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3779U -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3779U
CN205423779U CN201620222335.2U CN201620222335U CN205423779U CN 205423779 U CN205423779 U CN 205423779U CN 201620222335 U CN201620222335 U CN 201620222335U CN 205423779 U CN205423779 U CN 20542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using
gluten
gear
leak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23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亮
乔湘鹤
周德龙
廖江土
毛仙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223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3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该变速箱外壳包括:壳体和挡油罩,壳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挡油罩设置在壳体内,并罩住通气孔,以阻挡壳体内的油滴进入通气孔,且挡油罩上和/或挡油罩与壳体之间设有进气通道,以使壳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设置挡油罩罩住通气孔,以阻挡齿轮转动产生的油滴飞溅至通气孔附近,从而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有效地解决了通气塞漏油的问题,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挡油罩上设有进气通道,则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该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从而避免了通气罩的设置对通气孔通气作用的影响。

Description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箱外壳及包含该变速箱外壳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速箱工作时,齿轮高速摩擦,箱体内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为了平衡箱体内外气压,变速箱体上设有通气孔,并安装通气塞。传统的通气结构,由于齿轮转动,带动油液飞溅,润滑油会从通气塞中渗出,从而产生漏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通气塞漏油现象的变速箱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速箱外壳的变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气孔;和挡油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罩住所述通气孔,以阻挡所述壳体内的油滴进入所述通气孔,且所述挡油罩上和/或所述挡油罩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进气通道,以使所述壳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挡油罩来罩住通气孔,以阻挡齿轮转动产生的油滴飞溅至通气孔附近,从而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有效地解决了通气塞漏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挡油罩上或挡油罩与壳体之间设有进气通道,则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该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从而避免了通气罩的设置对通气孔通气作用的影响,保证了变速箱箱体内外气压的平衡,进而保证了产品的正常运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变速箱外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罩包括:挡油筋,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和挡油板,与所述挡油筋相连,并盖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
挡油罩包括挡油筋和挡油板,挡油筋与壳体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挡油板盖在该腔体的开口处,即挡油筋、挡油板与壳体的内壁相配合,将通气孔与周围的空间相隔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实现了挡油罩的挡油功能;另一方面,该技术方案在保证挡油罩挡油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了壳体本身的结构,从而相对减少了挡油罩的用料,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且减轻了产品的重量;此外,挡油筋本身还能够作为加强筋,对壳体起到加强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变速箱外壳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在挡油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一方面保证了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间隙进入通气孔,进而保证了通气孔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该间隙紧靠壳体的内壁,因而油滴很难通过该缺口进入挡油罩,从而减少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量,且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可通过该间隙、或挡油板与挡油筋之间的缝隙、或挡油筋与挡油筋之间的缝隙渗出去,从而避免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另外,只需调节挡油板的尺寸即可调节该间隙的大小,进而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板靠近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或靠近所述挡油筋的一端开有缺口,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或,所述挡油板和/或所述挡油筋上开设有进气孔,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在挡油板靠近壳体内壁和/或靠近挡油筋的一端开有缺口,一方面保证了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缺口进入通气孔,进而保证了通气孔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可通过该缺口、或挡油板与挡油筋之间的缝隙、或挡油筋与挡油筋之间的缝隙渗出去,从而避免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至于缺口的具体数量和大小,应当根据变速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挡油板和/或挡油筋上开设进气孔,一方面保证了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进气孔进入通气孔,进而保证了通气孔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该进气孔进入挡油罩并积存在挡油罩内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也能够通过该进气孔流出挡油罩,从而避免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挡油板和/或挡油筋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这样可有效减小进气孔的尺寸,进而减少进入挡油罩的润滑油量;进一步地,在挡油板和/或挡油筋上靠下的位置处设置相对较多的进气孔,以保证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流出挡油罩。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同时开设缺口和进气孔,或者同时在挡油罩上和挡油罩与壳体之间开设进气通道,如在挡油板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在挡油板上开设缺口,或在挡油筋、挡油板上开设进气孔,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而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罩包括多个所述挡油筋,多个所述挡油筋依次排列形成半包围结构,以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所述腔体,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油筋之间首尾相对。
挡油罩包括多个挡油筋,多个挡油筋便于根据通气孔的具体位置及壳体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排列,从而既保证了对壳体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又保证了能够对通气孔起到有效的挡油作用。当然,挡油罩也可以只包括一个挡油筋,只要其能够与挡油板及壳体相配合围住通气孔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所述挡油筋之间设有间隙。
在相邻的挡油筋之间设置间隙,则积存在挡油罩内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该间隙流出,从而加快了润滑油流出挡油罩的速度,进一步保证了通气塞不会发生漏油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挡油筋上。
