸的活动端,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与立板(2-5-2-1)之间设置竖向导向装置,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内还借助于四套微型气缸安装托架(1-5-3),所述治具容纳槽(2-5-2-2)内水平设置治具输送装置(2-5-2-3),治具输送装置(2-5-2-3)为双排链式结构。
CN201520975047.XU 2015-11-30 2015-11-30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Active CN205426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047.XU CN205426963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047.XU CN205426963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6963U true CN205426963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5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5047.XU Active CN205426963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6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8787B (zh) 电源自动测试系统
CN104889710A (zh) Led组装机的插针座上料装置
CN205254369U (zh) 焊接夹具的更换装置
CN204630508U (zh) 针式绝缘子内螺纹及螺纹高度自动化检验设备
CN201242523Y (zh) 剥离试验机
CN106079856A (zh) 一种印刷机
CN205426963U (zh) 电源测试系统ac端拔除机构
CN206065120U (zh) 一种铜板折弯装置
CN204657862U (zh) Led组装机的插针座上料装置
CN216489200U (zh) 一种电力设备低压无功补偿柜装置
CN206326526U (zh) 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
CN201541099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4145213U (zh) 一种步进电机磁钢装配机
CN209986585U (zh) 一种电缆桥架切割用工作台
CN103063181A (zh) 一种相位器定子或转子测量及分类装置
CN208467774U (zh) 一种用于管件钻孔的竖直滑动工装夹具
CN209471190U (zh) Bms板测试治具
CN202633787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检修平台
CN216082304U (zh) 一种建筑监测用钢筋质量检测装置
CN216248140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CN209607283U (zh) 一种城乡规划用规划沙盘
CN214987065U (zh) 一种安装尺寸可调的环境检测仪放置架
CN220293265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金属文件柜
CN213583359U (zh) 一种安装牢固的高压电流互感器
CN209675898U (zh) 一种用于电力驱鸟器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