挡油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挡油筋上,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至于紧固螺钉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能够保证挡油板与挡油筋之间的紧固连接,又能够避免挡油板发生旋转即可。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件如铆钉、或其他连接方式如焊接,将挡油板固定在挡油筋上,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优选地,挡油筋为矩形挡油筋,这样安装紧固螺钉时,较为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筋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设置挡油筋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提高了挡油筋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挡油筋从壳体上脱落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壳体与挡油筋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当然,挡油筋也可以单独生产,然后通过焊接或连接件等方式安装到壳体上,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油罩为一端开口的网罩,所述网罩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且所述网罩上的网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采用一端开口的网罩作为挡油罩,则只需将网罩的开口对准通气孔,并将其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即可保证挡油罩完全罩住通气孔,进而避免通气塞漏油;而网罩上开设的网孔,既能够保证壳体内的气体能够进入通气孔,又保证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网孔流出,进而避免了挡油罩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的现象发生。至于网罩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罩住通气孔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和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外壳的通气孔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因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因而有效避免了通气塞漏油现象,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去掉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变速箱外壳,10壳体,11通气孔,20挡油罩,21挡油筋,22挡油板,30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1,包括:壳体10和挡油罩20。
具体地,壳体10上开设有通气孔11;挡油罩20设置在壳体10内,并罩住通气孔11,以阻挡壳体10内的油滴进入通气孔11,且挡油罩20上和/或挡油罩20与壳体10之间设有进气通道,以使壳体1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11。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1,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挡油罩20来罩住通气孔11,以阻挡齿轮转动产生的油滴飞溅至通气孔11附近,从而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11,有效地解决了通气塞漏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挡油罩20上或挡油罩20与壳体10之间设有进气通道,则壳体1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该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11,从而避免了通气罩的设置对通气孔11通气作用的影响,保证了变速箱箱体内外气压的平衡,进而保证了产品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油罩20包括:挡油筋21和挡油板22。
具体地,挡油筋21与壳体10的内壁相连,并与壳体10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挡油板22与挡油筋21相连,并盖在腔体的开口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油罩20包括挡油筋21和挡油板22,挡油筋21与壳体10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挡油板22盖在该腔体的开口处,即挡油筋21、挡油板22与壳体10的内壁相配合,将通气孔11与周围的空间相隔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11,实现了挡油罩20的挡油功能;另一方面,该技术方案在保证挡油罩20挡油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了壳体10本身的结构,从而相对减少了挡油罩20的用料,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且减轻了产品的重量;此外,挡油筋21本身还能够作为加强筋,对壳体10起到加强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变速箱外壳1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挡油板22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进气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挡油板22与壳体10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一方面保证了壳体1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间隙进入通气孔11,进而保证了通气孔11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该间隙紧靠壳体10的内壁,因而油滴很难通过该缺口进入挡油罩20,从而减少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量,且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可通过该间隙、或挡油板22与挡油筋21之间的缝隙、或挡油筋21与挡油筋21之间的缝隙渗出去,从而避免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11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另外,只需调节挡油板22的尺寸即可调节该间隙的大小,进而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挡油板22靠近壳体10的内壁的一端或靠近挡油筋21的一端开有缺口,以形成进气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挡油板22靠近壳体10内壁和/或靠近挡油筋21的一端开有缺口,一方面保证了壳体1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缺口进入通气孔11,进而保证了通气孔11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可通过该缺口、或挡油板22与挡油筋21之间的缝隙、或挡油筋21与挡油筋21之间的缝隙渗出去,从而避免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11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至于缺口的具体数量和大小,应当根据变速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挡油板22和/或挡油筋21上开设有进气孔,以形成进气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挡油板22和/或挡油筋21上开设进气孔,一方面保证了壳体10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顺畅穿过该进气孔进入通气孔11,进而保证了通气孔11的正常通气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该进气孔进入挡油罩20并积存在挡油罩20内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也能够通过该进气孔流出挡油罩20,从而避免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11导致通气塞漏油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挡油板22和/或挡油筋21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这样可有效减小进气孔的尺寸,进而减少进入挡油罩20的润滑油量;进一步地,在挡油板22和/或挡油筋21上靠下的位置处设置相对较多的进气孔,以保证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流出挡油罩20。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同时开设缺口和进气孔,或者同时在挡油罩20上和挡油罩20与壳体10之间开设进气通道,如在挡油板22与壳体10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在挡油板22上开设缺口,或在挡油筋21、挡油板22上开设进气孔,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而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挡油罩20包括多个挡油筋21,多个挡油筋21依次排列形成半包围结构,以与壳体10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其中,相邻的挡油筋21之间首尾相对。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油罩20包括多个挡油筋21,多个挡油筋21便于根据通气孔11的具体位置及壳体10的具体结构进行合理排列,从而既保证了对壳体10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又保证了能够对通气孔11起到有效的挡油作用。
当然,挡油罩2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挡油筋21,只要其能够与挡油板22及壳体10相配合围住通气孔11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相邻的挡油筋21之间设有间隙。
在相邻的挡油筋21之间设置间隙,则积存在挡油罩20内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该间隙流出,从而加快了润滑油流出挡油罩20的速度,进一步保证了通气塞不会发生漏油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油板22通过紧固螺钉30固定在挡油筋21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油板22通过紧固螺钉30固定在挡油筋21上,安装方便,连接可靠。至于紧固螺钉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能够保证挡油板22与挡油筋21之间的紧固连接,又能够避免挡油板22发生旋转即可。
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件如铆钉、或其他连接方式如焊接,将挡油板22固定在挡油筋21上,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
优选地,如图2所示,挡油筋21为矩形挡油筋21,这样安装紧固螺钉30时,较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挡油筋21与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
设置挡油筋21与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提高了挡油筋21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了挡油筋21从壳体10上脱落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壳体10与挡油筋21可通过一体成型制成,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当然,挡油筋21也可以单独生产,然后通过焊接或连接件等方式安装到壳体10上,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挡油罩20为一端开口的网罩,网罩与壳体10的内壁相连,且网罩上的网孔形成进气通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一端开口的网罩作为挡油罩20,则只需将网罩的开口对准通气孔11,并将其连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即可保证挡油罩20完全罩住通气孔11,进而避免通气塞漏油;而网罩上开设的网孔,既能够保证壳体10内的气体能够进入通气孔11,又保证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网孔流出,进而避免了挡油罩20内积存的润滑油进入通气孔11的现象发生。
至于网罩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罩住通气孔11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变速箱外壳1包括壳体10、左挡油筋21、右挡油筋21和挡油板22。具体地,壳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11,左挡油筋21和右挡油筋21设置在壳体10的内底壁上,并与壳体10的内侧壁固定相连,以围住通气孔11所在的侧壁,挡油板22盖在左挡油筋21和右挡油筋21顶部,并通过紧固螺钉30固定在左挡油筋21和右挡油筋21上,且挡油板22与壳体10的内壁留有间隙。
箱体工作时,飞溅的油液被挡油板22和挡油筋21阻拦,无法直接飞溅到通气孔11内,同时壳体10内部的高压气体,可通过挡油板22与壳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出到通气孔11外,解决了通气塞漏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图中未示出),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变速箱外壳1和通气塞,通气塞安装在变速箱外壳1的通气孔11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因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变速箱外壳1,因而有效避免了通气塞漏油现象,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外壳,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挡油罩来罩住通气孔,以阻挡齿轮转动产生的油滴飞溅至通气孔附近,从而避免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油滴进入通气孔,有效地解决了通气塞漏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挡油罩上设有进气通道,则壳体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该进气通道进入通气孔,从而避免了通气罩的设置对通气孔通气作用的影响,保证了变速箱箱体内外气压的平衡,进而保证了产品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气孔;和
挡油罩,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罩住所述通气孔,以阻挡所述壳体内的油滴进入所述通气孔,且所述挡油罩上和/或所述挡油罩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进气通道,以使所述壳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所述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罩包括:
挡油筋,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腔体;和
挡油板,与所述挡油筋相连,并盖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板靠近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或靠近所述挡油筋的一端开有缺口,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或
所述挡油板和/或所述挡油筋上开设有进气孔,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罩包括多个所述挡油筋,多个所述挡油筋依次排列形成半包围结构,以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所述腔体,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油筋之间首尾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挡油筋之间设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挡油筋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筋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罩为一端开口的网罩,所述网罩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且所述网罩上的网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外壳;和
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安装在所述变速箱外壳的通气孔内。
CN201620222335.2U 2016-03-22 2016-03-22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Active CN20542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2335.2U CN205423779U (zh) 2016-03-22 2016-03-22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2335.2U CN205423779U (zh) 2016-03-22 2016-03-22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3779U true CN205423779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2335.2U Active CN205423779U (zh) 2016-03-22 2016-03-22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3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740B (zh) 挡板和具有该挡板的变速器
CN204387284U (zh) 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及车辆
CN204961782U (zh) 一种防进水变速箱通气塞
CN102192306A (zh) 变速器的通气机构
CN205423779U (zh) 变速箱外壳及变速箱
CN103649598B (zh) 减速器装置
KR100692073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감속기의 에어브리더 장치
CN202081999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
CN2030517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变速箱通气处挡油结构
CN202252755U (zh) 一种转子式机油泵
JP2011133042A (ja) 歯車装置
CN211599498U (zh) 变速器壳体、变速箱
CN203454369U (zh) 接水盘、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
CN205841699U (zh) 变速器通气塞结构及变速器
CN209539989U (zh) 迷宫式减速器箱及减速器
CN207989699U (zh) 变速箱壳体
CN102913605B (zh) 可多角度安装的车辆液力变矩器总成
CN207921299U (zh) 变速箱防水装置
CN206072317U (zh) 用于车辆的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745228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减速机
CN103582771B (zh) 减速器装置
CN101158300A (zh) 发动机齿轮轴端的轴承润滑结构
CN110206870A (zh) 齿轮箱及其壳体和汽车
CN205877681U (zh) 轴承盖储油盒构造
CN203481968U (zh) 一种电机驱动轴罩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